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 >

第337章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第337章

小说: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景象,不常出海地他还是被深深地陶醉了。
    即使是在后世,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海上,有和他一样地经历。
    “昨晚没事吧?”爱妻马看他痴痴地望着天边璀灿的金色朝阳,在他身边问道,她昨天晚上可是晕船晕得死去活来,看到他的神色也有些憔悴。她忍不住担心起来。
    “没事。就是有些没睡好。”孙纲拉过她的手说道,“你怎么样?孩子呢?”
    “我本来不晕船地,可昨天的浪也太大了,颠簸得受不了。”她望着宁静平和的大海。心有余悸的说道,“这小家伙倒厉害,什么事没有,现在还没起床呢。”她看着他,象是想起来了什么,微微一笑,说道。“也许。他才是个天生的海军。”
    “这个时代的海战太残酷了,我其实还真不希望他将来成为海军的。”孙纲说道。
    “如果那是他将来要走地路,我不会反对。”马看着他说道。“到他真正长大地时候,也许中国就不会再遇上战争了。”
    “那好,就让战争在你我手中全打完。”孙纲自嘲地一笑,说道。
    “部长,再往前就快到海参崴了。”一位军官对孙纲说道,“王舰长问要不要进去转转?”
    “不去了。”孙纲想了想,说道,“直奔库页岛好了。”
    军官敬礼离开后,不一会儿,“龙乡”号战列舰汽笛长鸣,开始加速前进,周围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也跟着加速,整个舰队在海上破浪而行,显得无比威武而雄壮。
    孙纲和马来到了舰桥上,儿子不知什么时候起来地,居然正屁颠屁颠地跟在王德军的身边,孙纲看着他在舰桥上象个跟屁虫一样地转来转去,和马相视一笑。
    也许他将来,真的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海军战士。
    经历了昨天晚上的风暴,王士珍、唐绍仪、黄兴等不常出海的人全都倒了,在各自的船舱内休息,没有出来,孙纲一家三口倒是没事一样的出现在舰桥上,让舰上的好多官兵吃惊不已。
    孙纲正如往常一样的陪着妻儿在舰桥上看海景,远处出现了一缕烟柱,孙纲凭着他自己的经验,立刻就能判断出来,那应该是一艘军舰。
    王德军举起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儿,冷笑了一声,下令备战。
    “怎么回事?”马看着身边的官兵们都开始忙碌起来,不由得问道,
    “是艘俄**舰,”王德军说道,“老毛子心狠手黑是出了名的,别让他们算计咱们一道。”他说着招呼舰桥上的人进司令塔,并下达了同时准备两种炮弹——礼炮弹和真炮弹——的命令。
    孙纲想起了上次坐王德军的“宁远”舰去朝鲜半路碰上一艘俄国巡洋舰的那一次,这小子因为俄国人不肯让路又不遵守海军礼仪愣是开炮打落了人家的旗子,这一次的反应这么大,没准就是上回留下的“后遗症”。
    “不是要真打吧?”马小声地向孙纲问道,
    “不一定,除非俄国人想找死。”孙纲说道,他已经看清楚了,俄国人只有一艘战舰,不管俄国人来的是什么船,自己这边也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居然是艘老式战列舰,俄国人没事把这种老船开出来瞎什么?”王德军自言自语的说道,
    过了不久,对面的俄**舰的轮廓一点点的清晰起来,“是纳瓦林号战列舰。”司令塔里的一位军官说道。
    自打中国海军把俄国人看成了未来的“假想敌”后,海军将士们对俄国人舰艇的型号可以说了如指掌倒背如流了。
    “四个烟囱的战列舰?”马看清楚了面前的俄国战列舰,不由得笑了起来,“俄国人的烟囱布置得怎么这么别扭呢?”
