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603章

庚子猎国-第603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826章 开放党禁

  中华帝国帝国历三年,西元1907年,一开春,东南各省便陷入灾情之中,接连的暴雨让东南各省百姓苦不堪言,3月份,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发生了抢米风波。爱玩爱看就来 曹跃一方面派遣军队前往各地维持治安,一方面责令张荫恒赈灾济困,但是此时王宇依旧提出,中国不能赈灾的理论,认为一旦赈灾将导致百姓有一种不劳而获的心里。
  此时张荫恒毅然站出来反对王宇的观点,两人当堂吵了起来,随后张荫恒提出辞职,被曹跃拒绝,曹跃将两人请来,劝和两人不要因为些许小事而产生争执。
  不过两人都是心高气傲的人,都不愿意低头,但好在两人不会将个人争执放在国家利益之上,因此曹跃将东南抢米风波交给了帝国**官保国公王兵处理,此事由帝国法院全权负责,元老院与行政院全力支持,不得干涉。
  王兵随后下令彻查抢米风波闹事的主使人和源头,并请求鹰扬卫在东南各省的密探协助调查此事背后。
  最终经过两个月的调查得知,此次抢米风波的确有幕后主使人,竟然是曾经留学日本的宋教仁和陈天华等人组织的中国中兴党在东南发生旱灾的时候,得知官府竟然和当地米商沆瀣一气抬高米价,随即组织数千百姓上街进行游行示威活动,但是随着当地**官员的弹压,和当地地痞流氓的加入,最终导致了地方民变,抢米风波又从广东波及到了福建和台湾。
  宋教仁等人见状之后不得不离开中国前往日本寻求掩护,而留在东南三省的中兴党却被抓捕不少。
  就整个案情来看,其实宋教仁等人的政治诉求并没有犯太大的过错,中兴党也没有推翻中华帝国的打算,他们仅仅是对贪污**以及官员与奸商勾结表示不满,但是他们所做的举动导致的影响太过恶劣,抢米风波并没有让老百姓们吃饱肚子,反倒让他们铁了心造反——这更是宋教仁等人没有想到的。
  不得已,曹跃在一起派遣严东前往东南三省首先将负隅顽抗的人绞杀干净,随后又让王兵将广东、福建和台湾三省贪官污吏进行肃清。
  曹跃对王兵的要求就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教育就是教导中国人如何当好一名官员,所以不要担心抓得多了,没有官员能够做官了。中国读书人都能当官,只不过是生熟的问题。去年科举考试,东南举人一百多人,我再拨给你五百人。抓一个任命一个,一个萝卜一个坑,政府机构不倒,当官的随便换。另外,中华帝国尚且没有行贿罪,元老院接下来会制定行贿罪,而你也要将那些行贿官员的商人们全都抓起来,让他们掂量一下行贿的后果。”
  东南米风波暴露了中华帝国的一些弊端,例如官员贪污**并没有比前清减弱多少,甚至一些官员宁可不要增加月俸,也希望维持原来的制度,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贪污是没有止境的,月俸是有定额的。
  随后曹跃将注意力放在了吏治上,如今已经是中华帝国三年,曹跃皇朝的根基稳固了,不再顾虑就官员,同时为了补充被革职的旧官员,曹跃宣布中华帝国三年年底,增加一次科举考试,并将考试地点依旧放在南京,此次科举考试录取举人超过前一次的2000人,达到史无前例的3000人。
  加试一出,顿时让全国的读书人高兴不已,一个个对皇帝曹跃感恩戴德,一般欣赏读书人的皇帝,在书生们的手中都是伟大皇帝,即便这个皇帝再不好,但是只要他对读书人好,他就是好皇帝,毕竟写历史的都是读书人。而对读书人不好的皇帝,即便他做得再好,也不会是什么好人。
  7月,日本驻华大使向中华帝国皇帝曹跃传递一个消息,中兴党党首等人希望回国自首,但是害怕遭到迫害,希望能够得到赦免。
  曹跃对日本人转达消息非常不满,但是他并没有表示出来,考虑到中兴党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为了反对帝国统治,而仅仅是政治诉求,于是允许中兴党人回国,但中兴党将接受监察,避免其中混入日本间谍。
  宋教仁等人回国之后,来到北京请求见到皇帝,并希望中华帝国能够自由组建党派,同时他们也提出希望争取中国建立民主制度,并认为既然曹跃建立了中华帝国四院统治制度,便应该更加开放一些,允许政党的存在。
  提到政党,曹跃考虑到未来世界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不可能一直都被自己所阻挡,例如为全世界工人的福利而创建的工党等,别说中国阻挡不了他们涉入的脚步,就算是后世的资本主义大本营美利坚共和国,同样也存在工党。而且工党的一些协会如工会的出现,将会使得更多的工人们团结起来对抗政府。
  所以一味的遏制与限制党派活动,中华帝国未来必定有一天坍塌,曹跃不得不考虑到中华帝国的长久,有限的开放党派。
  随即曹跃对宋教仁等承诺,允许党派建立,而且在中华帝国七年的时候,将对帝国元老院的元老们进行改选,此次该选将施行民主投票选举制度,选出各省元老代表,只要各省候选人的选票超过一百万章,候选人自动当选各省元老院元老。而如果选票达不到一百万章,元老候选人将根据选票多少,以此取各省元老人数。中华帝国七年的元老改选候选人可以是任何人,包括女人。
  曹跃是中华帝国的皇帝,一直以来中国都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尽管曹跃放权给四院,可是四院却也知道,只要皇帝说话,他们基本上是不能不听的,就算他们反对皇帝,全国百姓都不会答应。
  曹跃跳出元老院参选,那就一定会重新举行改选,宋教仁大为兴奋,连说自己一定会遵守宪法合法参选,曹跃对他警告说,中兴党将来发展,不得向十八岁以下未成年人、军人、政府工作人员发展任何党员,党派影响的是元老和立法,而不是人民的生活。
  宋教仁表示自己和自己的党派绝对不会涉及这三种人。


