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471章

庚子猎国-第471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特么都冻死了?”周大山喃喃自语道。
  罗二贵跑过去,用手摸了摸脉搏,回头说道:“这时候太阳都出来了,还没动的,肯定******死了。”
  陈征说:“他们这么多人,又没有山洞,肯定都冻死了。”
  大板牙笑道:“嘿,用不着咱们出手,他们自己就全都死了。”
  陈征说:“找一找英国佬,英国佬才值钱,找一个穿西装的,叫什么荣赫鹏的英国佬,鹰钩鼻,蓝眼睛。”
  大板牙说:“营座,英国佬都是鹰钩鼻蓝眼睛吧。”
  “少废话,赶紧找人。”陈征道。
  四个人沿路开始找人,一路之上随处可见锡克兵、印度兵、穆斯淋士兵的尸体,匆匆清点了一下,得有一千多人。不过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他们也发现了一个山洞,而且这个山洞还挺大的,陈征估计这个山洞可以容纳起码三百人。在山洞洞口的血迹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虽然被雪给盖住了,可是清扫一下还是能看到有许多鲜血。再向山洞里面看去,两架维克斯重机枪正对着山洞口,答案不言而喻了。
  “英国佬真狠啊。”陈征说,“这山洞小,外面的人想要躲进来,直接就开枪扫射。”
  罗二贵在里面找了一圈,回来说:“营座,英国人把所有重型武器都留下来了,还有从堆纳抢来的金银珠宝。”
  陈征想了想说道:“其他的都别动,兄弟们,把金银珠宝挖坑埋起来。以后大家要是谁回来了拿走,记住了,拿走七成,给其他三个兄弟各自一成。你们说咋样?”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到了这个时候了,顾不得什么军令了。其他人自然同意,四个人便在山洞的洞口开始挖掘,挖了一个半米的坑,然后将财宝埋了下来。之所以埋在洞口,是因为在里面反倒更能引起别人的注意,这一战之后,军方一定会派人来统计战报。所以大家决定埋在洞口,也方面寻找。
  荣赫鹏既然还没有死,大家只能继续追击。
  接下来的追击就比较容易了,因为还有三百英军活下来,沿着他们的脚印一直向南走,在追击了两天之后,陈征他们能够看得清英军的队伍了。英军也看到了他们,但是看到他们四个穿着英军的军服,荣赫鹏等人以为他们是侥幸活下来的印度兵,所以冲他们挥挥手之后,没有再做什么表示。
  就这么又走了两天,终于让陈征找到了一处好地方,三百个英军做到了一处半山腰,顶上就是积雪的山峰,他们沿着不算是山路的山路艰难地走着。
  “机会到了。”陈征说道,他让大家退到安全的地方,然后掏出了枪,瞄准了英军队伍。
  “打!”
  “砰!砰!砰!砰!”
  四声枪响几乎同时发出,在这僻静的雪山之中,格外清晰可见。
  “水开枪?”荣赫鹏问道。
  “报告,是后面那四个印度兵。”
  “混蛋,在这里开枪,他们是想谋杀吗?”荣赫鹏怒道,其他英军士兵跳起来示意不要开枪,但是很快他们就中弹到底。刘易斯立即检查,发现枪伤很特别,从地上见到的弹头上一看,顿时惊叫道:“是中国人,是中国人!”
  “该死,他们居然追到了这里!”荣赫鹏惊呼道。
  “轰隆隆……”
  此时,在陈征他们几乎将自己的子弹全都打光了之后,山上的积雪终于受不了声波的震荡,引发了雪崩。刹那间,英军士兵四散而逃,没有人会估计到别人了,都是各自逃命。
  那剧烈的雪崩也吓得陈征四个人目瞪口呆,巨大的积雪,数以万吨的积雪,从山上滚滚而下,几乎是翻天覆地,雪崩之下,没有人能够幸免,一切的一切全都被积雪给吃掉了。
  他们眼看着英军全都被雪崩吃掉,这个雪崩虽然只有短短半个小时,可是这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前方似乎连地形都变了。
  几个人相互看了看,说不清楚是喜悦还是难过,也许是再几次见到了大自然的威力之后,对人与人之间的胜负反倒没有了那种喜悦感了。
  “回家咯。”陈征说道。
  “营座,不用去查一下?”大板牙问。
  “你去?”罗二贵说。
  “对,你就用你的大板牙,咔嗤咔嗤咬出一条路来。”周大山笑道。
  “哈哈哈,走了,终于能回家了。”陈征拍了拍三个人,扔下没子弹的枪,带着兄弟们回去了。


