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196章

庚子猎国-第196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詹天佑不是穿越者,听不懂这句“人没了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的周星驰似的无厘头道理,但詹天佑也知道曹跃要修建的这五条铁路的必要性。若是五条铁路能够建成,西安城立即成为西北核心,而从此之后也不需要担心俄国人时刻觊觎中国的新疆和蒙古了。他在地图上大致的估测了一下,说道:“五条铁路全部建成,最少需要五千万两银子,将军你有多少?”
  曹跃道:“我有一颗火热的心。”詹天佑郁闷不已,曹跃笑道:“我并没有打算一下子修五条铁路,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铁路一段一段分着修,当下最重要的铁路就是宁夏府到西安府的宁安线铁路。如果能建成宁安线铁路,那么我们就可以以宁夏作为军火仓库,建立大型兵工厂,为大军源源不断地提供军火了。”
  詹天佑皱眉道:“将军你修铁路是为了打仗吗?”
  “不是。”曹跃心虚地说道。
  “那就暂时放弃这条铁路。”詹天佑说道。
  曹跃心中郁闷起来,不休宁安线,那修哪条铁路?
  “我们可以先修建一条从西安到潼关的铁路,再请示河南巡抚裕长大人,请求将这条铁路延长到河南郑县(今郑州)。这样就可以通过火车将中原人口源源不断地引入西北地区,有了人口才有发展。”詹天佑侃侃而谈道,“同时朝廷借款修建卢汉铁路,北起卢沟桥南至汉口,途径河南郑县,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西北和全国连接上,更加有利于西北发展。西北发展了,有钱了,还怕修不起你设想的五条大铁路吗?”
  曹跃也不是那种顽固的人,他仔细想了一想,点头称赞道:“专家就是专家,比我这个外行强得多,好,我支持你,放手去干吧。”
  正所谓千金买马骨,容闳、严复、张荫恒、胡聘之等人被曹跃重视暗中使用,也使得一些心向变法的人偷偷跑到西北,跑去陕西或者甘肃,一直之间西北成为了不少年轻人心目中的理想国一样。
  去西北,去西北看看,为什么那么多学者都去了西北,西北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如果不是曹跃的可以压制,恐怕现在全国的报纸都在宣扬西北了。
  西北的发展引起了朝廷的注意,隆安的谎言也骗不了慈禧,只不过现在慈禧没有时间理会西北,毕竟慈禧现在最大的敌人是各个反对他的总督。
  慈禧欲废帝,遭到了海内外强烈的反对,重臣与慈禧的矛盾越来越大了。西方国家甚至武力威胁慈禧,不得废帝,现在的慈禧只需要一些零星的火苗,就能够点燃心中的仇恨。
  在漫天大雪之中,全世界迎来了光绪二十五年,也就是西元1899年。在过去的一年之中,全世界发生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就是发生在美洲大陆的美西战争,美国为了霸占整个美洲,挑起争端,与西班牙发生战争。双方激战八个月,美军死亡5000人(病死因伤感染者4500人),并向西班牙支付2000万美金,得到了菲律宾、古巴、波多黎各和关岛。而西班牙不但失去了美洲,还是去了帝国雄心,永远从列强中除名了。
  第二件大事就是中国发生政变,皇帝被皇太后软禁成为傀儡,引起了西方国家的不满,同时中国的皇太后清算皇帝党羽,导致许多人逃往国外。当然,后来他们莫名其妙地都消失了,不知去了何处,有人猜测他们被慈禧派出去的大内高手谋杀了。
