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363章

庚子猎国-第363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芷骄⒆拥拍芟鹨桓龅鹿耍墒钦庵殖中缘淖髡揭恢贝27日下午到28日下午,整整二十四个小时内,中国的神枪手消灭了德国哨兵102人,气得德军司令瓦德西哇哇大叫。他下令利用大炮进行地毯式轰炸,但参谋们立即劝阻了下来,如今海军远征军被消灭干净,后勤补给中断,如果继续进行这种地毯式轰炸,德军将没有弹药进行防御。
  参谋长舒泽判断,中国人依靠神枪手进行狙击作战的目的就是打击德军士气,以及吸引德军火力,消耗德军炮火弹药和确定德军炮兵位置。而对付狙击手(神枪手)的最好方式,就是派遣神枪手。
  因此舒泽在全军挑选了一百名狙击手,让他们穿上中国士兵的白色军装潜伏作战,与中国狙击手进行对战。
  29日凌晨,中国方面撤回所有神枪手(狙击手)。
  29日02:00分,在天津城北29军阵地上,54门75毫米野炮与山炮开始准备矫正重新瞄准,尽管今天白天已经进行了无数次演练,但现在在漆黑的夜里,校正瞄准变得极为困难。
  北风凛冽地吹着每一个人的身体,很多士兵摸着炮弹之后,只感觉到自己的手都和冰冷的炮弹冻得连在一起了。
  随着29军军长王志勇的一声令下,54门75克虏伯炮开始向天津发射毒气弹。
  “咚!”
  “咚!”
  “咚!”
  ……
  毫无保留,从日本秘密购买以及缴获德军为数不对的毒气弹被一股脑地砸在德军阵地上和城内,城内已经基本上看不到中国百姓了,那些坚持不走的百姓不是被屠杀便是逃出了天津城,还有一部分逃进了租界。
  当然,在国战之中,没有如此禁忌了,误杀误伤自己的百姓在所难免,为了更多的百姓能够生活的更好,为了国家能够更强大,朝廷选择了牺牲他们。
  一发发炮弹砸在德军阵地上,立即冒起了绿色的毒烟。
  这是氯气,一战前普遍使用的毒气弹,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它是由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首先发现,当舍勒在实验室发现氯气并制造了氯气后,首先自己氯气中毒,但由于剂量小,他很快采取了防护措施。舍勒发现氯气具有永久性的漂白作用,于是将其用作漂白剂。但一直到19世纪末,欧美科学进步,欧洲出现了强大的直流电发电机,采用电解法制造氯气。同时欧洲人将氯气用于军士作用,但率先将氯气投入作战的是意大利人,在入侵埃塞俄比亚与埃塞俄比亚人作战中,意大利人率先使用氯气制造的毒气弹。但氯气毒气弹杀伤力有限,而且意大利人又被埃塞俄比亚土著们击败,因此人类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毒气弹并不成功。
  人类第二次在战争中使用毒气弹就是八国联军,俄军进攻天津,大沽口炮台守卫的清军坚决抵抗,打死打伤数千俄国士兵,俄国人被迫使用毒气弹贡献大沽口炮台,导致三千清军全部阵亡。在这之后,八国联军一旦遇到清军顽强阻击,便使用毒气弹,一直到血军加入战争才因为补给问题停止使用。
