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珍珑.无双局 >

第62章

珍珑.无双局-第62章

小说: 珍珑.无双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武百官,谁又能保证自家孩儿个个出类拔萃文武双全呢?国子监入学试作弊又不像春闺会试那般重要。无涯想了一夜,还想申斥几句,罚个俸银就算了。想必百官也不会太放在心上。
  然而,昨天晚上谭诚说该罢便罢了吧。
  今天早朝,都察院的御史们就举着弹劾条陈站了出来。一桩桩一条条,誓将那七名官员钉在贪官污吏的耻辱柱上。
  才一个夜晚,东厂收集的罪证足以让这七名官员罢官获罪。
  这就是东厂督主谭诚的态度。
  接下来,要看的就是自己这个皇帝的态度了。
  无涯看向了谭诚。
  谭诚的目光平静如湖,看不到丝毫情绪波动。连一丝讥嘲之意都看不出来。他静静地站在金銮殿上,仿佛那些官员的弹劾与他无关。只有那身紫色礼服上绣的五蟒云龙张牙舞爪讲述着他的威严与权势。无涯无声地叹了口气。
  “臣附议!”
  “臣附议!”
  “请皇上定夺!”
  最后这一声唤回了无涯的思索。玉阶之下跪伏着大半的官员。高呼着请他定夺的人正是内阁首辅胡牧山。
  他曾经做过太傅。教导过他。无涯曾经对他倚以厚望,尊敬有加。如今,无涯望着他心里一片冰凉。
  发起弹劾的是御史。首辅代表着内阁的意见。内阁代表着百官的意见。身为皇帝,无涯有种胳膊拧不过大腿的无力感。
  他不着急。谭诚想看自己的态度,那就如他的意吧。如以往一样,无涯慢悠悠地说道:“内阁既然已有定论,朕准了。”
  “皇上圣明!”
  他并不圣明。只有悲哀。这么多桩罪行,短短一天时间就收罗齐全。东厂对百官的监督做的太好。好到他这个皇帝想替那些官员辩解,都找不到话说。
  无涯意兴阑珊。这样的事情,自亲政以来又不是头一回。目光扫过,看到一些没有开口说话的官员的眼神,愤怒与鄙夷,隐忍与悲伤。这世上总有一些正直清廉的人,如同殿前那片阳光,与阴影同在。无涯甚是欣慰。
  收到无涯的示意,素公公平静地开口:“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启奏。”国子监祭酒陈瀚方出列,一板一眼地说道,“国子监入学试昨日已毕,经一夜批阅,从一千五百四十八份考卷中筛选出八百一十三名监生。名单已呈交礼部。”
  无涯望向了礼部尚书许德昭。
  “皇上,录取名单尚未审核。待审定之后礼部再呈交御览。”许德昭不紧不慢地回禀道。
  刷下了近一半多的人,承恩公府的门槛都要被说情送礼的监生踏断了。还有东厂……许德昭的目光飞快地和谭诚碰了碰。
  无涯心里没来由的一紧。他温和的开口说道:“筛了一半多的考生。需认真复核,莫要因一时的疏忽让朝廷失了人才。”
  “臣遵旨。”
  “此次国子监入学试的考生卷子,朕亲自复阅。”
  突如其来的一句让文武百官们愣住了。皇帝居然不问百官意见,直接表达出他要定夺新进监生的录用。
  无数的目光在百官之间交流碰撞着。素来连和稀泥都懒得的年轻皇帝似乎有了变化。这样的变化让一些官员于惊讶中生出了喜悦。让另一部份官员隐隐觉得有点不舒服。就像是……本来婆婆不管事了,媳妇当家作主母习惯了发号施令。婆婆突然说,家还是我来管吧。媳妇就憋屈得不行了。
  许德昭眉头蹙了蹙,这是礼部分内之事。他想要什么人进国子监,和自己说一声即可。皇上亲自复阅所有考生试卷,太不给自己这个舅舅面子了。
  许德昭出列拱手:“皇上!”
