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日光流年 下 >

第3章

日光流年 下-第3章

小说: 日光流年 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床上忙着快乐的父母说,爹、娘,屋子在转着圈儿呢,桌子、床铺和你们都在转。想说我热哩,我想喝口水。可他没作声,把汗手伸开来,贴在了泥墙上。泥墙又冰又凉,吱吱吱地叫着把他手上的汗水吸干了,一股凉气顺着他的手心,穿过胳膊,一下流遍了他全身。 




  终于,那床铺的响声歇下了。 



  歇下来了,他就开始强迫自己原谅父母的这一夜过错。他站在那儿,用了极大的力气,让自己别往那方想,却又无论如何想不到别的地方去。他满脑子都是热红的念头,像一片烧红的钉子钉在木板上,把那木板都烤出了焦燎味。 




  他想,娘要再生一个娃儿了。 



  他想,不生也许村里的人真的越来越少哩。 



  他想,那床好结实呀,咋就没塌呢? 



  他慢慢地蹑着手脚走到床前,把掉在床下的被子抱起来,放到了床上去。 



  父母惊一下,哐一声凝住不动了。 



  谁? 



  爹,被子掉了。 



  你是老几,快回西屋睡去。 



  我是蓝……被子掉了。 



  啊……,是蓝呀,回屋睡吧,我让你娘再给你生个妹子哩。 



  司马蓝在床边,爹在娘的身上,用手抚了一下他的头,娘把手从爹的的肩下探出来,摸了摸他的脸,他便从东屋出来了。 



  司马蓝回西屋摸黑穿上衣服,悄悄开了屋门,站在了院落里。他不想睡觉,莫名的兴奋在他浑身上下如兔子样窜来窜去。忽然之间,他感到自己长了十几岁长成大人了。他明白了人世上最为神秘的的一件事。他想和人说话儿,三个哥却都睡得和小猪小羊一模样。鹿、虎两个弟又弟太小,说了他们也不会明白他经见了的事。院子里月光厚得如新从织机上缺卸下的生白布,凉风习习,吹得笛音萧声。他打了一个寒颤,用手摸了一个娘摸过他的脸。脸上冷出的鸡皮疙瘩如播下的谷种一样儿,可他从那冷凉中,摸出娘的手温蒸汽一们还挂在他脸上。 




  屋里的床声又音乐一样传过来,在院落如三四月间的春雨般浠浠沥沥响。 



  司马蓝轻轻开了大门,站到村街上,听着细微的月光落地声。天空中明明净净,有几团流动的浮云,使夜越发显得安静异常了。他看见村那头有一个人影在晃动,便踏着月光走过去,原来那儿站的是和他一样的孩娃儿。柳根,你没睡?他叫一声问,那孩娃扭回头,说不知咋儿哩,死也昨不着。然后他就和长他一岁的蓝柳根朝东走过去。村东有一家院落大门悄悄默默响了响,之后杜桩走那门里走出来。他们三个结伴又往村南走,碰见了杜柱和蓝百岁的四闺女蓝六十、五闺女蓝五十和六闺女蓝四十,彼此见了,站下默一会,并不会话,似乎就都明白他们为啥儿半夜没睡觉,为啥儿悄悄开了大门来到了村街上。有一条狗跟在他们身后,把尾巴摇得噼噼啪啪,亲热得像丢了半年,忽然又回到了家,见了它的老主人。孩娃们走过村南,又朝村北走过去,走完前村走后村,把村里几条胡同都一一穿越了,队伍立马就大到了十余人。谁也不说他们集到一块干啥儿,谁也不问他们半夜起床为啥儿。他们走完最后一条胡同,就都站在村西的一棵大树下,树影像薄纱一样将他们罩起来。村里的狗,听到他们的响动,吠叫几声,马上从闪开的大门跑出来,加入他们的队伍,一会前,一会后,欢快的跑动声像半月前还在树上挂着的柿子样红烂烂的甜,已经有了五六条狗,在他们周围跑着叫着,哼哼叽叽像他们三年二年前倚在母亲的怀里莫名奇妙的笑。 




