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田家 作者:暖照(晋江封推vip2012-11-03完结,种田、情有独钟) >

第18章

田家 作者:暖照(晋江封推vip2012-11-03完结,种田、情有独钟)-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卿,其实刚才跟秦氏一家讲的话,我留了半段……”素涵对尹长卿也没什么保留,顺道便将蓝悠的事情讲了出来。
  尹长卿听了蓝悠出手相救的事,果然不再对素涵上山多说,只道:“素涵,记得要保护好自己。”
  素涵裹了裹被子:“嗯,我会的。”


☆、第二十五章 你是我的

  “素涵,银子的事情,我会想办法的。”良久,正当素涵昏然欲睡之际,尹长卿沉沉道。
  素涵捂着鼻子打了个哈气,扭头看向身边的尹长卿,可夜色里,黑乎乎一片,她只能看清他的轮廓。
  把打着架的眼皮子勉强撑开,素涵含糊应道:“嗯……”
  尹长卿打算出去寻活做,她不想在这事上多和他拗。本来在上华村住的时候,上趟镇子,路途甚是遥远,素涵便担忧尹长卿出去做活会累坏了身子,但等家搬到了白莲镇上之后,去哪里也方便,他既然有这个意思,她也就不拦了。生病的人总憋在家里也不好,偶尔出去活动活动,对身体其实是有益的。
  更何况,她心里有这种感觉,尹长卿是心疼她了。
  想到这,素涵的嘴角不自觉的有了个上扬的弧度。
  两人同床而卧,来时秦嫂子只给田家准备了两床被子,她哪里知道素涵和尹长卿只是有名无实,所以没得办法,深秋气寒,素涵只好和尹长卿共盖一床被子。
  素涵这一笑,搭在尹长卿身上的被子便微微颤动了一下。那极轻细的一下,却愣是颤进了尹长卿的心坎里,心中不清不楚的,有些微甜。
  素涵转了个身,侧过去,背着尹长卿,蜷了蜷身子,继续睡觉。
  尹长卿看着两人之间露出来的空隙,叹气道:“素涵,过来点,漏着风,后半夜会着凉的。”话一讲完,才觉不妥,僵硬的仰躺着,忙轻嗑了下以掩饰自己的尴尬。
  素涵迷迷登登的,只听见一人在对她说“过来”,思维不清着,竟真的转了身,听话的往身侧的怀抱里钻了钻。
  尹长卿身子猛然一震,被素涵蹭着,心底里,异样的情愫再次升起。拉了拉被子,环住怀中人的腰际,把她搂得更紧。明明灭灭的墨色眸子里,某种阴郁之气一闪而逝。
  “即使你不是她,但这具身子依旧是我的妻,所以,你,其实,是我的……对么?”
  没有人回答的问话,语音刚落即消散在了寂静的空气中,只淡淡的,徒增寂寥。
  **
  早上,素涵定好了的马车和劳力如约来到了秦家小院。
  素涵在秦家叨扰了许久,实是心下感动,拉着秦嫂子的手东聊西聊了好长时候,才离开。秦嫂子是个爱讲话的,有人跟她聊,她自是起劲儿,等素涵随着马车走了,还在后面喊:“田桂花,记得以后常来啊。”
  尹长卿一直不大习惯和农家人相处,是故话不多,但临行时,还是郑重的和秦大哥作揖告了别。秦大哥却不像一般的农家人,和尹长卿打交道便会觉得手脚不自在,他坦然一笑,回了礼。
  一家人坐上马车,没行几步,就回了田家的小茅屋。素涵把昊儿留在了马车里,没让他出来,毕竟家园被毁这种事,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实是慎人的很。于是素涵怕他年龄太小,看到小茅屋的景象许会心里落下阴影。
  小茅屋如今塌了一半,房上干瘪的茅草耷拉着,好不颓丧。西边的土墙亦倒了半堵,混着杂草和黄沙的墙壁被微风一拂,便会兹兹的落下渣滓来,真真凄凉。
  实际上,田家家徒四壁,按理说应该没什么好收拾的才对,可真的打包起物什,素涵才发现,也不知从哪儿个犄角旮旯里冒出来的、一件一件的东西,最后也是落了不少出来。
  被压扁了的小煮锅,在一个汉子的掰扯下,被弄回了原状,那汉子醇厚的笑笑,告诉素涵,她可以拿回去继续用了。素涵不可思议于古代人的简朴,但想着这小煮锅的确使的顺手,便给留下了。
