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珍珑.无双局 >

第146章

珍珑.无双局-第146章

小说: 珍珑.无双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字。再进宫时,她已经成了梅红。
  再查掖廷宫女档案,便知道梅红在十八年前意外坠井亡故了。
  无涯进了御书房,脱了氅衣,给谭诚赐了座:“十八年前宫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梅红也在这一年意外坠了井。她的死与先帝元后难产有关吗?”
  这问题问得太直白,令谭诚微微一愣:“皇上。十八年前,咱家还只是乾清宫素公公手下的小太监。”
  当年素公公手下的小太监已权倾朝野,连内阁首辅都要礼敬。无涯的笑容带着些许的压力:“谭公公现在是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兼东厂督主。还有什么事情是东厂也不知道的?”
  “灵光寺一案是锦衣卫在办。我东厂不便参与。”谭诚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他微微欠身回绝了皇帝,将话题引开了,“说起案子。咱家正想回禀皇上,淮安府河堤被毁案已经破了。”
  “朕听说了。十几年前诈死逃出诏狱的金瓜武士陈良所为。听说东厂已经赴扬州确认了他的身份。”
  “开棺掘坟后,里面的人正是陈良。他还穿着先帝御赐的那身黑光铠甲。他扮成哑巴,白了头发,比实际年龄老了二十来岁,藏在杜之仙身边。咱家有理由怀疑杜之仙及其关门弟子穆澜,以及她所在的穆家班都是陈良同伙。东厂已发下了海捕文书,缉拿余党归案。以查清三十万两被调包的库银下落。”
  谭诚望着皇帝暗想,就算你想宠信穆澜以拉拢推崇杜之仙的文臣仕子,穆澜的嫌疑摆在这儿,纵然你是皇帝,又能如何?
  “朕正想和公公说说这件案子。陈良乔装易容瞒过了杜之仙,更何况穆澜只是他的弟子。都被陈良瞒在了鼓里。穆澜并非是陈良同党。”无涯的语气分外肯定。
  谭诚只是一笑:“可惜的是穆澜在扬州失踪了。陈良身上有多处伤口,他不是自尽殉主,而是被人杀死的。当时杜宅之中只有他和穆澜两人。怎知不是分脏不均或是被穆澜杀了灭口?与此同时,穆家在京城的面馆关了门,人去屋空。穆澜和穆家班的嫌疑显而异见。不归案如何知晓她不是陈良同党?”
  “朕说她不是。”
  皇帝罕见的坚持并没有让谭诚松口。他平静地望着皇帝,等待他给出一个能说服自己或者能说服朝臣的理由。
  谭诚的无惧再一次让无涯愤怒。还以为他是那个亲政之初处处被人掣肘的皇帝?他微笑着,手指轻叩着书案,说出了一个地名:“三条巷芝兰馆。”
  谭诚垂下了眼睛。他与许德昭联手钓珍珑,调包了淮安府三十万两库银。库银上面有户部银戳,想要融了这批银子并非短时间能办到。所有的银子都是由许德昭的人运走的。
  没想到许德昭把这批库银运进了京城,就放在三条巷芝兰馆他的私宅里。
  “早朝的时侯禁军奉旨查抄了芝兰馆。已经找到了那三十万两库银。”无涯目不转睛望着谭诚。
  以为是他的私宅?谭诚终于明白皇帝今天留下自己的用意。盯着他,好让禁军成功查抄芝兰馆。
  无涯又说道:“宅子的主人与穆澜无关。此案到此为止。”
  皇帝能查到芝兰馆,就能查到宅子的主人。他此时没有捅破是自己的亲舅舅。谭诚也不会揭穿。他站起来躬了躬身:“既然如此。咱家这就令人撤了海捕文书。侯继祖案就算破了。皇上若无其他事,咱家告退。”
  一句不问宅子的主人是谁。谭诚心里也有数吧?无涯暗中磨牙,又因谭诚的退让松了口气。
  穆澜是再不能用这个身份了。她一定会用别的身份回到京城。
  门外的雪越来越大,冬天已经来了。翻过年开春,各地的采女就将云集京城。穆澜会来吗?
  …………
  卡文了,555555


