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408章

庚子猎国-第408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育仁提出:“既然英日公开同盟,我们也可以抛弃不结盟承诺,与其他国家结盟。”
  “谁?”曹跃问道。
  宋育仁站起来,说道:“德国!”


第557章 中德关系再度升温

  众人瞪大眼睛不能相信宋育仁居然提出这个建议,毕竟如今中国与德国可以说如今是死敌,双方的外交关系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两年前的血战让双方数万士兵付出生命,尽管战争结束之后中德双方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条约,可是在后来施行的过程之中双方因为对对方心怀戒备,导致这个合作一直以来都有名无实,最后不了了之。
  德国人在中国吃了一鼻子灰,中国也在战争之中损失颇大,反倒是英国人和俄国人见到德国吃亏,兴奋得大叫起来。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曾经在皇宫里发誓,一定要让中国好看,而为了对付中国,他宣布要建立一个世界远洋海军,能够保护自己的殖民地,能够全球打击。不过德国的借口非常可笑,报复中国需要建立一支全球海洋舰队吗?很明显德国人并不是为了对付中国,他们的目的是实现威廉二世口中的德意志全球计划。
  德国人的海军计划引起了英国人的不快,在德国妄图建立强大的海军的同时,英国也宣布了自己的造舰计划,那就是德国人舰一艘战列舰,英国人就要建立两艘战列舰,总之英国海军对德国海军的时候,要有压倒性的优势。
  德国与英国在欧洲,已经势如水火,而德法百年恩怨,也促使英国和法国这对为了争夺埃及殖民地而大打出手的老冤家也联合起来,对抗德国和奥地利。
  在1902年,欧洲各国之间的联盟关系已经初现倪端,曹跃明白,英日同盟是为了对付俄国划分中国而建立的。作为中国实际上的最高执政官,曹跃绝不允许中国成为英日的口中肥肉,所以与德国合作,成为了他必然的选择。
  “我不同意。”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王文韶说道,“中德之间仇恨许久,恐怕德国人不会同意,而我等此举非但遭到拒绝,还会激怒英日两国。”
  礼部左侍郎李经述说道:“石公(王文韶字夔石)有何高见?”
  王文韶道:“这一年来,国家百废待兴,不宜大动干戈,国家需要休养生息,绝不能再一次涉险了。”
  兵部左侍郎冉东虽然年轻,但是作为血军的代表,他反驳道:“石公,现在不是我们想打想挑衅挑事儿,而是洋人想要欺负我们。先前打疼了他们,但是他们还不够疼,因为只是踩在了他们的脚上,他们除了叫两声之外,依旧狼子野心想要瓜分中国。所以,即便冒险,也总比坐以待毙强。我帝国陆军新军才区区三十万,如果没有盟友,根本无力保护国家。”
  “冉将军所言极是。”兵部满尚书成俊自然是个老好人了,打着哈哈说道,“可是石公讲得也有道理,这打仗吗,毕竟是动刀子的事儿,一个不小心伤人伤己,可是低着头自己只顾着自己的发展,等抬起头的时候,才发现脖子上被人架着一把刀,到那时候为时已晚啊。”
  宋育仁见冉东支持自己,倍感欣慰,正要说话,李经述忽然说道:“我们能不能与俄国人合作?”
  冉东再一次站起来,说道:“与俄国人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从中国身上割肉最多的国家,就是俄国,外东北与外西北才丢失二十年,此仇不共戴天。”
  宋育仁忙道:“彭公(李经述字仲彭),俄人贪婪,与他们合作,他们必定更加谋划中国之领土。”
  “是啊,俄国老毛子,一定会以满洲土地为要挟,来换取与他们的合作。”这会儿,连张之洞也说话了,他非常讨厌俄国人,当年便发誓要夺回被俄国人侵占去的外东北与外西北,所以才说道:“与其和俄国人合作,还不如找德国人。”
  见张之洞支持与德国人合作,曹跃心中有数了,便笑着站起来态度坚决地说道:“与德国人合作,可行!英日之所以结盟,就是因为他们认为我们绝对不会与俄国和德国结盟。俄国一直以来对中国野心勃勃狼子野心,我们自然不会和他们结盟。而我们与德国的战争结束之后双方依旧各自记着仇恨,在英日眼中仿佛我们之间也不会结盟。在他们眼里看到的是中国在世界上孤立无援,没有盟友,因此英日才能够肆无忌惮。这时候我们需要破冰,德国人同样需要我们来让他们进入亚洲。”
