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569章

满江红之崛起-第569章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什么话你就大胆地说嘛,不要这样吞吞吐吐的。”
    微微一抬眼帘,陈默然似笑非笑的轻语道,同时端起茶杯,啜口茶,听袁世凯怎么说,这些个人以为能背着自己做一些文章吗?
    “是,臣确实有句话要对陛下说。这些话臣已经想了很久了,只是……怕……”
    袁世凯看了一眼正在专心静听的陛下,见他似乎在等着自己说,便放开了胆子说。
    “陛下,可谓是中国千古难逢之圣君,匡正汉统江山、光复民族正溯,开咨议院、听万民之声,不可不谓之圣明,然臣、臣觉得,陛下对一些人太达骄纵了……”
    “哦……”
    哼一声,陈默然继续喝着茶,看来袁世凯准备卖人了
    “臣……臣以为,陛下天禀聪慧,刚毅过人,今日所行之政,虽为世界所趋,但一些人却多有不解,称陛下为独夫,实是不可理遇,而今,有人于咨议院内四处联络,以求早日立宪,实在是……欺君当时,臣得到这个消息后,就一直想、一直想报告陛下,只是,但臣以为,陛下如今所面临的外部局势之紧,所以一时耽误了。”
    听着袁世凯这么说,陈默然到是来了兴致。
    “说呀,说下去。”
    “……所以,臣、臣以为,陛下,现今,中国之局,已经到了当断不断,身受其乱之局,若是宪法由咨议院立,只恐怕,他们会立出虚君之宪,而以陛下天纵之才,唯陛下可引领帝国强盛,若行以虚君,只恐国事混乱,还请陛下三思”
    袁世凯的话,使得陈默然盯视着他,半晌都未说出话来,他说的那些事情自己都知道,自打从自己向咨议院放松之后,在那里,有一些人却像闻到*药似的兴奋了起来,他们想要得到更多的权力。
    当断不断,身受其乱
    “好了,蔚亭,这种事情不是你该问的”
    语气一变,陈默然的声中透着一丝冷意。
    “好好做你的事,把朝鲜的事情办好了,将来……”
    沉默片刻之后,陈默然再一次看着袁世凯。
    “世凯,将来这内阁之中,会有你一个位置,不过,若是朝鲜的事情办不好,朕也不好……”
    “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辜负陛下厚望,一定把朝鲜的事情办好,使朝鲜成我中华一行省”
    “好,退下吧”
    在袁世凯退出办公室后,坐在椅上陈默然坐在那里沉默着,想着张靖之前的汇报,整个人陷入一阵沉思之中。
    他们害怕
    在咨议院中,有一些人害怕,害怕在赢得了这场战争之后,自己的声望会如日中天,到那时,自己可以明正言顺的拒绝立宪,所以,他们想尽快立宪,从而达成目的,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那些立宪派看来,他们倾向的宪法是英国式的虚君制,把自己供养起来,作为国家的象征。
    袁世凯
    念叼着这个名字,陈默然一阵冷哼,自己已经敲打了他一番,剩下的就看他自己了,这个可以用上一用,但将来……肯定还是要淘汰的,用他,不过只是给管明棠铺路而已,在内阁之中,张之洞是维稳、袁世凯是过度,最终有一天,这些前清的大臣,要一个个的清出内阁。
    “仁勤,传管明棠过来”
    十几分钟之后,一下汽车,进入政务楼后,管明棠便一路小跑的进入陛下的办公室,可是陛下不发话,他便一动也不敢动的站着,在那里静等陛下问话。可是,陛下连看都没看他一眼,却在那里伏案疾书地写字。
    此时办公室内里显得十分安静,他甚至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了。
    过了好大一会儿,陈默然才抬起头来,招手叫管明棠过去,指着眼前的那份条约说道。
    “哲勤,这个条约你已经看过了,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
    “臣以为条约顾全了日本的面子,也达到了我们的目标,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很大”
    管明棠如实的回答道。而这时陈默然从桌上又拿过一份情报说道。
    “这个,你看一下,现在有人对朕似乎有一点意见啊”
    “臣不明白”
    管明棠摇着头。
    “臣以为,陛下身为陛下,有臣民对陛下有意见,实属正常之事”
    “你个哲勤啊”
    笑叹着,可是,突然陈默然的脸色庄重了。
    “这不是一般的意见,他们想撇开朕即行立宪好嘛,朕成了独夫了,所以他们现在弄了一个什么咨议院宪法起草委员会,看样子,他们不单是想撇开朕,还要撇开内阁啊”
    “臣以为,这是咨议院份内之事”
    管明棠不以为意的说道。
    “份内之事?”
    一声冷笑,陈默然的这声冷笑,只让管明棠朝陛下看了一眼,然后便微微垂首。
    “你一定是觉得,这咨议院有审议、讨论法律条款的权责是不是,所以,他们就可以讨论立宪,商讨宪法内容了是不是?”
    “臣以为,这正是陛下设立咨议院的目的”
    “错大错特错”
    粗言道一声,看着摆出一副淡不出奇模样的管明棠,陈默然的心里没来由的一阵不痛快,这管哲勤实在是……
    “你知道吗?咨议院的咨议员从来都不是合法选举产生的,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资格制定宪法,现在……”
    从来就不知怕为何物的管明棠打断了陛下的话语。
    “以陛下的意思来看,那全国恐怕也只有陛下您才能制定宪法了”
    不待陛下出声,管明棠又接着说道。
    “既然如些,那陛下为何又让咨议院审议《刑法》、《民法》,如果咨议院无权责,那么为何对日宣战书,经内阁提出、陛下授印之后,又经咨议院审议?”