第622章 英国佬不甘心

  不过,300个英军士兵之中居然还有幸存者,刘易斯中校带着三个士兵躲在了一块巨石之后,艰难地躲过了这次雪崩,从雪中爬了出来。当他们回到亚东英军大本营的时候,只剩下他们四个人还活着,只有四个人。
  驻防在亚东的英军最高指挥官麦克唐纳见到此情景之后大吃一惊,他甚至不敢相信,5500名英军就这样被消灭了。
  而此时,麦克唐纳又从印度传来的消息,印度总督寇松迫于国会的要求,不得不下令撤军。麦克唐纳欲哭无泪,8000名英军出征,如今只有两千多人,怎么撤回去?能撤回去吗?他倒是不在意被人耻笑,可是大英帝国的脸放在哪。所以,为了大英帝国的荣耀,麦克唐纳要求增兵,与中*队决一死战。
  寇松很快也得知了前方消息,他的士兵被打死了四分之三,甚至专员荣赫鹏也被打死了,这件事没法向国内交代了,如果国内知道这个惨剧,一定会让自己背着黑锅的,所以只能通过更加强硬的手段来迫使国内支持自己。
  随后,总督寇松强行征兵10000人,这10000对印度锡克士兵换上军服和武器之后,经过简单的三周训练,由约翰松上校带领,立即增援亚东。
  与此同时的中国京师,曹跃等一众朝廷官员也因为英军进犯西奘而大为光火,历史上英国人进犯西奘是因为当时中国刚刚经历了庚子之变,成为世界列强嘴下的猎食,而日俄准备开战之前,大清帝国在李鸿章的撺掇下,与俄国秘密结盟。
  英国人与日本人组成盟国,为了支援盟友,给中国教训,英国人这才挑起西奘之战,让中国政府好自为之。
  可是如今中国与日本关系密切,甚至武器装备都采用日式标准,尤其是和英国人的多方合作都已经不如正轨,这时候英国人进军西奘,的确是惹怒了中国政府。
  曹跃叫来杨度,要求杨度控制的中国媒体,秘密宣传抵制英货,拒绝与英国公司合作等文章。随后,曹跃又下令暂时减缓中国南北大铁路南方路段的建设,转而加快卢汉铁路,并与德国再一次合作,准备建设四条铁路,分别是一条从四川成都到湖北武汉的成汉铁路,一条成都到陕西西安的成安铁路,一条成都到昆明的成昆铁路,一条成都到西康康定的成康铁路。
  这四条铁路,成汉、成安、成昆、成康代表着曹跃将重点建设开发四川省,以四川省作为中国的大后方和西南经济中心的思想,而西南地区一直以来都是英国人觊觎之地,他们绝对不允许德国势力掺入中国西南。
  所以当英国公使得知中德接触,建设四条铁路之后,这才真正的焦急起来。
  曹跃等的就是他们着急,当英国公使主动找到曹跃之后,提出希望由英国人来建设四条铁路的时候,曹跃才抛出英国人侵犯西奘,使得西南人民非常不满,所以这四条铁路无法交给英国人。
  而与此同时,大规模的抗议英国人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报纸的宣扬与酝酿,使得百姓们群情激奋,尤其是南方地区,大量国人拒绝购买英国货,甚至一些大烟鬼都不抽英国人的鸦片了,改抽便宜的国货了,美其名曰支持国货反对英国霸权。
  而此时曹跃也暗中表示,英日同盟,英国人攻打中国西奘,这让大清帝国的朝廷非常担心英日同盟打完西奘打北京,瓜分中国。所以朝廷认为,大清帝国应该与俄国人结盟,以避免遭到瓜分。
  英国公使吓得够呛,如果中国此时突然和俄国人结盟,那么将对英国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对英国的国策影响极大。他立即发电给英国国会,照实说明情况,并将自己的分析说给英国国会。
