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183章

执宰大明-第183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恐怕范青山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李云天竟然躲在了雷婷的闺房,更不知道两人之间有着生死与共的交情。
  李云天已经在淮安耽误了一天的时间,因此他明天肯定要前往扬州,然后经扬州抵达南京城。
  很显然,失去了路引的李云天需要雷婷的帮助,因为从扬州到南京的路上肯定会遇见当地巡检司的人查验过往行人的路引,一旦被查出来肯定要被扔进牢里那可就是一个大麻烦。
  况且,如果有漕帮暗中相助的话也能使得太子更加顺利地抵达京城。
  雷婷显得很兴奋,怎么也想不到一年之内竟然两次介入到大明改朝换代的事情中来,即使是大明的那些高官权贵也对其望尘莫及,自叹不如。
  第二天一早,雷婷派人去客栈取回了李云天藏有圣旨的枕头,圣旨在枕头里安然无恙,这使得两人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按照李云天的计划,雷婷上午将启程去南京,理由是看望在南京城住着的外婆,届时他将混在雷婷的随从中,有雷婷打掩护肯定可以顺利进入南京城。
  雷婷要走自然要告诉雷啸天,虽然雷啸天感到事情有些突然,不过也没有多想什么:雷婷自从去年从京城回来就一直闷闷不乐,到南京城散散心也好,岂会料到李云天来了淮安?
  从雷啸天那里回来后雷婷没有片刻停留,领着人直奔码头,一艘挂着漕帮旗帜的大船已经等在那里,等众人上传后立刻南下,沿途的船只无论官船还是民船纷纷避让。
  李云天穿着一身随从的服饰,懒洋洋地躺在船舱里闭目小憩,有雷婷在身边他终于可以睡上一个安稳觉,养精蓄锐。
  与此同时,京城,御花园。
  都察院贵州道监察御史崔辉面无表情地立在一个凉亭里,凝视着不远处的钦安殿发呆,李云天能有幸成为洪熙帝身边的“金童”,足见洪熙帝对李云天的信任和器重,这也意味着他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洪熙帝在钦安殿给大明斋戒祈福是国之重事,因此都察院自然要派御史前来值守,维护现场秩序。
  这两天轮到崔辉当值,崔辉现在做梦都在想着汉王“杀”回京城,一承大统,届时他就可以扬眉吐气,不用像现在这样提心吊胆,无时无刻不在提防李云天找他的麻烦。
  “奇怪,皇上竟然吃完了蒸豆腐,以前可是连筷子都不动一下的。”不久后,两名拎着食盒的内侍从钦安殿的方向走来,经过凉亭的时候一名内侍忍不住好奇地小声向另外一名内侍说道。
  “自从斋戒后皇上的胃口好像变了,点的菜与以前有些不一样。”另外一名内侍点了点头,疑惑地低声回答。
  这时,两名内侍注意到了凉亭里的崔辉,连忙闭上了嘴巴,低着头急匆匆地离开,在皇宫里议论皇上的是非可是大忌,轻则挨板子,重则可就要掉脑袋。
  “皇上的胃口变了?”虽然两名内侍说话的声音很低,但崔辉清晰地听见了他们对话的内容,眉头不由得微微皱在了一起。
  通常来说,一个人的口味一旦形成后就很难更改,尤其是贵为大明天子的洪熙帝,更不会在饮食方面受到委屈。
  莫非洪熙帝因为梦中受到了真武大帝的点化,故而改变了胃口?可是这也没有必要将一盘以前没有动过一筷子的蒸豆腐给吃完吧!
  面对着眼前这个无意中得来的信息,崔辉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中,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皇上出事了?”良久,崔辉的双目猛然间流露出骇然的神色,忍不住望向了钦安殿。
  单独来看,洪熙帝胃口的改变并不能说明什么,可是如果将洪熙帝忽然之间斋戒并且没人再见过洪熙帝等事情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么崔辉就得出了一个可怕的答案:
  现在在钦安殿里的人并不是洪熙帝,而是一个替身,这才导致了口味的变化。
  这样就导致了一个疑问,洪熙帝去了哪里?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目的何在?还是说不得不出此下策?
