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624章

庚子猎国-第624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皇。”曹让抬起头来,问道:“为什么?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我不能做太子?我哪里比哥哥差了?”他抬起头来,质疑道:“难道就因为大哥是嫡长子吗?论才华,我哪里不如他?论谋略,我哪里不如他?论武功,我又哪里不如他?”
  曹跃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这些方面你都比你大哥强,但是你有一点不如你大哥,决断。你没有你大哥的决断,做一个皇帝,做一个帝国领袖,不管做什么事,也不管你的决定是不是对你利益最大,你都要有一个决断。而你呢?你事事都要听取别人的意见,事事都要别人推动你去做,看似聪明善于挺进别人的建议,尽管集合了众人之力,但是未来你会渐渐地成为被人摆布的工具。你大哥不是,你大哥不聪明,武功也不如你,甚至于他从小就不如你。但是你大哥做决断远胜于你,他绝对不会任人摆布,未来也不会将皇权拱手让人。”
  “父皇……”曹让问道,“这是何意?皇权让人是何意?”
  “未来世界形势将有极大变化,各地民众将要取得权利,如今在俄国兴起了工农运动,将会是世界的主流运动,甚至于中华帝国也会受到波及。这是对皇权的极大考验,也是对我曹氏江山的极大考验。”曹跃坐在龙椅上,手扶着龙椅,心中有一些回忆又有一些复杂,“我曹氏江山的稳定,就在于皇权至上。二十年前,我依靠众人之力取得皇位,十年之前,我依靠战争之利夺回皇权。未来步步惊心,若稍有差池,皇权旁落,相权崛起,才是我曹氏江山最可怕的。”
  “父皇是排斥相权?”曹让问道。
  曹跃冷笑道:“我曹氏江山,岂能让人?”
  曹让立即说道:“父皇,我曹氏智慧岂能与天下智慧相比?若是我们还不放权,未来必定受到反噬,权力抓的越紧,未来反噬越是严重啊。那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一门的下场已经证明,权力不能过于击中,否则反噬力量和其强大也。”
  “哼!孽障!如此宁顽不灵,下去。”曹跃震怒道。
  “父皇明鉴……”
  曹跃挥挥手,转过身去,曹让嚎啕大哭,徐徐退下。等曹让走后,曹跃这才转过身来,擦干了眼泪,长叹一声,道:“蛮牛儿,为父只能保护你到如今了,你啊,从小就太过聪明算计,希望经历此时之后,不要再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回到家中,曹让闭门思过,可是他却非常矛盾,他知道自己父亲的良苦用心,为了曹氏江山,他绝对不允许像自己一样依靠众人之力的人再一次登临天下。他手里拿着德语版《资本论》和俄语版《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书架上还摆着世界各地的著作,他明白,如今世界已经大不同了。现在是二十世纪,是新文化崛起的世纪,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大,影响最广泛,经济发展最快的超级帝国,中华帝国不单单要影响全世界,更会被全世界影响。他甚至从德国的纳粹党察觉到未来民粹主义力量结合民主力量之后,对中华帝国的影响。
  “到底是我错了,还是父皇错了,他为了保住曹氏江山,已经不择手段了,甚至于我也拿来利用。曹氏江山……曹氏江山……父皇啊父皇,你犯了大明王朝一样的错误,刚愎自用。”曹让说道。
  此时有人拜访,曹让让人进门,见到一个一身身穿披风的高大汉子,那汉子抬起头来,曹让连忙半跪于地恭敬地说道:“师傅。”
  来者便是曹让的武师傅杨彦卿,此时杨彦卿已经斑白头发,但精神奕奕全身散发着武者的强韧气息,此时也是他武功的巅峰。其实众皇子之中,不管是文治还是武功,曹让都名列前茅,也是所有师傅最喜欢的徒弟。
  不过武师傅杨彦卿和文师傅王宇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文师傅王宇辅佐曹让发动宫廷政变,而武师傅杨彦卿选择支持曹跃,坚持皇权天下的理念。
  “此时此刻杨彦卿到来,难道是父皇要赐死我吗?”曹让心想,不由得心中一哀,“罢了,罢了,我这条命都是他给的,赐死我也罢了,孤便下去陪母妃吧。”
  “唉……”杨彦卿叹了口气,将披风脱下来放在一旁,将曹让又扶了起来,说道:“二皇子,起来吧。”
  “师傅今夜来是……”
  “我已经辞去大内侍卫统领一职了。”杨彦卿道。
  曹让惊讶不已,以杨彦卿的功绩,甚至十几年后被封侯封王都有可能,怎么会此时辞去大内侍卫统领,堂堂一品武官职务?
  杨彦卿道:“我不让你发动宫廷政变,并非反对你,也并非不喜欢你,而是为了天下。”