  家里那些旧的衣物,虽说多半打着补丁、不怎的好,但能拿回去的,素涵还是带上了,想着留着当抹布也是不错的。
  剩下的食材要带走,而从镇上买回来的布匹、棉花因为被塞在了木柜里,所以免遭了暴雨的袭击,仍旧完好无损,这也是要带的。
  林林总总的东西加起来,最后硬是装满了一马车。
  到了镇上时,时辰已经过了正午,于是大家伙都有些饥肠辘辘了。指挥着几个汉子把东西从马车上卸下来,搬到原廖家小院里放好,素涵便给雇来的人结了工钱,遣散了他们,让他们回家去了。
  “娘亲,新家好大啊!”昊儿自下了马车起便在小院里到处乱窜躲,摆着小脑袋左看看右看看的,瞅见什么了,都觉着新鲜不已。
  其实这廖家的小院也不大,但若和原来的茅屋比起来,当然是天壤之别。
  “昊儿,慢点跑,小心别摔着。”素涵正和尹长卿一块分放整理东西,分不开神看着他,只得千叮咛万嘱咐的朝他说道。
  昊儿闻言略略放慢了脚步,但还是很是兴奋,在院子里转悠够了,又跑进了屋子里,在东西两间厢房里来来回回的窜着,不亦乐乎。
  厢房里的墙壁比小茅屋光洁多了,打开窗子,清爽的微风吹进屋子,昊儿深吸一口气,只觉得呼吸间满满的都是清新的味道。
  呈大字形横躺在硬邦邦的的炕上,昊儿想着,等娘亲把被褥在炕上铺好,炕就会变得软乎乎了吧,到时,在这么清爽的房子里睡觉,铁定会舒服的不得了。再抬眼看了下结实的房梁,他满足的一笑,方才进院门的时候就觉得,新家的院墙很牢实,此刻更像是吃了定心丸,明了了新家是很安全的,从此以后在这里住着,既不用担心有蛇跑进来,亦不用担心漏风漏雨。
  没过一会儿,小院里升起了炊烟,炊烟袅袅,给冷清了许久的小院染上了几许生机。
  素涵简单的做了点饭,唤着尹长卿父子俩一起吃了,吃完饭,实是乏了,便把手头的活一扔,留到了明日再做。
  一天了,困怏怏的熬到了太阳落山,收拾收拾,素涵便迫不及待的要睡了。可看着家里的两间厢房,她又犯了愁。从前田家的茅屋很小,他们一家子挤在一张床上睡也是没法子的事,可如今,新家宽敞多了,根本不用再像从前那样了,然而,这屋子该怎么分呢?
  “长卿,今晚我跟昊儿在东屋睡吧,现在,家里也宽敞了不少,所以……”素涵从柜子里,拿出被子,铺在炕上。因着前几日,雨水浇坏了几床被子,所以现下家里完好的被褥也没有多少了。将巴巴的,也就够他们几个暂时用用罢了。
  昊儿正在院子里玩,于是尹长卿也不再避讳,直言道:“不好。”
  “咦?怎么不好了?”素涵微愣。
  “昊儿会误会,误会我们不和。”
  “哎?”素涵万万没想到尹长卿会这么说,她满以为身为读书人的尹长卿会无法推让,顺势便会允了她,没想到,他为了昊儿,却打破了原本矜持的个性,也不像初见时那般,顾念什么男女授受不亲了,竟是一口咬定,不同意她去东屋。
  偷瞄一眼,只见尹长卿正一脸淡然,面上瞧不出有什么特别的。
  “可是……”素涵感觉什么地方怪怪的,每天,除了夜里未和尹长卿做那种事以外,她几乎就像是他的妻一般,朝夕相处着,竟是越来越亲密无间。
  在田家的恬淡生活,似乎开始一点点的融入了她的生命里,渐渐成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奇妙的,素涵觉得她仿佛陷入了某种甘美的梦境中,愈发不可自拔。
  “素涵,你放心,我……不会轻薄你的。”尹长卿说着,脸上终于破了功,有些泛红。他其实顶想加个前提,那便是素涵不要自己往他的怀里钻。他是个男人,面对某些意外的挑动,也是会有些隐晦的冲动的。
  如果是为了昊儿,素涵倒是没太多所谓,于是便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她当然相信尹长卿不会做出逾矩之事,但想想今天早上,她居然又是在尹长卿的怀里醒来的,素涵心里便羞窘的不行,隐隐的,总觉得有些事,恐怕是不容易掌握好火候的。


