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492章

庚子猎国-第492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店有没有能够一次性招待上百人的宴会厅。何顺忙说有,酒店的最顶楼就是,足以招待三百多人。曹跃说就安排在那里吧,何顺连忙去安排招待和安保工作,免得到时候出现意外。
  何顺走后,曹跃笑着对王宇说:“鸿鸾先生,这一次演讲大获成功,你居功至伟。”
  “不不不,都是主公你雄才过人,在数十万人面前谈笑风生,吾自愧不如也。”王宇道。
  曹跃道:“鸿鸾先生,你不是在研究欧洲的议会制度吗?你觉得中国能不能出现议会?”
  王宇思考叙旧才说道:“议会的出现是为了制衡皇帝,以英国为例,他们的议会是雏形要追溯到一千一百年前的贤人会,和我们大清的军机处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为了辅佐皇帝建立的机构。但是真正让英国和大清走向不同的制度的是英国《大宪章》的出现,实现了国会从国王手中分权,而我大清的军机处,说到底还是为皇帝服务,皇帝有权罢免任何军机大臣,甚至拉到菜市口宰了。英国此后王权与国会权力展开争夺长达数百年,一直到三百年前英国出现了一位昏庸的皇帝查理一世,在与国会争权的过程之中,誓死不妥协任何权利,要做英国独裁者。因此查理一世成为英国商人领主和贵族们的敌人,被推翻之后砍了脑袋。从此之后,英国走上了君主立宪制的道路,也正式宣告国会的权力是英国的最高权力。”
  曹跃仔细聆听,有多顿悟,感慨道:“看来,如果一直抓着权力不放,不给人民权力,势必会被人民抛弃。这国会就是给人民权力的机构,你觉得我大清能否出现呢?”
  “难。”王宇道,“如果出现国会,势必会带来一个制度,君主立宪。主公,君主立宪制固然先进,可是却不符合我华夏千年以来的帝王一系传统。我华夏大地,只有改朝换代的情况,还没有君主立宪的情况,如果贸然出现国会,极有可能被有心人利用,将来对主公您的江山怕是有所……掣肘。”
  “是啊,怕只怕将来被人利用。”曹跃道,“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利用,将来再仔细控制。我以为,只要掌握三个权利,就足以掌握方向,控制全国。第一就是军权。第二就是财权,第三就是舆论监督权。军权傍身,始终是第一位的,掌握财权,才能控制军队,控制货币发行,控制国家经济和国家稳定,最后就是舆论,有了舆论,就相当于掌握了民心,介时我们怎么宣传,人民就怎么看我们。举一个例子,三个少年强暴了一个少妇,舆论可以说三个少年小小年纪残暴不仁,还可以改口说少妇勾引懵懂少年媾和****,这舆论控制在谁的手中,事情的真相就在谁的手中。”
  王宇点头笑道:“妙啊,妙啊。”
  曹跃道:“所以,我不反对国会的建立,甚至支持国会的建立,只有通过给人民分享权利,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而这一次召开各省士绅商人代表大会的意义,就是想要建立一个准议会。”


