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闺中记 >

第139章

闺中记-第139章

小说: 闺中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诚止步,笑看云鬟半晌:“你还是这么着……先前没见你之时,可知我心里还担忧?毕竟你回京有段时日了,京城虽是天底下最繁华之地,却也是天底下最大之染缸,如今听你这番话,竟比先前更加光明豁达,我便放心了。”
    云鬟道:“我从不对别人说这些,只因别人也不懂,或许还会觉着是歪理邪说,难以入耳,当着大人能说出来,且大人还懂这些,可知我心里也是高兴的?”
    两个人相识一笑,虽年纪有差,可是心思却宛然相通,四目相对,都有些遇到知己的喜悦之感。
    黄诚来拜访过后,不日便出京去漳州赴任了。
    又几日来至中秋,崔侯府自然也张灯结彩,欢庆佳节。
    晚上,众人都随着老太太庭前坐着,吃瓜果听曲子,一边儿赏月,渐渐地月到中天,云鬟仰头望月,虽见圆满皎洁,然而却总禁不住有股孤冷凄清之意,她越看,越觉心里空旷,当下左右打量,见老太太抱着崔承,崔新蓉等跟在罗氏身边儿,她便悄悄地起身自回房自歇息去了。
    如此,冬去春来,眼见便是两载过了。
    又是一年开春儿,在凤仪书院内,下课时候,依旧是欢声笑语,随着时间流逝,昔日林禀正留下的伤痛已经逐渐淡去。
    且先前在那之后,依稀有些流言蜚语传了出来,说是林禀正并非被歹人所伤,却是他绑架了方荏,且伤了方荏的……这话在别人听来,自然是极大八卦新闻,可是对这些敬仰林禀正的女孩儿来说,却是令人愤怒的无稽之谈。
    因有个女孩儿无意传了句这般流言,竟惹怒了许多人,其中便包括沈妙英,几个人都是牙尖嘴利的,一通抢白之下,那女孩子被说的哭了起来,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说林禀正的不是。
    不管在外间他的名声传的如何不堪,在凤仪书院,他却依旧是那个有些冷清孤傲的林教习,从不曾变过。
    云鬟仍是拄着手坐在窗户边儿,转头漠漠然地看着外头热闹场景,忽然听身旁有人叫道:“我的荷包不见了!”
    云鬟扭头看了眼,不以为意。
    那女孩儿又各处翻找了会儿,总找不见,便急得哭道:“是姐姐亲手做给我的,就这样一件念想了,怎么会不见了呢?”
    众女孩儿听说的如此,便安抚她不要急,便跟着在室内翻找了一番,却哪里能找的见?又有人道:“你先前不是在外头玩耍来么?且再去看看,是不是落在外面了?”
    那女孩儿忙抽身出去,有几个同伴陪着她,各处找了一番,仍是一无所获。
    众人便道:“罢了,横竖一个荷包而已,里头没什么贵重东西就是了。”
    那丢了荷包的女孩儿姓夏名秀妍,乃是监察院夏御史的亲妹,竟抽噎着说道:“这是姐姐留给我的最后一件儿东西了,我日夜不离身儿的。”
    众女孩儿闻言,都不做声了。
    原来夏御史本有两个妹子,夏秀妍的姐姐夏秀珠嫁给了同为御史的曹墨,不料半年前,秀珠忽然失踪。
    后经查证,种种迹象表明,秀珠是卷了珠宝首饰,跟曹墨的庶出弟弟私奔了。
    夏御史听闻之后,虽不肯相信,但毕竟人已经不见了,加上夏府众人都说秀珠跟曹白的确是极亲近的,既然出了这种事,只能哀叹家门不幸。
    曹墨却并未十分的怨天尤人,反而时常规劝夏御史,只说是曹白不成器罢了,对秀珠却绝少怨念,也并未就把此事往外张扬开去,也算是保全夏家跟曹家的颜面。
    当初夏御史就是因看重曹墨为人,才把妹子许配的,如今适得其反,仿佛害了人家一样,他却反而以德报怨似的,夏御史见他如此人品,心中自然越发愧疚,也更敬重曹墨。
