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538章

庚子猎国-第538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军团占领了伊尔库斯克至克拉斯诺亚尔克斯这一段铁路,并且肃清了这段铁路上的俄军残余势力,西路军开始撤离卡拉斯诺亚尔克斯,主动与东路军汇合,在伊尔库斯克进行积极防御。这一段铁路长度高达1200公里,聂嘉的意思很简单,利用火车将沿路铁轨全都搬运到伊尔库斯克去,等俄国人重新修好这1200公里的铁路,也得到明年夏天了,没了铁路的俄国人,能打得过打不过中国人还真说不好。
  第二军团在外西北开始组建抵抗军和起义军,严东支持当地部落进行国家化改革,在俄国人暂时无暇收复中亚的时候,严东召开了中亚部落会议。总体说来,第二军团彻底地执行了曹跃战前的部署,且开始与英国人进行接触,消灭中亚地区亲俄国分子。在第二军团占领阿克斗卡之后,除了派遣少数士兵四处骚扰,并没有进行大规模战斗,他们等待着后方的军事补给,同时也在本地进行物资征集活动。漫长的冬季就要来了,阿拉口也许会经历五个月到六个月的封锁,所以第二军团俨然成为了一支孤军,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而对面的俄国鞑靼斯坦军团似乎也在等待着这个机会,等待着阿拉山口因风雪而封锁的消息。
  一切都在与时间赛跑,与气候赛跑。
  “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萨镇冰提醒道。
  段祺瑞说道:“中堂大人,属下认为我们现在就应该将第二军团从外西北撤回来。”
  “哦?”曹跃看着段祺瑞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当初外西北之所以那么快陷落,并非清廷无能,而是中间隔着天然的障碍,每年只有半年时间能够和新疆连接起来,这给了俄军充分的时间进行调整。现在俄军在中亚按兵不动,然而大雪封山之后,第二军团就要被困在中亚半年之久,如果一旦俄国人权力反扑,我们的第二军团就会极度危险。第二军团被消灭,则意味着我们的新疆乃至于甘肃、陕西将面临俄军的大军压境。因此处于国防安全考虑,我认为我军第二军团应该撤回来,并且立即撤退。”段祺瑞道。
  曹跃知道段祺瑞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参谋军官,否则也不会被袁世凯视为依仗,民国的段祺瑞更加醉心于权术方面的斗争,但是现在他还是一个一门心思放在军队建设方面的合格参谋长。他的经验更加丰富,眼光更加长远,这一点是曹跃手下年轻军官所不具备的。
  曹跃仔细考虑之后,决定听从段祺瑞的建议,随后给第二军团四灵感严东提出建议,问询严东能够利用现有的资源在中亚固守半年以上时间。严东随即回电,现有武器弹药粮食补给可以坚守四个月,但是半年时间是达不到的。
  随后曹跃要求严东对撤军进行评估,严东与参谋长以及各将军一番评估之后认为,搅乱中亚局势的目的已经达到,中*队不宜留在外西北,军官们撤退并非害怕战斗,而是在随后的战斗之后孤立无援,战士们平白牺牲。因此第二军团总参谋部的回复意思是,第二军团可以在明年一开春就对俄军再一次进行骚扰,而不必留在外西北和俄军进行决战。
  曹跃拍板决定,第二军团立即撤退,撤退进度和撤退方案有第二军团自行负责,并将第二军团撤退的消息以密电行事发给了聂嘉和冉东。二人对此并不反对,他们也知道第二军团扔在天山山脉外面,被风雪隔绝半年,讲给这一支部队带来何种危险,所以他们支持第二军团的撤退。不过冉东提醒说,撤退一定要秘密进行,绝不能泄露消息,避免俄军追上来,将我们拖延到大雪封山。
  而聂嘉则提醒说,黄雀计划现在应该准备进行第二阶段了,即与俄国人接触的阶段,和俄国人开始秘密谈判了。
  曹跃已经选好了这个人选,那就是礼部左侍郎李经述。曹跃私下里将李经述秘密交来,并将这个与俄国人秘密谈判的重任交给他,使得李经述略有一些诚惶诚恐。曹跃见李经述时不时咳嗽,才得知他生了病,不过李经述推荐了一个人来与俄国人谈判,这个人则是曾经担任过大清国驻俄国大使,现在在德国避难的杨儒。


