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649章

满江红之崛起-第649章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扬了扬眉,袁世凯的心中突然焕发起涛兴
    他想写诗
    写什么呢?他毕竟是疏于此道的漫长的官场岁月,频繁的争争斗斗,虽然都有“诗情画意”,但那是文人的所为,而他袁世凯却不“附庸”就连八股文章,他都有点深恶痛绝在前朝那会,他在直隶总督任上时,便曾联合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岑春煊,两江总督周馥,会衔奏清朝廷,停止科举制度
    而今,武无处用了文章被提了上来最近他常常读些,便是例汪今天又想写诗他拿出文房四宝,皱眉沉思有时,终于从他的几张垂钓照片联想起刚刚萌起的一个“愁”字,从愁字想开来,诗思倒是开阔了,竟然一挥即出:
    身世萧然百不愁,烟蓑雨笠一渔舟
    约丝终日牵红蓼,好友同盟只白鸥
    投饵我非关得失,吞钩鱼却有恩仇
    回头多少中原事,老子掀须一笑休
    诗写好了,再细自赏一番,到也觉得满意尤其是尾句,仿佛是神来之笔,他竟然高兴得笑了起来随之,又提笔冠了一个题:自题渔舟写真题定了,犹觉诗兴未了,索兴便再续其二:
    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
    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
    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
    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
    后一首写好了,他没有再笑他总得写好了这首诗心里挺不舒服为什么不舒服?却又说不明白他放下笔,背过身去,缓缓地踱着步子
    到底是什么地方不舒服,怕还是那诗间词间透出的意思让他极不舒服,虽说来这是抱着“逸养天年”的心思,可是对于袁世凯来说,追逐了一辈子的事情,又岂能轻易放手
    “哎……”
    一声长叹后,袁世凯的皱着眉头,又不时摇头叹息,似乎是感叹着自己的心态多变
    就在这时,一个仆人进来,轻轻地对着袁世凯的耳朵说:
    “有远客来访”
    随即将手里的名刺递过去接过名刺,袁世凯瞟了一眼,先是一愣,随后才立即起身,朝养寿园外走去
    “皙子,什么风把你这下院副院长吹到彰德来了?”
    杨度刚踏上会客室的阶梯,袁世凯便从侧面豆荚棚里穿出来,大声向他打招呼下院不同于贵族院,贵族院一年不过只开几次会,可下院现在却是事物繁多,他杨度那都是迷了心窍的人,若是没什么事,又岂会来拜访自己
    “袁相”
    杨度仍用先前惯常的称谓笑着说,
    “从南京来彰德,当然是这江南的春风吹来的哟”
    “我看不是春风,怕是北风吹来的”
    袁世凯已走到杨度的身边,伸出一只大巴掌来拍打着他的肩膀
    杨度一愣,很快便回过神来说:
    “您知道我是为日军扩军,兵于蒙古训练的事来的?”
    “皙子啊,你也不来彰德看看我,这报上刚说一万日本兵,经大沽口上岸,你就来了不为它,还能为别的事吗?”
    “当真是精明过人”
    杨度心里说着,嘴上嘿嘿地笑了两声
    “先不说这个,请屋子里坐”
    袁世凯把杨度让进会客室,仆人跟着端了一碟瓜果进来袁世凯拿起一块递给杨度:
    “尝尝这块菜瓜,这是我亲手种的”
    “这真是您亲手种的吗?”
    杨度不无怀疑地问,何况是在这时节
    “不信?”
    袁世凯笑了笑,然后说道
    “别说是我,就是陛下在宫里,不也在温室种些瓜果,我在这里也搭了个温室,种些瓜豆的,打发一下闲日子罢了”
    杨度咬了一口:
    “这瓜比外头卖的脆多了”
    着实比外间卖的要脆,在南京卖的也有鲜瓜果,不过那都是从广东的海南岛运去的,即便是再快,也是存了六七天的东西,和这摘,显是没办相比
    “静竹、亦竹好吗?孩子长得好吗?”