第八百五十六章 叶国
“天下?”曹让略微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

  杨彦卿道:“陛下在,则帝国稳,陛下不在,帝国立即崩溃,二皇子,你还没有能力统治天下啊。”

  “我……”

  杨彦卿摆摆手制止了他的回答,说道:“但是,二皇子还政于民的理想,才是帝王之道,陛下他过于看重权力和曹氏的江山利益,眼下他为帝帝国或许会蒸蒸日上,然而一旦陛下不在,帝国……不可想象。”

  “也就是说你在心里支持我的理想,但在行动上却不支持我的所为?”曹让惊讶道。

  杨彦卿点了点头,道:“是,所以这一次,我不打算在国内了。我和全家随你一起去叶国,保护你,在叶国实现你的理想。中华帝国不容有任何闪失,但是在叶国,你可以实现你的最终理想,我支持你。”

  曹让激动地握住了杨彦卿的手臂,感动说:“师傅,谢谢你,谢谢你。”

  杨彦卿摇头道:“二皇子,你且不知道你面临何种危险,太子殿下一定不会放过你,你在叶国未必安全。”

  曹让道:“大哥要杀我便来吧,成王败寇,我能理解,要是我也不会放过他。”

  “你们兄弟又是何苦?”

  “二虎相争必有一伤。”曹让道,“我和我大哥,已经势同水火。如今我败了,我的下场是活该,若是他败了,我也不会放过他。”

  “若是他败了,你会杀了他?”

  “不会,若是他败了,我会将他发配到太平洋小岛去做一个岛主,永世不得踏出岛屿。”曹让道。

  杨彦卿苦笑起来,他知道这是皇子们的想法,而他如今仅仅是一介平民罢了,遍布在劝他,说道:“我会保护你的安全,放心好了。这里有一封鸿鸾先生写给你的信,你来看看。”

  曹让结果书信打开来后,惊喜不已,叫道:“师傅他老人家居然算到了……算到了我被封王?他已经先去了库页岛了?这这这……”

  杨彦卿道:“鸿鸾先生太了解陛下了,虎毒不食子,陛下再如何气愤,也不会害了你。他可以毒杀皇贵妃,但绝不会伤你半根汗毛,他毕竟是你的父亲,是他给了你生命,也只有他才能伤你半分,别人不能。”

  “父皇他……他……我……我对他不起。”曹让感动道。

  “收拾好后,我们走吧,鸿鸾先生在库页岛兴龙城等待我们,而且鸿鸾先生已经秘密将一支部队带到了兴龙城,以保护殿下的安全。”

  “什么部队?我怎地不知道”曹让疑惑道。

  杨彦卿道:“你知道保国公陈开天一门四十三人被刺死吗?”