  当然,人类大规模使用毒气弹要在一战时期了,最著名的凡尔登战役中,德军与英法联军相互朝对方射击芥子气毒气弹,导致双方二十几万人在几天内死亡。芥子气毒气弹发明家哈珀的妻子称呼哈珀的发明为魔鬼,不堪忍受自责自杀身亡。
  当然,现在,毒气弹的气体依旧是杀伤力弱小的氯气,它能够让人在短时间内窒息,双目失明,出现幻觉,呼吸道受损,肺片遭到侵害无法吸收氧气。
  总计3000发毒气弹不停地砸在日军阵地上,每一波发射54发,总计60轮,狠狠地砸在德军阵地上。
  痛苦的德国士兵立即闻到了毒气弹的刺鼻气味,很多德国士兵开始咳嗽,大口喘气,或者将脑袋扎入雪堆里,有人大声叫喊起来,有人**着呼喊救命。有人甚至对着天空开枪,有人不堪忍受窒息的痛苦自杀身亡。
  黑夜之中,很多德国士兵沉睡永远醒不过来了,有些德国士兵绝望第端起刺刀冲向中国人阵地,但随后被全军戒备的中国士兵乱枪打死。
  持续两个小时的毒气弹轰炸让德国人损失惨重,由于刮着北风,导致整个天津城都陷入毒气弹的笼罩之下。然而氯气毕竟是一种致命性并不高的毒气,它除了给德军在城北的防御造成极大损伤外,并没有给其他方向的德军造成太大伤害,致使它的心理恐惧作用超过了正常的炮击。很多德国士兵跪在地上请求主的宽恕,德军士气下降得更加厉害了,甚至有一些德国人希望司令官下令投降。
  德军司令瓦德西下令炮击还击,与此同时,中*队也开始对德军进行炮击,重点炮击方向依旧是北城。成百上千发炮弹彼此相互射击,炮击的目标已经不限于双方的前线战壕,而是延伸到对方的后方阵地,相互寻找着对方的炮兵阵地,势必要消灭对方的炮兵阵地。
  中国士兵们听着远处惨叫,默默地祈祷,不是祈祷对方变好,而是起到自己不会死,不会那么惨。由于整编军队的时候从许多地方拉来了士兵,打乱分散,所以尽管曹跃用八万人围攻天津,可是士兵们的战斗力未必都那么高。很多新兵只能依靠着陕西的老兵突击学习培训,也会有很多新兵吓得屁滚尿流。
  当德国人的炮击来临的时候,一部分新兵起身逃走,有经验的老兵立即开枪射击,击中新兵的腿,让他不能逃走。
  在炮击之中,最忌讳的就是乱跑,一来容易受到敌军炮火的轰炸,二来就算跑到后面去了,也会被执法队当做逃兵杀掉。老兵们给了新兵一枪,其实是救了他们的命。
  德国人的炮击,很快就过去了。


第490章 步兵突击

  德国士兵穆勒此时正处于崩溃的边缘,他抱着脑袋绝望地嚎叫着,屎尿横流。他想跑想爬,想逃离阵地,逃离中国人的炮火,但是他的身体僵硬地躲在战壕内。
  每一发炮弹都带给他深深的痛楚,他抱着脑袋大声叫喊着,仿佛叫喊能够让他的痛苦缩减。但他发现叫喊只带给了他满嘴的泥土和冰块或者其他阵亡德军的肉块,他一头砸在地上,双手握紧了十字架开始祷告,祈祷主能够让他平安。
  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了,他只想着回到家里,吃着妈妈做的烤肠,那是天底下最美的食物。
  爆炸的热浪在他的头顶上掠过,让他在冬日里感觉不到冰冷,但随后数不尽的石块土块冰块砸在他的身上。穆勒只觉得自己仿佛被埋在土里,他侥幸地想着,也许这样还能够保护自己吧。
  忽然,噗通一声,一个重物砸在他的背上,痛得他惨叫起来。
  难道是炮弹?我死了吗?
