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193章

华夏海权-第193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马卡诺夫还有一个令他无法启齿的原因。俄国海军内部实在是太了。相对于英法意等海军强国可以出口大量的战舰来养活船厂。但是俄国不行;别看俄国海军规模足够给力;但是造船技术和另外3强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所以;俄国船厂完全靠本国海军鄂来养活。而这样一来;海军部和造船厂之间迟早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各个造船厂为了获得订单;其中一些台面下的动作已经成为了海军中公开的秘密。综合技术和体制上两方面的原因;俄国人如果重新设计一级性能十分优秀的战舰并大量装备的话;不知道又要浪费多少宝贵的资金了。
  所以。马卡诺夫继续了原有的巡洋舰队装备思路。那就是巡洋舰部队将有少量精锐强大的巡洋舰领舰加上大量性能一般的装巡构成。其中大量装备的装巡将以亚速海型装巡为蓝本进行改进。而新式的巡洋舰领舰将摒弃在海战中大显神威的留里克型战舰;由法国和俄国的设计师重新设计一款新式的装巡。
  “为了保证足够的投射量;我希望这艘战舰能使用贵国新式的火炮;而且炮塔必须是双联;射速必须快。同时为了保证足够的航速;我需要贵国最先进的动力系统。至于装甲带的布局吗?要求很简单;主装可以抵御包括12寸的巨炮;而上装必须可以抵御10寸级别的火炮;所有的副炮全部炮塔化。对了;还有航程。我需要它可以不用补给就能在远东的海洋中任意驰骋。”面对法国设计师;马卡诺夫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这些条件实在让人十分不舒服。”事后一名法国设计师这样说道。
  而除了两款新式装巡外;俄国人更加关注的是战列舰。在他们看来;大型化的装巡只能在前卫战和对抗同级别巡洋舰时拥有优势;一旦和真正的战列舰交手;吨位和武器上的差别足够在硬碰硬的战斗中轻易的解决对方;即使像pisa级这样的顶尖装巡也不行。而且受到了北洋可能订购新式的但丁级战列舰的刺激;俄国人决定建造新式的战列舰。
  建造像但丁级那样;吨位达到1万4前多吨的战舰对于俄国造船业来说无疑是冒险;在设计战舰时。俄国人依然决定利用数量优势压倒对手的质量优势。在武器的选择方面;4门12寸主炮是一定的;并且将使用法国人新研制出来的双联电驱动炮塔。保证射速;同时配备法国人专有的苦味酸高爆弹(历史上;第一个完成苦味酸装药实战化的国家是法国而不是日本、英国
  而在副炮方面;俄国人摒弃了原先大量装备的6寸速射炮;在俄国人看来;这些射程较近;而且不能有效击穿对方次等防护区的火炮在面对对方的主力舰艇中没有任何作用。至于扫甲板;射速更快的4。7寸速射炮就可以胜任;这样一来;俄国人可以将节省下来的吨位用于安装更大的副炮。所以;俄国人在战舰副炮火力选择上;决定安装8门8寸炮和8门4。7寸炮。而8寸炮则布置在战舰的4角的炮塔中;这样一来;俄国战舰就可以保证侧弦投射火力达到4门12寸炮;4门8寸炮和4门4。7寸炮。
  这样的火力分工相当明确;12寸炮用于对付对方的主装;8寸炮用于攻击对方的次等防护区;而4。7寸炮则用于对付鱼雷艇和扫对方的甲板。本来在俄国海军中有人提议学习意大利人的pisa级装巡和但丁级战列舰中轴布置主炮和二级主炮;但是这个观点被海军和造船两方面都驳回了;原因很简单;如果中轴布置的话;船体一定会拉长;这样一来对于俄国造船厂和远东室兰港的船坞是一个挑战。而如果将主炮下降一层甲板布置;而让8寸炮布置在后面形成伪背负布局的话;又会严重影响试航性。所以不得不作罢。
  至于装甲防护吗;俄国人已经对新式装甲布局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这方面;俄国人做的很不错;10寸的主装覆盖到中甲板;上面是6寸的上装甲。甚至就连船体首尾都有的装甲防护;可以说除了舰桥外绝大部分侧弦全面免疫6寸以下火炮的攻击。
  也许是因为装甲和武器堆的太狠了;留给这艘船的动力系统的配重有些过低。1万2千多吨的战舰堆出如此之多的武器和防护已经很难了;更为关键的是还要考虑试航性和航程;所以这级战舰的航速被削弱到16节左右。对于这一点;马卡诺夫曾经提出了反对意见;甚至不惜增加吨位。但是在俄国造船厂方面和海军部的压力下;马卡诺夫最终还是让步了。就这样;俄国新一级战列舰被设计成了注重火力和防护;但是航速较慢的铁乌龟型战舰。
  得知新的造舰计划后的沙皇十分兴奋;甚至不惜停止部分已经开工战舰来为新船提供船台。而作为俄国新式装甲巡洋舰领舰的某型战舰则在法国建造。在称霸远东的梦想下;巨大的俄国战争机器终于开始发力;大量的主力舰建造计划被付诸实施。一轮新的海军军备竞赛拉开了帷幕!