    是以外头的人,都只知道夏秀珠是无故失踪了而已,虽说也报了京兆尹,却大海捞针,无处找寻。
    一直到此,有不知情的人,只说是出了意外已经死了,但有那知道些内情的,却碍于夏御史面上,不敢乱说,只暗地偷笑罢了。
    众女孩子因多半都知道秀妍的姐姐失了踪,见状均默然,都不知如何劝说。
    夏秀妍红着眼道:“好姐姐妹妹们,若是有发现或者无意捡着的,且还给我。”却无人应声,夏秀妍满面泪痕,便又俯身四处找寻。
    云鬟看了她几眼,又看满室默然,她因回过头来,望着窗外,便回想方才女孩子们在外头玩耍的情形。
    认真想来,在场的十几个女孩儿,每个人当时作何动作,是什么表情,在哪一处位置,她都了若指掌,目光扫过全场,慢慢地找到了夏秀妍所站的方向。
    却见她正从廊下来,低着头慢慢地走,忽然迎面两个女孩儿跑过来,撞了她一下。
    夏秀妍后退一步,才又站住了,那两人你追我赶,渐渐跑远了。
    云鬟皱眉,眯起眼睛又重看仔细,却见在夏秀妍低着头往前而行的时候,她腰间明明还挂着一个鲤鱼跃龙门的小荷包,可是就在那两个女孩子撞过来之后,她的腰间却已经空空如也了。
    此刻,云鬟虽然在室内拄着手不动,可人却仿佛回到了事发时的那一刻,她站在懵懂的夏秀妍身旁,看着那两人撞过来,又看她们嘻嘻哈哈离开。
    夏秀妍自然不知她的荷包就是在这一刻丢掉的,但是云鬟却看得明白,她自然也认得那两个人是谁。
    云鬟转头看向旁侧,角落里,是方才那两个嬉戏经过夏秀妍身边儿的女孩子,正窃窃私语,时而露出不屑之色,时而抿嘴一笑,十分得意似的。
    正在此刻,忽地有人走到身边儿,两人一怔,齐抬头,却见竟是崔云鬟。
    云鬟轻声道:“还给她。”
    两个女孩儿神色立变,对视一眼,有些不敢相信,其中一个还只做不知的:“你说什么?”
    云鬟不动声色道:“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我不会揭破此事,只要你们把东西还给她,不然,我不介意跟嬷嬷们告诉。”
    两人皱了皱眉,还要负隅顽抗,忽地有人道:“阿鬟,有什么事?”
    却见是沈妙英,冷眉冷眼地走了过来。
    两人一见,不等云鬟开口,便笑着说道:“并没有事,只不过,我们正在说,先前玩闹的时候,仿佛看见过有个荷包似的东西,在后院假山里,也不知是不是看错了。”
    那边儿夏秀妍听见了,慌忙便跑出去找寻。
    沈妙英看云鬟道:“是么?”
    云鬟一笑:“是……找到了就好了。”扫那两人一眼,便自去了,沈妙英也才落座。
    沈舒窈从头至尾看着,便在位子上摇着扇子笑。
    顷刻,果然见夏秀妍从外回来,小脸上红扑扑地有些汗意,手中紧紧地握着那个失而复得的荷包,喜喜欢欢过来,先向着那两个女孩儿道了谢,道:“多谢姐姐们帮我找到。”
    那两人面色尴尬,便未曾做声,只有些含愠地偷偷看一眼云鬟,却不敢发作。
    及至放了学,众学生走的差不多了,沈妙英跟沈舒窈便和云鬟一块儿往外,沈妙英问道:“上午是不是她们两个捉弄夏秀妍呢?那荷包是她们偷偷拿走扔了的吧?”
    云鬟见她已经猜到,又谢她先前出面,便道:“我无意中看见了,便提醒她们一句,叫他们玩笑不可太过而已。”
    沈妙英哼道:“你还当是玩笑呢?她们不过是故意的罢了。”
    云鬟道:“这是为何?好端端地做什么欺负人?”
    沈妙英才要答,沈舒窈轻声道:“你瞧云鬟妹妹,她就从来不知这些乌七八糟之事,你这样的女孩儿家,本也该好生避开此等事,如今……还偏要跟她说呢。”
    沈妙英闻言缄口,云鬟见状,也不好追问。
    沈舒窈便又笑看云鬟道:“好妹妹,在场那许多人,都不曾看见过她们两个下手,你如何就留心到了呢?敢情是也‘明察秋毫’不成?”