    接连两个问题从管明棠的口中吐出之后,陈默然微微一睁眼睛,看着管明棠硬是数秒内都没回过神来,这管明棠不会也站在杨度那种人一边吧。
    “陛下,臣以为,咨议院讨论宪法没有任何不适,然,陛下已向万民承诺九年立宪期,而此九年间,咨议院无论是讨论制宪或成立制宪委员会,皆是为九年立宪做以筹备,陛下非但不能因此惩处他们,反而应该公开示以表彰,以彰其行”
    听到这里,陈默然看着站在那的管明棠,过去自己只知道管明棠为人耿直,是个做事情的人,可现在听他这么一说,可真的领教了他肚子里政争的水平来,他是用这个“表彰”是把咨议院的举动化于无形。
    无论咨议院里头的那些人怎么鼓捣,通过表彰嘉奖,却恰恰把他们的行为定了性,同时还重申了九年立宪预备期,面对表彰没有几个人敢于立即行以反驳,而且在这个时候加以反驳,他们肯定会“谢恩”。而这一切又会通过报纸公告全国,如果咨议院再行发难,要求提前立宪,无疑于自掌其嘴。
    甚至于与其同时,自己还可以咨议院讨论制定宪法的事情解释一下,当交由国会两院审议,一下便可以把咨议院踢到一边,而咨议院与国会两院之间……还存在一个过渡期。
    “哲勤啊……”
    感叹一声,陈默然笑了笑。
    “好了,我知道怎么做了,这件事,你来操办一下由朕……”
    “陛下,现在当务之急是对日和谈,对于这样的小事,陛下只需要授印即可”。

第220章 安保条约
    “无论是朝鲜或是日本,都是久受中华文明浸润的地方,在过去的千年之中,两国身处中华近咫之地,的确像女一样受到母亲的庇护,而反过来又拱卫敬戴的母国,甲申年华夏陆沉之后,朝鲜孤忠数百年,日本亦为我崇祯帝服孝,近代以来,欧人侵我东亚诸国,日本率先维新变法,实现国家富强,然却似如出格之浪一般,竟举刀相砍兄弟之邦朝鲜,更大逆不道进攻我中华,面对如此大逆之行,是该好好教训一番,给他留个教训,可现在教训完了毕竟是自己的孩,当娘的自然对自家孩下不起狠心,以后自然要好好的管教,磨去他的野性,让他不再害人便是当娘的责任了……”
    不管面前的小村寿太郎是否愿意听到这番话,梁敦彦却是摆出了“天朝上国”的架来,在吐出这番话时,他的双眼一直盯视着眼前的小村寿太郎,他注意到小村的脸上似乎浮现出一丝愧色,不过他知道,这不过是做戏而已。
    “日本举国上下定不忘中国再造之恩”
    在小村恭敬的道出这句话时,梁敦彦却笑了笑。
    “再造归再造,可教训总是要留的”
    收起笑容,梁敦彦便直接开口说道。
    “从朝鲜、琉球撤军,两地还政于中国”
    果然如此
    “对此日本绝无异议谨遵贵国提议”
    和中国人打交道打了一千多年,小村寿太郎自然知道中国人喜欢听什么,自然要说出一些他们喜欢听的话语。
    而这两个地方,从一开始意识到要通过谈判结束战争之后,日本上下便意识到,两地不存的现实。
    “割让南库页岛、千岛群岛、对马岛……”
    接连吐出几个岛屿名称之后,小村寿太郎并没有表示反对,这就是所谓的“教训的代价”了,相比于之前需要割让的土地,现在的条件恐怕已经是最后的让步了。
    “北海道、四国由中国代为托管”
    “托管”
    听到这一个条件,小村寿太郎顿时一惊,这……这是什么意思?
    “下……”
    不待小村说话,梁敦彦便直接开口解释道。
    “所谓托管,并不是割让两地,中国承认日本对北海道、四国岛两地的领土权,把两地依特别协定置于中国特设管理机构下按一定程序进行管理或监督下的制度。承认日本对两地民众负有国际责任,并在日本的法律制度下,由托管管理当局负责两地政府运行,最高行政管理人员由中国派出,定期轮换,并由中国派驻军队维持地区稳定,日本政府配合托管管理当局对两地实施管理”
    “这……这不是就是租借吗?”
    一时没转过弯来的小村寿太郎立即出言反驳倒。
    “不一样,完全不一样,我们承认两地是日本的领土,并在两地推行日本的法律,当然托管当局也会颁布适应当地的法律,但是最终,在合适的时间,两地的行政权、驻军权都会一步步的归还给贵国”
    在做出解释的时候,梁敦彦禁不住为陛下提出的这个“托管概念”叫了一声好,尽管不同于割让,但却同事实上租借并没有太大的分别,而最重要的是照顾到了日本的面。
    “那么合适的时间是多长时间?”
    慢慢冷静下来的小村寿太郎连忙追问道。
    “要看时机何时成熟”
    “时机?”
    “就是当我国认定日本不会再做出任何伤害到中国感情之事之后,也就是日本真正重新回归东亚文化之后,我国自然会归还行政权,其次归还驻兵权,这是一个步骤问题”
    安全保障
    尽管梁敦彦没有明白,但是小村寿太郎和之前的谈判互相联系之后,还是明白了,这恐怕是中国需要的安全保障之一。
    “这一点,我需要请示我国政府后方能做出决定,还请下继续”
    沉默片刻,小村寿太郎还是选择把皮球踢给东京做决定,而且这种大事,也只有东京能做出决定。
    但是他还是觉察出,这是中国考虑到日本的面,提出的这个要求,无论从任何角度看,托管都比租借或者割让更好听一些。
    “当然。”
    梁敦彦并没有反对小村寿太郎提出的要求,随后他又继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