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526章

庚子猎国-第526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斗志,让他们内部充满矛盾。
  10月3日下午,合围之势已经形成,严东随即下令炮兵射击,发起对阿克斗卡的总攻。
  “轰!轰!轰……”
  漫天的炮声响彻云霄,三个集团军的炮兵被总参谋长冯牧澜组织在一起,对阿克斗卡进行了史无前例的集群式计划炮击,傍晚的夕阳带着中亚的阵阵冷风,将硝烟弥散在整个阿克斗卡城内。即便是鞑靼斯坦地区最强大的俄军第七步兵师,也被中国人的炮兵打得抬不起头来,碉堡城墙被炸塌,城内一些木质建筑开始燃起了熊熊烈火,仿佛阿克斗卡顷刻之间就能够被攻克一样。
  但,鞑靼斯坦第七步兵师并不是软骨头,在炮火之后,他们抖了抖身上的泥土,更加坚定地握着步枪等待中**队的进攻。


第698章 第二军团的战斗(一)

  第二军团的炮火准备异常猛烈,参战的9个炮兵团集中了242门火炮对阿克斗卡的城墙与碉堡炮楼战壕进行轰炸。
  仅仅二十分钟,阿克斗卡的正面东侧就被轰出了一处宽大的缺口。随后,炮火开始逐步延伸射击,每次延伸距离大约两百米,每次延伸为两分钟急速射击,每门炮发射炮弹五发。
  这是严东在参谋长冯牧澜的建议下首次展开炮兵规模性计划单位射击,标志着中**队的炮兵火力运用和射击技术取得了巨大的飞跃,并且在此战之后,冯牧澜提出来著名的集团炮兵集群论与火力覆盖打击理论,为中国步兵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间断的炮击为步兵的冲锋提供了机枪的火力,随着一声嘹亮的号角,步兵开始冲锋,在炮兵的纵深掩护下,步兵弯着腰扶着钢盔端着步枪,一面射击一面注意观察敌人的反击。随着炮火的延伸,29军291旅三团,292旅一团作为第一波次冲锋部队,293旅一团,293旅二团作为第二波次冲锋部队,开始向阿克斗卡城内冲突击。
  第一波次冲锋部队武器装备精良,他们装备了最新式国产宋式步枪,即29步枪,所采用的子弹为6。5毫米铅芯尖头弹,射击精度高,后坐力小,射程远,且防沙防水,是一款连日本人都嫉妒的步枪。此外,他们还随身携带着四枚到六枚手榴弹,西北长刀,排长全部配备毛瑟手枪,每个营都有四挺马克沁重机枪和两门75步兵炮,这样的火力配置远超同期俄军,就更别提俄军的仆从军了。
  在第二波次冲锋部队进攻的路上,293旅一团二营二连五班的十八岁新兵王圣泽紧跟其他突击队员,实际上这个少年是少有的江南美男子,浙江平湖人。这个南方少年南人北相,身高一米八二,皮肤白皙,唇红齿白,浓眉大眼高鼻梁,十六岁的时候就被许多女子所喜欢,争着要嫁给他。不过王圣泽却并不喜欢儿女情长,反倒崇尚军武,多次希望参军,却屡屡被父亲拒绝。不过在十六岁生日这一年,他偷偷瞒着父亲报名参军,经过了层层审查,被分配到西奘军区,但随后西奘中英战争结束,他在路上被拉去了新疆,被塞进了第二军团最精锐的第29集团军。
  老兵们总是觉得这个少年未必有点儿太好看了,在一群糙老爷们中显得太过另类,尤其是他怎么训练,脸色都是非常白皙,在驻军伊犁的时候,甚至还有当地畏兀儿人长老看中了他,非要拉他来做畏兀儿族的女婿。
