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715章

满江红之崛起-第715章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也没有想到,由俄国和西欧顶级大学教授们教育了15年的沙皇尼古拉二
    竟真的将这位西伯利亚农民涂鸦的纸条奉为巴尔干战略的指南。
    战争期间,在拉斯普庭的实际主导下俄国政fǔ走马灯似的轮换了约二十名大臣和几名内阁总
    皇后离不开拉斯普庭,而尼古拉二世也曾说过一句名言:
    “宁肯要一个拉斯普庭,胜似一天10次歇斯底里发作。”
    可是现在呢?
    拉斯普京死了!
    在列车大本营的尼古拉二世,在接到皇后的电报后,整个人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惶恐不安之中,因为拉斯普京的预言!
    “如果我死于贵族之后,在我死后,罗曼诺夫王朝将在三个月之内崩溃……”
    回忆着拉斯普京那极为准确的预言,尼古拉二世第一次对未来没有一丝信心。乘专列赶回彼得格勒是必要的,他的妻子需要安慰,还有他的孩子们,都需要安慰,当然,这件事背后,会不会有什么yīn谋呢?
    拿起离开大本营之前,在大本营总参谋长阿列克谢耶夫那里看到了保安局局长格洛巴切夫上校同时发来的案情电报,电报里说:拉斯普庭是12月16rì(俄历)晚,在尤苏bō夫府第被杀的。参加这次谋杀事件的有:“尤苏bō夫、普利斯克维奇和帕夫洛维奇大公爵(保安局长当时尚不知道还有两名同谋者:苏霍京中尉和军医拉扎韦尔特)。有人把他扔入水中。一名jǐng察偶然发现了拉斯普庭神父冻在冰窟窿口上的海狸皮大衣袖子,这样才把他的尸体拖了上来。”
    终于,列车驶入了火车站,在火车站,皇后亚历山德拉上了火车,双眼通红的亚历山德拉皇后,一见到丈夫的归来,就急忙扑到丈夫的怀中。
    “好了,我回来了!不会有任何事的!”
    此时在从车站回皇村的路上,皇后亚历山德拉看着沙皇有些jī动的说道。
    “皇族之所以要刺杀拉斯普庭,实际是为了将来要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你对俄罗斯的统治!”望着自己的丈夫,皇后又说:
    “他们要干些什么?他们要撵掉你,要将我送进修道院。”
    “哦……”
    尽管愤怒,但是尼古拉却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只轻应一声,随后说道。
    “现在,我们应该安葬拉斯普京!”
    当天下午,除大nv儿奥莉加外,沙皇全家都参加了拉斯普庭的葬礼。按照皇后的意见,拉斯普庭墓地暂时安置在离皇村不远的huā园后面,并在墓丘上盖起了一座木结构的小教堂。亚历山德拉把带来的一束白huā放在墓地上,还有两件东西:一个是拉斯普庭的塑像,上面签着她本人、她丈夫和儿nv的名字;另一件则是一封信,上面写道:
    “亲爱的殉道者,祝福我吧,这样我在今后还得走的这条忧伤、凄苦的道路上或可能福有所倚。你在天上祈祷时,可别把我们给忘了,亚历山德拉。”
    将白huā放在墓地上的时候,亚历山德拉的脸sè苍白,眼看就要号啕大哭起来,但她极力控制着自己,听完瓦西里神父的安魂祈祷。

第123章 难以决择
    原创第123章难以决择
    “还有三个月!”
    放下驻俄大使发来的电报,随手在烟灰缸内按灭烟蒂,陈默然的眉头依然紧锁着,拉斯普京的死亡只是历史上的一个事件而已&1&原创首发'
    可是这一事件,却标明着另一件事——俄罗斯帝国的覆灭,正如拉斯普京的预言一样,三个月后,随着“二月革命”的爆发和随后尼古拉二世的退位,俄罗斯帝国消失于人类历史之中,又过了半年,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政权,出现于俄罗斯,并在随后的70余年间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
    手指轻点着桌面,陈默然默默的站起身,而后站在窗边,望着窗外的花园,神情变得极为严肃,推开窗户,带着寒意的冷风扑面而来,只让神智为之一清,原本因暖气而昏睡的神智瞬间恢复清明。
    “一个帝国的终结,意味着另一个帝国的崛起!”
    在唇边默语着这句话,陈默然非常清楚,在历史上,俄罗斯帝国的覆灭,意味着苏俄帝国的崛起,从十月革命到后来的苏联时代,是俄罗斯历史上前所未的强大时期,苏俄和后来的苏联在十几年后步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苏俄帝国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可是说是中国的天然之敌。
    与他国不同,中国将不得不直接面对来自苏俄的影响,数千公里的陆地接壤、自北方而下的压力,未来的中国都需要面对,尤其是需要面对来自苏俄的革命输出,苏俄的革命输出从来不是为了“解放全人类”,而是为了苏俄自身的利益,为了其扩张、为了其国家的存在。
    如果中国不能将苏俄消灭于萌芽状态,那么在未来的几十年间,中国都不得不背负沉重的国防压力,时时jǐng惕来自北方的强敌,jǐng惕那一陆上强敌的入侵,沉重的国防包袱以及随之而来的“国内革命”将会重创中国,令中国根本不可能在二十世纪前半期,成为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并终成为同美国并驾齐驱的强国。
    “阻止他!”
    虽说早已在心下做出了决定,可是对于陈默然来说,这依然是一个很难做出的决择。
    在未来的几年中,将数以百万甚至多的军队投入俄罗斯战场,镇压俄罗斯的革命,重建俄罗斯帝国,将会令中国在付出上百万人伤亡的为代价的同时,又将背负沉重的军费开支,或许通过儿的婚姻,可以将两个帝国合二为一,但是……未来呢?
