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闯王 >

第570章

新闯王-第570章

小说: 新闯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就放心去吧,这北面不但有黑牛的直罗沟根据地做后盾,还有铁子的镇北军在,鞑子要来,绝对吃不到好处的。”过天星大大咧咧的对吕世道。

    “记住,鞑子要来,我们一定要依托堡寨死守,且不可出击。”吕世最担心的是过天星遇到鞑子来袭冒然出击,以步兵对骑兵,闯军会吃大亏的,尤其,在闯军还没有遭遇过与骑兵的对抗战,还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步兵对骑兵,那只能取败之道,即便是对已经没有了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也是如此。

    “好啦,好啦,该担心的是你,而不是我。”过天星对吕世的婆婆妈妈已经有点不耐烦啦,“你以一万骑兵,对付十万李自成流寇,还是最不利于骑兵的山区,这才是我最担心的事情。”

    吕世微微一笑:“我之所以采取骑兵对付李自成,就是针对李自成的流动作战制定的,我要利用骑兵的快速机动特点,对付他的四处流动,用一战之力,彻底的解决盘踞在陕西边界最后的这股对我们威胁的势力。”吕世再次重申了自己的设想。游击战是李自成的本事,但是,对付李自成,现在的吕世有前世那个游击战天才的熏陶,尤其是东北剿匪的战例,更是让吕世自己对剿灭李自成绝对是成竹在胸,因此上,这次对付李自成,吕世就是要以流动对流动,游击对游击。

    “其实,对付李自成,还是我去比较合适,你在西安坐镇指挥调度,那样——”

    吕世微笑着打断了过天星的话头,如果再说下去,结果就又绕回了当初的话题,这时候,部队已经出发,再争论下去也没了意义。

    “你还是坐镇西安,安定地方,防备蒙古鞑子吧。”吕世再次道。

    这时候,陈策上前拱手,笑着打趣道:“你们二位还有完没完?从闯王府出来,这都出城十里了,还是这么没完没了,这仗还打不打啦。”

    吕世与过天星闻听,相视一笑,过天星再次拉住吕世的手道:“既然已经决定,那也无话可说,只是兄弟你要多多保重。”过天星小声的称呼着已经很久没有称呼的兄弟,眼角已经有泪花闪现。

    吕世感觉到了来自过天星双手上的温暖与力气,也听到了这久违的称呼,声音一时颤抖,只有狠狠的握着过天星的手,抖动两下,“我们都保重。”

    然后,调转头,对陈策和赵梓拱手道:“陕西百废待兴,也正是春耕在即,这政务上的事情,就有劳二位了。”

    二人对望一眼,然后一起给吕世拱手道:“为了陕西几百万百姓,为了闯王大业,敢不尽心尽力?”

    吴涛上前拱手道:“闯王,政务上有陈赵二位,军事上有我帮衬着大统领,闯王大可放心,我也知会了陈车,他会全力配合这一战的。”

    吕世点点,“有大军在后,有稳定的陕西在后,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的。”

    于是,大家一起高声唱和:“预祝闯王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两匹走骡抬着的一个由藤条编制的肩盂里,吕世正坐在一个精巧的小几之后,俯身看着小几上一幅由监军士侦查出来的李自成所在位置,以及他所处周边的势力环境。

    一个由骡子抬着的肩舆就是吕世的流动办公室,这不是吕世贪图享乐,而是工作需要,在马上批阅文件是不现实的,但做车就更加不便,山路难行,车马不通,这骡子肩舆才是最适合。

    吕世的出征,没有大张旗鼓的举动,一万由大朗统领的骑兵,还有征集起两万毛驴骡子,驮运必须的刀枪箭矢等等军器启程。

    至于粮食等,却不用带的太多,一来在根据地边缘作战,粮食的接济供应还没有太大问题,更主要的是,带多了粮食,会大大拖慢征集骑兵的行军速度,也不利于自己追亡逐北。

    同时,吕世也有个先天优势,那就是他的对手李自成,根本就没有立足之地,更没有一个盟友,他的四周,全部是敌人,这样,就大大的限制住了李自成的流动空间,这样,自己就更好取胜了。