  但是这个少年对男女没有人什么非分之想,他只想着成为他的偶像岳飞一样的英雄人物,当战争开始之后,王圣泽忽然发现战争和戏文里的不一样,他要连续不停地行军赶路,而且弹雨从头上飞过去,谁也不知道下一秒生死。
  戏文里的敌人,就像是家养的蠢猪一样,主角可以一个挑十个,可是实际战斗之中,王圣泽发现自己的部队往往是以多打少,以强击弱,用滔天的洪水一般的军队将敌人掩埋。同时,自己的战友也有战死者,那鲜活的生命前一分钟还在和他交谈,而后一分钟脑袋上被打了一个大洞,红色的脑浆子撒了一地,浑身痉挛地抽搐着,尸体仿佛僵尸一样自己在动,却没有头部。
  王圣泽恐惧之极,但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却又不得不低着头继续跟在大家身后对敌人射击。
  射击!
  开枪!
  杀人!
  王圣泽重复着这个动作,在参军的时候,他曾经非常抵触训练,然而此时此刻他才知道训练的重要性,那枯燥的战术动作,在战争之中会被他机械地拿出来使用,而如果是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在战场上反倒不知所措,慌乱之中甚至会造成对自己战友的伤害。
  感谢那个魔鬼教官对自己惨无人道的训练,感谢老兵们没事儿对自己的苛刻要求,此时此刻,王圣泽充分体会到了平日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道理。
  他在弹雨之中奔跑着,为了躲避子弹,他扑向一处矮墙,趴在矮墙后面,然后掏出镜子反射来观察墙后面的情况。带着镜子是王圣泽的习惯,却没想到这个镜子却救了他一名,三个俄国人冲了上来,他赶紧掏出手榴弹,拉线,等了三秒之后双手用力向后扔了过去。
  “轰!”
  剧烈的爆炸声以及尘土四散而开,王圣泽的头盔上脸上神色全都是渣土,然后一只手从天而降落在他的身前,下了他一跳。
  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士兵苏可望爬了过来,告诉他敌人全都死了,王圣泽用镜子看了看,的确没有对手了,便猫着身子站起来迅速跳过了矮墙,身后苏可望跟了上来。
  “咋样?都死了吧?”苏可望道。
  王圣泽拎着长刀杵了几下地上的尸体,这时候一个俄国士兵突然**出来,王圣泽与苏可望吓了一跳,这家伙居然没死。这名俄国士兵努力睁开眼睛,向他们伸出手高呼着“八目给及”“八目给及”。
  “他说的是啥意思啊。”苏可望蹲下来疑惑地说道。
  “不晓得。”王圣泽也摇了摇头,心说这俄国佬说的是啥玩意。
  “你俩作甚呢?”陕西老兵晏炳宽带着两个人跑过来,见到他们居然蹲在一具尸体面前念念叨叨,“还不上去,偷懒啊后生?”
  “我们不是偷懒长官,他还没死,还有气儿呢。”王圣泽说,“就是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晏炳宽撇了撇嘴,拔出长刀,直接捅进了俄国佬的心窝,那俄国人挣扎了一会儿就死了,他说道:“跟上我,别他妈想别的,你们能活着就烧高香吧,还操心别人,有他娘的球用。”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中国士兵不再大面积冲锋,而是采用小规模渗透,占领一部分巩固阵地,然后继续扩大的稳扎稳打的战术。


