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537章

满江红之崛起-第537章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避免这种“不败不负的尴尬”,陆军出动了几乎所有的精锐力量以及所有的火炮,沿中朝边界布属工事,过去日本人不知道什么是工事,可是这一次却学着旅顺和中国人的野战工事,构建出一条看似有些神似的“坚固防线”,理论上可以阻挡一百万中**队持续半年的进攻。
    可是现在,集中在朝鲜的近五十万军队,却成为日本在这场战争中最大的败笔,在联合舰队战败之后,他们即不能突破对岸中**队的防线,又不能运回日本,以保卫日本本土,而在另一方面,本土的陆地防御又几乎为零。
    “不好说,也许他们是在试探,也许是为了维护英美德三国的面子,以不可接受之苛刻条件拒绝议和”
    桂太郎回了一个等于不说的回答。
    “那么中国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这十分可疑,在山县有朋看来,中国人极为善长阴谋,他们比日本更擅长阴谋诡计,而这一次,任何判断失败,都是不能接受的,因为现在的日本不能承受任何判断失误造成的后果。
    “这个,我们很难猜测,现在中国倒底在想些什么”
    桂太郎在说话的时候,他的心底一叹,现在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参谋本部,都在推测着中国人的下一步行动,不仅他们在推测着,就连整个日本都在猜测着,可是中国人的行为实在是太过于反常。
    现在任何人都明白,只要中国人表示愿意回到谈判桌前,而且他们提出一个相对“温和”的媾和方案,日本会感激涕零的走到谈判桌前,然后象征性的争论一段时间,这也算是给国民一个交待,最后,挽回一丁点损失,日本就会爽快的在和约上签字。
    而事实上,日本也一直在等待着这份媾和方案,也曾对英美两国的介入充满了希望与信心。
    “即便是再苛刻,也不会比春帆楼还要苛刻吧”
    桂太郎曾经如此想到,可是当他真的看到这份由中国提出的媾和要求之后,他差点没中跳起来,这那里是媾和,分明就是想要通过条约让日本灭亡
    在来见山县有朋之前,他已经考虑了几个小时,一直在思考着是什么原因,迫使中国提出这么一个条件,可最后却是百思不得其解。
    “桂君,记得去年,美法两国家游说我们同露国举行谈判吗?”
    再看一眼那份媾和条件,山县有朋开口问道。
    “当然”
    杜太郎点头说道,怎么会不记得,自己当时也曾与起草过。
    “那是在奉天战役之后,我们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可是为了不伤害调停的美法两国的面子,我们最后提出一套预计露国人……”
    突然之间,桂太郎似恍然大悟似的说道。
    “阁下的意思是……”
    不等说完,他又不无疑惑的似自语似的说了一句。
    “可情况不一样啊,那时我们没有决定性的胜利,现在中国人已经有了决定性的胜利,除非。除非……”
    “除非中国人压根就不愿意结束战争”
    山县有朋开口说道,而他的表情也变得异常的严肃。
    “而这正是一直以来我们所担心的事情,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日本,甚至不能阻挡二十个师的进攻”
    终于,在面对现实的同时,又夸大了几分自身的实力,山县有朋却看着林董在报告中提出的英国所表露出的态度,面上露出些许怒色。
    “桂君啊。这个高傲的央格鲁?萨克森,曾经放弃他们的那个‘有名誉的孤立’孤立主义和我们结成同盟啊,还是对等的。而且啊而且,对方还是黄种人。这在英国外交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山县有朋抖着这份报告,脸上露出一丝嘲讽之色。
    “曾经,我们曾用那份同盟条约击败了俄国人,而现在呢?英国人却不愿意履行同盟条约赋予的责任。”
    “英美白畜本就不可相信”
    作为一个亚洲主义者,对于欧美白人,桂太郎众根子上就不相信他们,先是出言肯定一番,然后他又接着说道,
    “过去,我们以为英国无力插手远东的事情,所以想让日本去填补这一空白,让日本在适当的地方阻止俄国那无休无止的南下活动吧。如果日本对英国有利用价值,那日本又何尝不可以利用一下英国呢?所以我们心甘情愿的被英国利用”
    “是啊可是现在呢?我们可以看到,英国人根本就曾有过一丝想要履行义务的心思,现在,他们竟然宣称,同盟条约各个条款从未有针对日华战争的条款,所以无力执行,真不愧是大不列颠啊”
    “阁下,现在可以看到,依靠英国去迫使中国做到谈判桌前,应该是很难实现了”
    “是啊,英国有英国的考虑,中国人很聪明,英美介入之后,他们又把德国人拉了进来,而德国现在和英法两国的矛盾,又迫使英国必须要考虑,如果过去逼迫中国,会不会导致中国倒向德国,所以,他们更倾向于中立,他们或许有可能帮助我们,把中国人拉到谈判桌前,但是将保卫日本的希望放在英国的身上,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只要听到这句话,杜太郎便在某种程度上明白了一件事情,现在即便是山县有朋也不会反对议和了。
    “那么,英国人递交这份媾和方案,是不是意味着……”
    桂太郎的话没有说完,山县有朋却把手中的文件一丢,眼帘微微一垂。
    “如果日本接受这个条件的话,那意味着什么?”