☆、第二十六章 再遇子朔

  白莲镇的市集不是天天都有的,大约每隔七日,才会举办一次。
  素涵数着日子,到了开集的当天,一早便出了家门。穿过几条弄堂,夸过白莲镇最为熙熙攘攘的主街,再往西边走一点,整条街便是赶集的商户和百姓。
  人说穷搬家不是没有道理的,经过这次的倒腾,尽管收拾了好几天了,可新家还是让人总觉得空落落的,一点儿也不如原来的小茅屋,拥拥挤挤的,却瞧着有个热乎气儿。
  该添置的东西不少,素涵在头脑里大致列了个清单,因为怕忘了,一路上还在心里反复默念。白莲镇是个小地方,若没有集市,平时人不会很多,而且这里物价也不高,她手头还剩余的三十两银子对于大部分人家来说,都是不小一笔钱款了。三十两银子的闲钱,搁在谁家头上,谁家便是小康了。于是这个冬天,怎么说,田家一家子也可以过得很富裕了。
  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东西素涵都打算好好置办,可不想再过原来的苦日子了。
  首要的,还是先买粮食。她这几天研究过,自家小院里有一方小小的地窖,地窖挖的不深,就临着耳房边上,貌似这里的人冬天欲储粮,便会将粮食放进地窖里。米、面之类的主粮倒是好说,冬日里,镇上的粮行也有存货。关键要买的,是蔬菜和肉类。冬天能储备的蔬菜种类不多,只有白菜、土豆几种。而肉类,老百姓买的比较少,商贩便多将其腌制成腊肉,这样存的时间也会久些。
  青菜很便宜,素涵买了不少,却也没花几个钱,付了银子之后,便让伙计用推车给送回了田家小院。
  又买了几斤腊肉,添了点米面。素涵是现代人,从前也不常吃高粱米、窝窝头一类的粗粮,小米倒是还能接受,旁的,她是怎样都没法像其他农户人似的,顿顿粗粮,偶尔吃个窝窝头便觉得美滋滋了。这边的窝窝头亦不像原来世界的商店里卖的加工食品,个个硬如石,除非蒸透了,要不,咬都咬不动。再说其他的粗粮,在现代,吃粗粮挺时兴的,电视宣传说是能够有助于人体健康,可素涵在这边吃了一段日子才发现,那些个粗粮原来根本就下不去嗓子,有时候,一顿饭下来,喉咙都被磨得生疼。
  所以现在赚了银子了,素涵可算能和粗粮告别了。不过,古代的米价都快和肉价持平了,买米面稍稍有些耗银两,于是参杂着,素涵还买了些小米。
  买的东西多,小贩也乐意帮着送回家,是故素涵手上负担不重。心情不错,东逛逛,西逛逛,想着挑点厚实的布匹、皮子回去。过冬了,田家的父子俩还没有棉衣,这怎么行。
  相中的几匹布料成色都不错,手摸着,质量也极佳,素涵便掏了银子。但奇怪的,偌大的市集上,竟是没有买卖皮子的商贩。素涵转了半天,问了几个人才得知,原来,白莲镇最大的倒卖皮革商户便是罗老爷,前些日子的那场暴雨正好把他家的商队困在了驿站里动弹不得,然后不凑巧的,驿站被风雨击垮,装着皮革的车队也受了淋,上面的皮子全都被泡坏了。就这样,罗老爷是赔了个一干二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些被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