  第三件大事就是非洲国家苏丹发动武装起义,向英国殖民军和埃及伪军(效忠于英国的依丝兰士兵)发起进攻,双方发生了斯图曼会战,最终手持棍棒刀枪的苏丹起义部队被英国人镇压,马赫迪苏丹再一次灭亡。
  总之这个世界非常不平静,中国更加不平静,对维新党的清算和追捕远远没有结束,而因为张荫恒、容闳等人的作用,大量的学子来到西安,并前往河西走廊。
  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秘密,也没有永远的掩盖,如果慈禧得知消息,并且有时间和精力对付自己,那么自己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幕僚桑治平首先向曹跃进言,说西北发展迅速,势必会让更多人瞩目,被太后发现是迟早的是,应该早作打算。曹跃问他如何应对,桑治平建议扩军。
  可一提到扩军,曹跃就头疼了,如今他的士兵为五万七千人,分为六个旅四个团两个营,每个月士兵的军饷是12万两银子,吃喝12万两银子,训练用度14万两银子,所以他的军队一个月就要用掉38万两银子,一年就要用掉五百万两银子。军队,军队,就是吞金兽啊,为了筹集军费,财务处长常国良年纪轻轻的头发都半百了。
  要是听到自己再扩军,常国良非得气得辞职不可,这个山西佬赚钱很有一套,少了他军队肯定完蛋。若不是常国良建议曹跃使用了西北银行发行的红钞作为军费,才使得军费紧张的情况得到缓解,这五万七千多人的队伍早就乱了。
  将近六万的军队实际上也带动了陕西省内部消费水平,常国良又建议在甘肃也推行红钞,并且在甘肃全省推行,而不是效仿陕西自愿推行,曹跃想都没想就批准了。毕竟常国良是赚钱专家,而他只是打仗的专家。随后常国良找到负责河西走廊发展的西北宣抚司胡聘之,请他协助推行,胡聘之懂得开发但不懂得经济,他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这么做会导致一些货币问题,可架不住常国良手下一个年轻人孙汝祺牙尖嘴利,被忽忽悠悠给忽悠住了,于是支持红钞发行,并收购银子和铜钱。
  这孙汝祺是苏州孙氏绸缎庄的五子,也是孙氏家族的嫡子,未来继承人。长子孙汝礼和此子孙汝禄就是因为孙氏家族族规中规定,只有嫡子才有资格继承家产这一条而远走他乡。孙老爷子本来打算培养孙汝祺成为孙家未来掌门人,于是对他偏心多了一些,可是孙汝祺这小子不是个安分的人,跑到上海去洋人的学校求学,也许是孙家天生的头脑聪慧生意经熟识于胸,在洋人学堂里做起了小生意赚了一小笔钱,但是被法国老师发现之后,将其开除了。孙汝祺心中气愤不过,跑到洋行去做小职员,学习如何做一名买办。
  孙家派人请他回去,孙汝祺固执地要求留在上海学习,后来听说自己的哥哥们在西北成为鼎鼎大名的炎黄商会总经理,大吃一惊,原来大哥这么了不起。孙汝祺在上海见到了西方商业发展,更是对家里的丝绸生意不上心了,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如果固守着绸缎庄,孙家必定落败。孙汝祺于是跑到陕西求着大哥孙汝礼,要在炎黄商会工作,并且凭借着他在上海从商的经验帮助炎黄商会成为全中国最大的商会,对抗洋货——尤其是他娘的法国人,居然把老子从学校开除。


第272章 没钱别扩军

  苏州孙氏家族孙家孙老爷一共取了六房夫人,大夫人是江南望族家的‘女’儿,嫁给孙老爷十五年之后才剩下孙汝祺。。。 。二夫人是小‘门’小户家的‘女’儿,典型的江南小家碧‘玉’,也是因为家贫才嫁给孙老爷做二房,生了老大孙汝礼和老三孙汝祥,三夫人无子,四夫人生了老四孙汝禄,五夫人生了两个‘女’儿,六夫人生了老四孙汝礽。
  家族大了是非就多,但是对嫡子庶子还是非常看重的,虽然庶长子孙汝礼能力出众,但孙老爷还是决定将家业传给老五,嫡子孙汝祺。
