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悍明 >

第313章

悍明-第313章

小说: 悍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高一功带着李来亨也到了阵前。安**正在清剿残敌,收拾战场。李过刚刚一脚,把马靴也踢坏了,脚趾头受了点伤,正在换着靴子。

“爹,您老没事吧?”

见到了义子,李过的脸上露出了怅然的笑容:“我能有什么事,倒是你小子,真让爹刮目相看啊。”

李来亨跳下了战马,见到了亲人,满肚子委屈都涌了上来,“爹,孩儿还以为见不到您了!”

父子两个抱在了一起:“傻小子,哪个将军不是从尸山血海里面出来的,这往后你可再也不准哭了。”

李过这么说着,他的眼角也涌出了泪水。

“爹,鳌拜呢?”

李过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条臂膀,李来亨一看,眉头就皱了起来:“爹,您没杀了他啊?”

“被人救走了,但是你放心,爹爹布下了天罗地网,鳌拜逃不了,前来救他的人更逃不了!”

李过这么从容,当然是有他的信心,如今各方安**都在快速到位,一张大网已经编制好了,就看能网到多少鱼了。

“全军听令,立刻分成四队,给我追击鳌拜,不抓到这家伙,不许收兵!”

“遵命!”

安**当即动了起来,高一功依旧带领着精骑追在最前面,李过将手下四个团的兵力分成四队,像是一张大网,不放过任何可疑的目标,他们快速的追下去。

……

苏克萨哈带着鳌拜,仓皇的向东逃去,路上鳌拜是半昏半醒,身上都被鲜血染透了。嘴里不断的喊打喊杀,让苏克萨哈直皱眉头啊。

虽然两个人有些不对付,可是好对兔死狐悲,看到了这里,苏克萨哈也忍不住叹息。‘

“鳌拜,你要是听话,不争强好胜,何至于如此啊!”

他们正在跑着,突然眼前一条大河拦路,白浪滔天,浊流滚滚。苏克萨哈急忙勒住了战马。

“这是什么地方?”

“洛水。”

“你们快去找船,渡我们过河。”

“遵命。”几个鞑子转身而去,苏克萨哈焦急的在岸边等待着。

“苏,苏克萨哈……”

急忙回头一看,原来正是鳌拜在喊他。

“哎,鳌拜,你还是老实休息吧,我会平安把你带回去的。”

“不,不成了,我鳌拜一生英勇,死在了战场上,也是一大幸事。不过我不甘心把一肚子的话带走,老兄,你愿不愿意听听啊!”

“唉,有什么话,等着见到摄政王再说吧!”

“那就晚了,就当是为了大清,你也要把我的话听下去。”

苏克萨哈无奈,只能蹲在了鳌拜的身边,听着他的话。

“我此番和安**交战,感想颇多,我练之兵,已经是大清数一数二的劲旅,然则和安**抗衡,依旧落败,你以为是何原因?”

苏克萨哈不耐烦的说道:“还不是安**火炮犀利,队形严整,不论是多好的武术,都没有用处。说句实话,大清骑射立国有些偏了。好在摄政王已经察觉了,正在大力训练新军,演习安**的战法,要不了多久,我们八旗劲旅就会拥有一支强悍的战兵,到时候横扫安**,不在活下!”

“咳咳!”鳌拜咳嗽了两声,一股鲜血流淌到了嘴边。

“哎,你都这个样子,还说什么啊,快点休息吧!”

“别。”鳌拜用仅存的右手抓住了苏克萨哈,低沉的声音说道:“你听我的,摄政王的军队一旦练好,就是我们大清亡国灭种的时候。八旗终究还要依靠骑射立国,还要在马背上生活。”

“鳌拜,你莫不是糊涂了,你练兵的时候,不也是学了很多明人的做法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就算我们练得比安**还厉害又如何,他们可以组织起十倍百倍的军队,早晚会把我们的消耗光的。我这次和安**大战,虽然惨败,但是却有一点感悟,还请老兄仔细听着。不论是攻还是守,只要在中原之地,我们都不是明人的对手。围绕着城池争夺,虽胜尤败!为今之计,想要保存大清,就要退出关外,重新依仗骑射,无牵无挂。明人杀来,我们就退走,他们走了,我们再回去。就像蒙古那样,不管是明廷多么强大,都能有一线生机。”

“你,你这是让八旗退到关外啊?”

