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565章

执宰大明-第565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乎与此同时,哈尔巴拉所乘的马匹忽然发出了一声悲鸣,两条前腿一软,身子猛然向前摔了下去。
  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得哈尔巴拉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在巨大的惯性作用下刹那间就被甩了出去,砰的一声重重地落在了距离李云天二三十米远的地上,打了几个滚后趴在了那里,脑子里昏昏沉沉的。
  目睹了眼前的一幕后,现场的助威声嘎然而止,人们纷纷愕然地望着倒在地上的哈尔巴拉,谁也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会射击哈尔巴拉的坐骑。
  诺敏更是神情关切地注视着哈尔巴拉,双手紧紧地握在胸前,祈祷着哈尔巴拉不要受到重创。
  趁着这个机会,李云天有条不紊地给火绳枪安装着弹药,现在是冬季哈尔巴拉穿了厚厚的衣物,再加上其身材强壮而且在空中的时候下意识地做出了保护性的动作,因此肯定不会因为摔了一下就失去作战能力,他要做好准备来迎接哈尔巴拉接下来的挑战。
  哈尔巴拉甩了甩有些发蒙的脑袋,使得神智变得清醒了一些,刚才被马匹甩出来的时候他本能地就对护住了头并且蜷缩住了身子,这使得他落地后受到的撞击伤害减小了许多。
  听见一旁传来马匹的哀鸣声,哈尔巴拉抬头望去,只见先前所乘的那匹马无力地倒在不远处,四肢不停地抽搐着,前额处的一个伤口汩汩地向外流着血。
  这一下,哈尔巴拉顿时明白了李云天的意图,心中对此是倍感震惊,万万没有想到火绳枪的弹丸竟然有着如此巨大的威力,竟然能击碎马匹的前额额骨,否则的话那匹马不会是现在这副摸样。
  不过下一刻哈尔巴拉就回过神来,按照李云天与他的约定现在比试还没有结束,如果他能冲到李云天的面前那么他就赢了。
  于是,哈尔巴拉扭头望了一眼二三十米外安装着弹药的李云天,一咬牙站了起来,拾起掉落在一旁的弯刀后大步向李云天奔了过去,只要他把弯刀夹在李云天的脖子上他就赢下了这场比试。
  “噢~~”
  俘虏们见状顿时再度欢呼了起来,要是哈尔巴拉能在李云天给火枪安装弹药的时候制服李云天,那么就能反败为胜。
  顾礼裕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向立在李云天身后的一名武官挥了一下手,那名武官就走上前,把一支已经安装了弩箭的弩弓递到了李云天的面前,在这个距离内弩弓的杀伤力不比火绳枪弱多少。
  李云天并没有伸手接那个弩弓,依旧在那里给火绳枪安装弹药,他要让哈尔巴拉败得心服口服。
  这使得顾礼裕等人不由得大为着急,要是李云天接过弩弓的话无疑就结束了这场比试。
  与众人不同,雷婷的嘴角却流露出了一丝笑意,知道李云天必胜无疑,因为李云天明显放慢了安装弹药的速度,看样子是在等待着哈尔巴拉前来,想要给哈尔巴拉一个印象深刻的教训。
  果然,当哈尔巴拉冲到李云天的面前想要把弯刀夹在李云天脖子上的时候,李云天猛然抬起了火绳枪,将枪口最准了哈尔巴拉的额头,而哈尔巴拉此时手里的弯刀刚刚挥出了一半,距离李云天还有两米左右的距离。
  望着黑乎乎的枪口,哈尔巴拉不由得停下了脚步,脸色变得有些苍白,心中暗自懊恼,要是他再快一点儿的话就能在李云天安装好弹药钱制住李云天。
  李云天把枪口从哈尔巴拉的额前移开,冲着他手上握着的弯刀刀身扣动了扳机,只听得砰的一声后,哈尔巴拉手上弯刀当的一声迸发出一道火光,刀身随即从被弹丸击中的地方断裂,一块飞溅的碎片从哈尔巴拉的脸颊上划过,留下了一道淡淡的血痕。
  随后,李云天把火绳枪往肩上一扛,不动声色地望着哈尔巴拉,他用这一枪告诉哈尔巴拉他已经完成了火绳枪的弹药安装事宜,同时也宣布了哈尔巴拉的落败。
  “噢!”见此情形,现场的骁武军军士顿时爆发出了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庆贺着李云天所取得的胜利。
  诺敏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她并没有因为第三场比试圆满完成而感到欣慰,双目紧紧地盯着李云天手中的火绳枪,从刚才的一幕看来蒙古骑兵面对着大明装备了火绳枪的火枪营时已经没有了丝毫的优势,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第675章 换俘

  “在下败了,愿意归顺大明!”