  孙汝礼一气之下独自闯‘荡’,最终在曹跃手下效力。其后孙汝禄,孙汝祥,孙汝礽三位兄弟也随同大哥在西北工作,孙家的男儿脑子都聪明得很,除了孙汝礼独当一面外,其他三位兄弟各司其职。可能是离开了孙老爷子的‘阴’影和影响,让孙家兄弟们反倒是发挥所长,成为曹跃手中不可或缺的商业人才。
  庶子们如今打下一片天地之后,孙汝祺这个嫡子却跑过来求着他们,岂能让他们不感觉别扭?但要说他们和最小的五弟之间有什么仇恨倒还不至于,一切都是老爷子的错。
  要说不存着隔阂却是骗人,孙汝礼始终对孙家的决定无法释怀。但这个五弟孙汝祺嘴甜,大哥长大哥短的,孙汝礼也不好把他赶走。兄弟几个商量之后,决定把小弟推荐给老友常国良,如今常国良为了军饷筹备的事儿头发都白了一半,孙汝祺这小猴崽子若真有本事,就在那里施展吧。
  仗着哥哥的面子,孙汝祺在常国良手下学习,这苏州人本来嘴皮子就利索,他在上海学习时间里又学习了法语、英语,再加上家里做生意他学习了北方官话、粤语、四川话,而在常国良身边只用了两个月时间,便说得一口子流利的陕西口音,别人愣是听不出来他是南方人,所以孙汝祺反倒成了常国良身边最得力也是最红的助力。
  通过在常国良身边学习,孙汝祺也增长了不少见识,毕竟他们是军队系统,‘逼’着人必须学习,没法子‘混’日子过。孙汝祺继承了孙家的天资聪慧,可聪明人也同样懒惰不服管教,在军队中的严格要求却让孙汝祺迅速成长了起来。通过对血军的接触和了解,孙汝祺逐渐地明白了西北军阀曹跃的实力到底有多么强大。
  西北的军政财大权,已经完全落在曹跃手中。
  二哥孙汝禄在西北重武器集团给督办容闳做秘书,孙汝祺特地询问关于西北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并从二哥的话语之中察觉到有用的信息。他从中分析得出曹跃现在需要什么,那就是缺钱,非常缺钱,曹跃想要坐吃山空居于西北不谋发展,以现在的发展足以。但曹跃若是想有所图谋长久发展,必须赚取更多的钱。
  有了钱,可以买枪买炮,可以建工厂,可以招兵买马,可以招揽移民,可以修建铁路,有了钱,曹跃的西北发展大计则能够实现。
  陕西每年向朝廷‘交’税三百三十万两银子,朝廷退回一百八十万两银子用于陕西的各项用度,而曹跃的军队每年就要用掉五百万两银子。这么大的缺口一直都是通过曹跃手下的炎黄商会和西北银行来弥补。如果不尽早开发出新的项目赚钱,那么曹跃的部队迟早会因为超发的几百万红钞而崩溃。
  胡聘之这个举人出身的洋务派官员没看出来纸币和银子之间汇率的作用‘性’,但孙汝祺这个年轻人看出来了。他有心想要向曹跃献计,但毕竟人微言轻,所以他等待时机,等待能够亲自见到曹跃的最好机会。
  很快这个机会就来了,曹跃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防止朝廷对西北进行制裁,他于是决定继续扩军。但这次扩军却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增加军队,而是在西北武装力量联盟的基础之上,建立全民兵役制度,要求西北百姓尤其是男丁平日为民,战时为军的制度。
  但这一切还是需要钱,还是需要大量的钱。
  曹跃找到财务处处长常国良,想起询问能否‘抽’出资金来,常国良瞪着眼睛直接拿过来账本说:“大帅,去年我们赊欠了西北银行一百一十万两红钞,你说这笔钱怎么办?”
  “再说,再说。”曹跃打着哈哈说道。
  常国良气道:“我的权利管不到扩军不扩军,但是我要告诉将军的是,按照我们的军饷开支,能够达到平衡的军队人数是两万人,也就是说您要裁撤四万七千人才是。”
  “但是我要扩军三十万。”曹跃淡淡地说道。
  “不可能!”常国良断然拒绝道:“将军,扩军不扩军当然取决于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