  一时间崔辉心乱如麻,越想越觉得洪熙帝此番斋戒非常蹊跷,毕竟,能成为大明御史的人岂是等闲之辈?一


第219章 疑心(三更)

  晚上,北京城一家酒楼的雅间里,崔辉皱着眉头,背着双手来回踱着步子,脸上的神情异常严肃。讀蕶蕶尐說網
  “崔御史,这么着急把我找来所为何事?”咯吱一声,房门被推开了,鲁天行快步走了进来,有些狐疑地问道。
  “小公爷,皇上可能出事了。”崔辉走过去关上房门,低声向鲁天行说道。
  “出事了?”鲁天行微微一怔,一时间没有明白过来崔辉的意思。
  “小公爷,你说这件事情怪不怪?”崔辉将那两个内侍私下里对洪熙帝饮食口味变化的议论告诉了鲁天行,然后沉声问道。
  “如果情况属实,皇上极有可能病重,所谓的祈福不过是欲盖弥彰而已。”鲁天行沉吟了一下,他此时已经反应了过来,抬头望向了崔辉。
  “又或许,这是皇上的欲擒故纵之计,故意泄露出风声,只要汉王一有风吹草动,那么就会遭到雷霆重击。”崔辉的眉关紧锁,说出了另外一个可能。
  鲁天行闻言不由得点了点头,兵者诡道也,究竟洪熙帝在耍什么把戏恐怕只有洪熙帝自己清楚。
  “小公爷,我实在想不出来,皇上如果想要对付汉王的话为何要这么做?皇上有很多的办法可以用,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大费周折地搞出什么斋戒来。”沉默了良久,崔辉再度开口,神情凝重地望着鲁天行。
  “你的意思是……”鲁天行双目闪过一道诧异的光芒,脸上充满了震惊。
  “如果皇上的口味真的变了,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钦安殿里的那个人并不是皇上,皇上这样做的原因很可能是要拖延时间,等太子进京。”崔辉点了一下头,肯定了鲁天行的猜测,面无表情地说道。
  “怪不得皇上无缘无故地斋戒就要斋戒四十九天,原来是想瞒天过海。要七七四十九天!”经崔辉这么一点拨,鲁天行终于反应了过来,口中喃喃自语道。
  “小公爷,要是这样的话皇上的病一定很重。”崔辉的脸上阴晴不定了一阵,阴森森地说道,“又或者皇上已经宾天了,自从斋戒开始,除了杨大人外没有哪位大人见过皇上,而杨大人是皇上的心腹,自然不会背叛皇上。”
  鲁天行闻言一脸震惊地望向了崔辉,崔辉的这个假设实在太过大胆,可是转念一想的话又不是没有道理。
  “小公爷,只要让人查查皇上这些天来的膳食安排,以及太医院那边的出诊状况,就能知道钦安殿里的那个人是不是皇上和皇上是否病重。”崔辉想了想,不失时宜地提出了一个建议。
  他可以肯定汉王一定在皇宫里安插有眼线,虽然那些眼线还不足以接触到这次洪熙帝斋戒的真实情况,但查洪熙帝的膳食和太医院还是小菜一碟。
  “我这就去安排。”鲁天行回过神来,冲着崔辉点了一下头,急匆匆地走了,这件事情事关重大,他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姓李的,只要查明皇上为何斋戒,那么这天下就是汉王的了。”等鲁天行走后,崔辉的脸上流露出了一丝狰狞的笑容,恶狠狠地说道。
  李云天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会在洪熙帝的膳食上出问题,结果带来了一个大麻烦。
  正如他以前所说的那样,世上没有完美的罪案,也就没有完整的计划,这就是所谓的百密一疏。
  李云天和雷婷到了扬州城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只好现在扬州城住下,第二天一早赶去南京城。
  中午时分,雄伟壮观的南京城出现在了车队的前方,李云天掀开马车车厢的窗帘,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座比北京城还要气派的大明陪都。
