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三国之亲兵传奇 >

第99章

乱三国之亲兵传奇-第99章

小说: 乱三国之亲兵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逢纪这回任凭郭图等人怎么打眼色都视而不见,死活不愿意开口,撞正枪口可不是他这样人该做的事,田丰没有管这么多,梗着脖子顶上去:“当时我们就曾劝主公不要下达屠城令,可是您仍然一意孤行才造成今天这个局面,如今这些名士看不过去还好办,可是幽,并两州的稳定需要花费的时间就太长,南方的曹操不会给您留下足够的时间,只要他稳定好自己后方,必然会趁着北方不稳的时候与您决战,到了那个时候内部不稳,我军人数上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袁绍不耐烦的说道:“行了行了,不要再说这些,我就是现在后悔不该下那个命令,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你们都给我想个办法出来解决这件事情。”
沮授不忍老朋友受窘,出言道:“我认为主公应当向天下发出谢罪檄文,明言自己的过失,这样还能挽回一些名望,毕竟以您四世三公的地位,只要摆出一定姿态,他们也不会太过深究,这样只不过是让你面子上稍微难看一点,同时给幽,并两州的百姓一定补偿,相信这样就能够平复不少争议。”
脸色不好的袁绍没有理睬这个建议,眼睛看向逢纪他们,问道:“你们都给我好好想想,给我拿出平时引以自豪的本事来。”
郭图想了一会,眼睛一亮,说道:“不如主公将罪责推卸到几个名声不显的将领身上,就说他们治军不力,没有约束好部下才酿成这个后果,反正只要严密控制知道您下令的人,就不会流传出去,不过推出几个替罪羊就可以解决这件事情,又不伤害您的名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田丰怒气冲冲的质问:“难道公则认为这样做的效果比主公自己发出谢罪檄文强?知道主公下令的人这么多,你能够一一监视起来不让他们说话?何况一旦被人发觉,主公的名望只怕会更加跌落得更加厉害,你这是帮主公还是害主公?”
许攸阴声说道:“既然元皓这么说,那是不是你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既不损害主公名望,又能让主公更快的稳定两州?”
田丰不无忧虑的回答:“我认为主公自己发出谢罪檄文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样不会留下隐患,如果要拿一些将领出来顶罪,那就势必需要有一定分量的人才能让人心服口服,可这样的人在军中必然影响极大,随意抛弃只会扰乱军心,这样的后果是我们不能承受的。”
双方的争论袁绍都尽收耳里,坐在那一言不发,等双方暂时停下来才说出自己的决定:“你们不用再继续讨论,我决定采用公则的建议,由你去军中挑选适合做替罪羊的人选出来,告诉他们只要为我担下这次,那么他们的家人将由我照顾,我会善加对待并在统一天下后为他们正名,这件事由元皓去做,务必要做到衣食无忧,另外安抚两州百姓的事情在这之后进行,这方面将由我亲自进行,正南你负责调拨粮草,时间一到就要立即行动,所以你的时间很紧,必须加紧进行不得有误。”
郭图,田丰和审配三人出列应诺下来,即使田丰再不满意,在主公已经决定的情况下也只能无奈的放弃,许攸则是心里充满失落,后面两个任务都油水极多,却落不到自己头上,哪里想到袁绍也是为自己大业着想,要是在这方面克扣被人发觉,再闹事起来就不可收拾,深知他过于贪婪的袁绍也不敢交代他来做这些事情,生怕因此引起太大的变故让自己处于被动,曹操已经走在自己前面,再出点什么事情就晚得太多。
袁绍推说部下约束不力的理由很快就传遍天下,除了宣布他们的罪责外还亲自监斩,试图用他们的人头来堵住人们的悠悠众口,四世三公的家世在这时给他很大的帮助,大部分人接受了这个结果,少部分明眼人即使还想闹也没有基础,只好放过不提,但是在心里给袁绍打上一个折扣,没有人敢再去投奔于他,其中的得失让袁绍暴躁了好几个月,他又在后悔没接受田丰的建议,现在这个结果是他不可接受的,人杀了就算为自己立下大功,可没办法再招纳四方英杰却让这个功劳变得无足轻重,但是现在大错已经铸成再也无可挽回,只好独自躲在家里舔伤口。
