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闺中记 >

第577章

闺中记-第577章

小说: 闺中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世轻轻捋着花白的胡须:“朕也想不通,此事朕想过许多可能,本来觉着,或许是有人看不惯太子,故而想除掉他……但就算如此,底下还有一个黼儿呢。除非他们连黼儿的出身不容于朕也知道。不过,这件事如此机密,朕知你知,太子知道……还有谁?”
    云鬟自然回不上来。
    赵世道:“当初杜云鹤自然是知道的,沈正引想拿住他逼问,证明沈正引也不知详细。只是怀疑而已……可有一件儿,到底杜云鹤在他手中的时候,是否招认了?”
    云鬟见皇帝想得这般缜密,又想到近来沈正引的党羽被一一剪除之势。
    终于忍不住,便道:“假如沈相知道,所以安排这一切……目的便是让静王殿下上位,这未免也做的太过夺权明显了,他难道不怕惹的陛下盛怒之下,适得其反?”
    赵世眼神虽冷,唇边却浮现一抹淡笑:“从行猎之前,朕便授意白樘一力追查沈相之事,再加上恒王反叛,沈相的势力已经大不如前,倘若他自乱阵脚孤注一掷,却也可以了解。”
    云鬟诧异:“难道背后黑手真的是相爷?”
    赵世揉着眉骨,忽然道:“不对。”
    云鬟疑惑。赵世沉声道:“如果沈正引真的知道了黼儿的出身,他便不必对太子动此杀手,只需要将真相在京内散播开来,岂不是轻而易举?又何必冒着惹朕动怒的危险来杀害太子?”
    云鬟一惊,果然不愧是皇帝,这样快便想到诀窍。
    而赵世接下来所说,却令她越发惊心起来。
    赵世眯起双眸,看着云鬟道:“既然如此,沈正引便不可能知道黼儿的出身,既然不知,那么若杀了太子,朕大可让黼儿继位……他的图谋反会落空,由此推断,下手之人便不会是沈正引。所以,剩下知道真相的……”
    赵世并没说出口,云鬟心中却跳出一个名字来:睿亲王。
    先前破案之中,有一则定律,谁会从此事之中得利,谁是真凶的可能便最大。
    而这一场宫变里,得利的,看似是静王赵穆。
    可作为最大助力的沈正引并不是谋划之人。那么,再长远些想出去……还有谁能在这件事中得利?
    云鬟不愿去想萧利天,却仍忍不住即刻就想到此人。
    睿亲王早就知道赵黼的身世,对赵黼无法舍手,几次三番试图说动她配合。
    事后,又不顾一切地带走赵黼。
    从大处来说,赵黼的存在,对大舜来说便是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同时也是指向大辽的最锐不可当的一把刀。
    于私,按萧利天对于长姐萧利海的崇敬爱慕,赵黼做为萧利海的唯一血脉,萧利天想要保住,也在情理之中。——且他也不止一次对云鬟表露过此心。
    云鬟神思混乱,忍不住伸手按在胸口。
    被萧利天狠狠刺中的那伤处,忽然又不可按捺地疼了起来。
    那夜,在听说她不肯跟着去大辽的时候,萧利天的双眼之中,是比马车外更湿寒的杀气。
    若非当时赵黼无意识中低吟了一声,若非云鬟及时察觉他的意图,若非薛君生拼死相护,此刻,崔云鬟只怕已经成了他刀下亡魂。
    云鬟不语,赵世却在不动声色地打量,她的神情变化,形容举止,赵世自看的明白。
    同时皇帝也知道,她已经想到那个人了。
    那个大辽的狐狸。
    跟萧利海一脉相承的人。
    只是赵世并没有挑明,大概是年老疲乏,便拄着手,微微地闭眸养神。
    倘若他这会儿提起,云鬟却不知该何意应答。
    见赵世不语如寐,云鬟仍是垂首侍立,不敢擅退。
    一老一少,咫尺相对,云鬟思忖赵世方才的意思,以及织就这弥天大网的手,目光转动,不经意掠过旁侧桌上,黑白子排了一盘未完的棋局。
    正看之时,赵世忽地一颤。
    他怔忪微惊,茫然醒来,看了云鬟半晌:“你,还在?”
    云鬟敛神:“圣上并未吩咐。”
    赵世道:“好了,已经夜深,你且也去安歇罢了。”
    当即领命,退出殿门,王治才敢进内伺候安寝。
    此刻夜风更大了,旋着屋顶上那些积雪,飞舞飘散,打在人的头脸颈间,凉凉浸浸地。