  俗话说小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哏赳赳,对于中国,对于清政府,英国必须时不时地敲打敲打这个东亚最大的帝国,让他们知道,东亚最大的帝国,要臣服与世界最大的帝国。所以原本英国首相贝尔福还在暗中支持寇松出兵西奘,教训中国一把。可惜当他得知中国清政府对此事的反应之后,顾虑颇多,毕竟他们希望中国对抗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呢,甚至给俄国人一个教训,如果中国和俄国结盟对抗英日同盟,这件事让英国得不偿失。
  所以贝尔福立即给寇松下令,命令印度总督寇松从西奘撤军,但寇松这个在外的总督对贝尔福非常不满,表面上回复立即撤军,但私底下却组建了一支由200名英军教官10000名锡克士兵组成的支援部队,准备支援在西奘亚东的英军。
  当南奘省长裕钢将亚东的英军并未撤退的消息传给京师之后,曹跃反而笑了起来,他下令四川、西康、青海、陕西四省驻军向南奘的中*队提供弹药以及其他支援,但同时下令25军以及其他军队按兵不动,修建防御工事,治疗士兵,侦察地形,准备一场更大决战。同时,曹跃又给于华吉和袁震发电,勒令他们一定要侦查好地形,因为英国人睚眦必报,当他们知道阵亡5500名英军士兵之后,一定会气得发疯进行报复。
  可是曹跃却不知道,其实寇松并没有将荣赫鹏的死以及5500名英军阵亡的消息向英国方面报告,所以英国人此时还以为占了便宜,没有任何表示。曹跃也扣住了这个消息没有公布,他的想法其实并不复杂,英国人吃了这么大一个亏,又作为世界老大,坑定不会善罢甘休,如果中国公布了这么大一个喜讯,到时候中国是多大的高兴,就会惹得英国人多大的报复。而英国人肯定不会说出来,即便他们死了这么多人,也会打死往肚子里咽,免得丢了人,让德国人和法国人笑话,尤其是德国人,上次在中国吃了那么大一个亏,而英国人嘲笑不已的仇就能够得报了。
  阴差阳错,导致了英国觉得占了便宜,对不起中国,连连让步,而中国则暗中蓄势待发,准备接下来和英国人的战斗。一方面精心准备,一方面内部混乱,在西奘的战争,是绝不会停止下来的。
  英国人的盟友日本此时也发话了,你们英国人现在不要扯我们后腿,我们要干正事儿了,同时日本人也向中*机首辅大臣曹跃发来密电,督促他们一旦开战,必须要全力出击,消灭俄国人。
  对此,曹跃不啻一笑,笑话,这个黄雀计划,目的可不是消灭俄国人,而是消灭日俄,随意给日本首相桂太郎的回电很简单:等待我们的好消息吧。
  桂太郎误以为中国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大为高兴,于是下令做好开战的一切准备。


第623章 黄河巡阅使

  1904年1月末,曹跃要求各级衙门做出财政预算,上交户部,户部再做相应的总财政预算,这件事对于旧时代衙门来说还是一件比较让人看不懂的事儿,大家没想过做财政预算,要是什么事都能预料得到,还不如去街边算命咧……甚至只有少部分西方国家才做财政预算,中国历朝历代从来没有这么麻烦,做劳什子财政预算。
  不过曹跃的做法得到了很多新派官员的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