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453章

庚子猎国-第453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怠敖谕狻保谌诵闹写蠖āS谑前凑照糯浩降慕ㄒ椋业蕉∽芏秸乓窈悖乓窈闼淙徊幌胝饷醋觯撬材芨械绞艿剑钡厍痪弥蠼⑸秸虼嗽鲡帽夭豢缮佟
  这条要么当预备役,要么增饷的公告发布之后,东北军团的预备役问题顺利地得以解决,毕竟当了预备役不一定上战场,可是交了两成粮食,可就损失大了。种田靠天靠地靠人,少一个人没什么,但是万一明年出现中原干旱一样的东北干旱,没了粮食,饿死的可是家里的大大小小。
  陈信随后派人统计下来,在奉天一声,注册预备役士兵总数高达150万人,在整个东三省,总预备役注册人数达到200万人,根据陈信的估计,东北地区的百姓人数应该在1000万到1200万之间。
  甚至连张荫恒也没有想到,此时的东北总人口居然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夸张数目,但实际上,这份粗略的统计数目只统计了成年人,整个东北地区在日俄战争前已经达到了1500万人,其中在奉天省的百姓便高达800万人。
  在冉东、陈信、张荫恒以及其他军官士兵的通力合作下,东北军团的建设和训练如火如荼地展开了,这其中就包括了曹跃的亲表弟牛小满。这个可怜的孩子在李亮的特地关照下,受到了严格的训练,并且他数次逃走,数次被抓回来,此次挨揍,终于老老实实安下心来在军队中训练了——因为逃也没有用,李军长关照的兵,谁敢放他做逃兵。
  而此时的北京城里,日本大使宇多一郎向曹跃询问中国方面是如何安排聘请日本教官这一问题的——这个二货,你还真以为我们要聘请十几万日军做教官吗?日本人来可就是刘备借荆州啊,可是如果直接拒绝也不好。
  此时陆军参谋长段祺瑞说:“从四五七八战区调到东北的士兵,不适应东北寒冷的气候的作战风格,并且日本军队在底层军官和士兵的训练方面,是非常有方法的,可以迅速帮助新兵成为战士,更加可以帮助南方士兵适应北方寒冷作战。”
  曹跃考虑之后,觉得段祺瑞说的对,再加上已经说聘请日本教官了,这时候再返回有点戏弄人家的意思,那么聘请日本军队担任教官并非不可接受。
  在与其他兵部大臣商议之后,曹跃同意了聘请日本军队担任连级以下军事教官,协助普通士兵提高战斗力。但是曹跃只提出希望能够聘请两千个日本退役士官担任教官,指导中*队进行训练,他觉得太多的日本教官会让整个中*队陷入日本风格化——猪突式的冲锋。
  但只有两千人的名额显然让日本政府非常不爽了,他们还以为能够聘请两万日本人进入东北咧,所以可以想象宇多一郎与桂太郎要多失望是有多失望。
  曹跃不能亲自带领军队在东北与日俄大战,但是他在后方一定会给与前方将士们绝对的支持。
  曹跃随后会见了陆海军军事管理总部总长王兵与次长吴昊,陆海军军事管理总部的前身是伤兵抚恤管理总部,但是随后曹跃将军事后勤的管理任务交给了王兵之后,改为陆海军军事管理总部,军事管理总部有一个总长两个次长,分别是陆军管理次长和海军管理次长,吴昊担任陆军管理次长,负责全国所有兵工厂的建设和投入。
  吴昊向曹跃提出,日式的6。5毫米步枪子弹的威力问题,士兵们普遍反映日本人发明的这款子弹杀伤力小,尽管穿透力强弹道稳定容易训练,优点明显的同时缺点也十分明显。在战场上,有时候你一枪打不死敌人,但敌人站起来之后开枪反倒能打死自己。
  王兵也表示支持说:“是的,关于杀伤力方面的意见我们听到了许多中下层军官们的抱怨。”
  曹跃问道:“你们有什么建议?”
