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235章

庚子猎国-第235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张之洞是不肯相信的,因为他带过兵,他知道带一支军队要花费多少银子,一个士兵军饷是一两二钱,军官每升一级,加一或者二两银子,当年的自强军有40个营两万人,每年他要开支80到100万两银子,那么推算一下曹跃的血军,最起码要800到1000万两银子。
  陕西、青海、甘肃三省才多少税收,1000万两银子养兵?简直异想天开。
  所以幕僚梁鼎芬说道:“根据我们的推测,曹跃只有五万军队,其他只不过是民夫和散兵游勇用来押运粮草而已,他号称二十万,不过是效仿三国时期曹操二十万大军南下号称八十万罢了。”
  “说起曹操,你们不觉得曹跃也姓曹吗?”幕僚辜鸿铭立即说道,“都是老曹家的,都是曹贼。”
  众人忍俊不禁,这辜鸿铭喜欢标新立异,说话**夸张,尤其是喜欢在众人面前滔滔不绝,又很会用一些有趣的比喻来讲道理的同时逗人发笑。大家都喜欢听他说话,辜鸿铭的讲话能让大家放松下来,不至于被沉重的政治压得喘不过来气。每一个地方大员都有这样的一个幕僚,说出来的话能够让主公放松心情,让人发笑,而不是压抑的处理一切,仿佛机器人一样冷漠。
  辜鸿铭立即说道:“小曹贼没有老曹贼的老辣,但小曹贼打仗比老曹贼厉害。”
  赵茂昌道:“小曹贼本身就是刀客出身,亲手杀了西北大盗马鹞子,陕北叛军大将白康明,以及安西叛军。我听说他三年前去京师的时候,在荣禄府上和蒙古摔交手交手,打遍京师无敌手。”
  辜鸿铭忽然说道:“伯烈兄,听说你的老师也去了小曹的地盘了,你应该更了解一些吧?”
  梁鼎芬摇头道:“立诚兄,休要拿我开玩笑,良禽择木而栖,我老师虽然在西北,但却与我毫无关联。”
  张之洞道:“这个曹百川倒是有几本本事,打仗是有一手,所以才杀了五万义和团,逼降八千。”
  梁鼎芬道:“香帅,你觉得可能吗?”
  “怎么?”
  “三天时间,杀四万义和团?就是杀四万只羊四万头猪,也要十天的时间,更何况是人。”梁鼎芬道,“我想着曹百川一定是撒谎了,极有可能这是虚兵之计。”
  辜鸿铭道:“小曹贼用的是不是虚兵之计和香帅没什么关系,但是小曹贼为什么要这么做?真的只是为了杀义和团那么简单?我同意伯烈兄的,曹百川不可能在三天内屠杀四万人。要知道这四万人可都是山西人,他就不怕激起山西民变?”
  “山西若是民变,则曹跃必为朝廷惩罚!”赵茂昌道。
  梁鼎芬摇头道:“朝廷未必敢惩罚曹跃,值此中西争执,朝廷不会自乱阵脚。”
  “诸位,我等在此猜测小曹贼,倒不如静观其变。这曹跃就算是孙猴子,也跳不出五指山。”辜鸿铭道。
  张之洞道:“也不知曹跃带兵到了哪里了。”


第321章 民间名声不好怎么办

  5月8日,曹跃率军抵达山西大同镇,受到大同镇忠毅军统制刘光才、副统制李永钦的热情欢迎——有宋庆遵的前车之鉴,仅有两千守军的大同哪敢再犯同一个错误。而且刘光才主动交出了那2000金构造步枪和40万发子弹的十车军火,刘光才说他是奉命拦截,所以连火漆都不敢拆开。何顺去检查了一下,当真是纹丝未动,李永钦说我们得罪不起曹大将军,还请曹大将军不要为难我们,毕竟军令难为。
  天底下没有几个曹跃这样大胆妄为的人,起码刘光才和李永钦不是。
  曹跃也没难为他们,但是还是将新编步兵第17旅留在了大同和天镇两个地方作为监视,同时也把这2000日式军火留给了新编步兵17旅旅长董旭,由董旭分配,监控大同镇的清军忠毅军。
  不过这时候发生了一件让曹跃心情郁闷的事儿,他路过一户农户的时候觉得口渴讨要一碗水来喝。农户小心翼翼地端来水,他接碗的时候那农户一不小心提前松手,碗打在地上碎了,此时那农户一家老小吓得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而那家小孩说道:“爹爹,爹爹你不要怕,曹阎王你不要吃我爹爹。”
  曹跃挠了挠头,道:“曹阎王?”