第227章 迎风三面倒的墙头草
  雪下得太大。天寒地冻的清晨,街上几乎见不到行人。早朝时分,整齐的足音踏破了三条巷的宁静。
  秦刚亲领了禁军前来。他抬眼看清楚了门楣上芝兰馆三字,挥了挥手。禁军像出柙的猛虎冲进了这间藏在巷子里的娼寮
  尚在睡梦中的姑娘们惊吓尖叫起来。老鸨气得面皮儿发青,拦不住四处乱搜的禁军,眼风一扫,盯住了迈过门槛的秦刚,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大人,我这芝兰馆是私宅!就算是宫里来的禁军,说不出个缘由,妾身便是去敲登闻鼓,也要讨个公道!”
  朝廷律令对擅闯私宅者惩罚极重。听说连宫里的禁军都不怕,秦刚来了兴趣:“妈妈年纪大了才开了这间芝兰馆?”
  “像我们这样的女人,有这结果已是不易。”老鸨忍了口气,不知何时已捏了张银票塞在了秦刚手里,“大人指点小妇人一二。这大清早的……”
  秦刚极自然地收了银票,朝里面望了望,低声说道:“您这里可有密室密道?”
  老鸨呆了呆:“大人这是何意?”
  “你老实说了,也免得我这些弟兄辛苦寻找。”秦刚说着在院子里闲逛了起来。
  老鸨眼风乱瞟,看到门口守着的禁军心里阵阵绝望,信是递不出去了。她心里尚存着一丝侥幸,只看这些兵有没有那本事找出密道来。
  因是私家妓馆,芝兰馆并不太大,两进的院子,带了座后花园。很快就搜完了,禁军一无所获。
  老鸨也有了底气:“大人,妾身做的是正经生意。拢共也就靠着两个女儿挣些辛苦钱罢了。”
  秦刚看了眼后花园,默想了想方位。返身进了第二重院落的正房。
  和别的人家布置大概差不多。正房三间,中间是堂屋,分东西厢房。西厢房外靠墙接了间耳房作浴房。为方便送水,浴室里有一道小门。
  推开这道门,秦刚噗地就笑了起来:“这心思真够巧的。”
  门外竟然又有一重院落。回过头,老鸨已瘫坐在了地上。
  ……………………
  离三条巷不远的芝麻胡同,今早也同样热闹。大理寺刑部的衙役领了旨意围了这里的一间客栈。
  在掌柜伙计和住店客人们惊诧的目光中从上房的床底下拎出个人来。相伴张仕钊三十年的幕僚被捆得如棕子一般。六扇门的衙役顺利地将人带走了。
  然而就在衙役将幕僚带出旅店的瞬间,对面屋顶上出现了一个黑衣人,连珠箭让衙役们措手不及,等到拔开箭雨后,幕僚的脖子上冲了一箭,已经鼓瞪着眼睛死了。
  …………………
  谭诚刚回到东厂,还没顾上用午饭,谭弈又赶了来。
  消息传得太快,国子监的监生们罢了课,抬了孔子像赶去跪宫门请愿,要求彻查陷害薛大将军一案。
  “义父,孩儿是去还是不去?”谭弈心里纠结万分。
  “去。”谭诚拍了拍他的肩道,“领头的可是许玉堂?”
  “正是。”
  答了这句话,谭弈顿时反应过来。不是国子监得到的消息太快。而是许玉堂早得了消息,知晓谢胜母子今天要去敲登闻鼓。
  “你先去吧。”谭诚打发走义子,平静地对着棋枰陷入了思索中。
  至到现在,谭诚终于明白。皇帝是有备而来。谢夫人应该早进了京,今早敲响登闻鼓,是皇帝一手安排。所以几乎从不上朝的礼亲王今天上朝了,顺利捞走了兵部尚书一职。
  “皇上不耐烦等下去了。”谭诚得出了结论,有些感叹。
  年轻的皇帝开始露出锋芒。借薛大将军一案开始收权。
  “皇上如何查到了芝兰馆?”谭诚想起了这个问题。他手中把玩着棋子,突然想到了一个人。想起了春日首辅家后花园灿若云霞的辛夷花。
  他扔掉了棋子,感慨万分:“原来每年皇上去折辛夷花,不过是趁机私下与胡牧山见面。咱家还真小瞧了这位首辅大人。”