    “夫人说的不错,俄国人的这个设计是很怪异,”一位军官也嘿嘿笑道,“俄国人自己就管这条船叫倒立的桌子。”
    “倒立的桌子?是很形象哈。”马听到这艘俄国战列舰居然还有这么个“雅号”,笑着说道,也拿过一个望远镜看了起来。
    沙皇俄国海军的“纳瓦林”号战列舰,可以说是以英国“尼罗河”级战列舰为基础的改型,排水量10370吨,主要武器为4门305毫米主炮,以两座双联装炮塔的方式沿中轴线前后布置,另有8门152毫米副炮,“纳瓦林”号舰长112。3米,宽20。4米,吃水8。4米,机械采用双螺旋桨和立式三膨胀发动机,根据军情总处收集上来的情报,该舰于188年在圣彼得堡造船厂开工建造,1891年10月下水,到现在也可以说是沙俄海军的“元老”了。
    “纳瓦林”号战列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一个长方形的中央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内装有舷侧152毫米副炮,由127毫米厚的装甲防护,305毫米的主炮装在上层建筑前后的两个联装装甲炮塔内,其主列板用两层列板覆盖着中心段,还有76毫米厚的装甲甲板安装在主列板的顶部,防护性能良好。“纳瓦林”号的那四个按长方形布置的烟囱,看上去怪异无比,也不知道它的设计师当初是怎么想的,不过,这个“倒立的桌子”的外号倒是蛮恰当的。
    俄国人把这艘装甲坚厚的老式战列舰千里迢迢弄到东方来增强这里的海军实力,也可以说是因为此次俄国太平洋舰队败于北洋舰队之手而迫不得已采取的措施。
    “奇怪,他们甲板上怎么一个人也没有?”马奇怪地问道,
    “他们八成和咱们一样,也做了两手准备,”王德军冷笑了一声,“他们看见咱们,心虚得很呢。”
    “部长在这儿,他们要是敢不放炮敬礼,咱们就削他个小舅子。”不知是哪位军官说道。
    “龙乡”号上的这帮人长期受王德军的“言传身教”,匪气也可以说相当的浓了。
    “那不就等于开战了?”马担心地说道,
    “反正他们就一艘船,大不了打沉了一个活口不留,就权当这船失事了。只要咱们自己不说,就没人知道,”王德军哈哈大笑,说道,“俄国人最后也只能按倒霉处理了,哈哈。”
    孙纲看马听得一头黑线,不由得在心里暗笑,但同时也为中国海军的这些将士感到自豪。
    多少年了,中国海军的将士,从来没有过象现在这样的骄横和自信。
    马担心地看着在面前缓缓驶过的“纳瓦林”号战列舰,生怕俄国人给这帮“好战分子”以开战的口实,她倒不是担心打不过俄国人,而是担心孩子受到不必要的惊吓。毕竟,孩子现在就在司令塔里。
    不过很快,她就发现她的担心是多余的了,俄国人没有她想象的那么“有种”,在“纳瓦林”号和“龙乡”号交错驶过的时候,俄国人遵照了世界海军的礼仪,开始升降旗,然后鸣放礼炮致敬,但直到双方“礼毕”,俄国人的甲板上也不见一个人出来。
    孙纲此时能够理解俄国人面对绝对优势的中国舰队,那种胆战心惊的感受。
    一更,求票!   

(四百八十)不懂地理?
