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庚子猎国 >

第83章

庚子猎国-第83章

小说: 庚子猎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饬肪掠菟滴淦髯氨噶甙嗽猓鹚悼烨沽耍土抖芏济挥卸嗌佟
  翁同龢不就看着甘陕总督陶模投靠了后党,然后给他打击吗?
  后党也不甘示弱,于是给陶模银子和军械,让他去剿匪,剿匪不成,那是陶模的问题,剿匪成功了,说明后党选择是正确的。
  因此这几十万两本来要送到天津小站的军械,便在天津武清军火库留了下来,交付给了陕西练军,让他们练出一支新军。
  北洋新军总教头袁世凯得知此事之后气得简直吐血,他没想到自己看不起的陕西新军居然后期直追迎头赶上了,朝廷不知怎么的,还把准备给他们的军火交给了陕西新军了。
  前前后后虽然和曹跃没什么关系,可是正因为他这只蝴蝶,煽动了后面一连串的风浪。曹跃虽然在西北大名鼎鼎,但在中原暂时籍籍无名,所以荣禄见到曹跃的时候没有多想,只是考校了他一番关于火气的知识。
  曹跃对答如流,别说火气,就是坦克哥也会开啊,你要是能拿得出来就拿。
  荣禄原本随便考察一番,没想到曹跃对各种军械非常熟悉,尤其对军械的用法更加熟悉,甚至比他这个兵部尚书懂得更多,不禁开始对他有了兴趣。看来陶模在甘陕也是找到了人才,起码这个一年前籍籍无名的曹跃就是个军械专家。
  考校完毕之后,荣禄对曹跃很是满意,给他批了一个条子,让他前往武清军火库领取军火,然后到保定与陕西武备学堂的德国教官一同出发。
  “多谢大人。”曹跃道。
  荣禄忽然道:“百川,你可知你练的是什么兵吗?”
  曹跃笑道:“下官明白,下官练的是朝廷的兵,吃的是朝廷的饭,发的是朝廷的军饷,忠于朝廷,忠于太后,忠于皇上。”
  荣禄对曹跃的态度和回答很满意,他是大清的兵部尚书,心里想着的都是大清的江山社稷,对于忠于大清朝的将军莽汉都非常欣赏。荣禄反倒是对文官态度不好,在他看来那些文官贪生怕死,一肚子坏水,于是点头笑道:“很好,明年我或许会回到西安,看看你们这一伙儿新兵练得如何了。”
  “欢迎大人随时回家,有句歌词说的好,叫做常回家看看。”曹跃笑道。
  “还有这么一句歌词,我怎么不知道?”荣禄笑道,荣禄是正白旗的勋爵之后,祖辈蒙荫最早担任的便是西安将军,所以去西安倒像是回家一般。而荣禄之所以接见曹跃,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曾经担任过西安将军,把陕西当做自己的一个老家。
  不得不说运气总会留给准备好的人,曹跃准备好了,所以运气也来了。
  荣禄喜欢勇武者,所以看到曹跃这么一个直爽西北汉子,很是赞赏,但不知道这人是不是貌似忠厚实则狡诈,于是想要试探一番,看他听不听话,脑筋一转说道:“听说你是潼关第一悍将,不知道功夫如何?与我府中布库比试一番怎样?”
  曹跃心里大骂我他娘的又不是戏子,还得讨你喜欢,但脸上充满笑意,表忠心道:“大人若不嫌弃曹二郎本事粗俗,二郎愿意献丑。只是下官万一出手轻重不分,只怕是让大人生气,这该如何是好。”
  荣禄大笑不已道:“你放心,我的布库也并非一般汉子,个个都是满蒙八旗中的好手。”
  一听到八旗好手,曹跃顿时放下心来,打八旗的子弟,咱还是有一手的。
  荣禄也是好奇,又把曹跃当做玩物来看待,让人搬了椅子在布库房,他一边喝着茶水吃着瓜子,一面又让老婆儿子女儿们也过来看看西北第一悍将的本事。布库们听说这人是西北第一悍将,纷纷不屑地说这人能有什么本事,不过就是长得高大了一些,咱们也有大个子嘛。
  曹跃手下得知之后愤愤不已,那李宁刚要说话,冯黑子倒是拦住了他,道:“石头,别多嘴,这里不是西北,这里是北京,这里是天子脚下。难道你害怕二哥败了吗?”
  “二哥绝对不会败。”李宁道。
  冯黑子道:“所以你还担心什么,相信二哥。”
  随同曹跃一起来的两位勇营教官孙禄堂和尚云祥同时点了点头,异口同声道:“曹将军认真起来,那些布库们绝不是对手。”