    袁世凯倒是亲切地跟杨度拉起了家常杨度也问他现在这身体如何,日常读点什么,脑子里则在思索着该怎样切入正题见袁世凯再也不提其它的事,也只得敷衍着
    “车子还顺畅吗?坐了多少个钟点?”
    袁世凯点起一支雪茄,悠悠闲闲地抽起来
    就从这里切进正题杨度想了想,说:
    “车子通畅得很,准时到达彰德”
    “噢”袁世凯略表惊讶
    “平时晚几个钟点是常事”
    打从宣战之后,铁路总是要为军列让路,所以晚点极为正常
    “这趟车它不敢误”
    “嗯?”
    袁世凯将雪茄从嘴里摘下,神情开始凝重起来
    “这趟车上坐了六百多陆军部遣往蒙古训练日军的顾问”
    “哦”
    袁世凯点头
    “这就对了,陛下不会冒然同意日本扩军的,既便是扩军,想来也要在我国控制之内,至少要控制他们的动向”
    对于南京的那位陛下,在过去的十年间,袁世凯可谓是畏多于敬,过去那位掌人生杀的“老佛爷”也未给过他那种所有一切尽在其掌握的感觉,也正因如此,在得到日本扩军的消息时,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陛下要对日本下手了,至于如何下手,那却就不是他所能掌握的了,而且即便是他们扩军,以陛下的性格,显然也不可能让他们脱离掌控,结合杨度的带来的消息,倒是印证了他之前的推测
    那些日本人欢心鼓舞的以为他们终于挣脱了安保条约的军备限制,可是他们那里知道,以陛下的为人,露出这么大的一个漏洞,又岂会不留后手,他露出的漏洞越大,意味着他想得到的东西就越大,这次啊,这东洋人怕是要遭大劫了
    杨度以为袁世凯会顺着话题说下去,可谁知,袁世凯却突然笑道:
    “皙子,你大概还没吃饭先吃饭,路上辛苦了,睡一会儿,下午三点请你到房来,我们好好地谈一谈”
    刚才因为初见袁世凯,心中有事,倒是不觉肚饿,经这一提醒,杨度顿时觉得又累又饿,于是说:
    “袁相,我也就不客气了”
    “有什么好客气的,都是自家人”
    接着袁世凯便提高嗓门喊了一声
    “来人”
    立时有一个干练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你带杨先生去吃饭”
    说着袁世凯站起身,握了一下杨度的手说道
    “我就不陪了,他会把一切替你安排好的”
    “谢谢袁相”
    待杨度跟着那位仆人走出会客室后,袁世凯立即召来电报房的工役,命与北京大公子联系,这电报房是他在任总理大臣时享有的特权,为了便于联络,彰德电报局便扯了一条电报线至袁府
    自鸣钟刚刚敲过三下,那位干练的年轻仆人便有礼貌地走进客房,请杨度去袁世凯的房当杨度走进三楼房时,袁世凯已经坐在软垫红木矮脚椅上等他了杨度扫了一眼房这是一间完全按中国传统文人习气布置的斋古色古香的架上,几乎是清一色的线装桌大而厚重,上面摆一台足有一尺见方的石砚,大号鼎形仿古青铜笔筒里,竖着十来支粗壮的毛笔这一切都似乎跟房主人的性格外貌十分接近四壁悬挂几幅山水画临窗的墙边挂一幅字杨度认得这是主人的手迹法虽不算好,但一笔一画遒劲有力,写的是一首题作登楼的五言绝句:
    “楼小能容膝,檐高老树齐开轩平北斗,翻觉太行低”
    “这诗真有气魄”
    杨度连忙赞道
    “见笑,见笑”
    袁世凯高兴地说道
    “登高赋诗,我是外行,聊以抒怀罢了”
    “开秤平北斗,翻觉太行低这两句非大英雄不能吟”
    杨度笑着点评道,
    “当年横槊赋诗的魏武帝,看来在您的面前怕也要略输一筹了”
    “哈哈哈”袁世凯十分快活地大笑起来“皙子,你真会说笑话”
    “袁相,这次我从南京来彰德,是有一事相询”
    杨度不想再多说闲话了,开门见山地把此行的目的抖了出来
    “哦?不知所询何事?”
