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617章

满江红之崛起-第617章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他吗?”
    “就是他”
    另一人拿过一张照片肯定的说到。
    得到回答后,领头的青年喝一声。
    “动手”
    下一瞬间,在台上的匡务逊仍在发表演讲时,台下突然一làn,近百人或是朝左右或是朝台上扑去。
    冲上ā坛边的青年几乎猛的一把将匡务逊从ā坛上拖了下来,不等他回过神来,便大声说道。
    “匡务逊准尉,你因涉及焚烧帝国政f机关被逮捕”
    说话时,按住他的人又从腰后取出手铐,牢牢的将他铐住了。
    “你们是警察?”
    匡务逊睁大眼睛,大声喝问道。
    而此时周围却已经làn了起来,那些青年学生,看到有人来学校抓人立即大声叫喊了起来。
    “警察抓人了”
    “警察打人了”
    “不能让他们抓人”
    “他们凭什么抓人”
    “拦住他们”
    在这一片叫喊声中,上千名学生从周围围了过来。
    “你们凭什么抓人”
    “放人、放人……”
    当周围一片沸腾时,带头的人却是冷冷一笑,他看着群情ji动的青年学生,只是若无其事的将面孔一板。
    “你们还是军人吗?”
    一声有利的质问,只让原本围堵这些警察的学生一愣,而这时他们才回过神来,在他们身上,除去大学学生之外,还有着皇家近卫军预备军官团军官生的身份。
    “你们是什么人?凭什么抓人?”
    一个学生大声质问道。
    “我们是皇家近卫军宪兵司令部直属大队,少校中队长李复声”
    面无表情的李复声冷声答道,同时他又向面前的学生出示了证件。
    他的回答只让周围的人一愣,同样也让匡务逊等被抓住的人脸上的得意之sè瞬间消于无形,逮捕他们的人是军人,而且还是宪兵
    这意味着什么?
    “凭什么抓人,这是南京卫戍区军事检察官申请,由军事法庭签署的逮捕令,就凭他们涉嫌焚烧政f公务机关,就凭他们的行为违背了皇家近卫军军法”
    冰冷而没有一丝情感的回答从李复声的嗓间迸发出来。
    面对这么一个回答,所有人都被他的回答惊呆了,南京帝国大学是一所文科大学,在这些学生中不乏法律系学生,他们清楚的知道,军事法庭意味着什么,同样也知道,军事法庭签署的逮捕令。
    军事检察官申请逮捕令,军事法院发出逮捕令,这意味着,那些被逮捕的同学将会被移jiā军事法庭审判。
    或许他们对于军事法不甚了解,但是对于军人而言,焚烧政f公务机关,几乎就是形同叛làn如果一但认定这个罪名的话,那么他们……
    就在学生们还未回过来神时,李复声冷声说道。
    “全部带走”
    原本意y阻止他们的学生们,几乎是主动的让出一条路来,在学校接受训练时,他们曾被灌输过一种理念——军法不可违,更不能同代表军法实施的宪兵对抗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此时,眼前的宪兵无疑是在提醒着他们的身份——军人,如果与代表军事法实施的宪兵对抗,那意味着他们将会成为——叛làn军人。

第38章 交易
    第38章jiā易
    “叭!”
    清脆的枪声在街道上回dàng着,接着又是一阵急促的枪声,在枪声之后,路人四散而去时,路边人行道上一片血泊中躺着一具尸体,紧接着手持长短枪的警察快步朝着的尸体跑去,在尸体旁的一支手枪,充分说明了问题。
    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拒捕事件,这样的刑事案件无论是在中国或是在世界其它国家总是时有发生,没有任何人会在意,同样没有多少人会去关心,只有抢得消息的几名记者,抢着拍上几张照片,然后询问负责警官,顶多就是在报纸的社会版块上,多上一个百字左右的新闻。
    仅不过只是三天的功夫,曾经看似nlàn的南京,此时就恢复了正常的秩序,先前浩浩dàngdàng的的游行示威,在大规模逮捕之后,瞬间即被瓦解,尽管不愿意承认,但所有人都明白,事实上,政f再一次证明了一个事实——在国家强力机关面前,所谓游行示威不过只是笑话。
    “一千六百七十六人被逮捕!”
    在放下相机的时候,看着那具被抬上车的尸体,邵振清的脑海中再一次浮现出这个数字,这是军方与南京警察局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字,都是涉嫌“焚毁政f公务机关、殴打公职人员”的现形犯。
    其中一千三百余人因负有预备军官团军衔,而被移jiā军事法庭审理,看着那辆带着尸体离去的救护车,邵振清知道,那个失去xing命的嫌犯,事实上,正是“焚烧技术委员会”的嫌犯,只不过他选择了抵抗。
    为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面对那天发生侵入政f机关、砸烧政f公务大楼、打人致伤的违法行为,国内的绝大多数文化人都强调学生爱国无罪。只有一些学者和法学家等呼吁法治,强调“打伤人是现行犯”,但是一些ji进的学者不仅赞许学生的做法,甚至以全体南京市民的名义,要求解散政f机构,呼吁民众非得“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等于号召在法律体制之外的暴民运动;也就是只要自视目标正确,什么手段都可采取。正像他们根本没有征得南京市民的同意和授权,就擅自发表《南京市民宣言》一样。
    在这种“爱国学者”的舆论压力下,政f不仅妥协,反而进一步扩大了逮捕的范围,那些呼吁“直接解决”的学者,被扣以“煽动叛làn罪”逮捕,参与打砸烧的学生,一率被移jiā军事法庭,在这个事件中,没有任何人成为英雄。
    在几天的风bo之后,已经没有人再敢于呼吁什么“直接解决”、“解散政f机关”的言语,甚至就连同民主党、立宪党面对这种强硬态度,也沉默了下来。
    如果说这场游行示威,唯一的收获怕也就是袁世凯那个手上沾满朝鲜人血的总理大臣“以老弱之名辞职”,甚至不是为技术引进委员会、中央投标局的贪腐回扣案负责辞职。
    想到袁世凯,邵振清颇为无奈的叹口气,当真是袁世凯啊,临了、临了还办了一件大事,只怕民主、立宪两党能恨他恨到骨子,若是没有他在卸任之后的反兵戈一击,只怕这时局也不会……
    “时局啊!”