第699章 第二军团的战斗(二)

  晏炳宽带着四个新兵,中途又遇到了老兵马涛和欧阳烈,得知五班长和另外三个老兵死了,说来不凑巧的是,他们是被俄国人的大炮炸死的,鬼知道从来来了一发流弹,正巧砸在他们四个人正中央。五班只有他们七个人了,三个老兵四个新兵,军衔最高的是晏炳宽了,中士。
  “听我的,紧跟大部队。”晏炳宽说道,七个人最后跟着二营对一处三层楼发起进攻,并且找到了他们的连长和排长,重新归队。
  晚间的时候,俄国人发起了反击,他们也集中了大炮对被攻占的城区进行了覆盖式的炮击。
  晏炳宽招呼士兵赶紧躲避起来,几个新兵哆哆嗦嗦,倒是王圣泽非常兴奋,晏炳宽看着来气,给了他一脚骂道:“****个蛋蛋,傻乎乎笑啥呢。”
  “长官,他们也有大炮啊。”
  “废话,他们咋能没有大炮。”
  王圣泽问:“长官,你当兵多少年了?”
  晏炳宽想了想,道:“十几年了吧,我十四岁就当兵了。”
  “啊?”
  “不过我当的是绿营兵。”晏炳宽嘿嘿一笑,摸了摸脑袋后面的头发,剪辫子已经一年了,可是还是没习惯没辫子的生活。
  “我听说绿营兵打仗都……”王圣泽欲言又止。
  晏炳宽倒是没在意,说道:“你说绿营兵打仗稀松,见到敌人就跑是吧?”
  王圣泽和另一个新兵嘿嘿一笑。
  晏炳宽叹道:“是啊,当兵的打仗不是为了死人,而是为了赚口饭吃,见面留一份,日后好相见。以前大家打仗是为了啥,还不是那一个月一两二分银子,但是能落到手中的也不过就是三分银子,为三分银子把命搭上,谁干啊?”
  王圣泽奇怪道:“为啥只有三分银子啊?”
  晏炳宽道:“咱们血军里不喝兵血,可是我以前在的绿营是要吃兵血的,一两二分银子,五份银子是孝敬长官的,四份银子是用来花钱吃饭买衣服的。”
  王圣泽疑惑不解道:“什么意思?花钱吃饭买衣服?”
  另一个新兵道:“咱们血军吃饭不是免费的吗?衣服不是白给的吗?”
  晏炳宽苦笑道:“你们也说了是血军,可绿营兵不是啊,绿营兵要自己掏买军装,自己掏钱买饭。”
  “啊?那当兵还有啥劲呢。”一个黑脸的新兵道。
  晏炳宽道:“你们不知道吧,当绿营兵其实有不少地方赚钱,举个例子,例如过门费和厘金……当然,现在都取消了,但以前确确实实存在。咱们随便在那个关卡险要之地设一个岗楼,路上放上横木,谁要是通过必须给银子,一个人一文钱,一批货一吊钱,赚得瓢盆满盈不在话下。”
  “那感情好,绿营可比咱们血军赚得多啊。”有人忍不住笑道。
  晏炳宽摇头道:“是啊,都为了赚钱了,大家哪有心思打仗。所以你说九年前为啥打不过日本人,那可是最能打的绿营新军,湘军、淮军比绿营还能打,结果怎么样呢?还是败给日本人了。”
  “大概是大家不习惯和日本人打仗吧。”王圣泽道。
  晏炳宽道:“是啊,不习惯和外国人打仗。血军就不一样了,这血军是杀出来的,为啥叫血军?就是因为用对手的鲜血染红了我们自己全身,你说以前打仗哪会这么干,见面三分情日后好相与。可是谁要是见了血军才算是倒霉咯,血军是绝对不会留情的。四年前,中堂大人麾下三万血军六个军便横扫了江南,一年时间便重新统一华夏,靠的就是这股子拼劲和狠劲。三年前,我们川军绿营改造的时候,你猜怎么着,大家不适应血军的军规,准备晚上暴动。我胆子小,不敢暴动,当时我在的那个乾字营三百零七个人,有二百八十个参加了,到了晚上的时候,嘿,人家早就做好准备了,结果全军覆灭。大家看到血军包围住了,就立即投降了,以为这样就没事儿了呗。结果呢,二百八十个人,全都活埋了,那件事之后,西南地区的绿营再也不敢反抗了。有的人没等到整编,就先跑了,不干了。”
  众人大吃一惊,道:“活埋?还有这事儿?”
  “那可不。”晏炳宽感慨道,“活埋还算是好的呢,你们不知道吧,还有扒皮和碾碎,扒皮你们知道吧?碾碎你们却不知道,那是中堂大人发明的刑罚,把人放在石碾子里面,一寸一寸地给碾碎成肉沫,本来是对付叛军的,后来有人反对血军统一中国,起来反抗,结果就被碾碎了。”
  尽管是在战场上,可是众人心中还是一阵不舒服,人又不是黄豆苞米,居然说碾碎就碾碎了,当真是……
  “你们还是见识少啊,哈哈……”晏炳宽忽然面色大变,叫道:“不好,重炮!他娘的,俄国人居然还藏了重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