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777章

执宰大明-第777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忠武王奉皇帝陛下御命清剿为祸海上的倭寇,此次途径贵国,特来拜见贵国国王。”领头的武官是李子曦,先是斜向上拱了一下手,然后从一旁的武官手里拿过来一份拜见函交给了那名地方官。
  “忠……忠武王?”地方官闻言顿时傻了,目瞪口呆地望着李子曦,“敢问大人,可是平定了安……交趾,并大败元兵的那为忠武王?”
  大明海禁后,每年都要与大明进行朝贡贸易的琉球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大明与外界海上贸易的中转站,琉球国的朝贡商船不仅往来首里港与福州市舶司之间,还北上日本、朝鲜,又南下安南、吕宋、暹罗、亚齐、爪哇和马六甲等,遍布整个南洋。
  因此,首里港是一个消息非常灵通的地方,南来北往前来做生意的商人将各地的消息都带来了这里,故而那名地方官知道李云天的事迹。
  事实上,去年向大明朝贡的琉球国船队回来的时候已经带来了大明出了一个异姓王的消息,只是这名地方官万万没有想到此次前来琉球的人会是李云天这种位高权重的大明重臣,故而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
  “正是,希望阁下派人速速前去禀告琉球王。”李子曦见那名地方官一脸的惊愕,于是不动声色地回答。
  “在下这就前去通知国王殿下。”地方官闻言顿时回过神来,双手捧着李云天的拜见函拔腿就跑,这种重要的事情当然要由他这个地方主官亲自前去办理。
  大明忠武王不远千里前来琉球国的消息刹那间就在码头上传开了,随即就在百姓们中间引起了轰动。
  虽然琉球很多人都不知道忠武王是何人,但这可是大明前来琉球国最高级别的官员,与琉球王一样都是王爷,这使得众人心中感到异常兴奋,都想看看大明的这个王爷长什么样。