  举个例子,单从规模上就可以知道南京城与北京城之间的区别,北京城分为三部分,从里到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和都城。
  而南京城则分为四个部分,从里到外依次是宫城、皇城、都城和外郭城。
  由此可见,南京城的规模极其宏大,已经到达了历朝历代京城的极致。
  城门处的士兵认识雷婷的车队,根本就没有查验,直接让车队进了城。
  虽然已经不是大明的京师,但是南京城内繁华依旧:
  街上热闹喧哗,行人熙熙攘攘,甚至有些不少奇装异服的异域人,两边的店铺更是鳞次栉比,货架上的物品琳琅满目,不愧是大明最为富庶的地方。
  车队在一处大户人家宅院门前停了下来,守门的家丁见雷婷来了,连忙进去通报,这里就是雷婷的外婆家。
  雷婷的母亲在她一岁那年就过世了,她小时候是在外婆家长大的,与外婆一家的感情异常深厚。
  李云天跟着雷婷的随从去了下人休息的住处,单独分了一间卧房,他并没有久留,很快就以买东西为由出门,在街上逛了一圈,发现没人跟踪他,然后拐进了一条小巷子里。
  去年年底,李云天在工部查看过南直隶几座重要城市的布局图,其中就包括南京城,因此虽然他是第一次来,但对城里的构造早已经熟记于心。
  李云天之所以关注南直隶,是因为南直隶在大明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贡献了大明一半的赋税,以后肯定要与南直隶打交道,故而未雨绸缪,早作打算,首先就从南直隶的几座重城开始了解,结果现在倒派上了用场。
  当李云天再度出现的时候,已经在南京都察院衙门外,与北京得都察院衙门相比,南京都察院衙门的规模更大宏大,气势雄浑。
  只不过由于南京都察院的人员编制缩水了许多,看上去有些冷冷清清,偌大的大门处只有两名挎着腰刀的军士懒洋洋地站在那里聊着天。
  “军爷,不知于谦于御史现在可在里面?”李云天走上前,掏出一块碎银塞进一名高个儿军士的手里,笑容满面地问道。
  “于御史进宫办差去了,你有什么事明天再来吧。”高个儿军士伸手掂了掂碎银,顺势塞进了腰里,开口回答。
  “在下是于御史的朋友,还望军爷能将这封信转交给于御史的家人。”李云天已经猜到于谦不在,于是从怀里摸出一封信交给了高个儿军士。
  于谦虽然时常进宫办差,不过却住在都察院衙门里,自从永乐帝迁都北京城后,南京各大部院衙门就闲置了起来,很多各部院所属的官吏就住在里面,这样一来也方便办公。
  高个儿军士看在那一块碎银的份儿上拿着信进了院里,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只要于谦看了信肯定会赴明天中午的饭局。
  信里的内容很平常,也就是普通的问候寒暄,邀请他明天中午去一家酒楼吃饭叙旧,署名是“子木”。
  说起来,自从当年离开京城到湖口县上任后,李云天和于谦就再也没有见过,不过两人时常书信联系,李云天相信于谦能认出他的字来。
  况且,李云天在心中也进行了提示,“子木”合起来就是“李”,以于谦的聪明才干肯定能猜到写信的人是他。
  在李云天看来,让于谦给太子传递消息是最便捷的方式,同时也不会引起外人的怀疑。
  既然把信交给了于谦的家人,那么李云天接下来就唯有等待,他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南京城,自然要在城里四处逛逛,同时买些东西回去交差。
  李云天早就听说南京城十里秦淮河的奢靡,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