    半闭着眼睛,袁世凯轻哼道,他没有理会管明棠先前的问题,只是道出这几个字来。
    “总理,移jiā军事法庭未免太过严苛了!”
    之所以管明棠会来拜见袁世凯,为的还是那一千多名学生,他们都将被移jiā军事法庭进行审判,而在军事检察官那边已经达成了共识,尽管未就对其起诉叛làn罪达成共识,但是起诉其冲击国家机关、伤人、放火等罪行达成了共识,以近卫军军法的严苛来看,一但起诉,他们至少会获得少则十年,多则二十年,甚至终身苦役。
    在这个时候,只有袁世凯出面,才能可能让他们免于上诉,因为近卫军也不愿当这个恶人,而袁世凯却在那里盯着,要给那些人一个深刻的教训,但袁世凯却依然一言不发。
    “青年人嘛,难免年青气盛了一些,给他们一个教训也就够了,服上十几二十年的苦役,可就……”
    “哲勤,听说陛下有意任命你为下一任内阁总理大臣!”
    狂然睁开眼睛,盯视着面前的管明棠,原本一直沉默的袁世凯却轻声打断了他的话,但语间却带着十足的肯定之意,在离开皇宫时,他曾问过会由谁来接任内阁总理大臣一职,而陛下也没有任何隐瞒,就是眼前的这位中华帝国的财神爷,可以说,他是陛下真正的心腹之一,想来,由他出任总理大臣,陛下也能放心。
    事实上,身为财政大臣的管明棠远比他这位内阁总理大臣,更需为**案负责,至少财政部需要负担“监管不利”之责,可他这位财神爷却依然稳坐钓鱼台。
    “到也有这么一说!”
    管明棠同样没有任何隐瞒,不过在心里对袁世凯多少带一些愧意,同样也好奇他为什么会这么问。
    “总理,我准备向陛下推荐您为帝国贵族院院长!”
    贵族院院长,这一职务已经闲置多年,之所以空置,原因非常简单,只是因为一直都没有合适的人选,最初,陛下曾属意张之dong,可张相却是病逝于总理大臣任上,直到现在,贵族院依然是由纽永建那位副院长主持。
    “贵族院院长?”
    听着这个职务,袁世凯的眉头到是猛的一跳,贵族院院长,这可不是一个闲职,可以说是一个权荣相并之耀职!
    尽管心脏猛跳,袁世凯却明白,出任贵族院院长,意味着什么,或许意味着自己需要做出适当的妥协,把一千多名青年送进军事监狱服苦役,说好听了是给他们一个教训,说难听了却是借刀杀人,众所周知,军事监狱的苦役,三年能让人去半条命,十年能让人九死一生,二十年,那可就是必死无生。
    原本虽说有“朝鲜屠夫”的美号,可那死的是朝鲜人,那些贵族院议员、下院议员们嘴上说的好听,可实际上,对于朝鲜死多少人,他们从来就不曾关心,他们所关心的是利益,可是把一千多名学生送进军事监狱,他们却不能不问。
    事实上,袁世凯也明白,没准自己这边下台,那边管明棠就可能会向陛下申诉特赦,现在管明棠之所以说出这番话,实际上就是提个醒,同时给他一个台阶。
    犹豫数十秒后,袁世凯看一眼管明棠,贵族院院长的头衔实在是太过于yo人了。
    “带头者,必须要处决!”
    像是怕管明棠听不懂一般,他又特意强调道。
    “对于三十二名带头者,必须以叛làn罪起诉,否则,法不得正,国之必làn!”
    对于袁世凯的要求,管明棠到是不觉得的意外,事实上,无论是他本人还是陛下,在si下里都很感谢袁世凯,他帮助政f解决了一个麻烦,如果他把这个包袱丢给下任内阁,到时是严格按法律实施,还是让于人情,怕都够瞧他为难的。
    不罚,法不能正,罚,则过重。
    三十二……犹豫片刻后,管明棠点了点头,这怕也是最大的让步了。
    “其它人,一率列入近卫陆军现役!”
    什么?
    双目猛然一睁,看着袁世凯,管明棠更是没明白袁世凯的意思。
    “军队就是个大熔炉,那些年青人,做事不经过大脑,只知道一意孤行,自以为爱国,即然他们爱国,就把他们进入军队吧,现在军队扩编备战,也算是国家需要之时,即然国家需要,他们自然要当仁不让,不过,对他们必须要剥去军衔,以下等兵的军衔进入军队,“
    事实上,在袁世凯的心里,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如果打仗的话,就把那些人都派到前线,到时是生是死,那是他们的事情,至于现在嘛,在军队之中,没有人会对那些曾玷污军队荣誉的人怀有什么好感,他们在军队里的日子不见得能轻松到那里去。
    “行!”
    思索片刻后,管明棠到是没有反对,让那些年青人去军队也不错,至少不会惹出什么làn子,同时军队还能教会他们纪律,对他们来说,总归是有益无害的。
    从未主持过内务部和司法部的管明棠自然不知道,在号称是“荣耀团体”、“亲如兄弟”的陆军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在他想来,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