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713章

执宰大明-第713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检查!”与老王寒暄了几句后,消瘦百户领着人进城,不成想在城门前被一名身穿京军服饰的京军圆脸百户拦了下来,面无表情地向消瘦百户说道。
  “他们是龙骧卫的人,奉太后懿旨出宫办差。”老王见状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了,颇为不满地向圆脸百户说道。
  “王兄的好意在下心领了,让他们查查也好,大家以后都安心。”消瘦百户闻言不以为意地向老王笑了笑,从身上拿出内廷颁发的运酒进宫的文书交给了那名圆脸百户。
  圆脸百户查验了一遍公文,确定公文是真的后冲着立在城门处的居庸关军士摆了一下手,十来个大汉就奔向了装载了酒坛的马车,将车上的酒坛一个个卸了下来,拍开印泥后仔细检查里面是否是酒水。
  “实在是太过分了。”老王见状顿时眉头一皱,圆脸百户的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给龙骧卫面子,他刚要上前制止那些京军的大汉,冷不防消瘦百户伸手拦住了他,“王兄,此乃非常时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老王闻言皱着眉头微微颔首,现在太和殿的朝会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如果西华门闹起事端的话恐怕他们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尤为重要的是,这些居庸关守军的背后站着越王,而越王现在是京城风头正劲的亲王,搞不好还有机会一承大统,所以没有必要与圆脸百户发生冲突。
  “请。”经过那些大汉的仔细检查,酒坛里的酒水没有丝毫问题,于是圆脸百户把公文还给了消瘦百户,侧身向他做了一个入城的手势。
  这并不是圆脸百户想要为难龙骧卫的人,而是皇城里的居庸关守军已经接到了居庸关总兵、武忠侯樊勇的命令,要严加盘查任何进入皇城和紫禁城的车辆和物品,防止有人将违禁品运入,所以他不得不让人仔细检查那些酒坛。
  消瘦百户向老王拱了一下手,领着咯咯吱吱的马车进入了西华门,其中一名低着头跟在马车后面的身材魁梧的龙骧卫军士在通过西华门后抬头望了一眼守在城门处的居庸关守军,嘴角闪过一丝冷笑。
  这名龙骧卫军士不是别人,正是离开李云天锦衣卫北镇抚司梁胜所在千户所的李云天,龙骧卫和虎骧卫归属内廷御马监调遣可以进出紫禁城,他需要借助龙骧卫进入宫里。
  李云天已经预感到守门的居庸关军队会严加盘查进出宫的人和货物,只不过没想到比自己预想的还要严格,可惜阿仇和越王把目标放在了货物上,万万想不到进宫的人中会有一个他们不愿意面对的对手。
  或许在阿仇和越王看来,事到如今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们今天所要做的事情,这反倒给了李云天一个机会,顺利地夹杂在龙骧卫里进了紫禁城。