  穆勒狠狠地咬了一下舌头,非常疼,这种疼让他清醒了一些,他觉得有液体滴下来,借着火光和爆炸,见到了红色的血液,是鲜血流淌下来。他艰难地回过头去,见到在他的身上的并不是重物,而是一位战友,是他在e连的战友家里住在柯尼斯堡乡下的施密特,这个乡下小子非常勇敢,曾经杀了四个中国人,虽然都只是跪在地上嚎啕大哭的中国人,但同样他们也是举着各国国旗的壮年男人。
  施密特说过,这些可笑的中国人真以为投靠了外国人,就能够得到外国人的保护,甚至有个手中举着德国国旗的人,依旧被他一刀刺中心脏杀死。
  施密特说过,中国人蠢得就像是他家乡乡下的鹅,甚至还不如他家的鹅,起码在宰鹅的时候,他家的鹅会反抗,但是中国人居然不反抗,只是求饶。
  施密特还说过,他要在中国抢走一公斤的金子和银子,回家之后娶磨坊主鲍耶的大女儿马妮娜。
  施密特还说过,鲍耶家有四个美若天仙的女儿,如果战争结束,他去了大女儿马妮娜,就会把他家的二女儿露易丝介绍给穆勒。
  “施密特,施密特,你醒醒,你******压到我了。”穆勒喊道,可是施密特没有反应,他回身推了一下施密特,施密特从他身上掉了下来。
  “你不会是死了吧,怎么这么轻?”穆勒坐起来说道,接着炮火,突然看到施密特只有半个身子,下半身被炸得不知道去了哪里。
  “啊……”穆勒惨叫起来,他一脚将施密特踢开,但施密特被炸断的那一部分正对着他,穆勒可以清楚地看到是施密特的肠子,内脏,甚至肝和胃。
  穆勒感到一阵阵恶心,重新趴在地上,干呕了半天却呕不出什么,早上那两片面包已经消化了,也许只有胃液了吧。一想到胃液,他再一次呕了起来,依旧呕不出什么东西。
  “死了,你******死了!”穆勒最后发出沉重的呼吸说道,施密特死了,被炸成两截,那一半都不知道在哪。
  连勇敢的施密特都死了,自己也会死吧,穆勒忽然想到了那个被他刺死的中国女人,充满怨恨的眼睛似乎就在不远处看着他,诅咒着他。
  “主啊,主,请告诉我,我到底是错了,还是正确,我杀死异教徒,杀死那些野蛮落后的人,我是错了吗?”穆勒对着十字架说道。
  在距离他一千米的地方,29军293旅1团2营6连全连76个人静静地等待着军令,进攻的号角还没有吹响,他们早已经迫不及待。
  连长是原血军的老兵,来自陕西潼关的杜大头,杜大头没有名字,因为一出生头就大,所以家里人一直叫他大头,等长大了,外面的人也叫他大头,所以以后人们都叫他大头。潼关很多人都会当兵,因为潼关县出了一个战神曹跃,潼关男人都以当兵追随曹跃建功立业为傲,杜大头也当了兵。从陕西打到甘肃,从甘肃打到新疆,从新疆打到四川,又从四川打到直隶,一直打到现在。
  他今年才二十六岁,看上去却像是三十多岁的样子,人们也开始称呼他为连座,杜连座。
  “连座!连座!你看对面,好多人被炸死啊。”在杜大头身边的是一个刚刚当兵一个月的广东小孩,才十六岁,叫做汪兆铭。据说还是书香门第,听闻曹跃大战八国联军将八国联军打得屁滚尿流,便和几个同学偷着家里的钱坐船一路北上来到天津,入了伍,成为29军293旅的士兵。
  293旅是29军的补充旅,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上前线的,不过现在不是一般情况,现在所有军队都在前线。
  “小屁孩,打起来跟在我屁股后面。”杜大头敲了一下汪兆铭的脑袋说,这小家伙眉清目秀长相俊朗,走在大街上估计能迷死不少女人吧,可是却来当兵,来做炮火,当真是嫌命长了。
  “是,连座。”汪兆铭大声地回答道。
  杜大头捂着耳朵给了他一脚,骂道:“你他娘的以后回答的时候,在我耳边就不用这大声,我又不聋,娘了个蛋的,差点把我给震聋了。”
  等了一会儿,双方依旧在炮击,杜大头闲得无聊,问:“小汪,你说你一个秀才当什么兵?”
  汪兆铭立即说道:“我不是秀才,我是童生。”
  “有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区别大了,秀才就可以做官了,童生可不行,秀才还可以参加科举了,童生只能参加乡试。”
  杜大头一挠脑袋,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便问:“你咋会大老远从广东跑到这儿来当兵?”
  汪兆铭微微抬起脑袋,望着对面德军阵地上炮火连天的景象,说道:“从军四五载,不负少年头!”
  “合着想着当兵当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