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妖孽病王娶哑妃 >

第429章

妖孽病王娶哑妃-第429章

小说: 妖孽病王娶哑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寒王,你对温卿和郑卿所说的有何看法?”郑国公一口咬定,宓妃丫头就是目无法纪,狂妄放肆,仗着他的宠爱当街行凶伤人,淡化了那场有些诡异的马车相撞事件,偏又牵扯到了‘流言’事件,倒是让宣帝很怀疑他说的那些话的真实性。

    当然,郑国公这个人,在他面前也不会全然说假话,就是不知其中的水份有多少。

    西城门事件,宓妃就是其中的当事人之一,并且她还抓了一部分的人,从那些人的嘴里也知道了一些事,她给温老爹的手书除了全部的经过,还有她的一些猜测与判断。

    因此,温老爹即便没有亲临现场,却就如同亲临过现场一样。

    而郑国公与他不同,郑天佑兄妹被随从送回郑国公府的时候已经昏迷,太医压根就没能救醒他们,他所知道的情况,一部分是吩咐人从西城门打听来的,一部分是从跟随郑天佑兄妹出门的随从口中得来,还有一部分则是他自己推测揣摩的。

    他完全就不知道,他的儿女自以为查到了什么,却傻乎乎的被别人当成了棋子,一步步推动着开启了一场试探宓妃的阴谋。

    “本王有个问题想问问郑国公。”墨寒羽一直都坐在御书房是没错,但他手下那些人也不是吃素的,在等温老爹进宫的那段时间,他的手里就掌握了一部分东西。

    他没有动作,无外乎就是不想坏了宓妃的计划罢了。

    在他看来,宓妃的耐性可没有那么好啊!

    “郑国公。”

    “皇上,微臣在。”

    “寒王有话要问你。”宣帝瞥了墨寒羽一眼,心思翻转,仿佛已经明确知道他心中的答案。

    郑国公跟温老爹杠上,两人也争吵得厉害,虽然他的嘴皮子功夫的确不如温老爹,也险些没被温老爹给气死,但吵完之后听他再次说起西城门之事,他心里的愤怒已经平复了一些,乱糟糟的脑子也能冷静的思考了。

    整个人都静下来,郑国公才恍然间意识到,他太冲动了,有种掉进了别人圈套里的错觉。

    “不管是皇上的话,还是寒王殿下的话,微臣知道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考虑不周就冲进皇宫求宣帝给他讨公道,手里却又没抓住什么有力的证据可以让宓妃受罚,他可真是糊涂。

    “郑国公别紧张,本王只是想问问郑国公去过西城门,亲眼目睹了整件事情的发生吗?”

    “回寒王殿下,微臣没有。”

    “那么郑国公又是如何知道西城门事件的?郑世子兄妹亲口向郑国公说的吗?”

    “微…微微臣是从伺候天佑和天娇的长随婢女口中询问得知的,两个孩子现在昏迷不醒,微臣还…还还没有问过他们。”墨寒羽每问一个问题,郑国公的心就往下沉一下,额上的汗珠也越聚越多,那种不好的预感越发的强烈起来。

    “那就是说郑国公你自己都没有弄清楚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跑进宫里求皇上主持公道?”

    郑国公微垂着头,扯着袖子抹了抹脑门上的汗,哆嗦道:“也许微臣知道的不是全部的事实,但安平和乐郡主出手伤了天佑和天娇却是不容狡辩的。”

    他府里的人亲眼看到的,西城大街上那么的百姓也亲眼看到的,绝对不可能有假,也没人能推翻。

    “温相,不知你又是如何知情的?”

    “回寒王殿下的话,微臣的闺女多聪慧啊,她人虽说出了城,不过也料定了郑国公府的人一定不会甘心,肯定会想方设法攀咬的,为了不让微臣一头雾水的进宫,妃儿让她的贴身丫鬟送了她的亲笔手书给微臣。”

    “皇上,微臣可以不计较安平和乐郡主打伤微臣儿女之事,不过安平和乐郡主目无君上,如果不予以惩处的话,只怕她日后行事会越来越没有规矩,闯下大祸而不自知。”

    “郑卿此话何意啊?”