第653章 国会雏形

  王宇心中吃了一惊,他越来越看不透曹跃了,主公想得太过深远,看来自己还是要加强学习,以便能够跟得上曹跃的跳跃性思维了。
  曹跃盯着王宇,缓缓地说道:“鸿鸾,你觉得我能否控制得了国会?”
  王宇机智地说道:“主公想要控制,必定控制得了,但是未来主公的公子想要控制,未必如主公一般顺利。”他知道曹跃心中有一个称帝的梦,取代大清帝国建立新的帝国,当下只是大清帝国气数未尽罢了,但是对于未来的全新帝国,到底是什么制度还有待商榷。是帝王集权制度,还是西方的君主立宪制?集权制强大的帝国有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沙俄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强国有日本帝国、大英帝国和意大利王国。
  王宇内心隐约支持君主立宪制,对比君主集权制度将国家的兴亡寄托于君主的圣贤与威武,对国家来说风险实在太大,以大明朝为例,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以及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都是开疆扩土雄心壮志的皇帝,然而明朝一开国一灭国两头有好皇帝却挡不住中间十二个平庸或者昏庸的皇帝,把原本堂堂大明帝国给玩残了。而即便是大清帝国没有出现那么多昏庸的皇帝,然而渔猎民族出身的满清皇帝,在深宫大院里两百多年,皇帝们也被驯化蒙蔽最终因为愚昧顽固和固步自封,最终导致满清帝国成为外国的盘中餐。
  然而王宇也认为中国和外国不一样,中国自古以来的“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思想,如果皇帝太弱,难不保未来的首相来一次改朝换代——如果权力大到曹跃这种地步的话,不管他愿意不愿意,他手下人都会要求他改朝换代。
  王宇更加要考虑的是,如果他提出君主立宪制会否引起曹跃的猜忌,进而将他排斥出身边。说错话后果很严重,王宇深知于此,所以他不敢随便乱说,也不敢支持哪一种制度。
  曹跃慎重说道:“没有完美的制度,没有完美的制度,但是这个国会一定要出现。将来科技越来越先进,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百姓的需求将不仅仅限于吃穿住行,他们未来必定渴望权力,参与权,监督权,制定法律的权力。”
  曹跃越说越兴奋,继而大声说道:“而这个途径是什么呢?中国古代就是科举制度,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科举制度将会逐渐淡化其作用,而且科举制度也有先天性的不足之处。如果他们觉得不满,矛盾越积越深,再加上外国豺狼虎豹的挑拨离间,那百姓就会站出来推翻旧王朝。而国会是什么呢,就是吵架争执的地方,是各方利益谈判争夺与妥协的地方。贫民百姓的权利,渔民的权利,商人的权利,官吏的权利,孩子的权利,老人的权利,女人的权利,甚至太监的权利,在中国的外国人的权利,所有矛盾都放在国会里,让他们吵去,让他们妥协去。”
  他笑着说道:“国会,一定要有,鸿鸾,我们的这个国会也许非常稚嫩,也许不会被大清帝国的皇族所认可,但是一定要有,并且一定要控制在我们的手中。”
  “主公,所以你才召集大家……”
  “对。”曹跃笑着说,“与其将来别人或者民众自发的建立议会制度,倒不如我们来主动建立议会制度,将权力始终牢牢地抓在我们的手中,这才是我召集大家来的原因。”
  王宇躬身道:“主公真乃千古英明之士也。”
  曹跃道:“不用恭维我了,这次会议你陪在我身边。”
  “是。”王宇道。
  次日曹跃在望京大酒店接见资本家与乡绅代表,何顺已经将这里布置得灯火辉煌,还精心准备了一些糕点与茶水供给大家品尝。而这次会议的参与人众高达两百多人,其中各地的资本家与乡绅各占了一半。
  对于众人来说,能够受到曹跃的接见,简直就是三生有幸了,大家激动不已,并且热情地聊着猜疑关于接下来的会议一事。
  他们对于这次会议的主题到底是什么,还不是很清楚,按照过去的老规矩,这次召见应该是一次“准皇帝”对百姓的天恩。其实在这些士绅与资本家的眼中,曹跃已然取代了满清皇帝,只要动脑子的人就知道,曹跃并不是什么忠君之人,但不能否认的是曹跃爱国。当然了,这个君如果是正统汉人皇室,大家必定会群起而攻之,而换成了满人,大家虽然不支持,却也不会反对,心中想着的就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也许曹跃这次就是来向大家宣布改朝换代的吧?
  一想到这里,大家就更加激动了,他们可是历史见证人,可是拥立新主的功臣啊。
  曹跃走进之后,不少人立即跪了下来,高呼万岁。曹跃哭笑不得,连忙一个个扶起他们,说道:“国家万岁,华夏后裔万岁!人生在世最长不过百余载,谁能万岁?但是我们华夏后裔生生不息,繁衍至今,造就了伟大的华夏文明,华夏后裔才是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曹跃正式对大家说道:“几天前我在全国各地演讲,相比你们其中的很多人都在其中,上一次在全国各地走了三十个地方,麻烦了许多人,我也没有一一感谢诸位的支持,在这里我要感谢大家。”言罢,曹跃起身向大家鞠躬,顿时许多人热泪盈眶,曹大人简直太亲民了,历朝历代,哪有大臣这么尊重百姓的。
  曹跃说道:“这一次召集大家来京师召开会议,恐怕很多人都有一些迷迷糊糊的,不知道为什么会召集大家来。好了,现在我和大家实话实说,这次让大家来,是想要听大家的意见。因为大清国虽然是皇帝的,可是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你们代表着大清国的每一个阶层。作为首辅大臣,我要了解每一个地方每一片百姓的想法。”
  大家面面相觑,看着曹跃。
  曹跃继续说道:“我想问一句,国家国家,到底是谁的国,谁的家?”
  众人顿时明白了,谁的国,谁的家,以前的观念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然而显然这一句话不能用在这里。
  曹跃淡淡地一笑,说道:“国是大家的国,家是大家的家,国家是为了保护所有人而存在的,如果国家不能保护国民,那就不能称之为国家。如果国民不知道国家正在发生什么,那么这个国家就是一些人用来敛财奢侈的工具。现在,大家在这里,共商国事,这才是真正的国家该有的样子。”
  所有人立即议论纷纷,有留过洋的资本家们自然是激动不已,因为他们理解曹跃的意思,明白曹跃所作所为即是在放权,也是在让国家团结,只有当国家人人都是主人的时候,人们才会真正拥护这个国家。现在,毫无疑问曹跃正在逐渐推动着人民的国家概念。当然这个概念不止一次地出现过,只不过这些思想大多数都被认为是异类,遭到清政府的压制,甚至迫害。人们渴望拥有权力,却又不敢站出来呐喊需要权力,需要平等,因此人民采用了冷眼旁观的态度来看。
  这个国家管我什么事?
  不过是换了一个统治者罢了。
  皇帝是谁重要吗?也许换了一个皇帝更好咧。
  凡此种种的想法,隐隐约约在人们的心中萦绕,也许人们不会总结,但是人们未必是傻子。
  为什么鲁迅先生写国人就像一只呆头鹅,那是因为国人不认为自己和国家有什么关系,人们只认为这个国家是皇帝的国家,是大人们的国家,不是自己的国家,自己不过是在这个国家生存的奴隶罢了。
  在座的诸位抬起头来,充满着敬佩地看着曹跃,同时心中也有一些忐忑,看起来曹跃要推翻朝廷,造大清的反了。
  那么今天,会不会是曹跃给大家摆的鸿门宴?
  想到这里,有一些人忽然害怕了起来,跟曹跃造反有风险,但是不跟他造反,恐怕现在就活不出去这个望京大酒店吧?
  曹跃起身,走下主席台,走向座位中间,用他特有的洪亮的大嗓门喊道:“今天,朝廷想听一下各位的意见,假如中国赢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崛起机会,而这个机会来到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同心协力,将士出命,百姓出力,商人出钱,我们要不要抓住这个机会?”
  他挥舞着大手,慷慨激昂地说道:“诸位想必知道,如今日本与俄国已经在我国东北也就是满洲辽河以东打了起来,他们打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