鳌拜苦笑着点点头:“除此之外,我再也想不出大清还有什么生路了,赖着中原之地,只能害死所有人,到了关外,才能扬长避短。”

说到了这里,鳌拜用力的攥住了苏克萨哈的胳膊。

“我们以前有些不快,可是看在大清的面子上,看在所有满人的生路上面,你务必要把……”

鳌拜还没说完,突然远处一阵马蹄声音,高一功带领着人马已经冲了上来。

“别放走鞑子,杀!”

“啊!”

苏克萨哈顿时脸色铁青:“怎么还有找到船只啊?”

“大人,这里船只都被收走了。”

“哎!”苏克萨哈只能长叹一口气,急忙带着人马沿着河,逆流而上,想要逃命。可是这时候除了高一功之外,另一路由熊心率领的安**也杀了过来,正是他们收集了所有船只,封锁了洛水。

“鞑子,还想往哪跑!”

熊心指挥着人马,正好挡在了苏克萨哈的前面。枪声大作,手榴弹齐飞,一转眼就把鞑子炸得人仰马翻。

苏克萨哈一件不好,根本不敢硬碰硬,只好夺路而逃。就在他逃跑的时候,几个护着鳌拜的鞑子落在了一旁,安**冲上来他们纷纷中枪,没有了奴才的帮助,鳌拜也从战马上重重的摔了下来,当即昏迷过去了。

熊心领着人冲到了近前,看到了鳌拜,顿时眉头一皱。

“这时候大人物,给我捆起来!”

正在这时候,高一功赶了过来,他也一眼看到了鳌拜,顿时笑道:“有福之人不用忙,熊团长,你抓到了鳌拜,可立了大功啊!”

熊心还不相信,踢了鳌拜几脚,大笑道:“这是什么狗屁第一勇士啊,第一豆腐还差不多!”

第三百六十八章光复陕北

自从顾振华入主河南以来,河南最热门的行业,除了当兵之外,就是拨弄算盘,当“会计师”。

和以往朝廷差不多就成的态度迥然不同,顾振华对数字要求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每一笔账,哪怕是一个铜子,都要算得清清楚楚,不管是各级的官府,还是军队,全都是如此,没有例外。

各地都需要大量的计算人才,不少店铺的账房先生经常被借调,有些读书人也放下了架子,偷偷买了一副算盘,在家里头苦练,争取替官府办事。不光能赚到养家的钱,搞不好还能一步登天,自然是趋之若鹜。

如今又到了一年秋收的时候,不少人都摩拳擦掌,而且今年更加热闹的是两淮也来了不少账房先生,这帮人原本都是效力盐商的,随着两淮纳入安**,人才的流动也频繁起来。

两淮的这帮人天天和银子打交道,个顶个的都是高手,有他们在,那些复杂的账目很快就弄得差不多了。

刚刚上任的河南巡抚阎应元抱着一大摞的账本,喜笑颜开的走进了王府。一见到顾振华,他就献宝一样,将清单送到了顾振华的面前。

“王爷,今年河南除了归德和豫北等地有了些许的兵灾,其他地方全全都风调雨顺,又是一个大丰收啊!”

顾振华也露出了喜色,看来要命的小冰河期已经过去了,农业走向了正常。有了粮食,就有了一切,中华新一轮的强盛已经不远了!

“阎巡抚。今年能收上来多少粮食?”

阎应元笑道:“王爷,今年比起去年,又多开了七百万亩的土地,由于水利工程的修建,粮食产量还能提高不少,算下来,差不多能收到一千五百万担粮食。去年还剩了三百万担左右的存粮。照这个势头,只怕明年各地的粮仓都要屯满了,粮食要多的没地方放了。中州大地,重现文景之治,王爷居功甚伟啊!”