    云鬟道:“不过是凑巧了罢了。”
    三人正往外走,忽然听见有人大叫了声:“你们胡说!我姐姐不是那样的人!”
    沈妙英快走几步,却见夏秀妍正跟先前偷拿她荷包的两个女孩子站在一处,其中一个说道:“只有你被蒙在鼓里,曹府的人亲口说的,是你姐姐跟曹家的一个少爷私奔了……竟做出这样无耻的行径,你还拿着这肮脏的东西做什么?”抬手把夏秀妍的荷包抢了过来。
    沈妙英喝道:“你们做什么?”
    那两人见是她,不觉都有些害怕,忙把荷包扔了,双双飞奔着离开。
    夏秀妍蹲下身去,把荷包捡起来,忽然放声大哭:“你们瞎说,你们瞎说,我知道姐姐不是这样的!”
    云鬟定神看着这幕,道:“这是怎么说?”
    沈妙英见透了消息,便不顾沈舒窈使眼色,把云鬟拉着走开两步,就小声同她说了曹夏两家的事。
    沈舒窈跟在后头,见她终究忍不住:“你们两个,倒是对了脾气了,一个爱多管闲事,另一个也是个闲不住的,只是不管怎么样,这种有失名节体统的事,是绝不能去沾手的,不然,再清白也会显得嫌疑了。”
    沈妙英默不作声,云鬟点了点头,目光一转,却见夏秀妍仍孤零零蹲在地上,肩头一耸一耸地,显然在哭。
    话说这日,云鬟随着罗氏来到宣平侯府。
    原来去年时候,蓝夫人因有了身孕,近来竟喜得贵子,宣平侯大喜过望,在府内大摆了三日筵席,又请了戏酒庆贺。
    今日正是第三日上,因前两日来会的都是王公贵戚,显赫权臣等,这天却才算是家宴,蓝夫人早就下帖请罗氏跟云鬟过府。
    两人入府后,到内堂见过蓝夫人跟小公子,此刻蓝夫人已经出了月子,虽说才生产了不久,然而神采奕奕,大非昔日那种郁郁可比,抱着小公子来给云鬟等看。
    云鬟见那小子生得粉嘟嘟的,襁褓里闭着双眼,虽然还是如此幼小,却已经初见清俊轮廓,果然很酷似宣平侯。众人也都交口称赞。
    云鬟看看蓝夫人,又见她满怀慈爱地看着怀中嫩嫩的小家伙儿,此刻她才肯发自内心的笑一笑。
    心里十分畅快,又见室内挤满了人,云鬟便走出门来,正在廊下透气儿,便见迎面有个贵妇走了过来,见了她,便微笑道:“你看过小公子了?”
    云鬟并不认得她,见她如此慈爱,便道:“见过了,您是?”
    贵妇一笑,眼尾出现几道皱纹:“亡夫姓夏。”
    云鬟点点头,行了个礼,口称“夏夫人”。
    夏夫人和颜悦色地看着她,道:“你虽不认得我,我却早就知道你了,起先,是林国公府的坤少奶奶同我说的,说是她妹子的事,多亏了你从中使力,很是夸赞你呢。”
    云鬟一怔,夏夫人又微笑道:“侯爷夫人也多次跟我提起,还说了你在洛阳的奇遇呢,听得我好生咋舌。”
    云鬟见对方竟如此知道自己的底细,隐隐疑惑,不知她为何无端跟自己说这许多话。
    夏夫人见女孩儿双眸明澈淡然,忽地说道:“崔姑娘,我可否请你帮我一个忙?”
    云鬟问道:“您说的是什么?”
    夏夫人目不转睛地望着她,温声道:“我有个女儿,她并不是那等狂浪之徒,所谓知女莫若母,我是深知的她的品性为人,可如今她却莫名失踪不见了,我想拜托崔姑娘,帮我找到她。”她的声音虽然极温和,但眼底却透出难以掩饰的焦灼,同时躬身敛袖,向着云鬟深深行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