  “嗯。”小孩稚气地说道,家人忙要捂住他的嘴,曹跃道:“你们让他说,童言无忌,我要听到最真实的话,如果有人骗我,我会怎么做,你们应该知道的吧?”那户人家吓得只能眼巴巴看着自己家七岁的小孩“胡说八道”。
  曹跃问:“我怎么成了阎王了?”
  “他们说你吃人,在祁县吃了四万多人。”小孩说道。
  曹跃笑起来说:“四万多人,那得多少人啊,我有那么大肚皮吗?”
  “大家都这么说。”
  “你们不喜欢我?”
  “我们都怕你。”
  曹跃眉头紧锁,叹了口气,自己在山西竟然留下如此恶劣的民间印象,着实对他的未来不好啊。他回到军中,让何顺派遣人去山西各地打探一下,各地对自己的风评,他要最真实最详实的消息,不需要任何美化,更不需要何顺添油加醋。
  不需要整个山西做调查,从大同镇向天镇走的路上,各个村子和各个镇子上的百姓对曹跃的印象陆陆续续被反应给了曹跃。
  何顺的情报未必准确,但是详实。
  在山西百姓的心中,曹跃是这样的一个人:
  嗜血。
  能打仗。
  平定西北之乱尸横遍野。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暴虐。
  亲近洋人。
  不喜欢义和团。
  卖国贼。
  当曹跃得知在山西百姓心中,自己居然是一个卖国贼的形象之后,心情非常失落,原来自己做的所谓对的,在别人的眼中在百姓的眼中未必是对的。就像是庚子国难之中被朝廷屠杀的五大臣,他们阻止战争的做法是对的,但是在百姓和朝廷的心中的形象确实卖国贼。
  自己一不小心也成了卖国贼了。
  “不行,我要扭转这个局面。”曹跃随即将四个幕僚召集在一起,向其询问如何让自己的形象变得“高大尚”。众人相互看了看,不由得笑了起来,王宇说道:“大将军,何必在意百姓心中所想,愚民而已。”
  曹跃摇头道:“愚民也是民,未来中国人未必人人都是愚民,留下不好的形象,将来留下千古骂名。”
  王宇心说你这都带兵入京城了,形象能好到哪里去,怎么现在顾忌起了名气来了。
  桑治平道:“大将军,我倒是觉得不如交给杨皙子来办为好。”
  王宇也笑道:“对啊,我师弟有很多鬼主意。”
  曹跃摸了摸下巴说:“嗯,他如今在军校中做教习,倒也没什么事儿,顺子,速速让杨皙子前来本部听候差遣。”
  “是。”何顺立即派人将书信送回到陕西,杨度得到曹跃从前方发来的书信,顿时高兴地跳了起来,骑着马一路狂追。
  过了山西省天镇就是直隶省,直隶省作为一个省,是中国最重要的省份,直隶总督被称为天下第一总督,相当于清朝的兵马大元帅一职。
  直隶总督为什么这么厉害?