    说起来,自己现在也是在替崇祯消灾解难,在历史上,李自成才是撼动大明根基的第一人,大明末期,虽然北方各地起义不断,但那些起义者都是摇摆不定,剿抚通吃,只有这个李自成小强,几次剿灭,几次站起,最后成燎原之势,彻底的葬送了大明王朝,也变相的葬送了这汉家天下。

    但是,可惜,这次李自成不巧,对上了自己这个穿越异类,剿灭他,吕世有绝对的把握,那么,只要剿灭了李自成,大明就会活下去吗?

    答案是,一样不能,因为,自己,比历史上的李自成更加强大,并且比李自成更加有方向目标,对于崇祯来说,吕世剿灭了李自成根本就不是幸运,而是加快了王朝的灭亡,只不过是由历史上的李自成推倒他,而改为吕世。

    不同的是,如果吕世以快刀斩乱麻的手段推翻大明,那么,对还没有在与大明争锋中不断强大的满清却是给灾难,历史其实就在这个时候改变了走向。

    “报闯王,有监军士新的战报来了。”王建在肩舆外小声的禀报道。

    坐在吕世身边的春兰揭开窗帘笑着道:“拿过来吧。”

    王建就将一份崭新的战报递上来,春兰也不看,就放到了吕世案头。

    吕世抬起头对春兰笑笑,然后拿起这份战报先草草的看了一眼,然后一愣,再然后苦笑起来。

    “怎么?有什么变化吗?”春兰小声的问道。

    吕世就抖抖手中的战报道:“呵呵,真没想到,洪承畴,贺人龙到了河南,他们也开始对李自成展开了围剿,这下,我们官贼要合作了。”

    春兰笑笑,不屑的道:“洪承畴,贺人龙虽然是我们的手下败将,但对李自成却还有点威胁,这样,也会加快我们剿灭李自成的速度,这是好事啊。”

    吕世苦笑着道:“官贼合流,剿灭的依旧是贼,这是什么世道吗。”


第七百二十章 全力配合



    洪承畴上位了,他不但没有在围剿吕世的几次失败的会战里,得到年轻的崇祯的责难,反倒因为其在千军齐黯的时候,放射出了夺目的光芒,而被崇祯重用。

    随着大力推行以抚为主的杨鹤的失败下狱,而一向主张以剿为主的洪承畴便得到了崇祯的青睐,这主要因为一向心求上进的崇祯,急于求成,却没有多少治理这个庞大帝国的的能力,治国策略就显得不得章法而多变,因此在大家一致倡导安抚为主的时候,他便主张招抚,但是在招抚失败之后,杨鹤被清流东林很批大批的时候,崇祯自然而然的便转向为以围剿为主。

    这时候在整个朝廷,还是清流东林,还是主张围剿为主的洪承畴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主流,这样,虽然在围剿吕世的战役里屡屡失败的洪承畴,他所表现的理智能力就显得正确无比,因此再次被东林推荐,被崇祯所接纳赏识,于是,洪承畴便被崇祯寄予厚望。

    于是,崇祯加封洪承畴为新任三边总督,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成为明廷镇压农民起义的主要军事统帅。

    新官上任,当然要有所作为,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大明朝廷对吕世已经无可奈何,最少现在是这样,但是,保住山西虽然三边总督因为陕西的失陷,成了名存实亡,但是,剩下的头衔却非常有用,于是,洪承畴再次启用贺人龙,在山西河南等地筹集了三万官军精锐,在收集了几乎三省几乎所有物资的情况下,领兵进入河南,堵住已经成为流寇最后一支力量的李自成,不让流寇再次祸乱残破大明根基。