  “朕累了。退朝。”无涯的声音依旧温和。
  许德昭涨红了脸。皇帝居然连自己的话都没让说话,就这样走了?四周官员的目光刺得他狠狠一甩袍袖,大步朝殿外走去。
  才走下玉阶,身后传来一嗤笑。许德昭阴沉着脸回头。谭诚正在看天。身边的小番子殷勤地为他系着披风的带子。他看了眼许德昭,在东厂番子们的簇拥下离开。
  那笑声像根刺,扎在了许德昭心头。他想起了二月间与谭诚的对话:“稚鹰向往飞向蓝天……”
  皇帝亲政两年,对自己这个舅舅不再如从前那样尊敬。而谭诚已经将内阁都察院捏在了掌心。
  “走着瞧。”
  许德昭冷冷地一拂袍袖,走向谭诚相反的方向。他不急。皇帝想要从谭诚手里收回权力,只能倚重他这个舅舅。
  …………………………………………
  又核对了一遍礼部呈上来的录用名册,春来小声地禀道:“没有穆公子。”
  他就知道!无涯瞧也不瞧名册,庆幸自己在朝堂上果断做了决定。他面前摆着两摞试卷。一摞是取中的,一摞是筛下来的。饮了口茶,不紧不慢地翻阅着中选的考生试卷。
  林一鸣的卷子太奇葩,被他直接挑了出来:“这也能录用?”
  看着满篇歪歪斜斜的正字,春来噗嗤笑出了声。他在林一鸣的名字上画了个圈。
  很快,无涯拿起了林一川的试卷。
  “君子以其身之下,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有所未正也。既以正人,又反以正己。”无涯点了点头评道,“人最难自省。林一川林一鸣,扬州林家这两兄弟一个有才一个却是活宝!”
  “皇上,这是穆公子的卷子。”春来从筛下来的试卷中找出了穆澜的卷子。
  无涯接过来一看,脸色就变了:“怎么字迹和锦烟一模一样?”
  “字迹相似也是有的。”春来笑着说道。
  本想着穆澜能答出一份上佳之作,没想到看到一幅画,一首诗。无涯嘟囔道:“她倒是取巧。不求上进!”脑中突然跳出灯光下初叶似的眉,清亮如星的眼眸。他当时为何没有勇气摘下她的面纱?
  见无涯怔忡出神,春来小声问道:“皇上的意思是穆公子考得不好?所以才被刷下去了?这是录还是不录?”
  明知故问!无涯站起了身,直接将穆澜的卷子扔到了考中的卷子里,背负着双手走了。
  春来抿嘴笑着在名册上添上了扬州穆澜四字。
  ………………………
  节后都开工了,我再讨几天假期再加油吧。PS:一川考卷出自苏轼《私试策问七首之七》


第94章 软肋
  秉笔太监重新抄写国子监今年新录监生名册后,无涯示意送给礼部张榜。他有些惬意的想,总算让自己做成一件事了。
  春末的御花园百花怒放,无涯难得有心情在园子里摆了书案作画。
  一笔一叶,宣纸上画出秀美的竹林。
  春来侍侯在侧,探着脑袋瞧着,心里纳闷不己。园子里各种花树,唯独没有竹子。皇上御花园赏花,兴致来了要作画,怎么就画起了竹子?
  无涯轻扬笔峰,一片舒展着筋骨的竹叶跃然纸上。穆澜的眉就是这样,让他画不够。
  “皇上……”
  “扬州十里竹溪,碧涛如波。”
  突如其来的声音让无涯笔端微凝,滴下一滴墨汁。
  谭诚不知何时已来到书案边,欣赏着无涯的画作。见墨汁滴落,不觉一笑:“老奴惊到皇上了?”
  无涯若无其事的将那滴墨汁几笔勾勒成一只飞翔的麻雀,满意地放下了笔,接过春来递上的帕子擦拭着手道:“怎么会?方才谭公公说的可是杜之仙的家?”