  众大臣看了看,王文韶担忧说道:“德国人一直以来都桀骜不驯,对我们的仇恨依旧保留,他们会这么轻易的答应吗?”
  曹跃冷笑道:“英国前任首相帕麦斯顿勋爵曾经说过:‘我们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我们的利益,才是永恒不变的。’英国佬很明白地说了,外交关系,没有什么友谊长存,没有什么信誉,更没有什么面子问题,一切面子问题都要围绕着我们国家的利益。只有国家利益至上,才是一个政府该做的。”(注:外交无友谊这句话常常被人们误以为是丘吉尔所说,但实际上却是19世纪末的英国首相帕麦斯顿说说)
  曹跃又道:“与德国破冰的开始,要从我们开始,不用怕丢脸,我们这一代丢脸了,我们的下一代才能不丢脸。”
  很快,鸿胪寺卿宋育仁开始与德国人接触,首先以洽谈生意的模式进行接触,随后开始重新向德国购买武器,尤其是机械,如拖拉机、火炮,甚至于德国人洽谈建设铁路。
  中德关系重新升温,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尽管依旧对中国深恶痛绝,对曹跃恨的咬牙切齿,可是对于与中国重新合作,德国政府是抱着支持的态度的,这影响了威廉二世的决策。威廉二世不得不选择和中国合作,双方为了遏制英国人的势力扩张,重新向对方派出外交大使。德国向中国派来了雷克斯担任德国驻华公使,而中国清政府在仔细斟酌之后,重新委任吕海寰担任中国驻德全权公使。
  吕海寰,山东掖县人,年幼时参加乡团包围掖县与流寇捻军大战,虽然家贫又遭到自幼订婚的舅父家人陷害,但依旧坚持读书不辍。吕海寰20岁时因为舅父不愿意将女儿嫁给他,屡遭迫害,被迫远赴京城,一面教人读书一面寒窗苦读,第二年考中童生,并因此获得顺天府大兴县籍贯,落户大兴。落户当年,吕海寰参加府试获得第一,但是因为吕海寰是外地人(清代高考移民……),顾被降为第三。吕海寰因此名声大噪,然而秋闱时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不懂得准备干粮,居然进入考场之后连饿三天,走出考场后昏厥倒地,并未中举。两年后,吕海寰第二次参加科举,终于高中第七名,回乡之后光明正大从舅父家迎娶了指腹为婚的表姐李乃心,名动山东。但吕海寰尽管高中,却只能做一个候补小吏,每月领取微薄不足以养活自己的奉银,在京城中等候,迫不得已他重新教书给人当私塾为生。
  其后吕海寰得朋友相助,纳资捐了一个官吏,为官十年之后,因人品方正得到李鸿章的赏识,被任命为大清国驻德国大使。慈禧向十一国宣战,八国出兵讨伐,中德关系陷入冷淡。有人劝吕海寰逃离德国,但吕海寰认为自己代表朝廷,绝不能在此时不顾国家利益落荒而逃,坚守在柏林中国大使馆内。后来中德战争,德国战败,中国大使馆牌子被取下来,但吕海寰依旧坚持留在大使馆内,帮助其他来德国中国公民。这其中就包括曹跃的心腹爱将辛洛,辛洛主动捐给他十万两银子,帮助他渡过难关,并向曹跃主动说起吕海寰的功劳和坚持。
  曹跃深受感动,因此中德恢复外交关系之后,曹跃立即委任吕海寰担任中国驻德全权公使一职,以资鼓励。
  德国对中国深恶痛绝,但德国人却对吕海寰深表敬佩,吕海寰在德国几次遇险,却依旧坚持在原大使馆内帮助同胞,此情行为便是德国人也自认为做不到。所以吕海寰担任驻德公使之后,中国在德国的行事得以极大的方便。
  一个好外交官,堪比一支军队,毫无疑问吕海寰就是这样一个外交官。
  在吕海寰的努力之下,中国清政府与德意志帝国的外交关系迅速恢复正常,并迅速达成一系列合同,中德关系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升温。
  中德的关系升温让英国人和日本人坐不住了,日本国立即向中国询问意思,礼部右侍郎鸿胪寺卿宋育仁表示,英日同盟让中国深感不安,中日密约*同对付俄国人的事,也因为英日同盟有所忌惮。以今年的扩军为例,扩军速度减弱许多。中国害怕,当中国对付俄国人的时候,日本人和英国人反过来瓜分中国。
  日本代表立即表示绝无可能,但是中国却不肯相信日本的话了,小日本和中国达成密约却又和英国人秘密瓜分中国,岂能让中国政府相信他们。日本内阁对此愤怒异常,撤掉了驻华公使矢野文雄,派遣新的驻华公使宇多一郎,重新修缮中日关系。