    云鬟仰头看天,却见天际尚有几颗寒星,耀耀熠熠地闪烁。
    正看得入神,呼地一阵风从廊下而来,扑面森寒,云鬟扬袖遮住脸,前头带路的内侍们也纷纷回身护着灯笼,又战战兢兢道:“好凶恶的风。”
    云鬟歇息的殿阁,却同皇帝的新寝殿紧邻,王治早给安置妥当,门口的宫女林立,见她来到,均都行礼。
    如此一路往内,才进殿阁,忽然微怔,原来有个人迎了过来,见礼道:“大人……”抬头时候,双眸晶莹,带几分伤感,几分欣慰,却是灵雨。
    云鬟才要上前,想到内侍们在身边,便暂时止步,道:“劳烦几位公公了。”
    见内侍去后,两人才走到一处,云鬟握着灵雨的手:“姐姐怎么在这里?”
    灵雨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眼中有些湿润,道:“今儿是宫内的人去了东宫……说是叫我进宫来伺候人的,我起初还当是伺候圣上或者哪位后宫的娘娘,来了才知道是大人。”
    察觉她的手冰凉,便拉着入内。
    是夜盥漱了,灵雨伺候云鬟上榻,自己却不舍得离开,便在旁边儿的小几上坐着。
    云鬟今日宫内外奔走,本有些劳累,见她坐着,却不敢睡,便道:“你如何不安歇?”
    灵雨微笑道:“我并不困,大人先睡,我看着您睡了,自个儿就去了。”
    云鬟端详了她片刻,毕竟困倦,撑着略说几句,果然便合眸睡了。
    灵雨上前给她将被褥拉紧,又将炉子里的火拨了拨,却仍是不去,只挨在床边儿坐着,且看云鬟且落泪。
    原来自从那件事后,东宫里越发冷清,灵雨想起赵庄夫妇跟赵黼素日的情形来,每每暗中垂泪,如今见了云鬟,却仿佛见了熟人一般,不由又感从心头起。
    一边儿默然流泪,一边儿心头想:“太子殿下跟太子妃在天之灵,务必保佑殿下在外无恙,也盼早些平安回来……”
    念了半晌,终究不舍得走开半路,便也伏在床边睡了。
    睡到半夜,模模糊糊却听云鬟呼唤,灵雨仰头见云鬟坐着,才要问她有何吩咐,云鬟却拉着她往上。
    灵雨糊里糊涂地跟着上了榻,忽地醒悟过来:“大人……”
    云鬟将她缓缓按倒:“有话明儿再说,且睡罢。”
    灵雨身不由己,便被她盖了被子。
    身子几乎同她相靠,温暖妥帖,鼻端嗅到一股淡香袭来,几忘了身在何处。
    从赵庄夫妇出事后,灵雨凄惶冷清,不知何去何从,此时此刻,那透骨的森凉才消退不见,她缩在被褥之中,一时竟不敢动,眼角的泪却无声沁落。
    次日,灵雨早早起来伺候妥当,云鬟道:“今儿我要去刑部一趟,不知几时回来,你不必挂怀。”
    灵雨给她将大氅的兜帽披好了,道:“知道,只是中午若不得回来,记得吃饭。”直送出殿来,又望了会儿,才自返回。
    云鬟本想先去禀告皇帝,却得知赵世昨夜睡得甚好,此刻仍贪睡未醒。却也罕见。她只得先行出宫。
    刑部之中,却果然有了消息。
    经过季陶然仔细查验,终于发现蹊跷,原来这蔡嬷嬷伤在额头,一目了然,看着的确如被撞击碰死的,然而解衣查看,却发现胸口的檀中穴上,有一块儿旧旧地青中透黑的斑痕。
    又加上季陶然翻看尸格记录,复仔细回想,这蔡嬷嬷额头伤的虽重,然而那血溅却少,竟不像是活着的时候所受的伤。
    综上所见,应该是先被人用重手法撞檀中穴而亡,又被故意装作击碎了天灵的模样……“嫁祸”赵黼。
    季陶然说明之后,复道:“惭愧的很,当时死的人众多,却也大同小异,有的刀伤,有的磕碰而死,且这蔡嬷嬷又只是个下人,便未曾仔细查验。不想几乎错过了真相。”
    白樘道:“你怎么看?”
    云鬟道:“蔡嬷嬷的死,跟杀死太子妃的手法一模一样,我有个揣测,应该是凶手先杀死蔡嬷嬷,易容成她的模样,趁着太子离开后,借故进内杀死了太子妃……后来皇太孙回来后,她便又趁乱而去,留下蔡嬷嬷的尸首,跟其他死者混在一起,让人无法察觉真相。”
    季陶然略觉惊心:“既然这样,杀人的是个高手,宫中这样的高手,会是什么人?”
    季陶然本能地看向白樘,却见白樘正望着云鬟,至于后者,却眉尖若蹙,双眸空濛。
    原来云鬟竟想起昨夜赵世跟自己的对话,以及宫变那夜,她问萧利天宫中是否也有辽人细作,当时他的回答。
    门口有书吏来到:“宫内来人,说是圣上传召尚书即刻入宫。”
    云鬟正欲同去,季陶然忽地咳嗽了声。
    