    对于未来的恐惧,准确的来说是,是对汉民族和俄罗斯民族的不确信,使得陈默然的心下一直犹豫不决,但却从不敢在外人面前表露这种心迹,因为,在几个月后,在那场革命之后,他必须要用自己的意志去说服每一个人,说服所有人,中国出兵俄罗斯是极为必要的,也是符合中国利益的!
    可是一个五亿人的民族,真的可以统治另一个一亿多人的民族吗?而且两个民族肤sè、习俗皆不相同。这时陈默然的脑海中再一次浮现出,就在今天上午,同管明棠的那番谈话。
    “陛下,如您必须要考虑到一点,如果俄罗斯爆发反抗的话,那么您必将面对三十年的游击战。”
    话语顿了下来,管明棠望着陛下,提出了他的看法。
    “在欧洲,一直都有着黄祸论,一但中国和俄罗斯合并成一个帝国,那么,在未来的欧洲,黄祸论必将就此为盛行,并会受到各国的认同,而各国出于对我们的敌意,很有可能扶持俄罗斯国内反对力量,通过向他们提供武器、资金等方式,发动一场针对我们的游击战,到那时,整个俄罗斯都会变成战场,变成反对我们的战场。”
    游击战!
    管明棠的话语却是让陈默然想起越战以及阿富汗战争,前者在整个“赤sè世界”的支持下对抗着美国,将美国拖入战争泥潭,而后者则在美国的支持,将苏联拖入游击战的泥潭,令苏联经济背负了沉重的战争包袱。
    “毫无疑问。”
    在沉默良久之后,陈默然方说道。
    “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甚至将来还会有美国人,他们或许会在俄罗斯掀起一场针对我们的游击战,但是,这场游击战不会是毫无止境的,而且对于我们,似乎还有其它的选择,要知道,在整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象俄国这样,大多数人民都在受压迫,俄罗斯民族在全部人口中仅占43%,还不到一半;其余属于其他种族,是没有权利的。在俄国一亿七千万总人口中,约有一亿人口是受压迫和没有权利的……”
    这时陈默然却是不由自主的引用了乌米扬诺夫的话语。
    “孟森把俄国比作一个垃圾箱,说它是靠沙皇zhèng fǔ这一条生了锈的铁箍勉强维持着,而我们在进入俄罗斯之后,可以给予他们很多,过去不曾拥有的权力……”
    在提及自己的想法之时,陈默然的脑海不自主的浮现出历史上的苏联,苏联时代,尤其是斯大林时代的压迫比任何沙皇的压迫为严重。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波罗的人、哥萨克人、高加索人,以及其许多的少数民族,都不会忘记他的十年集体化政策(1928—1938)所带来的恐怖。在这十年期间,大约有一千万人被屠杀、充军和饿死。在1941年,仅仅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这三个小国中,就有四千万人渴望着解放。
    所以为了瓦解俄国这个庞然大物,任何一个入侵者所要做的,只是以一个解放者的身份进入到俄国境内,终止其集体化的政策,恢复民众的私有财产制度,这样他就不仅能赢得少数民族的拥护。而且还可以瓦解斯大林的军队,因为他们大部份是由集体化的农民组成的。
    这就是斯大林害怕德国人入侵的原因,而且斯大林也不相信敌人会愚蠢到“只用军队来进行战争”,可是他们的敌人的确如此的“愚蠢”,那么中国呢?
    等到1941年,再去解决苏俄的问题吗?
    回忆起上午同管明棠间的谈话,陈默然再一次拿起一枝铅笔在一张纸上画着:
    “1917,目标发生革命,抵抗力量为弱小,但目标内部问题较为平缓,无亲善之余地……”
    在写下这么一串分析之后,陈默然又思考一会,在纸继续写道。
    “1941,目标内部因长期集体化、民族压迫,导致国内存在大量异见份,如充分利用,可以解放者身份进入,如此可以获得来自民间的支持。而不足之外则是:其国民大都接受教育,主体民族民族观念浓厚,大不利于亲善,……”
    接连写下一串不利因素之后,对两个时间作着比对之后,陈默然意外的发现,无论是1917年还是1941年,都不是好的选择,两个时间段可谓是各有利弊。
    前者大的益处是对方没有完整的抵抗力量和国民教育的低下,使得中国能够轻易占领这个国家,并通过教育去影响绝大多数人“接受”的帝国。而后者的益处是其国内存在着大量反对力量,而且那个看似强大的国家,是可以从内部瓦解的,毕竟那个帝国从建立起,就有着无法洗去的原罪。
    “一切都是从斯大林开始的吗?”
    突然,陈默然的脑海中冒出这么一个念头。
    “不!绝不可能,也许……”
    突然,陈默然的脑海中闪过一个时间,如果是在其革命成功之后呢?对于信奉暴力主力的乌米扬诺夫来说,他非常清楚在“他的国家”存在着大量反对革命的人,否则也不会有大名鼎鼎的“契卡”,有随后的古拉格,有对权贵、知识分、富农的清洗,那些清洗是血腥的,可以说那种清洗在某种程度上摧毁了俄罗斯的旧时代。
    “杀死十分之一的jīng英为了巩固共和国,那么摧毁共和国,再以审判之名……”
    想着陈默然笑了起来,通过后世对苏联的披露,赤sè恐怖的“科学xìng”,他可谓是极为了解,赤sè恐怖从来都是信奉“宁可错杀三千,绝不放过一个”的原则,而且还相信血统论,相信为了巩固政权,必须从根本上扫除“反革命以及反革命家庭”。
    “也许,在未来可以适当的添加火、加把油!”
    适当的添加火,或许可以让其变得为……嗯,这个念头闪现时,陈默然却又在纸上写着一个时间段,而这个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