  “是。”

  “但是你却不知道,那保国公陈开天和妻子以及子女并未真的死亡,而是被陛下暗中释放了,那被刺死的人,皆为死囚代替。陛下刺死保国公一门乃是因为大罪,而释放保国公一门乃是私情。保国公陈开天乃大刀门祖师爷,受其影响大刀门上万人不得不离开古土免受牵连,故而鸿鸾先生精挑细选五千大刀门弟子组建部队,于兴龙城率先控制局势,等待您的到来。“杨彦卿道。

  曹让兴奋地说道:“师傅,如此说来我还没有一败涂地?这些……父皇知道吗?”

  杨彦卿好笑地看着他,反问道:“你觉得如果没有陛下,五千大刀门弟子和上万家人能够顺利从山西逃去库页岛吗?陛下……始终是你的父亲。”

  原来一切都在曹跃的控制之下,曹让原本兴奋的心情顿时低落下去,看来此生自己是无法摆脱父亲的阴影了。

  十日之后,曹让打点好了一些,便带着家人前往库页岛担任叶王,一个月后抵达库页岛。

  此时第一军团司令,老将军戴建龙来到库页岛,协助其建立叶国。

  其实戴建龙还打算占领日本帝国的北海道送给叶王曹让,作为惩罚,日本必须得到镇痛。

  然而曹跃立即制止了戴建龙的做法,此时他们不需要和日本发生冲突,而且北海道也未必有多少资源,更加重要的是世界形势也不允许他们这么做。英法美等世界强国绝对不允许遏制中国的日本出现差池,如果北海道被占领,那么即是对世界列强再一次宣战。

  戴建龙虽然不能帮着曹让占领北海道,但是却支持叶国的百姓渔船与日本帝国的海军以及渔民冲突,并且希望冲突扩大,制造事端来引起日本的愤怒。

  但是日本海军一让再让,叶国渔民的渔场甚至扩大到距离日本海岸不足十公里的地方,足以看出日本此时的隐忍了。

  曹让在叶国并没有推崇王权至上的理念,他效仿大英帝国和中华帝国前十年的做法,施行君主立宪制,由国民来公推总理管理叶国,而自己则成为叶国的国家象征。叶国国小,人口只有不到三百万,自然管理起来非常容易。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放弃权力之后,叶国百姓将注意力前安全放在经济建设上,叶国经济发展以每年几乎百分之三十的速度飞速发展。

  曹让推崇高素质高学历教育,在叶国建立数所大学,并提出全民免费终身教育制度,最终使得小国叶国的国民素质上升到亚洲之最,甚至日本人都将叶国封为亚洲最文明的国度。

  中华帝国十九年6月1日,曹跃再一次昏迷,在医生详细的检查之后,曹跃决定正式退位二线,他先是册封曹俭担任摄政王代监国,随后打算禅让皇位,自己成为太上皇休养生息。

  然而太子曹俭却并不同意父皇的禅位,他跪在曹跃面前苦苦哀求父皇,曹跃经过多次内心挣扎,终于还是决定由曹俭监国。

  随后曹跃叮嘱起曹俭来,尤其是要仔细与他理清楚皇权国家的注意事项,并让他多读读书并开眼看看世界,不要将注意力局限于国内。

  “父皇,我曹氏江山如何能够永世流传?”曹俭问了这个问题。

  曹跃想了想,苦笑说:“朕也不知道如何永世流传,但每观一个王朝,若帝王年幼继位,多少会受到掣肘。华夏历史中少年天子成大器者少,多为王朝落败之象。所以无论如何,将来即便嫡系子孙年幼,也不要传位与三十岁以下少者。帝国需要稳定,不需要太过激烈的政改,绝对不能发生激烈的动荡。”

  “儿臣明白了。”曹俭说道。

  作为监国太子,曹俭只要不在大方向上做错,这个帝国就不会有太大的麻烦,可是曹俭知道自己的经验还是不足,毕竟华夏帝国与秦国不同,治理一个人口不足百万的小国经验不能用在治理一个拥有七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因此曹俭非常明智地挽留父皇继续为帝,自己纵然暂时担任监国太子,却也不至于犯下大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