    “听军情处的人说的,俄国人在拼命的造新式战列舰,想要找咱们的麻烦,”一位军官看着渐渐远去的“纳瓦林”号战列舰说道,“咱们将来的对手,可不光是眼前这样的老船。'。'”
    “部长正在给咱们弄新船新炮,俄国人到时候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王德军自信满满地说道,“上次没拿下海参崴,是咱们炮弹不够,以后俄国人就没这么便宜的事了。”
    “上次陆军的弟兄们打得也不错,这炮弹的事确实是咱们的软肋。”又一位军官说道,“从甲午年那时起咱们的炮弹就不够,甲午那一仗其实赢得很险的,丁酉年那一仗能好些了,打俄国人这一次是咱们事先没有太多的准备,再说了,那会儿是大清朝,现在都共和了,可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最起码,不用戴辫子了,呵呵。”不知是谁说道,
    听了他们的话,孙纲和马相视一笑。
    华夏共和国的成立,较之以前的大清王朝,给中国带来的各方面的变化,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
    中国舰队随后在王德军的指挥下继续北驶,因为这一带靠近日本的法占区,所以也见到了法国远东舰队的多艘舰船,法国人对中国舰队没有那么多的敌意,不象俄国人那么“敏感”,法国远东舰队的“达萨斯”号巡洋舰上的官兵还和中国舰队地旗舰“龙乡”号举行了友好互访,法国人地热情和礼貌同俄国人的充满敌意让北洋舰队的官兵们产生了强烈的反差。
    “法国人在远东的舰队好象也不怎么先进啊。”马看着离去的“达萨斯”号巡洋舰。对孙纲说道。
    “那是因为咱们现在海军的队伍已经拉起来了,”孙纲说道,“如果还按照原来历史的模样,他们现在应该是几百吨的小炮舰都敢在你眼皮子底下横晃欺负你,而你偏偏一点辙都没有。”
    “也是,这样的船现在对付咱们不怎么地,可要是拿来对付日本人,可是绰绰有余地。”马点点头说道,“咱们中国这有海无防地日子,总算过去了。”
    “得等到真正把俄国人在远东打跑。这种日子才算真正的过去了。”孙纲望着远处的海平线。说道。
    在告别了法国远东舰队之后,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孙纲率领地中国舰队终于到达了库页岛,和舰队用无线电台联系上后早就等候在那里的水上飞机母舰“飞捷”号在舰长吴应科的带领下赶来和舰队汇合。
    “飞捷”号其实就是“漫游者”号。因为孙纲的爱妻马给这艘来自阿根廷的老式铁甲舰起的名字太过洋气了,在“漫游者”号正式入役北洋舰队之后,由北洋舰队司令叶祖圭根据中国海军的“不成文”地军舰命名规则,改名为“飞捷”号,取这个名字主要是考虑其携带地主要武器里面有水上飞机,并不是说这艘母舰能够跑得很快。
    吴应科见到了孙纲之后,向孙纲汇报了一下“飞捷”号到这里“轮巡”后的情况。
    在“飞捷”号到达库页岛后。俄军地岛上守备队和俄国居民已经见识过了数次来这里巡视的北洋舰队战舰。当听说北洋舰队大队要来接收之后,纷纷开始撤离。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俄国人在这里了。
    北洋舰队在“轮巡”后为了防止俄国人离开时搞破坏,留驻了一百多人地海军陆战队官兵在岛上巡视。并对全岛进行了调查和测绘。经过官兵们的努力,对于库页岛的整体情况已经有了很详细的了解,并给孙纲拟了一个简略的报告出来。
    “库页岛距混同江入海之口约七十里,实为口外之屏蔽。其岛面积袤广,南北长九百四十八公里,东西宽六至一百六十公里,总面积约八万平方公里,与台湾相埒,地面多山,林木极丰,矿产煤铁甚富,又多脂水。其岛北部地势低平,沿岸多湖;中南部多为险峰山地,东西皆有山脉,俄人称西为西萨哈连山脉,东为东萨哈连山脉,主峰洛帕京山海拔一千六百零九米,为全岛之最高点。其河有特米河与波罗奈河。居民原为苦兀、高丽、赫哲、费雅喀、鄂伦春、爱奴等部族,多业渔猎,又能使犬、使马、使鹿,以供运输,多以鱼为食,又以鱼皮为衣。自俄人与倭背我分占全岛,其民为俄人及倭寇捕杀太半,余人退回我国,存者不足十一。岛南有俄人所建城曰南萨哈连斯克,为全岛最大之城。其岛入冬则气候寒冷,至夏则凉爽多雾,宜广人居,盖宝岛也。
    孙纲从官兵们的报告中得知了库页岛的概况,才知道这是一个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