    咬了咬牙,郑国公也不想就此认输,就算他咽不下这口气,踩是了别人的圈套里,他也绝不让温老爹太得意,太痛快,“安平和乐郡主虽是皇上亲封的正一品郡主,但她竟胆敢让万民跪拜于她,还……”

    “按照规制,安平和乐郡主并没有逾举。”这该死的郑国公,都到现在这个地步了,竟然还不死心。

    “皇上,温相说得没错,安平和乐郡主受百姓跪拜之礼,并不算目无君王,她不过只是……”只是让那些百姓多跪了一会儿,墨寒羽眸色古怪的闪了闪,却是没把话说完。

    宣帝揉了揉眉心,嗔怪的扫了他一眼,看向郑国公道:“宓妃那丫头性子的确野了些,明个儿朕安排个教养嬷嬷过去,多让她学点儿规矩,那行礼的时间必须把握妥了。”

    听了宣帝这话,郑国公被噎得险些吐血,一张老脸憋成酱紫之色。

    “可是她还……”这个理由压不住宓妃,郑国公也不介意再换一个理由,他就不相信治不了宓妃。

    “还什么,郑国公你这老小子是不是见不得本相的闺女痛快,想方设法都要给她找不痛快。”

    “本国公只是就事论事,何来的找麻烦之说。”

    “那你倒是说说,她还怎么了?”温老爹怒瞪着郑国公,咬牙切齿的想着,丫的,等他回府之后一定要找他的宝贝闺女,然后从明天开始跟着习武,等下次他也简单直接一点,懒得费那么多的唇舌,直接跟郑国公干一架才痛快。

    该死的老东西,看他不打得他满地找牙。

    还好这样的想法温老爹只是放在心里,没有宣扬出来,不然指不定好多人得瞪大双眼,惊得下巴掉一地来着。

    “她竟敢私自调动守城军,她想干什么,她是想要造反吗?”不得不说,郑国公也是气糊涂了,就连‘造反’这样的话他也吼了出来。

    宓妃就只调动了一百守城军,谁家造反只带一百个兵的,那不是搞笑么?

    噗——

    “郑国公老儿,你家造反只带一百个兵?”温老爹不愧是宓妃的亲爹啊,心里想的都差不多,听着郑国公冲他吼出的‘造反’两个字,直接就喷笑出声了。

    “你…你你你…”话一出口,郑国公就后悔了,臊得满脸通红,恨不能找个洞钻下去躲躲。

    他也真是被温老爹给气糊涂了,就算温宓妃要造反,单是相府统算在编制内的铁卫就有五百人,而且那些都还是骁勇善战的,人家至于调一百个守城军去造反么?

    就是他有那么蠢,温宓妃也没那么透逗啊!

    “吵什么吵,还有没有一点为人臣的样子了。”温老爹跟郑国公的互掐,简直就是听得宣帝一脑门的黑线,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郑国公的愚蠢了,难不成真被气得神智失常了。

    区区百名守城军,居然都跟造反扯上关系了?

    是他傻,还是他这个皇帝太窝囊。

    “皇上,微臣有话要说。”

    “温卿你说。”

    “西城门马车碰撞堵住了往来交通,又聚集了大量的伤患,以及往来围观看热闹的百姓,安平和乐郡主乃皇上亲封的正一品郡主,她既然享受了皇上赐予她的荣耀,自然而然也要担负起她应当担负的责任。”

    宣帝轻掀了掀眼皮,知道温老爹话还没说完,他也不急着打断,耐着性子看温老爹还能说出些什么来。

    “西城门那里闹出那么大的动静,负责皇城治安的京兆尹竟然连个人影都没有,安平和乐郡主调集百名守城军无非就是维护治安,疏散围观人群,臣实在是不知郑国公怎会替郡主戴上一顶要造反的帽子。”

