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597章

庚子猎国-第597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番封爵之后,天已经黑了下来,曹跃宣布百臣开宴,君臣共进晚餐,各国大使也被邀请参加这一场豪华盛宴。
  众人坐定之后,由贤国公何顺宣布开宴,刹那间,数百烟花被点燃,鞭炮齐鸣,整个天空宛如白昼,全北京长乃至全中国都在欢呼起来,曹跃举杯邀群臣道:“今日立国,全赖诸君努力,举杯,共饮!”
  所有人一起举杯饮酒,曹跃随后开怀大笑,又道:“我朝开国,理应大赦天下,全体罪犯,除重大作奸犯科者,免三年刑罚,流放者可回故里,全国取缔厘金,东北三省毁于战火,免除今明两年田税,全国免除今年一年田税!取消乡兵,取消民勇,血军改名中华帝国皇家陆军,海军改名为中华帝国皇家海军,诸位!今年我中华帝国立国,将是最为艰苦的一年,万万群臣与朕共济艰难!”
  “吾皇万岁万岁万岁!”群臣立即拜服道。
  身在宴会之中的外国使馆们心思各异,但是总体说来他们并没有干涉中国内政的打算,因为先前维国公宋育仁对各国大使承诺,中华帝国继承大清帝国的国土和权力的同时,也继承全部义务与责任,大清帝国签署的所有条约一律被中华帝国所承认,同时中华帝国打算建立更多的港口,与外国进行交易。