  哈尔巴拉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望了望手里的断刀,嘴角禁不住流露出苦涩的笑容,在火绳枪面前他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可谓完败给了李云天,随后把手里的断刀一扔,冲着李云天单膝跪了下去,右拳放在胸口处说道。
  “请起!”李云天闻言把手里的火绳枪扔给一旁的武官,微笑着扶起了哈尔巴拉,沉声说道,“从今以后你就是骁武军骑兵副统领,负责协助本官组建骁武军辽东骑兵营。”
  “这……”哈尔巴拉顿时大吃了一惊,有些难以置信地望着李云天,万万想不到李云天竟然如此器重他。
  “蒙古骑兵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本官相信你不会令本官失望。”李云天笑了笑,伸手捶了哈尔巴拉的胸口一下,然后高声向边上的武官说道,“传本官军令,将达颜部的人移出监区,安置在大营的营房里,其一切用度所需按照骁武军规制供给。”
  “另外,本官今天喜得一员良将,晚上整个大营加餐庆贺。”说着,李云天望了一眼神情惊愕的哈尔巴拉,笑着下达了命令。
  面对李云天的一连串的示好举动,哈尔巴拉的脑子里昏沉沉的,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感觉犹如做梦一般。
  诺敏望着不知所措的哈尔巴拉咬了咬嘴角,随后无奈地摇了摇头:性格耿直的哈尔巴拉根本就不是城府深沉的李云天对手,一定会被李云天收为己用,不过这样也好,至少母亲的病能得到很好的医治。
  晚上,李云天在骁武军辽东朱雀大营的会客大厅里设宴款待哈尔巴拉以及达颜部的重要头领。
  哈尔巴拉是达颜部的首领,随着他归顺大明达颜部的人也成为了大明的子民,监区里所关押的达颜部落的人现在已经全部被安置在大营的营房里,他们将成为了骁武军的军户。
  李云天对哈尔巴拉非常器重,特意安排他坐在自己的右下首处,左下首坐着的是朱雀大营的主官顾礼裕,这使得哈尔巴拉感到受宠若惊。
  对于顾礼裕,哈尔巴拉还是非常敬重的,原因无他,两个月前顾礼裕率军突袭了蒙古军的营地,进而将兵力占优的蒙古军击溃,故而赢得了哈尔巴拉的敬重。
  不仅如此,哈尔巴拉还对骁武军严谨的军纪印象深刻,骁武军的军士并没有杀戮被俘的蒙古士兵和百姓向上邀功,并且善待了俘虏,一切都显得与众不同,令其印象深刻。
  与女真人一样,蒙古人也好酒,众人在酒席上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气氛十分热烈,喝道最后的时候几名醉醺醺的达颜部头领下场跳起了蒙古族的舞蹈,赢得了阵阵喝彩。
  临近酒宴后,当李云天回到自己的卧房时,天空中落下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他立在窗前望着漫天的雪花,眉头微微皱着,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今天晚上从哈尔巴拉那里他得到了一些不好的消息,据哈尔巴拉所讲,此次蒙古鞑靼部和瓦剌部南侵动用了超过二十万的大军,否则像达颜部这样的小部落也不会被征募出战。
  尤为令李云天感到心神不宁的是,从哈尔巴拉掌握的信息来看,此次进犯辽东的鞑靼人和瓦剌人也就十多万,而且鞑靼部的太师阿鲁台并没有抵达辽东,现在统帅鞑靼部在辽东军队的人是鞑靼部的阿岱汗。