第721章 进攻奉天失利

  曹跃忽然记起来这个人,杨儒,他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人,四年前在八国联军进攻中国的时候,他帮助中国在莫斯科与俄国人谈判,最终使得俄国为了顾及日本而不敢再中国榨取更多利益。只不过杨儒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作为老臣,如果不是重要事情,一般他都交给驻俄国外交参赞来处理。
  李经述表示,杨儒在俄国威望甚重,而且俄国人只认杨儒,所以请杨儒出山,是最好的选择。曹跃当然知道外交大使的重要性,有时候一个有威信的大使足以抵得上一支军队。后世共和国建立之后,某岛省驻南美洲一国大使由于威望甚重,导致该南美共和国一直到三十年后,那名民国大使死后,才承认共和国。而杨儒,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一个在俄国拥有影响力的大使。
  曹跃还是担心杨儒的身体情况,他随即让李经述询问,杨儒能否和李经述一内一外负责得起与俄国人的秘密洽谈的任务。杨儒在战前就判断中国可能真的动手,并且得到礼部的密电,要求他去德国休假。杨儒作出判断之后,立即下令关闭中国驻俄国大使馆,随后带着使馆人员跑到德国避难,随后战争就爆发了。当下杨儒回电,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跃哈哈一笑,随即让杨儒与李经述共同负责谈判。
  李经述接下来开始私下来接触前俄国驻华大使现被困在北京俄国大使馆内的米哈洛维奇先生。相比杨儒的幸运,米哈洛维奇就郁闷的多,刚刚来到中国接替卡西尼,就碰到这事儿(中国宣战),双方宣战之后,交通也瘫痪了,米哈洛维奇也无法回国。
  当然,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清政府礼部尚书对米哈洛维奇说你们依旧可以住在俄国大使馆内,但是由于中俄双方交战,市民会对你们不客气,所以希望你们摘下国旗,权当难民得到中国政府的保护。为此还特地叫警察每日在俄国大使馆周围保护,避免北京城的百姓砸毁前俄国大使馆。
  曹跃致电给杨儒,让他准备好一些材料,准备过一段时间之后重返莫斯科与俄国人进行谈判,这次谈判不但是秘密进行,而且有极大的风险,希望杨儒做好心理准备。杨儒回答了一句古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尽显中国外交官之风骨。
  接下来是第三军团的消息,这才是曹跃现在关心的重点,abc三个集群分别对哈尔滨,长春和奉天城发起进攻。就在今晚,三个集群其中首先发起进攻的是c集群,他们对奉天城发起了激烈的猛攻,然而俄军驻防在奉天城周围五个步兵师总计十万人,甚至超过了进攻奉天的中*队总数,导致战况不容乐观。
  俄军一直以来在奉天城周围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本来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日本人,引导日本人在奉天城下决战,让奉天成为日军的地狱。可惜因为国内的压力,俄军不得不放弃防御阵地,转而为了解救旅顺做出进攻姿态,从而丧失了自己的最大优势。
  但是现在,日本人没有一头扎在奉天城下,反倒是中国人来了,俄军奉天城防司令恰恰是最能打的利涅维奇少将。
  第三军团司令冉东在试探进攻发现俄军防御工事修建得非常完善,一时无法攻克之后,在参谋长陈信的建议下,他并没有采取和日本人一样的决死冲锋,而是边打边撤。他希望能够将俄军吸引出奉天的防御阵地,从而在外围消灭俄军。
  冉东的作战报告非常详细,同时伤亡情况也第一时间交到了曹跃手中,14日一天,在沈阳城下进攻的中国士兵阵亡约600人,受伤达到2700人左右。
  曹跃看着这份名单,不禁叹了口气,说道:“这个利涅维奇不好对付啊。”
  陆海军总参谋长萨镇冰也苦笑起来,道:“战前我们研究过这个人,的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指挥官,不过他和库特帕罗金的关系并不好,库特帕罗金仰仗利涅维奇,却不重用利涅维奇,因此将利涅维奇排除在辽阳战役外,固守后方。”
  曹跃点了点头,感觉有一些困意,便叮嘱陆军参谋长段祺瑞和海军参谋长蔡廷干接手负责,他要休息一下,也让萨镇冰去休息休息。萨镇冰摇头说不用,自己还没有感觉到累,曹跃却从卫兵口中听说萨镇冰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合眼了,便强行要求萨镇冰休息。
  萨镇冰知道曹跃是为了自己好,于是不再坚持,回到家中。而曹跃依旧在兵部的休息室休息,李宁特意让人做了一碗陕西担担面,曹跃见到李宁也没有休息,便说道:“石头,你怎么不休息,明天你陪着霍尔奇,任务也不轻。”
  李宁笑道:“睡不着,我听说你晚上没怎么吃饭,让人给你做一碗面条,就特意让他们做你最喜欢吃的担担面。”
  曹跃微微一笑,大口吃了起来,其实面食对身体更好,面食养胃,北方人身材高大也和面食并非没有关系。一碗面吃完,曹跃喝了一杯水,然后问道:“明天的行程都安排好了吧?”
  “都安排好了。”李宁道,“不过今天英国方面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过几天参观承德兵工厂。”
  “那就去看。”
  “可是里面的一些机密性东西……”
  曹跃摇头笑道:“也没什么机密性东西,英国人走在我们前面。”他指着桌子上的一个煤油打火机,说道:“我们连这个都生产不了,更何况其他东西了,我们需要英国人的技术支持,将来中英之间只会越走越近,而不会越走越远。”
  恰如曹跃判断的一样,中英之间只会越走越近,而不会越走越远,大国之间的彼此关系和小国不一样,后世中美剑拔弩张也没有见到直接冲突断交制裁等行为。15日的会谈非常融洽,中英之间重新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曹跃代表中国清政府方面放弃了对英国在历史上曾经对中国做出的一系列伤害,而英国也决定归还一些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从圆明园抢走的部分文物,包括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明朝《永乐大典》原本等。


第722章 东北战况

  英国归还的国宝并不多,一共不到六十件,这与圆明园中被抢走的国宝数目相比少的可怜,但是这也开启了中英外交领域的新篇章,曹跃向英国国王送去感谢,并代表中国清政府非常感激英国政府。
  由于英国国会内部激烈争辩,还没有决定是否对俄国直接动手,因此霍尔奇和曹跃签署完毕谅解备忘录之后,首先决定参观一下中国的最大的兵工厂承德兵工厂。霍尔奇打算通过参观兵工厂来对中国的实力进行侧面的评估,中国能否有能力把这个仗给打下去。
  16日,东北方向前方战报消息再一次传递到曹跃的手中,第三军团已经与俄国人全面交手,abc三个集群对俄军的突袭并不意外,但意外的是俄国人的防备力量非常薄弱。参谋总部则判断,俄国人之所以没有多中*队做出防御的原因有三点,第一点就是俄国人一项看不起中国,人为中国人不敢主动进攻,尤其是俄军统帅库特帕罗金甚至连日本军队都看不起,就更别说中*队了,即便中*队兵出中亚和北亚,库特帕罗金依旧固执地将所有精力放在对付日本人身上;第二个原因是俄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