第827章 在曹跃面前东林党没用

  宋教仁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并不会过于理想主义,性格温和富有感染力,这一点远比理想主义者孙更加适合作为领袖,但是宋教仁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过于相信人。=是的,这个湖南人和很多其他湖南人不一样,他对人的防备心理很低。但也恰恰是因为宋教仁对别人的信任,才使得他成为了中兴党最适合的领袖。
  宋教仁又问关于元老候选人的问题,什么人能够担任候选人参选元老席位,曹跃考虑之后提出限制条件:
  第一,候选人必须是中华帝国公民,并效忠于中华帝国皇帝和国家;
  第二,候选人必须年满35岁,有一定社会阅历和经验,年龄低于35岁者不得参选;
  第三,候选人不得是罪犯或者是曾经担任罪犯,道德恶劣者经举报,如果被查出将会永远失去候选人资格;
  第四,候选人可以是中华帝国男女,但三代以内直系亲属配偶不能有任何海外关系;
  第五,候选人必须曾经做慈善事业,富不施恩者,贵不****者,帝国皇帝有权直接免除其候选人资格,永不录用同;
  第六,无德者不得参选,如抛弃妻子不尽孝道见死不救等行为。
  宋教仁将曹跃的要求带回给中兴党人,中兴党人顿时异常兴奋,他们在北京匆匆召开了一次会议商讨竞选元老的事情,并且决定立即回到广东重新组织中兴党。
  宋教仁说:“皇帝陛下要求一个党派必须要有自己的党章,也就是该党派自己的主张和纲领,如果没有自己的纲领就贸然组建党派,则是乱党。我们中兴党一直得不到天下百姓的认可,不就是因为一直以来我们的党章不明确吗?别人一听到我们的党派,还以为我们是乱党叛贼咧。所以我们这一路上先将党章明确,然后回去宣传,广东是我们的大本营,我们要将广东发展为中兴党最坚实的支持地区。”
  宋教仁等人返回广东组建中兴党,而另一方面,北京的元老院内的元老们顿时不干了,纷纷觐见陛下请求收回党派参选元老资格。他们当然不想放弃自己元老的身份,所谓的元老和西方国家的议会议员是一样的,他们拥有立法权,但他们的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可以立法保护自己的利益——这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是法?
  我们就是法。
  元老们自然可以很自豪地说他们是法律,他们制定所有法律,可是如果竞选元老,那么他们所代表的一切都将改变。
  元老们以为曹跃不过是搪塞之策,可惜曹跃却是认真的,开放党禁与权力释放给国人,不单单是曹跃心中所想,也是他心中所愿。不管是帝国还是共和国,一个人或者一小部分人的利益绝不能代表国家利益,什么是国家,大多数人才是国家。这也是未来发展趋势,只不过曹跃提前将它拿了出来,并掌控在自己手中罢了。
  元老们本打算学明朝东林党一样跪在紫禁城面前,皇帝不收回成命,我们绝对不起身。
  然而王宇第一个就不同意,好嘛,你们真以为曹跃是明朝的皇帝,会顾忌士大夫?曹跃推广普及文明,消灭文盲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消灭士大夫。士大夫阶层之所以凌驾于百姓之上,是因为他们掌握了知识,掌握了话语权,然而一旦中国没有文盲,士大夫阶层也随即消失了。后世中国为什么专家学者网络大v语不惊人死不休,实际上他们就是人为的在制造另一种士大夫阶层——即我知道你不知道的,我不管你知不知道,总之我比你们普通人优越。
  而消灭文盲的另一个最大的作用,就是不用愁后备官吏的培养了,识文断字的青年经过简单的培训再经过十几年的历练,足可以胜任一些官职,士大夫们想要威胁皇帝,可算是找错门路了。
  王宇说你们想要跪请收回成命,你们去,我是不去,与其跪请收回成命,倒不如好好地想一想如何配合陛下。我们做臣子的,是帮陛下解决困扰,而不是给陛下制造麻烦。
  王宇的一席话打动了大家,随后曹跃也安抚众元老说道:“与其你们在此苦苦哀求,不如好好打算,如何让百姓们支持你们,得到各省选票才是正事。”
  各省元老随即聚在一起,仔细讨论起来,王宇心思转变得最快,他立即建议元老们建立党派争取选民,也好保住自己的元老席位。
  王宇找到何顺,说建立党派的事情,何顺立即说建立保皇党,必定能够得到拥护。而唐元湛提出反对,他说保皇党一听名字就比较狭隘,丝毫体现不出来我们为国为民为陛下的目的,反倒将陛下和国民对立起来,我们倒不如建立保国党。
  元老们也纷纷献计献策,而最终有人提出,我们都是读书人,奉行的是儒家思想,忠君报国,何不建立儒党,我党党章便是忠君报国,有儒家思想做我党党章,岂不有现成的体系?而且儒党儒党,囊尽天下人,将来那些小党建立之后,便是和天下读书人对抗,岂不自觉与读书人?
  这个提议太歹毒了,就相当于后世有人建立爱国者党派一样,不加入就是卖国者,谁不加入?
  曹跃也对王宇等人组建党派一事感到好笑,这帮读书人当真是歹毒,不过他没有干涉,在王宇等人申请之后,随即批示了儒党建立。
  中华帝国三年11月份,中华帝国第一大党派儒党建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