“不用拍马屁!才区区两三年的时间,河南远没有恢复元气。粮食够用就成。积存多了。反而不美,尤其是要防止谷贱伤农。”

阎应元笑道:“王爷,听说去年您就推行了保护价格,今年是不是也要这么做?”

顾振华想了想,说道:“这个保护价格是要每一年都有的,但是连续的丰收,必定造成粮价下跌,我看还要增加其他配套的策略才行。”

“请王爷示下。”

“上海开埠通商。江浙各地陆续扩大桑田,湖广也在大力的种棉花。必然造成粮食短缺。完全可以把河南的粮食卖过去。再有光吃粮也不行啊,还要吃肉,汉人的身体没有鞑子强壮,就是缺肉,现在粮食多了,就要鼓励养猪,养羊,你让下面尽快拟出一份鼓励养殖的办法出来,养的多,有奖!”

阎应元忍不住发愣:“王爷,这老百姓养殖鸡鸭猪狗,本是自己的事情,朝廷给予奖励,恐怕不妥吧?”

“有什么不妥的!”

顾振华笑道:“秦国就奖励耕战,本朝不也是劝课农桑吗!不过光凭着当官的喊两嗓子,是没多大用处的。正所谓无利不起早,还是要学着用利益作为杠杆,才能水到渠成!”

这话不错,可是听在耳朵里,总有一些怪怪的。

“王爷,历代都是以德育民,您这是以利使人啊!”

“哈哈哈,阎先生,你以为圣人教化如何?”

“自然是对的。”

“古往今来,有多少圣人呢?”

“这!”阎应元一下子愣住了,沉吟一下说道:“当年夫子以为内圣外王,才是圣人,如此标准,不过是三皇五帝,尧舜禹汤,周文周武而已!孟子倒是降低了要求,内圣也为圣人,夫子堪称圣人,孟子也才是屈居亚圣。后辈贤达虽众,刚称圣人者绝无仅有。最近的,诸如阳明公,倒是开创心学一脉,或许堪称贤达!”

顾振华忍不住哈哈大笑:“阎大人,天下亿万之众,没有一个圣人,却要用圣人之道治国,这能行得通吗?古往今来,全都是外儒内法。以利御人如何?让天下万民得利,那才是真正的大仁大义!才是圣人之道!”

“王爷说的妙,王爷你这几句真该贴在外面,让老百姓都知道。”吴凯杰一面笑着,一面走了进来。

“圣贤那一套,夜半没人的时候,拿出来看看,修身处世或许不错,拿来治国,就不免有些荒唐了。”

阎应元苦笑着摇摇头,道:“吴参谋,你现在是越来越离经叛道了,我听说你和那个黄宗羲凑到了一起,还要革新儒学,说什么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非是一家一姓的天下,乃是万民的天下。李自成用刀枪造反,你这是用笔杆子造反啊!”

吴凯杰不以为然的笑道:“那又如何,皇帝有错还不能说了!再说了,我就不信,大胜鞑子,靠的是将士用命。就拿眼下来说,李过他们活捉了鳌拜,你说和皇帝有啥关系?”

“鳌拜!”

顾振华一听,顿时豁然站起,说道:“当真捉了鳌拜?”

吴凯杰急忙笑道:“那还有假吗,王爷您请过目。”

顾振华急忙将战报接了过来,仔细看了起来,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太好了,李过他们可是大功一件,尤其是李来亨,能凭着弱卒,拖住鳌拜三天,该奖,该重重的奖励!”

顾振华很少直接点名奖励将领,这一次也可见他的欣喜。提到了鳌拜,很多人都会想到那个专横跋扈,目空一切,最后被康小麻子干掉的权臣形象。

不过仔细推究,鳌拜绝对是满清定鼎中原的重要人物,多尔衮在1650年死后,南明的势力依旧十分强大。在李定国等抗清名将的率领着之下,先后掀起了几次反清的浪潮。这段时间正好鳌拜秉政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