第817章 帝国行政体系

  中华帝国皇帝曹跃向列强大使亲口承诺,中华帝国允许外国人来到中国经商、求学、旅游、政治避难、定居等活动,中华帝国即将建立国籍制度,并允许双重国籍存在。樂文小说|外国人在中国取得中国国籍的方法也非常简单,满足三样条件即可,一、热爱中华帝国忠于皇帝曹跃,二、在中国购买住房并居住满五年,三、能使用中国官方语言文字交流。
  中国的双国籍制度,其实给很多外国人提供了方便,其中老外们在自己国内因为要缴纳许多税,而中国的税务制度尚且并不完善,所以如果中国建立双国籍,他们可以轻松取得中国国籍和外国国籍,将财产转移到中国,避免国内交税。更重要的是,在中国没有遗产税,外国佬也不想自己的财产给自己的子女们,尤其是现在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更加喜欢中国这种不完善的税务制度。
  当然,中国的双国籍制度其实就是给许多奸诈的老外提供了一些方便,但是基本上没有正常的洋人会觉得取得中国国籍有什么好处,就像是百年之后的中国人不会觉得自己取得一个印度国籍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一样。
  在中国承诺了许多好处之后,西方各国终于决定不插手中国内政,看着中国悄然由大清变为了中华帝国。
  宴会结束之后,曹跃又单独与各国大使进行积极沟通,商讨建立更多的商贸交易港口的打算,并且扩大海关,希望中国的瓷器、丝绸、艺术品、茶、香料(古代的香料指的是孜然、胡椒、麻椒、花椒、八角等,并非女人身上的香水)、稀土等商品,能够更加便利地与西方国家进行交易。
  西方各国见到中华帝国建国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开放国门,顿时非常高兴,他们也非常希望打开中国过门,让外国的商品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取得丰厚的贸易利润。这其中以一些西方小国最为积极,如意大利王国、荷兰王国、比利时王国、丹麦王国等等小国,更是希望能够借着这一次中华帝国开放国门的机会,将他们的影响力渗透到中国来。
  作为中华帝国的皇帝,曹跃当然是来者不拒。中华五千年,从来不会因为有异族和外国的到来而断绝了中华薪火,只要华夏文明尚存,华夏民族就永远不会灭绝。后世高丽棒子日本鬼子甚至越南猴子纷纷以华夏文明自居,就是因为华夏文明的强大,让这些国家和民族不由自主地渴望融入其中。
  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成为了一个封闭的、落后的、野蛮的、肮脏的国家,而闭关锁国发起与明太祖朱元璋的禁止明人与番人进行交易的禁令,随后在明朝嘉靖年间嘉靖皇帝为了遏制海盗,下达了禁海令,全面禁止中国人语外国人的海上交易。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朝是一个非常骄傲自负的朝代,看不起番邦异族,自认为堂堂****上国什么都有,何必与番邦交易。但恰恰就是禁海令,导致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穷的朝代,也因为穷,最终才断送了国家。明朝亡于禁海,亡于自负。
  代明的清帝国建立之后,并没有吸取明亡的教训,而恰恰是因为“番邦”的许多高产粮作物如玉米、番薯、花生、土豆、番茄等传入中国,使得清帝国的粮食产量翻翻,继而让中国的人口增加。曾经有历史经济学家研究,明清的人均生产总值是相等的,但是由于美洲高产粮作物的进入,导致清朝人口大增,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四倍于明朝的国民生产总值,而清朝以异族入主中原雄踞二百余年而不倒,恰恰是因为清朝的钱是明朝财政收入的四倍。
  但也恰恰因为这个原因,清朝皇帝同样犯了骄傲自大的毛病,闭关锁国,拒绝与西方接触,甚至于连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清朝历史中最博学的熟悉西方历史的皇帝,也拒绝与西方接触,这其中即是害怕西方文化入侵,又有看不起西方的原因。
  而大清国的闭关锁国被英法联军大炮打开之后,终于知道奋起直追,尽管大清国努力追逐融入世界,可是由于*、买官卖官以及许多守旧官员的固步自封,导致大清国的洋务运动失败,但即便失败的洋务运动,在历史上大清朝最后一年,清政府的年财政收入高达三亿两白银。
  可以说,打开国门,中国才能够富裕,中国富裕,政府才能做事。
  这一幕与后世改革开放何其相似也……如果不是改革开放,中国岂能在百年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岂能家家买得起小汽车?
  因此,曹跃岂能不支持开放国门?曹跃不但要开放国门,更要改革政治。
  曹跃和他的手下立志要改革历朝历代的腐朽的政治体系,尤其是明清对官员待遇和要求之苛责,逼迫官员贪污受贿。
  明清两朝官吏体系一脉相承,都是给官员极低的奉银让他们做事,这些奉银即要官员养家糊口,又要他们请各种幕僚,甚至于县令向皇帝奏报的时候,雇佣驿卒的钱还的是县令自己的奉银里拿出来。就像是甘肃肃州县令,一年上两三次奏折,给驿卒的路费都超过他的奉银。另外就是官府内的辅助人员,包括县衙的捕头的银子,也需要县令自己拿钱。一个县起码要有一个捕头和八十名捕快,这些人的钱,全都是县令自己拿钱,好嘛,县令又不是机器猫,哪里拿得出钱,不贪污受贿都活不下去。
  因此曹跃接下来的改革,便首先针对各级官员,中华帝国将承担各级政府中各级官员的奉银,让县长们不再需要每日考虑给手下发工资,如果这些年不给手下发工资,以现在的奉银来说,在某一些地方还能够活的很好的。
  这只是中华帝国政府改革的一小步,接下来将是中华帝国政府前进的一大步了,中央政府机构将要进行改革,取消军机处制度以及六部制度,全面学习西方政府结构制度。
  在中华帝国新的政府结构制度中,将实行皇权驾驭三权的制度,即皇权为帝国最高权力,在皇权之下,将分为帝国元老院、帝国行政院、帝国*院、帝国国防院四院并立的局面,同时在四院与皇权之间,将重新设立首相制度,首相总领四院,四院院长为帝国副丞相。
  这其中帝国元老院负责立法,帝国行政院负责行政,帝国*院负责司法,帝国国防院为负责保卫国家领土领海领空安全。
  五天之后,曹跃开始委任大臣,其中最重要的大臣职务就是帝国首相了,可以这样说,首相在某些时候权力甚至超过了帝王,皇帝的作用就是选择一个好的首相,而首相才是总领全国大权的人,曹跃之所以能够推翻大清朝,恰恰就是因为曹跃担任了大清军机首辅大臣,相当于首相一职。
  在这五天内,曹跃反复斟酌,也有人不断暗示,其中呼声最高的自然是王宇,在文官之中王宇的支持最高,不过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王宇过于年轻,反而支持宋育仁,甚至有一部分人尤其是军队军官希望武将担任首相,在武将里文化程度最高的要数聂嘉,甚至连一向和聂嘉作对的冉东也改口支持聂嘉。
  经过了仔细考虑,帝国元年8月6日,曹跃宣布了首相人选,帝国首相既不是护国公王宇。也不是维国公宋育仁,更不是柱国公聂嘉,而是在东北担任关东总督的诚国公张荫恒,曹跃认为张荫恒在东北担任总督的时候,对东北的掌控和调度让整个东北地区在日俄战争时期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日俄战争结束之后,东北能够全面恢复建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张荫恒的这种掌控力。
  况且从年龄上来说,张荫恒今年五十五岁,恰恰年富力强,在历史上他也是著名的改革家和维新派,当然,张荫恒对曹跃的忠诚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合作多年,曹跃对他熟悉务必,在裁撤全国八大总督的时候,唯独保留了关东总督,就是对张荫恒最好的新任。
  帝国元老院,院长为左丞相,由护国公王宇担任。
  帝国行政院,院长为右丞相,由诚国公宋育仁担任。
  帝国国防院,院子为前丞相,由镇国公冉东担任。
  帝国*院,院长为后丞相,由保国公王兵担任。
  另外,帝国行政院分为十二部,分别是外交部、财政部、教育部、工业部、统计部、内务部、文化部、交通部、农业部、卫生部、能源部、贸易部,庞大的帝国车轮缓缓启动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以及各级部门官员任命传达的同时,剃头令也由各级政府传达下去。