    袁世凯明知故问道,他已经从袁克定的电报中,知道了一些事情,只是还不太确定
    “不知袁相可曾听说,有几家公司进了阿拉伯”
    杨度盯着袁世凯那张似笑非笑的圆胖脸问道
    ……

第63章 探询
    第63章探询
    “哦!”
    轻应一声,袁世凯倒是没显任何情绪来。3∴35686688
    “军队于前开路,公司于后跟进,这倒也是海外拓展的方式,陛下拓展海外之心,不容小视中!”
    习惯地点起一支雪茄,袁世凯又指了指烟盒,示意杨度自己拿。而从那雪茄烟盒上的标记,杨度能看出,这雪茄烟是陛下“赏”给袁世凯的。
    在过去,这可是“皇赐”,而现在袁世凯拿出这样的礼数来,显然是高抬了他杨度,这怎能不让杨度内心一阵jīdàng。
    可杨度那里知道,这正是袁世凯精明所在,这雪茄烟还是去年陛下赏的,至于盒中的雪茄早就抽没了,不过陛下吸的古巴雪茄烟,袁世凯倒是从代理商那nòng了一些,五块钱一根的雪茄烟,也就装在带着皇家印记的盒中才能显出身份,在招人待物时,袁世凯总喜欢的拿出这“皇赐”予以招待,无形之中,就让别人对他生出好感来。
    杨度掏出一支来,熟练的雪茄烟剪,剪去一头,而后边擦火柴边说道:
    “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得到近卫军的后勤分包。”
    如果说帝国上层什么最流行,恐怕也就是雪茄烟,陛下好那一口,十年下来,上层人士早已熟练的掌握如何吸雪茄,一直以来,古巴雪茄都是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奢侈品,每年数百万的进口,着实遭到一些人的批评,尽管海里对古巴雪茄征收重税,但是却无法阻止早已形成的习惯。
    袁世凯从鼻子里喷出一股烟来,冷笑道:
    “这后勤分包中,水份颇多,除了传统的产业公司,还有与陆军部交好的企业,嗯!倒也不是寻常人能得到的!”
    “听说秦淮公司刚得了陆军部的定单,在阿拉伯帮陆军营建一处基地。”
    “哦?那一个秦淮公司?”
    袁世凯将雪茄在烟灰缸上轻轻地磕了一下,灰白的烟灰散落在黑红sè的缸子里,犹如加上一层薄霜。
    “就是刘女士的秦淮公司!”
    有一些帝国秘闻,杨度知道眼前的袁世凯远比他更为了解,而这次他来,就是想从袁世凯那里换得一些信息。e^看
    “皙子,你还是回去吧!”
    袁世凯将未抽完的半截雪茄扔在烟灰缸里,鼻子里重重地冲出一股气。看着杨度眼中透出些许不满之sè,杨皙子啊,杨皙子,这些年他又活回去了。
    感觉到袁世凯的不满,杨度干干的笑了笑,同时急忙转移话题:
    “呵呵,也就是一问,想来陆军部自有陆军部的安排,袁相,我想请教您。依您看,现在陛下,一方面派出近二十万军队去阿拉伯,另一方面,又鼓动东洋人扩军,而且还在外门g加以训练,这倒底是唱的那一出!”
    见杨度识趣,袁世凯便重新拿起那支雪茄,慢慢吞吞地说:
    “这个问题,按理要我问你才是。虽说我为贵族院院长,可这差不多一个多月没理过国事,国事于我如浮云。你身为堂堂下院副院长,颇多审议之权,你说呢?”
    杨度摇摇头,苦笑着说道:
    “谈什么审议之权!您老不是知道,咱们中国,也就是带着顶宪政的帽子,虽说这几年,下院的权力是大了些,有权审议政fu法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