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宠妾为后 >

第41章

宠妾为后-第41章

小说: 宠妾为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到兰芝进了屋子,看不见了,赵郁这才又坐回了榻上,把玩着一把匕首,想着心事。
  傍晚时分,赵郁和胡灵一起,带着随从骑马到了运河码头,预备乘船沿水路进京。
  赵郁下了马,刚把马缰绳扔给了小厮知文,正要等着胡灵一起上船,却听到前面船上有人叫他,抬眼一看,发现原来是宛州胡珠楼的高掌柜,便笑了起来。
  高掌柜跳下船,带着两个青衣劲装青年过来给赵郁请安。
  得知高掌柜也要进京,赵郁素来好客,便笑着道:“我也要进京,咱们这一路倒是可以彼此照应!”
  高掌柜忙趁机邀请赵郁胡灵和他同船进京。
  赵郁看了看高掌柜的船,确实比他的要好不少,便欣然同意了——他何等聪慧,早看出林文怀及属下都在笼络他。
  像林文怀这位手握权柄的大太监,他一向是能不得罪就不得罪,毕竟对方在皇伯父面前颇有脸面,一句话或许就能令自己失宠。
  不到一盏茶工夫,青衣楼的船就拔锚起航,在如血夕阳中往京城方向而去。
  京城正笼罩在淅淅沥沥的秋雨之中。
  这雨已经下了好些日子了,即使是庆和帝的延福宫也是又湿又冷,因此早早就生了地龙。
  丞相武应文和吏部尚书兵部尚书一起退了下去。
  庆和帝坐了半日,身体有些沉重,便起身在大殿里踱步。
  外面阴雨连绵,大殿里碧玉炉焚着速水香,清雅的香气在大殿里蔓延着。
  踱了几步之后,庆和帝停在了一边侍立的白文怡面前,皱着眉头问他:“太子如今还和那几个男宠狗扯羊皮么?”
  白文怡垂下眼帘,不敢吭声。
  太子一向水旱并进,男女不忌,陛下是早就知道的,原本就厌恶太子,后来就更厌恶了。
  庆和帝一看白文怡的神情,就知道被自己说中了,恨恨道:“他实在是不争气啊!”
  白文怡更是沉默,一口大气都不敢出。
  庆和帝心里涌起浓重的绝望,看向白文怡:“这个能治么?”
  不等白文怡回话,他便恨恨道:“自然是不能治的,孟家是好样的,可惜孟良娣娘家那一支——孟良娣的父兄也都是水旱并进,家里成群的娈童,这是天生的!”
  白文怡背脊上早冒出了密密一层冷汗。
  其实要他说,太子赵曙其实还可以,只是性子软了些,感情细腻了些,在情,欲一事上贪了些。。。。。。
  这样的人,适合做诗人,却不适合做大周帝国的帝王。。。。。。
  最重要的是,庆和帝见不得这种水旱并进之人,死去的孟良娣就因为父兄爱好此道,儿子赵曙当了太子,她也没被追封。
  林文怀正是这时候到的。
  他微笑着走了进来,行罢礼便道:“陛下,端懿郡王在文德门递牌子候见!”
  庆和帝闻言大喜,满心的阴霾一扫而空:“阿郁来了?快宣!”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发放60个红包~