  “是啊。皇上若是去过,定会被那十里翠竹成溪的景色迷住。”谭诚微笑着继续试探。
  “哦?如有机会的话。朕真想去看看江南繁华。”无涯离开书案,沿着石板路慢悠悠逛着园子。
  谭诚落后一步,不紧不慢地跟着他。
  “可惜杜之仙过逝的早,朕甚为遗憾。如今能让他的弟子荫恩进国子监,也算朕对杜之仙的一番心意。”
  谭诚出现在这里,定是为了国子监录用监生名单而来。无涯只得抢先用话堵他。
  “就怕穆澜辜负了皇上的厚爱。听说她的试卷头一遍就被刷下来了。杜之仙的关门弟子空有名气却无才华。”谭诚淡淡说道。
  无涯半步不让:“正因她才华平平,朕不能让她辜负了杜先生。是以才将她选中,送进国子监好好读书。”
  谭诚话峰一转,感慨到:“皇上对杜之仙这番心意。九泉之下杜之仙也必感激涕零。他过世时,幸亏扬州林家大力相助,才不至于走得凄凉孤独。”
  原来是为了林一鸣而来。遍篇正字,还写得歪歪扭扭。这样的人也好意思进国子监为监生?无涯略一沉吟,让了步:“听谭公公这么一说,朕倒是想起来了。那林一鸣虽然不学无术,却有向上之心。腹无诗书,也能端正写上满篇正字。着礼部将他补上吧。”
  “皇上对杜之仙一片拳拳心意,爱乌及屋。老奴遵旨。”谭诚坦然接受了。
  君臣间一个眼神碰撞,国子监的录用名单就算定下来了。
  待谭诚离开后,无涯唤来了秦刚:“扬州林家可是投靠了东厂?”
  秦刚愣了愣:“卑职这就去查。”
  回到东厂衙门,谭诚也叫来了梁信鸥:“去查一下扬州穆澜。”
  梁信鸥有些诧异,当初他去扬州时已经查过了。但他素来对谭诚的话信而不疑,领命便去了。
  倒是侍侯在侧的谭弈有些不明白:“义父。您当初不是不打算让穆澜进国子监?以此试探皇上和杜之仙的故交们的态度?”
  “七名三品大员,说罢就罢了。皇上并没有多说什么。但是一个扬州穆澜,皇上却竭力护着。”谭诚的眼神变得凌厉,“阿弈,你好好想想,杜之仙死了,皇上为何一定要护着穆澜?”
  “杜之仙的故交好友遍布朝野。民间声望颇高。皇上护着穆澜,就等于拿到了这些人脉。”谭弈想都没想就答道。
  谭诚点了点棋坪:“皇上争的是这个眼。养活她,就能得到一大片地盘。堵死她,咱们就赢了。”
  谭弈深吸口气:“孩儿明白了。孩儿会在国子监好好待她。”
  “与对手下棋,最怕看不清楚他要什么。知道了,等于拿住了他的软肋。今天皇上能为了穆澜向咱家妥协。将来他也会。”谭诚淡淡说道。
  ……………………………………
  国子监外终于贴出了礼部颁下的录用名单。一时间人头攒动,考生们或喜或悲。
  “有没有天理了?林一鸣居然被录用了?”林一川盯着林一鸣的名字看了又看,渐渐就笑了。
  燕声陪着林一川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不解地问道:“少爷为何还挺高兴的?”
  他笑,不等于高兴。林一川站在国子监外,看着眼前的熙熙攘攘,肩头感觉到了沉重。他敢肯定,林一鸣上榜与东厂不无关系。东厂想控制林家,这是摆着要扶持二叔一房来打擂台。如果自己不全心替东厂当好钱篓子,林家就易主了。
  “雁行。我在国子监读书,吸引他们的注意。来之前咱们商量的事你可以着手办了。”
  “少爷保重。”雁行一刻也没有多待,朝林一川行过礼,转身就走了。
  燕声早已习惯了。反正他的脑子比不过雁行。他只需要照顾好少爷就行。
  “穆澜也被录用了。燕声,咱们去她家贺一贺。”林一川没有在人群中看到穆澜,他也不打算离她远一点。带着燕声直奔大杂院去了。
  这时,穆澜正在忙着跑堂卖面。
  大杂院的门脸改成了铺面,挂出了卖面条的店招。
  “两碗阳春面来喽!”她端着托盘,将两大海碗阳春面送到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