  有这么一位迎风三面倒的首辅大人在,皇帝能查到芝兰馆还不是小事一桩。
  六扇门在客栈遇袭的消息此时传到了东厂。谭诚并不觉得吃惊。
  一个幕僚的话无法坐实幕后指使人的罪。杀张仕钊带着幕僚进京的人在六扇门衙役带走他时,直接射杀了他。明显是杀人灭口。间接坐实了京中有人暗中主使张仕钊出卖薛大将军一事。
  为薛大将军报仇的人会是谁?谭诚脑中直接跳出了穆胭脂的名字:“珍珑局,这步棋走得极妙。”
  谭诚大致有些了解年轻皇帝的愤怒。亲舅舅调包了库银中饱私囊。不仅如此,有胡牧山做内应,大概更愤怒亲舅舅敢调动军队。所以借薛家案夺了兵部尚书的位置。
  “还是太年轻了。”谭诚叹了声。
  等皇帝查出许德昭就是那个幕后指示张仕钊的人,除薛大将军夫妇是为了灭掉陈氏一族。他会如何面对呢?还会继续铁面无私吗?谭诚觉得有趣了。
  国子监的监生们去跪了宫门。宫里的锦烟公主大概也闹腾起来了。要安抚镇守边关的薛家军。此案必查个水露石出。
  “监生跪宫门?”谭诚心神一颤,手中棋子落在了棋枰上,“好棋。一子吃掉一片的好棋!”
  ……………………………………
  接而连三的变故让许德昭措手不及。听说带头跪宫门请愿的人是自己的儿子许玉堂,正在用饭的他放下了碗筷,吩咐夫人道:“替我更衣,我要进宫。”
  许德昭赶到宫门时,雪地里黑压压跪满了监生。他看了跪在前头的儿子一眼,正打算进宫时,宫门大敞。
  明黄的罗盖陪伴着皇帝的轿辇来到了宫门前。
  看到明黄的衣饰出了轿辇,踏雪来到面前。监生们吓了一跳,皇帝竟然亲自来了。监生们感动得忘记了风雪,伏地三呼万岁。
  无涯望向许玉堂,表兄弟默契地交换了个眼神。
  无涯温言说道:“诸位都是未来国之栋梁,冻坏了如何为国效力?薛将军一案,朕已令三司彻查。”
  宫里已抬来了大桶新煮好的姜茶,分发至监生手中。
  许玉堂举碗高呼:“皇上圣明!”
  呼声响彻天地。
  谭弈默默地看了眼皇帝。他知道,自己进国子监想掣肘许玉堂,阻拦皇帝收拢人才的计划,轻易就被年轻的皇帝破去。
  他做了那么多努力,拼命拉拢举子监生。都及不上许玉堂在大雪天领着众人在宫门前一跪,皇帝走出来说几句来得便宜。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皇帝的平易近人,温言鼓励,瞬间就收了监生们的心。
  许德昭目瞪口呆望着这一幕,脑中突想起谭诚曾经说过的话。幼鹰向望着飞向蓝天。此时的皇帝还是那个连下道旨意都举步维坚的皇帝吗?
  他的目光落在皇帝身边的首辅胡牧山身上。首辅大人今天一改往日唯唯诺诺的神色,目光清明正视过来。
  原来是他!怪不得皇帝查抄了芝兰馆。许德昭深吸了口气,神情重新变得镇定。
  ……………
  下午继续更。


第228章 巧舌如簧
  随着国子监监生们散去。无涯一手安排的大戏渐近尾声。
  他早瞥见了坐着暖呢大轿赶到宫门的许德昭,如常一般微笑着招呼他:“天寒折腾舅舅又跑一趟,大概午饭也没用好。陪朕用一点吧。”
  听到这声舅舅,许德昭有点发愣。他一直以为胡牧山明面上是投了东厂,暗底里是自己人。今天才恍然大悟,这位首辅大人和皇帝外甥配合着演了数年的戏,骨子里早就是皇帝的人了。既然如此,皇上对他做一些事也有了数,为何还叫自己一声舅舅?是碍着没收拾完东厂,还是给太后娘娘面子,或是还有用得着自己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