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珍珑.无双局 >

第139章

珍珑.无双局-第139章

小说: 珍珑.无双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道:“谭公子。”
  谭弈拱了拱手:“总督大人。”
  来的是谭弈?他不在国子监,跑扬州来做什么?
  屋脊那端的黑衣人显然也极为好奇,身体略略抬高了些,朝下面望去。
  谭弈身后的李玉隼蓦然感觉到来自屋顶的窥视,他霍然抬头:“什么人?”
  声音一起,人如鹰隼般朝屋顶掠去。
  难道刚才与幕僚的对话悉数被听了去?张仕钊脸色大变,怒喝道:“来人!围了总督府!保护殿下!”
  一句话咬死屋顶来人是行刺锦烟公主的刺客。
  丁铃没想到东厂来人中竟然有武艺最强的李玉隼,暗骂了倒霉。心想让对面那人把对方引走就再好不过了,他朝着穆澜藏身的方向跑去。
  “你大爷的!”穆澜见势不妙,从屋顶上跳起来,转身就跑。
  “抓住那两个刺客!”
  总督府沸腾喧嚣。驻在府里的亲兵跟着屋顶上的两人包抄而去。谭诚和东厂五人已经上了屋顶,紧咬着不放。
  穆澜回头一看,那个黑衣人竟然紧坠在自己身后,轻功还不弱的模样,心里又一阵痛骂。她顾不得许多,朝着树木多的后院急奔。
  总督府前院宽敞,辟出了练武场,走正门无疑给人当靶子。丁铃也这样想着,跟在穆澜身后往后园跑去。
  张仕钊是领过兵的大将,以兵法治府。看着人往后院走,当即传令后院家人悉数集中在正房夫人处,领着人往后院去了。
  奔过一道屋脊,穆澜身体坠下,顺着两屋之间的缝隙钻到了后墙根下。她正紧张地想着脱身的办法。眼前一条黑影出现她面前。丁铃也瞅到了这处缝隙,也跑来了。
  穆澜一拳就揍了过去,交手才两个回合。两人几乎同时住手,贴在了墙根下。
  头顶嗖嗖几道人影越过。
  “就在后园里,围住了搜!”失去了两人踪迹,李玉隼站在屋顶上叫道。
  …………
  最近两天都只有一更。