    “咳咳…”这只老狐狸,真是一点儿亏都不肯吃,宣帝挑了挑眉,觉得自己的头开始疼了。

    “微臣该死,刚才一时情急,于冲动之下说错了话,还望皇上恕罪。”平白无故的指责一个正一品的郡主要造反,这无益于是在打墨氏皇族的脸,郑国公暗骂自己没脑子。

    自受封正一品的安平和乐郡主之后,温宓妃那个丫头就不再只是温相的女儿,她同时也被纳入了墨氏皇族的玉蝶之中,等同于她也是皇族。

    这位郡主还尤其不能小看,纵然是皇后所出的嫡公主,若无封地的话,那也贵不过宓妃去。

    要知道皇上御赐给宓妃的那枚金印,几乎等同于调动军队的虎符,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

    “朕赐她金印,也曾特许过她可以调动两百名以内的守城军,郑国公你可明白。”宣帝行事素来严谨,他给宓妃这样的权利,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反复思考的。

    这步棋,现在瞧着或许用处不大,以后如何还为可知。

    “是微臣说错话,还请皇上恕罪。”千算万算,倒是没算到调动守城军这样的指令,竟是宣帝默许的,郑国公惊出一背的冷汗。

    这个时候他除了一再说自己说错话以外,不能再做别的挣扎,不然一旦温老爹死咬着这点不放,他就被动了。

    “以后说话注意些。”

    “是。”

    “按温相所说,安平和乐郡主只是应了郑天娇小姐的挑战,才会跟要替妹出战的郑世子动手,既是以武力发起的挑战,受伤是再所难免的,本王很好奇郑国公究竟想讨个什么公道?”

    “嗯,寒王说得对,挑战的时候哪有不受伤的,朕再多派几个太医去国公府替郑世子兄妹诊治,待他们兄妹清醒之后,郑国公也好问问清楚,若是因发起挑战动手受伤的话,此事不许再提。”

    宣帝没有给郑国公允驳的机会,直接一锤定音。

    “皇上圣明,要是早知道郑世子兄妹输不起,微臣那闺女就是受点儿屈委也不会接受他们的挑战啊,惹不起还躲得起不是,何必惹上这么个大麻烦,真真是晦气得很。”

    这只老狐狸,宣帝看着温老爹瞅郑国公那嫌弃的模样,嘴角控制不住狠狠的抽了抽。

    宓妃那丫头,吃什么她也不能吃亏啊?

    她既然敢明目张胆的动手,只怕退路早就想妥了,郑天佑兄妹俩,打了也是白打,什么脏水也甭想泼到她的身上。

    “郑国公,你怎么说?”

    喉间一阵腥甜,郑国公沉着脸将那口血咽回去,颤着声道:“皇上处理得甚好。”

    能不好吗?

    偏心偏到这个份上儿,他敢说什么,那不存心找死么?

    或许那个时候,他就不该靠向太子,否则也不会这般不受宣帝的待见,更不会跟相府成为死敌,以至于……

    “朕会吩咐太医好好替郑世子治伤,待他们兄妹清醒之后,如果所说事实与温卿不相符,那么朕自会给你一个说法。”

    “微臣谢皇上恩典。”知道这已经是目前来说最好的结局,郑国公也不敢再奢望别的,遂下跪谢了恩。

    “王初德。”

    “皇上,奴才在。”

    “传朕旨意,只要是对郑世子兄妹治伤有用的药材,太医们可以在御药房随意取来入药,另外再赐郑世子兄妹白银万两,黄金千两,玉如意各两对,锦缎百匹。”事情宣帝心中已然明了,可在没有彻底动手之前,郑国公还是需要多加安抚的。

    此事,倘若真如宓妃手信中所言,那么郑国公就没有理由再闹,因为他就没有抓稳切实的证据。

    这一点,宣帝不点明,相信郑国公自己也回过味来了,既是如此他再稍加安抚也就罢了。

    但愿以后郑家的人遇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