第123章 武卫右军袁世凯(上)

  曹跃走出来之后满腔怒火,但见到几个兄弟愤愤不平想要动手的眼神,立即拉着众人离开的荣禄府。一直到回到自家的驻地,曹跃这才冷静地对众人说道:“小不忍则乱大谋,我曹二郎都能忍,你们忍不了吗?”
  “二哥,这……”冯黑子咬牙启齿道,“我……唉!”
  曹跃道:“今天我为他人玩物,未来他人为我玩物,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众人只能叹气,将今天的侮辱藏在心中,期待有一天能够报仇雪恨。他们知道曹跃的性格,绝对不会将这仇恨咽下去,但曹跃此时却比谁都冷静,更说明曹二哥是真的记住了今日的侮辱,将这个侮辱放入心中,而不是嘴上。
  拿着荣禄批下的兵部的公文条子,曹跃立即率军启程抵达天津武清,清政府在天津武清设立了一座军火库,这座军火库实际上还是李鸿章修的北洋海军军火库。只不过李鸿章因为甲午战败背负了责任,被免去了直隶总督职务,军火库重新回到兵部手中。清政府购买了大量德械武器在此,准备新军练完之后装备二十个师的新军。
  在贿赂了军械库看守大人一千两银子之后,曹跃得到了五百条崭新的毛瑟步枪(德国原产1888委员会式步枪)、两门克虏伯88毫米野炮、十万发子弹、二十发炮弹,另外还赠送了不少牛皮武装带和刺刀。曹跃觉得东西还是少了,便问那看守能不能私下买一些,那看守为难地说道:“别的军械倒还好说,咱们武清军火库是大清最大的军火库,管得实在太严了,我们最多能让出一些子弹来。”
  曹跃大喜,子弹能多买一发是一发,陕西生产不了一颗子弹,每一发都需要从外面运来。他自然是想多带一些,于是又花了一些银子买了五万发子弹。但是当曹跃提出购买炮弹的时候,遭到了对方的拒绝,炮弹这玩意每一发都有记载,着实做不了假。曹跃也不为难库管,又跟他买了许多小玩意,例如单筒望远镜、指挥刀、指北针,也被他顺走不少。(ps:有一部分资料记载武清军火库储备了300万英镑的军火,当八国联军与清军作战的时候,清军不战自溃,意外地被意大利军队捡了便宜。但是根据西门的考察,这个说法实际上是假的,但为了剧情需要,本文采用了这则假资料,万望书友不要在此较真。)
  随后曹跃带着夏普林和李宁去了天津租界,曹跃在参观礼和洋行的时候突然见到了手动棉纺机,大感兴趣,考虑到如果在陕西办理一座棉纺厂倒是不错。他询问了一下价格,也是便宜得很,决定将礼和洋行天津分行的四十台手动棉纺机全买下来。尽管如今西方已经用蒸汽纺面了,但曹跃考虑到西北实际经济水平,手动棉纺机更适合。
  当然,四十台手动棉纺机只是开胃小菜,他们的真正目的是军火。在礼和洋行里和德国人一顿扯皮之后,虽说百万银子的军火生意没谈成,但还是买了一千条1888式步枪和二十万发子弹。
  另外在夏普林的一番介绍下,曹跃还买了两百支毛瑟手枪,曹跃很喜欢这种手枪,后世叫它匣子炮或者驳壳枪,因为毛瑟军工厂生产之后发现这东西销量不好,德**队认为作为手枪,它的后坐力太大,射击的时候枪口上跳。为了验证毛瑟手枪的作用,德国人想到了拿中国来做实验,于是开始向中国的清政府推销,只是清政府认为这种武器价格偏贵,仅仅少部分象征性地购买了。以至于大量的毛瑟手枪囤积在天津,夏普林通过交谈得知这个情况之后,立即劝曹跃购买这款自动武器,因为德国人决定清仓处理,毛瑟工厂负责人认为既然骗不了中国人,那么还是老老实实地游说军部为妥。