第217章 暴露了身份
  墙根下的阴影中,穆澜和丁铃瞪视着对方,又不敢动手。一时间竟僵峙起来。然而时间不等人,等到总督府围成铁桶一般,挨着搜查,谁也跑不了。
  穆澜身上带着伤。她自信以自己的轻身功夫和手段,没有对方坠着,还有机会逃走。她低声说道:“各走各的道,别再跟着我。”
  声音压得再低,丁铃却听出来了。他蓦然放松,一屁股坐在了墙根下,伸手把蒙面巾扯了下来:“你怎么跑来了?”
  看到丁铃的脸,穆澜更生气,一脚就踢了过去:“你大爷的!你暴露了往我这边跑什么?不要脸!”
  “想法子脱身要紧。”丁铃理亏,苦着脸硬受了她一脚,“我有办法。”
  穆澜冷笑:“你别告诉我顺着后花园的小湖走水渠出府。”
  她能想到的,别人自然也能想到。东厂的人不是傻子。张仕钊也不是蠢货。
  不能暗中逃走,势必要有一人折腾出动静引开追兵。能否逃脱,那只能看天意和运气了。丁铃的小眼睛滴溜溜直转:“核桃还在我手里呢。”
  他竟在这时用核桃要挟起穆澜来。
  “锦衣卫和东厂都一样无耻。”穆澜咬牙切齿地骂道。
  丁铃脸皮厚,任她骂:“反正你身上带着伤,肯定打不过李玉隼。就算你失手被擒,我还能利用锦衣卫的身份营救你不是?”
  “如果张总督和东厂知道偷听的人是锦衣卫。我想那位神秘的京中贵人首先想的是和锦衣卫握手言和,联手将薛神将殉国的真正原因,素公公隐瞒的秘密,还有灵光寺一案悉数给压下来。”穆澜冷冷说道,“官官相护,利益均分。所以丁大人,我倒觉得你去引开他们最好不过。”
  一席话说得丁铃语塞。穆澜的分析不无道理。对方会以为逃走的人也是锦衣卫。杀了自己无用。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丁大人与他们握手言和,说不定还能探得更多线索。”穆澜又补了一句。她是绝计不能落在对方手中的。她没有锦衣卫撑腰。她知晓的秘密越多,死的越快。而丁铃还有与对方周旋的本钱。
  “说得也有些道理。不过,你告诉我,那天你在灵光寺梅于氏房中看到了什么?”丁铃拿定了主意,也要讨些利息。
  穆澜一开始并非有意瞒着林一川。只是当时她还没来得及说,穆胭脂意外出现,让她以为梅于氏的死和陈瀚方有关。那时侯她对林一川还没有现在这般信任。后来发生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叫她应接不暇。这条线索就一直没有说出去。
  她的手指在空中划了个十字:“梅于氏死前在地上画了这么个符号。后来进去的人多,也许是无意中踩模糊了,无人发现。我懒得多事,就没有说。”
  十字?这是什么意思?丁铃挠起了头。
  “丁大人,您再想下去,谁都走不了。”
  两人同时被擒。对方会无所顾忌,直接杀人灭口。
  丁铃回过神来:“如果有万一……”
  穆澜正等着他说核桃的藏身地点。丁铃不说了。他想到托付给林一川的事。他凭什么现在要告诉穆澜?话峰一转,他改了主意:“万一本官真被人灭了口,她也会没命。你别浪费了本官为你争取的机会。”
  丁铃说罢顺着墙根跑了。
  不多会儿,穆澜听到远处响起清脆的铃当声。丁铃嚣张地折腾,吸引着总督府里的追兵。她集中注意力,朝着清静处奔去。
  为了让对方看到自己逃走,给丁铃留下生机。穆澜直奔到后花院围墙处,一跃而起。
  两个身影伴随着冷笑声响起:“声东击西,也骗得了我?”
  李玉隼与谭弈的刀同时砍向了穆澜。
  刀势凌厉封住了穆澜的去路。她知道如果被逼下墙头,再被缠住脱身就难了。她躲开了李玉隼,打算硬扛下谭弈一刀。只要出了总督府,就算受了伤,她也有把握仗着轻功逃离。
  就在这时,一柄剑从黑暗中刺出,逼得谭弈回刀架住。刀剑相撞的瞬间,那人喝道:“走!”
  是林一川?穆澜来不及多想,借着这个空档嗖地跃出了围墙。
  李玉隼大怒,跟着就要追去。林一川的攻势突然变急,剑光直刺向谭弈面门。逼得李玉隼回身相救。
  林一川转了个身,一脚踹在谭弈后背,借势离开了。
  “别追了!对方夜探总督府,和东厂没有关系。”李玉隼接住了谭弈,心里庆幸他没有受伤。
  对方的功夫并不弱于自己,就这愣神的功夫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意外撞见对方夜探总督府,出手阻拦只是本能。拦不住,于东厂又无损失。
  他望向总督府的内宅,听着清脆的铃声,这时才反应过来被围攻的人是谁,“可惜梁信鸥没来,否则丁铃落在他手上,有的好戏瞧了。”