第558章 兵部改革

  此时的英国非常尴尬,本来想要把东亚的水给搅浑,却忽然发现自己里外不是人,和日本结盟之后,俄国人非常生气,中国也非常不满,逼迫中国与德国人重新走到一起。与中国的合作,也让日本表示极大的不满。
  英国首相贝尔福也因为在东亚混乱的外交而遭到上议院的弹劾,幸亏保守党势力巨大,才压下来,但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却对贝尔福更加不满了。贝尔福也发现自己政策上的重大失误,作为新任首相,哲学家出身的贝尔福深受****论的影响,自然而然地从内心抵制中国和中国人,所以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想到的是以中国为潜在敌人。
  英国佬先将中国人视作敌人,也难怪引起了中国的反击,逼迫中德重新走到了一起。
  1902年3月份,中德达成了军事合作合同,放开了德国在中国建设工厂的条件,同时对德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采购。除了武器外,中国政府还购买了大量的兵工厂生产设备以及钢铁锅炉炼铁设备等一系列机器。最让德国人想不到的是,中国希望购买德国的潜艇和观察气球,以建设中国海军与陆军。
  4月份,吕海寰代表中国政府与德国政府签订《中德合作条约》,该条约分十条,分别签署了从工业到农业再到军工业和船舶制造业等一系列的合作条例,揭开了中德关系史上的新篇章。这份条约比起中德之战后双方签订的谅解备忘录更加具有合作诚意,双方只差一纸盟约表明同盟的关系了。
  英国人迅速找到曹跃,强烈地表示,中国不能与德国结盟,否则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将由中国政府承担。
  曹跃也对英国驻华大使萨道义说:“造成今日之局面,完全是英国政府不顾中国态度,强行与日本签订同盟协议造成,贵国才是应该负此责任的一方。”
  萨道义也感觉到理亏,于是向英国政府建议建立中英日三国同盟,以解决中英日三国复杂的外交纠葛。不过在德国的抗议声中,中英日三国同盟并没有达成,三国依旧纠结且矛盾地缠在了一起。
  曹跃为了更加具体地将帝*队正规化,接下来在他所管辖之下的兵部开始进行了改革,建立兵部四级管理制度。
  四级制度其中第一级就是兵部,但实际上兵部只是朝廷之中的一个符号,兵部具体由二级三级与四级管理部门组成。兵部最高负责人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