  因为直隶总督管辖范围包括直隶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以及东蒙古各部(西蒙古各部归甘陕总督府监督),在直隶省内驻扎着几十支清兵部队,其中有是三支武卫军部队,京师内包括满汉八旗军,骁骑营、火器营、健锐营等,守卫皇宫的禁军(又称为大内侍卫),京师巡防营,以及在天津驻扎的海防清军,另外还有十余支绿营遍布直隶省内。可以说,直隶总督掌握着天下三分之一的兵马。历史书担任直隶总督的名人有李卫(《李卫当官》的李卫)、刘墉(宰相刘罗锅、扳倒和闹匾Τ迹⑼醵Γ衷蛐斓目可剑挛鞒錾碓紫啵髡庞胗⒎勒降降祝虻拦獾凵米杂胗⒎ㄒ楹颓┒┑谝环萆トㄈ韫摹赌暇┨踉肌罚蒙系醵溃簧樟遥⒃⒗詈枵隆⑷俾唬衷诘闹绷プ芏绞且丫肴俾唤バ薪ピ兜脑B弧
  昔日荣禄身后的小弟裕禄,如今已经成长为朝廷的顶梁柱,正是因为裕禄的支持,义和团才得以发展壮大。
  直隶省张家口镇便驻扎着一支清军绿营,忠直营。
  忠直营有士兵三百人,把总叫做王德亮,当得知血军大军抵达张家口后,连忙跑出来迎接。但他接到的不是曹跃,而是曹跃的前锋部队骑兵第1旅,陈刚率领的骑兵进入张家口镇后,就地驻扎,开始建造简单营帐。
  王德亮前往拜访,询问曹跃曹大将军什么时候到来,陈刚说道:“大概还有半个多月,你要知道我们二十万大军可不是一个人,说走就走说留就留。”
  “是,是,是。”王德亮陪笑道,低声问:“陈将军,曹大将军真的亲率二十万大军来的?”
  “怎么?你怀疑我们大将军?”
  王德亮苦笑道:“我不是怀疑大将军,而是张家口地方小,补给少,二十万大军比整个张家口镇的人都多了几倍,我就怕……”
  “你放心好了,我们血军不会扰民。”陈刚呛话道。
  王德亮忙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啊,二十万大军吃喝拉撒睡,张家口没那么多粮食。”
  “我们自己带了。”
  “那就好,那就好。”王德亮赶紧离开这嚣张的陈刚,不断地跟身边的人抱怨道:“这小王八蛋太嚣张了,本来还想提醒他义和团大军就在宣化,得了,让你们吃一吃苦头吧。”
  次日,血军第二支部队来了,是摩恪达率领的羌藏骑兵旅,羌藏骑兵旅总人数也是7500人,其中战兵只有5000人,其他2500人则是养马的马夫和牧民,这支部队由羌人、藏人、汉人、满人、回人、塔塔尔人、撒拉人、畏兀儿人、蒙古人、哈萨克人等组成,是一支极为彪悍勇猛的战士,由于语种较多,所以通用汉话传达军令。士兵的教育水平有限,军令的传达也有限,往往士兵分不清仰攻和进攻的区别,所以曹跃对这支部队并没有过多地委以重任。
  羌藏骑兵旅带着部分帐篷赶赴下一个驻军点,即直隶省宣化府。
  行至距离宣化城二十公里的地方,但见前方数万人身穿白衣手持长毛长刀,高举着“天佑大清”“驱逐洋人”“扶清灭洋”的旗子和五花八门的旗子的人海堵在前面。最后放则是一面高高飘扬的“陈”字金旗,举旗不算什么,但是举旗金旗的可没几个。全天下义和团只有三面金旗,在羌藏骑兵旅面前的就是一面金旗。
  这面金旗代表着一种身份,一种朝廷和百姓都承认的身份,义和团三*王之一,就在对面。
  然而羌藏骑兵旅不认识,摩恪达更不认识,从西北来的他们看到对面五颜六色的军旗以及破衣烂衫的军容,不禁大声嘲笑起来。
  义和团,乌合之众!
  摩恪达让探兵前往劝走这些人,没想到那探兵刚刚抵达靠近敌阵问话,便被前方人飞出一根绳套套住勒下马来。
  羌藏骑兵旅顿时惊呆了,因为从高原上下来到现在,他们没有遇到任何一个对手如此不讲道理,连使者都抓。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摩恪达虽然恼怒但还算是冷静,立即让对方放人,结果对方直接将一个人头扔了回来,这下惹恼了摩恪达和本来脾气就不怎么好的羌藏骑兵旅。
  摩恪达不顾曹跃对他下令遇到任何敌军慎重的建议,立即下令全军报复。骑兵旅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