  感谢书友山青盈的打赏~~~。这收藏为啥又下降了……!看盗版的也给一星物质的支持吧;好让作者有些动力啊~~~~。



第二百九十四章 进京

  作为清日甲午战争中的大功臣和策划者;在处理完紧要的事情后;徐杰自然要和李鸿章等人一起进京;这不仅仅是向中枢汇报这一年来北洋水陆二师的战况。更是一个关系到重新分配权利和战利品的重要事情;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在战场上的搏杀。这直接关系到战后清国政治版图的划分和自己今后的计划。所以;徐杰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应对!
  而与此同时;中枢内部无论是帝党还是后党也开始准备应对进京要权的师徒二人。无论中枢的那些大臣们如何失落;但是甲午之战中;清国之所以能获得大胜;北洋居功甚伟;无论如何;不给点权利和好处;怕是北洋绝对不会善罢甘休。而在慈禧眼里;如果说以前的北洋只是实力强大;让她有些不安的话;那现在的北洋可是已经到了一种尾大不掉的程度了;绝对不是中枢一两句话就可以限制的了。
  不过慈禧毕竟是慈禧;几十年来的宦海沉浮让她多次面对这种外重内轻的局面。从最初清除肃顺等人;以及后来裁撤湘军和淮军。慈禧都获得了胜利;这一次;他依然信心满满;淮系和各方势力联合起来的北洋确实强大。但是在慈禧看来;这个强大只不过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楼阁;现在的北洋成分太杂了;各方都有自己的需求;只要能动之以利。在利益的驱使下;这个看似强大的联盟就会土崩瓦解。而慈禧的第一步棋就是下在了徐杰这个北洋新贵身上!
  就在李鸿章和徐杰两人到达北京的第三天;李鸿章进宫面圣。正当张佩纶和徐杰在驿馆中商讨事情的时候;翁同龢和庆王的到来;让两人有些不知所措。“济世;我这个终身不得启用的人先行回避一下。”张佩纶说完就退出来堂屋。于是片刻之后;只剩下徐杰、庆王和翁同龢在场了。
  双方宾主落座后;自然少不了一番恭维。对于庆王和翁同龢此行的目的;徐杰不太清楚;但是对于这两个一个属于后党一个属于帝党的人物同时来到这里。徐杰还是有所警觉的。“看来在光绪和慈禧眼中。北洋的威胁已经隐隐上升到了第一位。为了中枢的权威;他们很有可能联手先分化和削弱北洋。而后才是权利的争夺。“徐杰心中隐约透出一丝不安。而随后的交谈中;庆王和翁同龢的所言正好应证了这一点!