    第487章
    
    白樘早看了出来,当即便出门自去。
    季陶然见屋内无人,先拉住云鬟问道:“你怎么在宫内住着了?”
    云鬟便说了皇帝叫留的事,季陶然无语,忖度道:“原来如此,倒也是圣意眷隆。”
    叹了一声,便又说:“是了,我留你是因清辉先前同我说的一件事,他本要找你商议,只是你近来忙的不得闲,他也有些没好意思。”
    云鬟忙问何事。季陶然道:“先前蒋勋不合受伤,住在白府你是知道的?”
    云鬟点头:“这又如何?”
    季陶然道:“那你可还记得上回顾芍跟其母也住在白府?”
    这数月来京内的风云变幻之快,叫人防不胜防,竟再顾不得留意别的,何况顾家的事原本也算完了的。
    听季陶然又提起来,云鬟心头一动。
    先前柳纵厚退婚,惹得顾府里那些浅薄的人上下议论,顾夫人受不住,便带女儿回了白府。谁知道后来恒王出事,保宁侯也被牵扯其中,一家子都倒了霉。
    顾家的人悚然而惊,这才知道竟是“因祸得福”,于是便又不免殷勤前来白府劝慰。
    那顾夫人也因为总住在娘家,到底不像话,便收拾起来,带了顾芍重又回到顾府。
    这倒是也罢了,有些离奇的是,不知竟从哪里传出了些流言,说是在白府内养伤的蒋勋,有意顾小姐。
    白清辉无意听说此事,忙去询问蒋勋。
    蒋勋却矢口否认,只说并无此事。
    然而这话自然不会是凭空传来,必然要有些形影才可被人编排。
    因是内宅的事,清辉又不便大肆查问。只是他却是知道且警栗顾芍为人的,想到上回跟顾芍“不欢而散”,心中生疑。
    本来此事传传也就罢了,谁知却有个人坐不住了。
    这人自然便是张可繁。
    自从蒋勋上京,头一天便歇在张府,久别重逢,两人又陡然相见,可繁虽不敢透露十分,心头却如鹿撞。
    谁知蒋勋偏偏又偷偷跑了出去,且因此而在宫内负伤,他竟又不愿歇息将军府,反而去了白府。
    那几日,张可繁因惦念不下的缘故,便正好儿借口拜会顾芍,频频往白府走了几遭儿,交际是假,实指望见一见蒋勋。
    谁知白府人多眼杂,要相见也是难得。
    最后,却又渐渐地听到这样的风言风语。
    可繁半信半疑,按捺不住,起初还欲假扮男子,只做蒋勋的同僚前来探望,怎奈她先前来过白府几遭儿,众人都是认得她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