东郡城里,曹操看着手里的消息乐得直合不拢嘴,不停发出哈哈大笑:“这个本初兄犯的的错误还真不小,自己办砸的事情居然叫手下顶罪,可是谁都知道河北大军军纪绝对没有败坏到这种地步,有田丰田元皓这样的人物在谁敢没有他的军令就屠城,这种举措分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哈哈哈。。。”
郭嘉坐在一边摇头晃脑:“没想到我还是高估了这个本初公的能力,好谋无断,刚愎自用,贪小利而忘大义,这次真正将他的面目显露出来,天下无人再看好于他,只看他如何对待手下就明白不能选择他做主公,再对比一下主公,此长彼消的情况下再过个几年,他就完全不是主公的对手。”
曹操的手指头点着郭嘉说道:“奉孝,你这毒舌说出来的话可别让本初给听到,否则他非立即发动大军来报仇不可。”转过头问贾诩:“这中间是不是有你们在背后推波助澜?不然袁绍的事情也没这么快就给捅出来,还闹得如此沸沸扬扬。”
贾诩面色不变,吐出几句话来:“是的,这次为了打击袁绍的名望,动用了不少细作才完成这个任务,其中暴露出来的有三十多人,我已经下令让他们撤回东郡,为了避免对他们能力的浪费,将配属给糜家的商队进行第一次对大汉外土地进行刺探。”
曹操点点头,没有追问贾诩为什么没有问他就做出这样的决定,自从杨风提出的稻谷被查实后,他们对外面世界的兴趣开始增强,务实的曹营众人对于掠夺他国来补充自己实力这种行为逐渐接受,当糜家传回的消息中还有宝石,黄金等物的时候,野心就进一步膨胀起来,贾诩这种做法深得曹操欢心,虽然有先斩后奏的嫌疑,但是比起收获来说就不值一提,还不如轻轻放过,能让这个顶尖谋士全力施展的人目前还没出现,小试一下于大事无碍就行。
郭嘉忽然说道:“正世自从接回甄家后就一直泡在暗影营里,不知道又有什么新想法要做,主公有没有兴趣去看看?”
曹操颇为意外的看看郭嘉,看到他一脸的正容,明白这是郭嘉在暗示自己该做些什么,他自己心里也想通了,不可能总是避开杨风,这种行为持续太久会让麾下其他众人产生不好的联想,进而离心就和袁绍没什么两样,当即起身说道:“我们一起去看看,正世这家伙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郭嘉欣然跟上,贾诩莫明其妙的摇了摇头,稍一停顿就跟了上去。
荆州鹿门学院,庞德公和黄承彦居中端坐,下首是几名年轻人,都是两个老人为大汉存续而苦心培养出来的人才,里面有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关于袁绍的消息在他们手里传递,等所有人都看完后,庞德公问道:“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
几人对视一眼后,面容俊逸的诸葛亮率先开口:“从袁绍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将来必然会被曹操所击败,其为人好谋却无断,麾下谋士分成两派攻击不休,军中四庭柱之一的高览莫明其妙就消失在众人面前,什么情况不清楚,我猜测他应该是犯了袁绍什么忌讳而遭到冷遇,无法再次领军,不过他是在甄家抵达兖州后消失,中间想必有什么关联,时间上有些过于巧合。
反过来看曹操就大不相同,他不仅自己多谋善断,麾下文武更是齐心同力,郭嘉,贾诩都是可以帮助一个主公崛起的人物,同在他手下效力却从不闹矛盾,即使有不同见解也能协商解决,何况还有号称王佐之才的荀彧等人为他尽心尽力,北方胜者必定是他无疑,但那个杨风却怎么都让人琢磨不透,所作所为都极大扩充曹操的实力,但怎么都不出任官职,可能是顾忌超越曹操成为曹营第一人带来的后果才如此。”
儒雅的徐庶身边摆着一把长剑,曾经为好友杀人的他现在已经不再是莽撞少年,多年学习使得他的眼里充满睿智的光芒:“曹操强盛的关键就在杨风身上。”这话一出众人皆惊,他自顾接着说下去:“我是豫州颍川人,那里的朋友给我传递过来不少消息,其中就记录着此人不少的作为,曹操所使用那么完善的屯田,保甲制度都出自他的手笔,其后第二次发出的招贤令背后也有他的影子,这次曹操横扫两州显露出来的实力让人震惊,可是其中那支最神秘的黑衣军队就是他一手训练出来。”
室内陷入长久的沉默,一时间所有人都失去说话的兴趣。
    