第818章 双国籍的中华帝国

  8月8日,曹跃在紫禁城午门广场,率先带领家人剃头剪辫子,直接剪了一个光头,而后作为大内侍卫统领杨彦卿率领禁军剃光头发,宫内的太监们也剃光了头发。此时各级官员闻风而动,开始纷纷跑到紫禁城前广场上剪掉辫子,更多的百姓也跑过来,见到了光着脑袋的皇帝陛下在午门之上,连忙纷纷效仿。
  这其中学生们对剪辫子非常积极,甚至于自发地组成了剪辫子纠察队,在街上寻找没有剪辫子的人,抓到一个按在地上剃头,以至于许多人不得不留着一个被人笑称为阴阳头的头型。
  8月9日,陶悦等曹跃的家人们才从唐国公府搬入了紫禁城居住,随后曹跃宣布,册封浙江秀水(嘉兴)籍女陶悦为正宫皇后,京师籍女爱新觉罗·蓝祺儿为皇贵妃,四川籍女赵雅为赵贵妃,新疆籍女纳兰晴为纳兰贵妃,册封曹俭为太子,册封曹仙儿为长公主,册封曹让为二皇子,册封曹让为三皇子。
  为了表示有别于前朝,曹跃随即宣布,后宫裁撤一半的用度,所有宫女,可自愿回原籍老家父母身边侍奉,每人发五万元红钞作为安家费。若宫女不愿回老家父母身边,则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宫中,或者可以申请婚配,帝国皇家陆军和皇家海军之中有许多尚未娶妻的士兵子弟,可以由人介绍双方认识成亲,则将发给十万元红钞做安家费。
  宫内太监不同于宫女,太监没办法回家,因此此次并不裁撤太监,不过为了减少太监的数量,三年内停止招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