  王兵说道:“吴次长在三个月前就专门对此进行了研究。”
  吴昊道:“三个月前,在得知陆军士兵对65子弹的不满之后,我已经责成承德兵工厂进行了研究。”吴昊对比了日式子弹和德式的7。9毫米毛瑟弹之后,非常重视65子弹的杀伤力问题,并立即要求承德兵工厂对此进行了研究与改进,就65子弹进行了重新设计,使之杀伤力更大。承德兵工厂在了一个月前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案,只是这种设计方案与当今主流的圆头弹子弹设计不同,而是使用了尖头弹,并在弹头部位采用了铅心设计,让子弹受重不均匀,击中目标之后会在敌人身体内产生翻滚,从而增加杀伤力。
  曹跃惊讶地问:“为什么这个尖头弹的方案没有施行?我觉得很好啊,这是一种军事工艺的创新啊。”
  吴昊苦笑道:“尽管我们的方案有可行性,可是从子弹的造价和生产工艺上来看,生产圆头弹更简单,便宜,生产速度更快。而且承德兵工厂的日本工程师拒绝接受改进方案,日本工程师们坚持认为他们的65圆头弹是最完美的,并且提出如果改变子弹规格,日本工程师将全部辞去顾问一职以示抗议。”


第595章 万岁事件

  因为日本工程师拒绝,所以导致中**队的子弹改进项目被拦腰折断,虽然让曹跃觉得可笑,可是实际上承德兵工厂却又离不开日本工程师的帮助。
  对于中日合建的承德兵工厂,日本人投入了非常大的热情,许多设施甚至比日本本国的兵工厂还要先进,中层以上决策制定者和工程师全部都是日本人,所以整个兵工厂离不开日本工程师。也许在日本人的心中,这座兵工厂其实是为他们自己建立的,以日本人的自信,他们心中早就计划好了未来中日之战,他们有机会一举夺下承德兵工厂,所以涉及到基础设施项目上,日本人绝没有任何小心思。但根据吴昊所说,日本人也暗中留下了伏笔,那就是承德兵工厂的研发部门,日本人并没有派遣专家进入研发部门,而是派遣了部分顾问,只是记录承德兵工厂任何军事研发和改进措施,并一一向国内汇报。而以这次子弹改进为例子,日本人并非看不到6。5毫米子弹的弊端,可是他们一是出于自信,二是出于打压的目的,否决了子弹改进方案。
  “主公,承德兵工厂虽然已经投产了将近半年,可是还没有进行正式的挂牌揭幕,不知道主公打算什么时候正式对外宣布成立兵工厂?”吴昊问道。
  曹跃想了想,笑道:“这样吧,安排一下,一周之后我们去承德兵工厂,一是视察一下,二是给承德兵工厂揭幕,对外宣布正式成立。”
  “是,主公。”吴昊道。
  而从京城到承德的火车是由日本承建的,列车长以及主要技工都是日本人,得知曹跃视察承德兵工厂,日本方面自然能够得到情报,新近日本驻中国情报机关长坂西利八郎随即派遣河本大作担任顾问官陪同曹跃视察。
  曹跃当然不希望小日本鬼子跟在自己身边,尤其是河本大作这个家伙,未来可是关东军参谋长,策划了九一八事变,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但日本人的理由也很充分,承德兵工厂是中日合建,曹跃对兵工厂有什么不满的地方,日本人要及时得到反馈消息。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日本人做事还是非常谨慎的,再加上河本大作是日本陆军大学优秀毕业生,中国拒绝就太牵强了。
  迫于无奈,曹跃让河本大作跟随采访,但由杨彦卿陪同,避免河本大作过多参与探听消息。虽然河本大作表现出只懂得日语的样子,可别说曹跃,就连陪同的段祺瑞等人也不相信,作为一个来到中国的参谋本部参谋官,河本大作一点汉语都不懂——河本大作装出一句中文都不会的手段,实在太过幼稚了。