  


第一122 鹿门始动

屋子里的沉默经过了好一阵,诸葛亮惊疑不定的声音响起:“元直,你确定这些消息正确?那个杨风竟然有这么大的能耐?”
徐庶沉声回答:“我给他连续去了三封信要求确认,他回答的更多,不仅仅只有那些,相信曹操那支铁骑纵横无敌留给我们太深的印象,背负着极其沉重的铁甲还能在战场上驰骋如飞,可以连续作战达到三个时辰之久,我们做过不少次试验,结果都因为马匹无法承受仅仅跑上几十步就折断腿而废掉,其中有马本身素质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一些奇怪发明的使用,他最后一封回信中说,郑浑和马钧两人经常在杨风的指导下做出一些奇怪的东西,具体怎么回事因为曹操方面的高度保密而无法查出来。”
崔州平有些难以相信:“区区一个杨风就能做到这么多?难道他比郭嘉,贾诩,王佐之才荀彧等人还要强?反正我是不相信他有如此能耐,精通一家就已经足以消耗人的一生精力,他居然墨家,法家兼通,还都能达到如此高度。”
孟建颇为赞同:“屯田,器械方面都是墨家的专长,这个可以理解,不算是很难做到,可保甲则是法家的范畴,以施行到现在的效果来看,并没有什么破绽可以利用,除非都象元直那样,有朋友在兖州内部才能知道一些端倪,可见其完善已经出乎意料,都不知道他是怎么设计出这样法制的。”
石韬摇摇头,他对这样一个可以媲美任何猛将的人还精通法家难以置信,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自己现在的心情,难道这么多年的学习,自己都给学到狗身上去了?一时间觉得前途黯淡起来。
诸葛亮皱眉说道:“以往低估了这个人的能力,实在无法想象这么一个人就给曹操带来这么大的变化,如此人物却不为大汉出力,反而投靠曹操这样心怀叵测的人,为其扩展实力奉献一切,如果有一天和他对阵,我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家伙,恢复和振兴大汉的拦路石必须搬开。”
庞德公看着这些以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因为一个墨家人士深受打击而垂头丧气的样子,狠狠一拍桌子,惊醒他们后说道:“你们自己看看自己,不过因为一个小小的杨风就变成这个德性,我和承彦兄培养出来的弟子连这点信心都没有,以后还怎么和妄图颠覆大汉的人对抗,乃至恢复汉室的荣光。”
一众年轻人各自表现出不同反应,诸葛亮和徐庶的眼睛里燃烧起斗志,自认不输任何人的他们在心里发誓要实现老师的理想,崔州平和石韬却是有些茫然,多年学习全是一场空,心里不由萌发出就此隐居不参与世间事的想法,孟建眼神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庞德公在心里发出一声悲叹,这些年轻的弟子缺少历练,受些挫折就产生颓废思想,看来真正能够为大汉做出贡献的只是那么有限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