  虽然达颜部现在沦为了草原上的一个小部落,但毕竟是由黄金家族后裔所建,因此与那些黄金家族后裔统帅的部落有着亲戚关系,哈尔巴拉的消息从那些亲戚处得来。
  对李云天来说,鞑靼部最难对付的人并不是他们的阿岱汗,而是太师阿鲁台,永乐帝四次亲征都没能使得阿鲁台安分守己。
  与鞑靼部一样,瓦剌部最难对付的人也是他们的太师,名叫脱欢,阿鲁台和脱欢为了争夺地盘也爆发过几场战争,双方可谓势均力敌。
  不过,要是得到蒙古兀良哈部的支持后,瓦剌部就不是鞑靼部的对手,因此从血统上来出身黄金家族的阿岱汗才是蒙古的大汉,是北元的皇帝,故而兀良哈部支持鞑靼部。
  在李云天看来,阿鲁台是一个精明谨慎的人,绝对不会不关心辽东的战局,唯一的一个解释就是有什么事情使得阿鲁台脱不了身,无法前来辽东。
  纵观整个北方的局势,能拖住阿鲁台的唯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北征的宣德帝,这样一来就能解释阿鲁台为何没有随同阿岱汗一同前来辽东,也能解释鞑靼部和瓦剌部剩余的人去了哪里。
  李云天有一个不详的预感,隐隐约约预感到宣德帝那边很有可能会出事,但愿宣德帝能平安无事。
  “皇上身边兵多将广,即便是鞑靼人和瓦拉人有什么诡计也能化险为夷。”雷婷洗了一个热水浴,披散着头发来到李云天的身旁,见李云天神情凝重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于是柔声安慰道。
  “相公是在担心那二十万将士,倘若阿鲁台真的有诡计能有多少人撤到山西行都司还尚未可知。”李云天转过身将雷婷揽在怀里,叹了一口气后说道。
  李云天其实并不怎么担心宣德帝的安危,有三万骁武军在宣德帝身旁足以护送宣德帝逃离险境,可惜剩下的将士恐怕将遭遇灭顶之灾,蒙古骑兵在草原上将轻而易举地冲散明军的阵型,夺取他们的性命。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相公已经尽力了,咱们现在就看天意如何了。”
  雷婷将脸颊倚在李云天的胸口处,幽幽地说道,在她看来李云天过得实在是太累了,不仅要筹谋辽东的战局而且还要关注宣德帝亲征事宜,使得她心疼不已。
  “等大雪停了派人前去见鞑靼人的首领,准备换俘!”李云天闻言顿时沉默了,雷婷说的没错,他毕竟只是一个凡夫俗子,有些事情只能尽力而为,随后沉吟了一下,看向了窗外的大雪,“寒冬已至,想必被俘的将士们生活困苦,咱们能救一个是一个吧。”
  “嗯。”雷婷闻言也望向了窗外的大雪,很显然蒙古军是绝对不会像骁武军一样善待那些明军战俘的。
  大雪下了一天一夜,雪停后开原城银装素裹,成为了一个洁白纯净的世界。
  清晨,一辆马拉爬犁驶出了开原城西门,沿着大路一路疾驶而去,在雪地上留下了两道清晰的雪痕。
  爬犁上坐着的几个人是骁武军的武官和士官,此次奉李云天的命令前去银州城跟蒙古军队谈判,商讨换俘事宜。
  银州城就是铁岭卫所在的治所,值得一提的是宣德年间的铁岭卫与洪武年间的铁岭卫不是一个地方。
  洪武年间铁岭卫的治所原本在鸭绿江以东,永乐时期为了缓和与朝鲜王国的关系移到了银州城,逐渐形成了日后的格局,而朝鲜王国趁势占有了铁岭卫鸭绿江以东的地区。
  银州城的蒙古军队一共有四万,其中两万来自瓦剌部,另外两万来自鞑靼部,还有数千跟随军队的部落百姓。
  李云天给出的交换战俘条件很公道,一名蒙古战俘换取一名被俘的明军,并且五两银子赎一名明军,军官十两到五十两不等,他已经放出话去,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