    桂太郎不再说话了,他知道,如果自己真的在这样的媾和条约上签字的话,那么自己根本就不需要考虑活的问题,可以直接跳海了,到那时愤怒的国民不仅会把自己杀人,自己的家人他们也不会放过,甚至于自己的亲朋好友。
    而且别说是自己,就算是眼前的山县有朋,都不一定能躲过满腔怒火的国民所迸发出的愤怒之火。
    “这个媾和条件,对于日本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价值,如果我们接受的话,那么……”
    山县有朋闭上眼睛。
    “大日本帝国,也就不复存在了”
    虽然接下来山县有朋不再言语了,可是桂太郎却明白了他的意思,即然到签约帝国也是不复存在,那么与其签字,还不如做鱼死网破之争。
    到那时,谁死,谁生还不可得知,况且,如果真的拼个鱼死网破,即便是真败了,日本也输的心甘情愿,屈从于强者在日本的字典中,绝不是什么耻辱。
    “可是……”
    桂太郎最终还是没能说出话来,他知道,拒绝也同样意味着灭亡,中国人为什么要拒绝谈判,他们的目的已经非常明显了。
    (新书业已发布,书名是:新纪元1912,无语相信,这将是一部比小市民、比满江红更为精彩的小说,同样的一个大时代,看似相同的选择,可却又完全不同的道路,最终,这同样是一群国民满怀梦想的追求,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新纪元1912,谢谢)。

第19章 无法拒绝的(新书发布了,欢迎支持!)
    位于紫金山上的皇家别苑,虽说表面上是皇家避暑之地,但实际上,在另一方面,同样也是举行非正式的内阁会议的所在,尤其是在需要回避外界的时候,皇家别苑更是整个南京最适合举行秘密会议的所在。
    作为一种荣耀,得到皇室许可的少量大臣可以的这里拥有自己的避暑别墅,当然更多的大臣则是由皇上本人特许,享受盛夏之时,来此避暑的权力。
    一场大雪在清晨时分初停的时候,便有接二连三的内阁要员先后一一来到了山上的皇家别苑,他们大都是在清晨时分接到来自皇宫的知会。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内阁会议并没有在皇帝本人的宫殿内举行,而是在属于袁世凯的一栋别墅内举行,这座别墅才修建好不久,还没有和附近的森林泉水这些景色融为一体,而这栋别墅尽管属于陛下本人,但作为它的半个主人,袁世凯可以在任何时候这里生活居住,毕竟他已经得到了陛下的“恩赐”。
    大雪将的混和着欧洲与中国式设计的园林完全盖住,尽管在内阁成员中,不乏对园林颇感兴趣的人,但这会却没有几个人有闲心欣赏这皇家别苑内的冬雪景致。
    他们一进入别墅,就有身着礼服的海军军官告诉他们,陛下在吸烟室等着他们,这是非正式会议的好处,根据惯例,在这种非正式会议上,众人可以抛开职务上的差异,各自己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于不需要考虑陛下的意见。
    西式的吸烟室内,壁炉内木柴燃烧着,这会使得整个吸烟室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甚至会被人们忽视的柴香。
    当梁敦彦进入吸烟室的时候,他看到总理大臣张之洞、财政大臣管明棠、内务部长袁世凯、陆军部长蔡锷、海军部长叶祖圭,他们五人早已经到了,而身着汉式便装的陛下则坐在那里,正和总理大臣聊着天,这时,吸烟室内似乎真的没有上下之分,可梁敦彦知道这种“圆桌会议”同样存在着君臣之间的界线,有些界线并不能因为陛下的嘴上说说,就被人放弃。
    “陛下”
    心情不错的陈默然抬头看到梁敦彦到达之后,便将烟蒂按灭于烟灰缸内,然后指着对面的那
    “好了,都到齐了,开会吧”
    看着到齐的六人,陈默然只端起了茶杯,全是一副想借此取暖的模样,实际上今天的这个会议内容非常简单,只是考虑如何进一步向日本施加压力。
    “陛下,现在无论是英国或是美国,他们都认为我们提出的媾和方案,只是一种礼貌的拒绝,而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
    尽管是最后一个到场,但是梁敦彦却是第一个开口发言。
    在过去的几天之中,他一直在协调英、美两国驻华大使,以及指导中国驻两国大使在两国开展工作,而这一段时间中,最让他沉闷的就是无论是英国或者美国,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认为之前提出的条件,最大的现实意义是表明中国礼貌拒绝的一种态度。
    “这个啊……”
    陈默然笑着沉吟片刻。
    “只能说咱们说话的力度不够,所以他们怀疑咱们的决心同真实用意,所以,咱们今天不得不考虑一下,如何能向各国表明我们的态度,同时向日本施展进一步的压力”
    话到此处,陈默然看了一眼众人,然后又一次沉默不语了,在这个时候,还是让大臣们各舒已见的好,最后看看他们的意见是否同自己的一致。
    “陛下,如果我们过于逼迫日本,会不会造成我们同英美关系的进一步受到伤害,毕竟对于两国而言,他们的远东政策就是平衡”
    这会管明棠的观点实在是太奇怪了,实际上与主张冒险的皇帝及不同,他更倾向于“国际协调”,他主张的通过协调同各国的关系,在各国可能接受的原则上,尽最大可能的维持中国的利益或者说争取利益。
    但是显然,在这个时候,他的意见不可能得到支持,至少对于一直急欲在陛下面前表露“忠心”的袁世凯看来,这是不能被接受的。
    “难道管部长以为,这样的话,就能缓和英美两国对我国的误会吗?”
    似嘲讽的吐出一句话,袁世凯看着管明棠说道。
    “只恐怕,我们有这个心,而英美却不愿领这个情,两国的远东政策是平衡,任何破坏东亚平衡的举动,都很难得到他们的支持与谅解,在这种情况下,还指往得到他们的谅解和支持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