  “路上接到消息说公主昨晚遇刺。今晚丁铃夜探总督府。难不成他怀疑张仕钊贼喊捉贼?如果是这样,公主不能再留在总督府里。”谭弈回过神来,也没心思追了。
  “公子,我们去看看情况再说。”
  两人朝着内宅打斗最热闹的地方去了。
  丁铃已被团团围住。张仕钊此时根本没有生擒他的意思,又碍着东厂的人在,一时间心里后悔万分,不该借酒与幕僚说起当年秘辛。
  看到李玉隼与谭弈过来,丁铃马上叫了起来:“误会!别打了!本官锦衣卫丁铃!”
  锦衣卫丁铃!丁铃亮明身份。张仕钊愣住了。逃走的那人如果也是锦衣卫,杀了丁铃也无济于事。张仕钊心思百转千回。就算锦衣卫知晓了薛神将因陈家之事殉国,又能怎样?坐在龙椅上的皇帝还能为陈家喊冤不成?想到这里,心里的惶恐渐渐消散,他冷着脸讥道:“丁大人当我总督府是自家后园子?想逛就逛么?”
  “哎哟,总督大人误会了!”丁铃一把扯下蒙面巾,喘着气撑着腰说道,“本官本来是想来打听公主的下落,却听说公主平安回了总督府。本官想着刺客或许会卷土重来,这才藏在暗中来个守株待兔。本官料事如神,刺客还真的来了。正打算擒下他,没想到李大档头也发现了刺客。本官来不及解释追着刺客到了后院。没想到竟被大人当成了刺客。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自己打起来,倒叫刺客趁机溜了!”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张仁钊的目光闪了闪。那人如果不是锦衣卫,又会是谁呢?
  李玉隼冷笑道:“丁大人这是在责怪东厂横插一脚,放跑了刺客?”
  “本官没这意思。”丁铃的小眼睛在东厂诸人脸上转来转去,嘀咕着,“李大人晚一点出声,也许本官就抓到他了。”
  李玉隼大怒:“我看你和那黑衣人就是一伙的!”
  丁铃昂起了脸:“我还觉得东厂来得太巧了呢!”
  “今夜本官这总督府倒是热闹。东厂锦衣卫都来了。”张仁钊打断了两人的话,目光却望向了谭弈,“丁大人是来守株待兔擒刺客。东厂又为何而来?”
  “总督大人。”谭弈上前一步道,“淮安府河堤被毁时,有人看到是一高大老人手执铁捶击毁了河堤。有此神力者,只有当年死在诏狱的金瓜武士陈良。据知情者的回忆画出的画像,与杜之仙身边的哑仆面容相似。此哑仆在杜之仙周年祭前自尽。东厂要开棺验尸查证其身份。如果其身份属实,杜之仙和其关门弟子穆澜脱不了干系。请总督大人速速发兵,围了竹溪里。缉拿陈良的同党穆澜。”
  丁铃心里咯噔了下。当初莫琴杀了侯继祖,就是想掩盖陈良的身份。他正好南行出京到扬州,莫琴就传信约他暗捕陈良。陈良死了,指挥使大人下令隐瞒这件事。查无对证,东厂就休想从侯继祖案中脱身。
  以前丁铃不知情。暗捕陈良失败后,莫琴才告诉他,穆澜是池起良之女。指挥使大人怀疑先帝临终前有遗旨。素公公不说,唯一的知情人只有池起良。池家满门被抄斩,只剩下了穆澜。她绝对不能落在东厂手里。
  “既然东厂办侯继祖案。本官就不防碍诸位了。告辞!”
  丁铃想走,张仕钊拦住了他:“丁大人。公主殿下昨天去竹溪里小住两天,晚上就遇刺。本官怀疑穆澜是勾结刺客的内奸。公主遇刺案是由锦衣卫负责,大人便与我们一起出发去竹溪里吧。”
  一时间叫丁铃难以推脱。他只得寄希望于穆澜没有翻越城墙回竹溪里,选择在城里暂时藏身。等竹溪里传来动静,穆澜自然就不会再回去。
  商议停当,张仕钊唤来偏将点兵,一行人连夜出城赶去了竹溪里。
  总督府里渐渐平静下来,后院客房的房门被人轻轻推开。雁行挣扎着走出了门,强撑着翻墙出了总督府,消失在夜色之中。


第218章 顺心意
  察觉到无人追来,穆澜在幽深的巷子里停住了脚步。裂开的伤口传来阵阵痛楚。她靠着墙滑坐在地上,满脑子都是总督张仕钊与幕僚的对话。
  她总算明白先帝驾崩前,父亲擅改药方配了一副回春汤的用意了。
  先帝一直服着太平方延缓着性命。无涯说过,那时侯他去给先帝请安时,先帝卧榻不起,说话已经吃力。
  那碗药不是父亲的本意。他不过是遵从了先帝的意愿,煎了碗回春汤让先帝忘却病痛,强聚精神。
  生命逝去前的最后一段时间,一个皇帝能做什么呢?自然是写下遗诏。
  父亲何罪之有?
  “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穆澜喃喃说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