  这是曹跃第一次视察承德兵工厂,陪同他乘坐火车视察的还有军管部副部长吴昊、陆海军总参谋部参谋次长对外发言人李宁、幕僚长王宇、幕僚虞立民、军机章京杨士琦、伍廷芳、陆军参谋长段祺瑞、第7集团军军长王彦军以及陆军参谋部一众参谋军官们,另外就是二十几个国内报社的记者。当然,不管是负责照相的还是负责文字记录的,全都是男记者,毕竟现在还不是民国时期那么开放,甚至女子大学还未成立。
  6个小时之后,京承铁路将曹跃一行人从京师送到了承德,京承铁路在承德的终点不是承德县城,而是兵工厂,所以曹跃一下火车,就直接到了兵工厂。
  承德兵工厂督办徐建寅以及日本顾问佐藤不二郎等几十位负责人,以及数千位工人列队欢迎曹跃的到来。曹跃下了火车,见到这么多工人翘首企盼,问徐建寅大家怎么不工作,徐建寅说今天是星期天,兵工厂是做六休一,恰好轮到他们休息,一听说曹中堂来到这里视察,全都跑来看曹中堂了。
  曹跃哑然失笑,忽然想到了后世印度总理莫迪来西安的时候,西安的老百姓纷纷前去参观,印度记者随后向印度报告说中国人民热爱莫迪,而实际上中国老百姓是热爱凑热闹而已。曹跃挥了挥手,工人们发出震天的掌声,大声叫喊着:“曹中堂!曹中堂!”
  忽然有一个工人喊道:“曹中堂万岁!”
  其他工人便如同受到传染一样大声喊道:“曹中堂万岁!万岁!万岁!”
  曹跃表面微笑,但内心略有警觉,没有说什么话,只是向大家挥手致意,随后乘坐四轮马车来到兵工厂为他准备的接待酒店。这座接待酒店是承德兵工厂为接待外人特地建造的,现在住在这里的大多数都是日本的工程师,而因为曹跃的到来,日本工程师被迫住进了高级技术工人宿舍。
  天色已晚,原本为曹跃准备的欢迎酒宴,也被曹跃推迟到了明天了。
  关上门之后,几个心腹留在曹跃身边,曹跃忽然对何顺说:“今天的万岁,你去查一下。”
  “主公,你是怀疑……日本人捣乱?”何顺立即警觉道。
  曹跃点了点头,说:“万岁这个词,不能乱用。”
  “是。”何顺道。
  一旁的王宇忽然说:“主公,还要对记者们说,这段不能写,不能记载,而且在报道的时候也不能提。”
  “对。”曹跃道,“绝不能给人可乘之机。”
  何顺小声说道;“主公,我们需要这么小心吗?现在还谁敢反对我们。”
  王宇道:“何将军,话不能乱说,小心使得万年船,当年西楚霸王如何,还不是被那个他看不起的流氓头子刘邦弄死了,我们外有强敌,内有皇族以及忠于皇族的不少士大夫和地主们,绝不能小觑了他们。”
  “听清了吗?”曹跃道,“你啊,别看不起这个那个的,迟早吃大亏。”
  “是。”何顺忙说道,然后去调查今天的“万岁事件”了。
  很快,何顺便在鹰扬卫安插在承德兵工厂的密探帮助下查到了“万岁事件”的真相,最先喊话的不是居心叵测的日本人,而是一个广东的工程师,原来在福州船政局工作,承德兵工厂广收贤才的时候从福州来到这里。这个人早年有反清的底子,还曾经同情天地会洪门等反清复明的社团,而他本人也曾经与工友们在喝酒的时候提出曹中堂如何不能做皇帝话。
  “这个人……不能留在承德。”王宇叹道。
  曹跃吩咐说道:“将此人送到西北的重武器集团吧,承德兵工厂是中日合建,不要有太多的各种思想在这里,以免得被日本人利用。”此事却是不了了之,只是曹跃根据密探们的汇报说,很多工人们私下说起,这大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