  ☆、第四十二章

  赵郁像排演小戏一般; 把今日觐见自己要说的话,要做的动作都想好了; 因此一进延福宫; 看了一眼庆和帝就跪了下去; 声音带着哭腔:“求皇伯父成全!”
  庆和帝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接着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走过来亲自扶起了赵郁:“阿郁,你这是怎么了?”
  赵郁双手搭在庆和帝手上; 双眼含泪抬头看向庆和帝,眼皮微红; 黑白分明的眼睛湿漉漉的; 跟受了委屈的小孩子似的; 他咬了咬嘴唇,却不肯说; 只是摇了摇头; 又低下头去。
  庆和帝心疼极了; 扶着赵郁:“阿郁,你有什么话不能和朕说么?”
  赵郁只是落泪。
  庆和帝还没见过大男人哭个不休; 简直是没有办法,只得向白文怡求救。
  白文怡态度沉静; 指挥着宫女太监送上盥洗之物; 服侍赵郁洗了脸。
  赵郁清俊的脸上蒙着一层水汽,瞧着越发的稚气,他看着庆和帝; 声音里满是委屈:“皇伯父,侄儿想求您件事,不知道皇伯父能不能答应。。。。。。”
  不知为何,明明是演戏,可是看着庆和帝,赵郁忽然悲从中来,泪水不受控制涌了出来。
  他自己也是一惊,忙用手去揩拭。
  庆和帝从来见到的都是喜笑颜开的赵郁,还没见过伤心成这样的赵郁,急急接过白文怡递过来的白绫帕子,亲自去拭赵郁的泪,心里一阵酸楚。
  赵郁从庆和帝手里接过帕子,用力摁在了自己眼睛上,心里有些纳闷,又有些羞愧——他原本的设想是眼睛含泪,看着凄惨就行了,没想到居然成了大哭包,真是怂得够呛!
  见赵郁已经平静下来了,庆和帝这才温声道:“说吧,阿郁,你要求朕何事?”
  赵郁吸了吸鼻子,看向庆和帝:“皇伯父,我想分府另居。”
  庆和帝闻言,心里一惊,抬眼看向林文怀。
  林文怀忙微不可见地摇了摇头。
  庆和帝这才看向赵郁:“阿郁,你为何有这个想法?”
  赵郁早已胸有成竹,眼神忧郁看向前方的雕花长窗,哑声道:“皇伯父,福王府也就那么大,我父王有一正妃二侧妃三夫人,还有二十六个妾室,无数的通房。除了嫡出的世子,我还有九个弟弟,十二个妹妹。”
  他声音平静,却如同冰层下的河水,冷冰冰没有一丝生机:
  “我父王的妾和通房很多比我年纪还小。”
  “不大的王府,挤满了男女主子和侍候的人,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眼睛,简直令我喘不过气来。”
  “我已经十七岁了,完全可以分家出去,自己创下家业了,而不是日日守在王府的四角天空内,看着这些人为一点点利益你争我夺睚眦必报。”
  他起初还是演戏,可是越演越投入,最后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皇伯父,好男儿志在四方,我若是继续呆在王府,早晚会变得和他们一样,父王扔下一点残羹冷炙,我就像狗一样扑上去抢夺撕咬!”
  庆和帝悚然而惊,但是想象了一向赵郁描述的画面,他全身的寒毛就竖了起来。
  片刻后,庆和帝缓缓道:“阿郁,你想怎样?”
  他最怕的其实还是王府内宅那些饥渴的女人毁了赵郁!
  想起往事,庆和帝冷汗都冒出来了。
  他自己就是十三岁的时候被。。。。。。后来就有了第一个儿子赵曙。。。。。。
  每每想起这件事,庆和帝就觉得浑身发麻,寒毛直竖,恨不能人生重来一次。
  不能让阿郁重蹈他的覆辙。
  赵郁看向庆和帝,寒星似的双目沉静异常,浑不似他这个年纪:“皇伯父,侄儿恳求您颁下旨意,让侄儿分府另居,侄儿净身出户,福王府所有产业,侄儿绝不觊觎。”
  庆和帝默然片刻:“那你母妃。。。。。。”
  赵郁垂下眼帘:“我母妃对我父王痴情痴意,为了我父王付出良多,若是勉强让她跟着我离开王府,实在是罔顾人情,我这做儿子的怎能如此不孝。”
  庆和帝似乎想起了什么,过了一会儿方道:“阿郁,分府以后你有什么打算?”
  赵郁一听,就知道有戏,抬眼看向庆和帝,眼神清澈:“皇伯父,我在宛州的梧桐巷买了个宅子,已经修缮过了,随时都能够搬进去住!”