  曹跃大喜不已,将全部二百支毛瑟枪全都买了下来,另外毛瑟枪子弹四万发一并买了下来。两伙军火合在一起,凑足了三十辆大车,曹跃让所有随行的士兵鸟枪换炮,士兵暂时统一装备毛瑟手枪。
  只见这些裹着白头巾的西北陕西练军勇营士兵各个背着砍刀,挎着洋枪,骑着高头大马,倒是好一番威武雄壮。
  从天津出来之后,曹跃率军沿着官路走了两日,到了顺天府霸州。
  一路之上众人兴趣盎然,三十辆大车的军火给了大家无比的信心,虽然只能装备一千多人,但这也是陕西陆军第一次拥有如此强大的火力。
  已经是二月份了,回到陕西的时候就三月了,应该春暖花开了,曹跃骑在战马萌萌上谈笑着,身旁是冯黑子、孙浩志、李宁、菲利普·夏普林、常国良、孙禄堂和尚云祥等诸将。李宁在教夏普林汉语,只是李宁操着一口子陕西方言,教得夏普林的汉语一股子陕西味,听起来特别好笑。
  忽然前方一声哨响,几批骏马奔驰而来,是骑兵队王三宝回来,报告道:“前方五里,霸州城下,武卫军新军摆军列阵,不允许我等通过霸州城,希望将军前去一会。”
  “武卫军新军?”曹跃眉头一皱。
  众人面面相觑,武卫军新军是什么东西?曹跃自然懒得和他们解说,这武卫军乃是保护大清直隶和周边地区的新建陆军,和西北即将成立的玄武军一样,但是人家武卫军保护的是中原,辖区包括直隶、天津、山东、东蒙、盛京、山西、内蒙三盟(锡林郭勒、科尔沁、邵乌达),而玄武军现在的辖区也仅仅是甘陕两省,一个是人家的亲儿子,一个是干儿子,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如今的武卫军共有五军,武卫前军为淮军改编而成,武卫前军统领聂士成,统兵两万人,驻军芦台。武卫中军为荣禄亲自招募,并自任为中军统领,总兵数一万人,分为左中右三翼,其中中翼为马队,但荣禄年老,所招募士兵以旗人为主,这支部队斗志并不旺盛,驻军南苑。武卫左军由毅军改编而成,宋庆任统领,总兵力一万五千人,驻军山海关。武卫后军由甘军改编而成,董福祥担任统领,总兵力一万五千人,驻军蓟州。武卫右军为仿照德国陆军步兵师建立的德械师,全军虽然仅仅九千人,但军队中德国教官最多,再加上天津武备学堂建立较早,军中军校生较多,战斗力最强,袁世凯担任统领,驻军天津小站。
  能在霸州拦住众人的,必定是武卫右军了,袁世凯,一定是袁世凯。


第124章 武卫右军袁世凯(中)

  曹跃不禁笑了起来,这批军火原本就是荣禄给袁世凯拨的,只不过因为横空出世了一个陕西新军抢了这一批军火。袁世凯也用了一个坏招,让人告诉陕西新军必须自己前来押送军械,看看陕西这群人到底什么货色,到底敢不敢来。曹跃来了,还带来了三百骑兵,押着车队一路风尘仆仆走了一个半月从西安到了天津。袁世凯的幕僚们本打算这陕西新军的负责人国俊是个八旗子弟,哪里肯吃那么大苦头,而且他们还打算暗中收买一番,将这批军械中的两门炮留下来。却不想来的是曹跃,陕西第一悍将曹跃。
  袁世凯以军士拉练为借口,带着两千新军来到霸州,就是想看看这支胆大包天的陕西崽子到底什么样,看能否收买或者威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