第923章 恭敬有加

  尚圆王得知大明此次前来的使者竟然是新晋的忠武王后心中顿时倍感震惊,他知道李云天是大明风头正劲的权贵,手掌军政大权,不知道为何会忽然之间会经过琉球国这样的海外孤岛剿倭。
  “殿下,臣听闻忠武王奉皇帝陛下的御命清剿海上的倭寇,去年一举收复了倭寇盘踞的小琉球岛和琼州岛,依臣看来十有八九是冲着咱们岛上北边的倭人去的。”
  尚德了解一些尚圆王所不知道的事情,沉吟了一下后低声禀告道,“臣不久前听说有一股倭寇袭扰了大明沿海的松江府,好像就是咱们岛上的倭人做下的。”
  “竟有此事!”尚圆王闻言顿时面露诧异的神色,令他感到惊讶的不是大琉球岛上的倭寇袭击了松江府,这些年来大明沿海州府可被倭寇祸害得够呛,他早就已经习以为常。
  让尚圆王感到难以相信的是李云天身为大明堂堂的忠武王竟然会为了松江府被倭寇袭扰而亲自出马清剿,着实有些大材小用了,随便派一员将领来不就行了。
  “殿下,忠武王是皇帝陛下面前的红人咱们可要好生招待了,如果以后忠武王能在朝廷里帮咱们说上一句话的话,那么咱们以后就能高枕无忧了。”尚德肯定地点了点头,随后意味深长地说道。
  “快,速速前去港口,迎接忠武王的大驾。”尚圆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开口沉声向随行的队伍下达了命令,他可不能让李云天等得太久。
  首里港,码头。
  明扬号的船舱里,一身黄色蟒龙袍的李云天立在窗口俯视着码头上喧闹的人群,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
  他看的出来,码头上的那些百姓在兴奋之余纷纷对大明流露出敬畏的神色,作为当前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大明此时正是宣扬国威的最佳时机。
  李云天的宣扬国威与三宝太监下西洋不同,他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来确保大明帝国的稳定,其所属藩国不仅是名义上的臣下,而是切切实实地成为大明帝国的一份子。
  雷婷立在一旁笑盈盈地望着李云天身上的这身三爪蟒龙袍,宣德帝对李云天可不薄,不仅史无前例地进封李云天为大明的异姓王,而且还让李云天使用了只有皇族才能使用的黄色锦袍,可谓恩宠有加。
  如果搁给别人早就天天穿出去显摆,这可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可李云天却非常低调,基本上没怎么穿过这身蟒龙袍平常都是穿讲武堂的制服,他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由于这次是要拜见琉球国国王,李云天为了表示对琉球王的敬重故而特意穿了这身蟒龙袍,同时也是为了行事的方便。
  其实,李云天完全没有必要搞得如此隆重,大明派往海外的使者通常都是六七品的小官,即便是这样也与各藩属国的国王平起平坐,他可是大明堂堂的郡王到了那些藩属国肯定会被藩属国的国王和官员们好好地供着。
  这或许就是李云天与别的大明官员不同的地方,他懂得神华内敛,在那些藩属国的国王和官员面前行事毫不张扬,这样无疑会给对方以好感进而博得对方的信任,可以更好地执行他所指定的计划。
  “相公,琉球王来了。”不久后,雷婷望着码头的入口处说道,琉球王的仪仗急匆匆地进了码头,沿途围观的百姓纷纷知趣地闪出了一条路。
  “走,咱们会会琉球王去。”李云天望了一眼琉球王所乘坐的马车,微笑着抬步走出了房间,他这次来可不仅仅是为了那些倭寇,这里面还有一桩公案需要了解。
  雷婷明白李云天的意思,笑了笑后快步跟了上去,恐怕琉球王现在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吧。
  马车停下后,尚圆王连忙下车率领着琉球国的文武百官在明扬号前的码头列队,准备恭迎李云天的大驾。
  等众人列好了队,李云天在雷婷等人的簇拥下从船上缓步走下,尚圆王和尚德等人见状不由得大吃了一惊,谁也没有想到大明鼎鼎大名的忠武王竟然如此年轻,看上去也就三十上下的样子。
  “王爷大驾光临,小王有失远迎,还望忠武王恕罪。”尚圆王连忙走上前,满脸笑容地向李云天拱手致意。
  由于李云天此次前来不是代表大明的使者,故而尚圆王勿需向李云天下跪,否则按照礼节尚圆王要像代表大明天子的明朝使者下跪行礼,即便是那名使者只是一个小官而已。。
  “本王早就听闻琉球王南征北战,相继平定了山南和山北,是一位智勇双全之人,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李云天微笑着拱手还礼,口中客套道。
  “王爷长途跋涉一路辛苦了,小王已经让人在王城收拾了一处房子给王爷居住,请王爷前去歇息。”听闻此言,尚圆王脸上的笑容禁不住一僵,随后就恢复了常态,笑着向李云天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那就有劳琉球王了。”李云天装作没有注意到尚圆王脸色的变化,与尚圆王谈笑风生地上了马车,在众多明军水师士兵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地向首里城行去。
  人群中,一名看热闹的年轻女子在李云天和尚圆王一行人远去后急匆匆地低头离开。
  她去了首里港南部的棚户区,在一个简陋陈旧的房屋前停下了脚步,左右查看了一番见没人跟踪,于是有规律地敲着房门。
  “夫人,我已经打听清楚了,这次来的是大明的忠武王,不过好像并不是大明皇帝的使者,金圆这个恶贼并没有向他下跪行礼。”
  房门很快打开了,年轻女子一闪身进入了房里,等房门关上后向开门的一个衣着破旧有着不少补丁的中年女子低声说道。
  “竟然来了一个王爷!”中年女子闻言吃了一惊,显得非常意外。
  “夫人,你应该到码头上去看看,大明来的那些海船就像小山那样大,上面还有马匹。”年轻女子肯定地点了点头,随后双目流露出一丝兴奋的神色,她从来也不知道海船能造得如此庞大。
  “你速去打探一样忠武王是何人,为何来的这里。”中年女子蹙着眉头沉吟了一下,随后沉声吩咐年轻女子,“务必要弄清楚这两件事情。”
  “夫人放心,我这就去打探。”年轻女子闻言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随后快步推门离去,消失在了街上的来往行人中。
  “怪事,大明怎么会来一个王爷?”等年轻女子走后,中年女子禁不住自言自语了一句,自从大明立国后好像还从没有派过高级官员出使过海外的藩属国。
  中年女子随后微微摇了摇头不再去想这个问题,反正等年轻女子打探回来她就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或许这是个千载难逢的翻身机会。
  从首里港到首里城途中首先要经过两道被称为“门”但在李云天看起来其实就是牌坊的门,其中第一道为中山门,是首里城的正门,紧跟着就是大明文化气息浓厚的守礼门。
  当看见守礼门门上的牌匾题字“守礼之邦”时,李云天特意下马车向其行礼,此匾额为宣德皇帝册封尚巴志为琉球国王时所赐,被琉球国视为国宝。
  过了守礼门就到了琉球国的王宫――首里城,由于首里城在建造时参考了大明的皇宫和朝鲜国的王宫,再加上占地面积小故而结构显得有些复杂,大致可分为外廓和内廓两部分。
  或许是在紫禁城这样庞大的皇宫里待习惯了,一踏进首里城李云天就感觉到了一股难以言喻的压抑来,仿佛紫禁城的建筑和院墙猛然间缩小了数倍似的,只觉得时不时就会经过一座城门。
  其实,虽然被称为是“城门”,可在李云天的眼里也不过就是院门而已,与紫禁城的城门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
  在尚圆王的引领下李云天来到了首里城的正殿,这不仅是首里城最大的建筑同时也是琉球国最大的建筑,高三层,十一间七进的格局,前面有五间一进的抱厦,重檐歇山顶中央为唐破风。
  由于首里城的建筑面积有限,故而首里城的正殿既是琉球王办公的场所同时也是他的寝宫。
  正殿的基石是用从大明运来的大青石,正殿一层名为“下库里”,是琉球王处理日常理政的地方,正殿二层为“大库里”,禁止琉球王之外的男子进入,是琉球王和王妃的寝室,至于正殿三层的“小屋里部屋”则是用来通风用的。
  值得一提的是,首里城的正殿不是像紫禁城一样面南背北,而是面向西方。
  除了首里城的南北有山导致风向常年为东西方向流通的客观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政治因素,那就是琉球的宗主国大明在大琉球岛的西面,所以琉球王用正殿向西的方式来表达对大明的敬重。
  另外,首里城外有两个重要的地方,一个是西南侧是玉陵,也就是琉球国的王族墓,墓穴中安葬了当时国王、王妃等历代王族的遗骨。
  另外一个地方就是识名园,是琉球王室游赏和招待大明使臣用的园林,别名是“南苑”。
  除此之外,首里城的周边还建有王家园林“龙潭”、王家寺庙“圆觉寺”和国学孔子庙等等,可谓是琉球国经济、文化、政治和军事的中心。


第924章 明知故问

  首里城王宫,正殿。
  “王爷不远千里前来剿倭,如有小王能效劳的地方小王一定全力以赴。”尚圆王将李云天请上了首座,自己侧着身子坐在下首处的座位上,望着李云天恭声说道。
  尚德等琉球国的文武高官躬身立在一旁,暗地里一个个伸长了耳朵聆听着李云天的回答,都想知道李云天此次是不是冲着盘踞在大琉球岛北部的倭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