  “不知此战之后;徐大人有何打算;是继续留在水师还是另寻高就啊。”翁同龢满面春风的说道。看着翁同龢的笑脸;徐杰潜意识的就有一种厌恶的感觉;对于清末清流的不肖;对于翁同龢为图私利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的做派;就不仅仅是厌恶了。
  “这一切还不是看朝廷的安排。”徐杰随便说道。
  “对于徐大人这种年少有为的青年才俊;太后和皇上还是十分看重的。照理说徐大人完全可以掌数省之地了。但是太后老佛爷说了。徐大人精通海事。还是总管海军比较好。”庆王试探性的说道。
  “徐大人之才可不仅仅是管理一个北洋水师。其实徐大人完全可以总领海军衙门的事务。何况现在北洋声势已足;为国家计;这南洋、两广和澎湖水师也该整备一下了。不知道徐大人意下如何啊。”翁同龢继续说道。
  “这个想法倒是不错;去海军衙门就等于和北洋脱离了直接联系。而到时候;朝廷不拨款;北洋要扩军;自己正好受这个夹板气;至于说冷南洋等水师;这完全是借自己的手来扶持刘坤一;这个看似风光无限的位置可不是自己能坐的。”徐杰心中冷笑道。
  “微臣还是更适合在地方效力;这北洋舰队虽然已经今非昔比;但是与俄国人相比还是想去深远。为我大清抵御外敌才是徐某最合适的位置。”徐杰对这些帽子可不敢冒;他更关心的是自己能掌控多少实权。
  “此子野心还真是不小啊。”庆王心中暗暗说道;不过庆王可不怕徐杰的权力过大;如果徐杰没有野心;那慈禧太后的计划反而无法展开。现在能公开满足徐杰对权利要求的人是谁?只有太后一人。即使李鸿章也只能争取而不能一定保证可以达到。而翁同龢的第一反应就是一种厌恶;在他看来仅仅是一次战争的胜利就想同时坐到封疆大吏和海军提督这两大要职实在是有些过分。
  “徐大人的意思本王明白了;本王相信徐大人的才能;但是最终是否可以如愿还是要看徐大人怎么做;太后是否满意了。老实说这东北乃我大清的龙兴之地。事关重大啊。”庆王明白;李鸿章关于插手东北的折子背后的人可能就是这个徐杰。他在这里暗示徐杰;如果想达到目的;那么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太后;李鸿章都不行。
  “正因为是龙兴之地;所以才必须建设和严加防范。俄国人觊觎东北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果中枢不准备;光靠北洋的话。一氮战;恐怕东北危险啊。”徐杰绝对不能表示什么;只能暗里提醒中枢;这俄国人可不是日本可以比的。
  而庆王听了以后也不由的打了一个冷战。此次战争中俄国人的狠毒可是让慈禧光绪这携廷大佬们十分后怕;前一天还是盟友;说翻脸就翻脸直接武力夺取这种对土地的极端渴求可是让中枢十分后怕啊;在他们看来;日本算完了;那么一旦俄国人腾出手来的话;那第一个目标怕就是清国的东北吧?咸丰时候已经丢了150多万平方公里了;要是再把盛京等地丢了的话;满人的根基可就全没了!
  “既然如此;那本王就暂且告退了;希望今天说的话;徐大人可以好好考虑一下;想想今后该怎么做。”既然双方已经把话说明了;庆王等人留着也没有意义;倒不如先回去商讨对策。而徐杰也必须考虑自己如何应对李鸿章等人的质疑。毕竟徐杰的做法在李鸿章等人看来已经可以算成背叛了。
  “济世这是要另寻高就吗?”庆王和翁同龢离开后;张佩纶沉着脸问道。
  “当然不是;无论是太后还是皇上;都不是能做大事的人。我怎么可能投靠他们?”徐杰微微一笑说道。
  “何为大事?济世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是天大的事情了;某非济世想更进一步?”张佩纶对徐杰的敌意还是不减。
  “一场战争的胜利算什么?我想要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让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能过上幸福生活。”徐杰平静的说道。
  “治国平天下吗?也是;当年张某也是这样想的。倒是不知道济世这个治国到地是治国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