  庆和帝一听,顿时有些犹豫:“那宅子会不会有点小?你毕竟是郡王身份。。。。。。”
  赵郁笑了起来:“皇伯父,我腊月就准备跟着商队去西北了,我计划发卖完货物,跟着向导看一看西北,再去西域游历,看看我们大周的大好河山——我以后说不定就不回宛州了,郡王府成年累月空着,何必要那么大!”
  赵郁的话甚有感染力,庆和帝想象了一下,就有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自在感,不由笑了起来,温声道:“好男儿志在四方,既然你想游历西北西域,皇伯父又怎能阻拦你?”
  他吩咐白文怡:“你来拟旨吧!”
  赵郁小尾巴一样紧紧跟着庆和帝,生怕庆和帝反悔。
  庆和帝又好气又好笑,抬手在赵郁脑袋上拍了一下,道:“傻孩子,朕是天子,怎么会出尔反尔?答应你了朕就一定能做到!”
  赵郁抿着嘴只是笑,眼睛亮晶晶,跟小狗似的可爱极了,看得庆和帝心里一片柔软,伸手在赵郁背上拍了一下:“阿郁,大周与西夏的战事一直未曾停息,你这次去西北,让林文怀派几个人跟着你去吧!”
  赵郁满口答应了下来。
  见到皇帝的玉玺盖在了圣旨上,赵郁这才松了一口气:“皇伯父,我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呼吸了,你不知道王府有多逼仄——女人多了真是麻烦!”
  见赵郁笑得欢畅,庆和帝也笑了,温声道:“你这次去西北,也帮朕看看,想一想大周该如何经略西域,待你回来,给朕写一个条陈,让朕看看。”
  赵郁早有此意,当即答应了下来:“皇伯父放心,我正有此意!”
  庆和帝亲自下旨,吩咐福王府庶出的次子端懿郡王分府另居的消息,很快就淹没在了京城庆贺千秋节的热闹之中,没有激起一丝涟漪。
  赵氏皇族除了当今天子庆和帝子嗣稀少,只得太子赵曙一个子嗣外,庆和帝的兄弟们都子嗣旺盛,像端懿郡王这样的宗室郡王不知道有多少,在京城根本激不起多大浪花。
  京城王府外书房内,檀香悠悠,茶香袅袅。
  福王心事重重,一言不发。
  赵翎沉吟了一下,道:“父王,阿郁从小就不爱受拘束,也对政治没有兴趣,与其让他在府里闷着,不如让他走出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大周宗室养的废物够多了,不必把他也逼成废物!”
  福王哼了一声道:“这小兔崽子居然能说服皇兄。。。。。。”
  赵翎不明白父王话中之意,便道:“我们堂兄弟中,也就阿郁生得与皇伯父有几分相似,皇伯父一向疼爱阿郁,阿郁又乖巧,这也没什么啊!”
  福王看了赵翎一眼,最后也没说什么。
  正在这时,小厮在外面道:“启禀王爷,端懿郡王到了!”
  福王淡淡道:“他来做什么?”
  赵翎却笑了:“阿郁必然是来向父王禀报分府另居之事!”
  赵郁一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父亲福王与见庆和帝完全不同,一本正经走了进去,规规矩矩向福王行礼:“给父王请安!”
  福王看了他一眼,道:“说吧,你想做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八点还有一更哟*^_^*

  ☆、第四十三章

  赵郁眼神带着祈求看了赵翎一眼。
  赵翎会意; 点了点头。
  赵郁扑通一声,结结实实在福王面前跪下; 低着头道:“父王; 父王养育儿子多年; 儿子先前只是混混沌沌过日子; 这几年大了些; 看王府的田产出入情形,这才知道父王供养王府的辛苦。”
  “按照大周律法; 大哥是嫡长子,将来王府的一切都是大哥的。”
  他伏在地上; 继续诉说着:“若我学一般的亲王庶子; 大可以赖在王府不走; 现如今指望父王养活我,父王百年以后大哥养活我。父王和大哥愿意照顾我; 这是父王和大哥的情分; 可若是我自己心安理得; 那就是我自己不成器了。”
  赵郁声音不大,可是异常清晰:“皇伯父下旨命我分府另居; 我先是一惊,接着就觉得如此也好; 我还能孝顺父王; 亲近哥哥,却不用再像水蛭一样吸父王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