第847章 暗度陈仓

  紫禁城,坤宁宫。
  此时此刻,坤宁宫宫门外密密麻麻地站满了全副武装、穿着黑色军服的骁武军军士,刀枪向外,一个个神情严肃如临大敌一般。
  坤宁宫里也聚满了骁武军士兵,雷婷奉命率领三千骁武军前来守护太子的安全。
  太子今天并没有前去太和殿参加大朝,按照孙皇后的说法,昨晚太子忽然偶感风寒,因此无法前往太和殿。
  张太后早上来看过太子,只见太子脸色蜡黄地躺在病床上,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于是就只好与孙皇后一起去了太和殿。
  本来,太和殿的这次大朝应该由太子主持,可是太子年幼故而张太后和孙皇后作为太子的两个监护人要与太子一同临朝,如今太子染病只能两人前往。
  孙皇后知道今天的大朝将决定太子的命运,为了保护太子的安全特意将那三千骁武军悉数调来守护坤宁宫。
  当龙骧卫的那名消瘦百户领着那辆装有酒坛的马车出现时,守在坤宁宫宫门口的一名骁武军少校武官立刻领着他们进了院里。
  马车穿过坤宁宫大院后在一间杂物房前停了下来,龙骧卫的士兵有条不紊地往房间里搬运着车上的酒罐。
  “你,把这坛酒送到正殿。”正当李云天从车上搬下一坛酒时,那名少校武官冲着李云天指了一下,沉声说道。
  李云天闻言向那名少校武官一躬身,捧着手里的酒坛大步向正殿走去,两名骁武军的士兵在前面给他开路。
  大殿门口处守住百余名精锐骁武军士兵,负责把守此处的是一名中校武官,见状把李云天放了进去。
  殿内,太子正与两名孩童玩耍,虽然此时京城局势紧张可对于一个八岁孩童来说根本意识不到即将到来的危险。
  两名宦官垂首侍立在一旁,满脸堆笑地陪着太子,看上去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
  一身戎装的雷婷不安地在大殿里来回踱着脚步,她并不是担心太子的安全,而是李云天能否顺利进宫,万一被人看出破绽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当捧着酒坛的李云天进入殿门后,雷婷顿时松了一口气,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压抑不住激动的心情走上前给了将酒坛放在脚下的李云天一个大大的拥抱,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自从她这次回来还是第一次见到李云天。
  见此情形,包括太子在内,大殿里所有人都怔住了,一脸疑惑地望着雷婷,不清楚她为何要与一名龙骧卫的士兵如此亲密。
  “六娘,你怎么哭了?”沉寂中,一名与太子在一起的十岁左右的孩童不由得走上前,伸手轻轻拉了拉雷婷的衣角,“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你告诉我,我给你报仇。”
  “六娘这是高兴的。”雷婷闻言稳定了一下激动的情绪,擦了擦眼泪后微笑着俯身拉着那名孩童,指着李云天问道,“安邦,你看看他是谁?”
  这名孩童就是李安邦,一脸疑惑地望着立在眼前的这名龙骧卫的络腮胡子大汉,在他的印象里以前从没有见过此人。
  李云天见状笑了笑,伸手取下了脸上的络腮胡子,一脸慈爱地望着李安邦,将李安邦和李安宇送进宫陪伴太子其实是他的主意,这使得李安邦和李安宇置身于险境,他心里对此感到愧疚,不应该把这两个孩子牵涉进来。
  “爹!”李安邦的脸上先是流露出震惊和疑惑的神色,随后惊喜地冲了上去,一头扑进了李云天的怀里。
  李云天慈爱地摸着李安邦的头,这个时候李安宇也反应了过来,飞奔过来也扑进了他的怀里。
  两名侍立在太子身旁的宦官不由得面面相觑,李云天不是死在京畿都督府的大火里了,怎么突然在这里现身?
  “臣李云天参见太子。”李云天知道现在不是和李安邦、李安宇共叙父子深情的时候,他安抚了两个儿子几句后抬步走向了太子,躬身行礼道。
  “老师,你没死?”太子忽闪着眼睛上下打量着李云天,脸上满是欣喜的神色。
  “太子殿下,臣奉大行皇帝之命施展了金蝉脱壳之计,与皇后共同保护殿下的安危。”李云天再度一躬身,沉声回答。
  “老师,母后为何不让本宫参加今天的朝会?”太子闻言明白了过来,原来这一切是宣德帝的计划,随后一脸狐疑地问道,是孙皇后让他装病骗过了张太后以及跟随张太后前来查看的越王。
  对于八岁的太子来说,他现在还有些无法理解孙皇后为何让他骗张太后还有越王,要知道这两个人可谓是他在世上除了孙皇后外最亲的亲人。
  “皇后娘娘这样做是为了太子殿下的安全,今日朝堂上商议的事情事关大明的江山社稷,如果有人心怀不轨的话那么可能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皇后不想太子殿下身临险境。”李云天自然清楚孙皇后是担心在太和殿上被越王的人控制,可他又不能明说毕竟越王现在还没有造反,因此找了一个委婉的理由。
  “老师,母后和太后的安危就拜托给老师了。”太子闻言双目闪过一丝黯然,虽然他才八岁但自幼在宫中,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清楚宫廷的险恶,随后郑重其事地向李云天说道。
  “太子殿下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保护皇后和太后。”李云天知道太子安心孙皇后和张太后,因此神情严肃地躬身回道。
  “雷将军,刚才杂家得到消息,越王已经下令从居庸关来的京军封锁皇城和宫城四门。”正在这时殿门打开了,一名宦官急匆匆地走了进来,神情焦急地向雷婷说道。
  雷婷闻言不由得吃了一惊,连忙望向了李云天,看来越王已经准备在朝会上准备发难,以染指皇位。
  “人准备好没?”李云天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沉声问向了雷婷。
  “已经准备妥当。”雷婷闻言冲着一旁的侧殿拍了一下手,只见两名骁武军的武官领着一名身穿太子服饰,身材与容貌与太子有几分相似的少年走了过来。
  “老师,这是……”太子望了一眼那名穿着太子服饰的少年,不由得愕然望向了李云天,按照大明律令私穿太子服饰可是形同谋反,要抄家灭族的。
  “太子殿下,这是皇后娘娘从宫里挑选的小内侍,将代殿下前往太和殿。”李云天躬身向太子解释,现在前往太和殿的道路肯定已经被越王的人封锁,因此他唯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顺利进入太和殿。
  “奴才参见太子。”那名穿着太子服饰的少年连忙上前跪在地上给太子行礼,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他万万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竟然会穿上太子的服饰冒充太子。
  “今日既然你代替本宫,那么勿需多礼。”太子闻言抬头看了一眼李云天,李云天向他微微颔首,于是太子伸手扶起了那名代替自己的小内侍。
  “奴才不敢,奴才不敢!”那名小内侍连忙躬着身子说道,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李云天见状嘴角流露出淡淡的笑意,太子非常聪明一点就通,知道此时应该拉拢人心,假以时日的话必定能娴熟掌控驭下之道。
  由于李云天要前去太和殿,故而太子的仪仗很快就被传来了坤宁宫,负责护卫太子的是锦衣卫、旗手卫和龙骧卫的人。
  “照顾好太子,一切依计行事!”离开坤宁宫大殿前,李云天沉声向雷婷说道。
  “多加小心!”雷婷点了一下头,神情关切地嘱咐李云天,皇城可谓已经是越王的天下,李云天在太和殿现身的话有着难以预测的危险。
  李云天闻言笑了笑,拥抱了一下雷婷后大步走出了殿门,那名给太子当替身的小内侍已经在那两名先前在大殿里陪着太子的宦官的陪同下上了停在殿前广场上的辇车。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名宦官并不是普通的内侍,而是自幼陪伴在太子身边照顾的贴身内侍,一个是宋大山,任御马监左监丞,一个是王振,任御马监右监丞,深得太子的信赖。
  宋大山和王振跟李云天可谓是老熟人,宋大山自不必说,李云天不仅对他家人有救命之恩,而且对他也有提携之情,是李云天安插在内廷的一个眼线,宋大山正是在李云天的建议下去了太子身边,如今终于熬出了头。
  至于王振,虽然并不是李云天的人,但李云天平常与他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当年宣德帝进京的时候两人之间也算是共过患难,交情非常人可比。
  很显然,等到太子得以亲政后一定会重用宋大山和王振这两名贴身内侍来执掌内廷,届时两人就将是内廷的两大掌权太监。
  由于宋大山和王振是太子身边的两大形影不离的近侍,因此这次太子的替身前往太和殿两人必须要跟着去,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