    卢氏县西南60多公里处有个小镇,名叫朱阳关。过去,只有湖北、南阳以北的人知道这个地方,其他人对此都很陌生。朱阳关是个古镇,历史上属虢地,系豫陕鄂三省之咽喉,因其战略地位突出,唐代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在此设关。北魏后,这里也设过县、镇及直隶分州等。朱阳关虽然是个关口,但因地处深山,多数时间这儿山寂人空,只有镇南边的老鹳河水日夜不停地流淌着。

    但崇祯四年的年初,这里突然热闹起来,无数的大明官军,带着大批的辎重陆陆续续的进入狭小的南阳关,更有一杆大帱悄无声息的矗立在南阳关的残破的关墙之上。那大幬之上,一个斗大的洪字却显示,洪承畴来了。

    洪承畴的确来了,他成为大明一品高官之后,为报皇上知遇之恩,没有将他的衙门摆放在条件优厚的洛阳,却直接将自己的行辕设在了面对吕世和李自成的三角对峙的第一线——面对商洛山和吕世潼关的朱阳关。

    一个临时在关里搭建起来的棉帐里,几个上好的蜂窝煤炉子被摆在帐篷四角,上好的焦炭散发着隆隆的热量,几个小斯在帐篷里外忙碌,不断的将一应需要源源不断的送进来,以便方便这里的主官主人随时取用。

    “再加点炭火。”埋头案牍里,蟒袍辉煌的洪承畴,头都不抬的吩咐手脚轻快的小斯。

    那个小斯立刻躬身施礼,但没有出声,在这个时候,谁出声打扰了大人思路,一顿板子那都是小的,砍了脑袋都是可能,现在的这个大人,不是以文官自居,而是以督师身份出现,所行所做都是军法。

    蜂窝煤炉子是随军最方便的器物,这东西来之陕西,要一两多银子才能买到,但贵是贵点,但这东西的确为冬天里的官军野外宿营还有行军,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但便于携带,更主要的是他的实用,正因为这小小的东西,让官兵随时都能喝上原本在行军里显得奢侈的热水,还有救是热饭,这让一项在行军礼,让士气低迷到极点的官军,竟然没有发现逃跑和沮丧。

    士卒们烧的还是陕西传出来的蜂窝煤,但那东西虽然方便,但是,毕竟还是有烟有味。但是,上好的焦炭做成的蜂窝煤,却有火力旺盛,没有青烟,没有臭味的好东西,虽然,这一个购买与于陕西闯贼的东西,却让朝廷上层官吏热爱无比,就这一项,也不知道变相支贼多少。

    痛心疾首归痛心疾首,使用还是要的。

    于是,一个小厮小心的将一块焦炭做成的蜂窝煤悄悄的放进炉子里,然后用铁钩子轻轻的挪动一下,让火力旺盛起来,然后将一个大铁壶放在上面,立刻,那铁壶里便传来丝丝的水响,不到半刻,那壶里便发出了水开的翻动声。

    这样的东西,让大人随时都能喝上用翻开的谁泡出来的茶。

    捧着小斯刚刚倒上的茶水,轻轻的小酌一口,一股茶叶的香气清新就森澈心扉,让没日没夜操劳的洪承畴感觉到神清气爽,昼夜的疲劳也因此消减了不少。

    “去,传贺人龙贺将军来,我有话说。”洪承畴对一个手脚麻利的小斯吩咐道。

    那小斯也不回答,只是微微施礼,然后转身出去。

    “你再去请周暨大人过来,我也有话说。”

    周暨,原先的延安巡抚,被洪承畴无比倚重,现在依旧是带着延安巡抚的头衔,不过,延安已经是吕世小贼天下,他这个巡抚不过是一个名号,当然,如果按照大明的律法,周暨作为巡抚,失却训地,那就是死罪,但是,由于洪承畴的努力保举,周暨不但免了死罪,同时依旧以延安巡抚的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