  月亮向村后走去了,脚步轻得如柳絮飞在三月四月间,他们听见了树影在月光中的缓慢的移动声,像树叶飘落一样响。从村外田野上涌过来的麦苗的青澡气,湿漉漉地铺在村街上。有孩娃冷出了震耳的哆嗦声,司马蓝说你回家睡去吧,那孩娃把脖子一梗,说我恨我爹,我死到外边也不回。司马蓝说你爹要让你娘生妹哩,我爹就在家让我娘生妹呢,咱们谁要恨爹谁就是一条虫。说完这话他就扭头往村里看了看,仿佛那儿会有人偷听一模样。当他重又扭回头来时,司马蓝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发现所有的孩娃朝他走近了半步或一步,所有的目光都热辣辣地望着他,仿佛他说了他们想说没能说的话。那一群目光,把月色烫起了一层雨水泡样的小泡儿,在清亮的夜里破破生生,连续不断地啪啦啪啦响。 




  蓝六十说,你真的不恨你爹呀? 



  司马蓝说,我爹我娘是给我生妹呢。 



  蓝六十说,我娘还在床上哭哩。 



  司马蓝说,那是高兴,我娘高兴了尖着嗓子叫。然后他扫了一眼孩娃们,说不信了你们跟着我去听。说完这话,他就从孩娃们中间,踢着月光走过去。孩娃们以为他要领着他们回他家去听他爹他娘在床上的响,都怔在静谧里,可却看见司马蓝并没有往村子里边走,而是朝最近的一家走去了。 




  于是,男娃女娃都跟着走去了。 



  都学着司马蓝的模样,把耳朵贴在了那一家的后墙上。果然,就听见那家穿过后墙的床叫声,虽干干裂裂,把坯墙的土粒震松了,可女人的笑声,却湿湿润润,又把那土粒粘上去,使坯墙原封不动,完好无缺着。 




  听完了,司马蓝说,信了吧? 



  男娃女娃都笑着,没人作答。 



  司马蓝又领着孩娃们朝下一家走过去,把耳朵贴在下家的后墙上。听不到声音时,他们从后墙的这头跑到那头去,就又听到男人女人的快活声,从土坯墙缝钻出来,初春细风样撩着人心吹。他们从这家后墙听完跑到下一家,听到床铺的叫声嘶嘶哑哑,粗啦啦像劈柴一样时就说这家的床准是柳木做的床。听到床声细如丝线,尖如芒针时,就说这床是榆木做的床。听到那声音又迟又钝,响半声,断半声儿时,就说这床是柿木做的床。有的时候,男人的喘息短促如火,女人的叫声尖锋刺利,他们就把耳朵离开墙一点,以免伤了耳膜,这当儿也听得时间短一些,听完了并不说啥,只咯咯地相互望着笑一笑。有时候只有床响和女人悠长的叫,那床兴许是水曲柳木做成的,响出的声音脆亮如木鱼一样,而女人的叫声则如歌一般,还时常夹有甜烈烈的笑,和着床叫飞出来,孩娃们就如在听着一场戏,把耳朵贴在墙壁上,任寒风刺骨,也不肯把耳朵从墙上揭下来,直到从墙缝传出突然的一阵寂静,使他们的心哐当一下提到喉咙上,以为屋里发生了冷不丁的事,想床叫和人唱都正在欢乐的高潮里,如何就突然风息浪止呢?他们彼此怀着强烈的遗憾,和一场戏正在关键时候拉了大幕一样,不知道为什么要拉幕,又不敢大唤着把幕快拉开,把戏演下去,就那么失落着,等待着,男娃女娃用目光在月色下面寻问着,让时间如移山样从心里沉沉缓缓走过去,每个人都急得想要从喉咙里炸出一声唤。好在这样的难耐并不长,只一声长笑的功夫,最长也就是次一曲短笛的功夫,这当儿从屋里又传出声音了,可惜不再是那木鱼般的水曲柳的床响,不再是女人的歌样湿湿的笑,而是男人下床的趿鞋声,是女人穿衣收拾身子时的悉悉声。 




  孩娃们彼此明白,屋里男人、女人的快乐过去了,像关了大幕后卸妆收台一样,听见了他们从那个情景中走出来,说了一些很叫人扫兴的话。男人说,累死我了,比刨了一天地还要累哩。女人说我真怕伤了你的身子哟。又说,老天爷让我怀上孩娃吧,怀上我家就儿女满堂了。男人就又说,上床来睡吧,这次怀上我再为你去卖一次大腿皮,让你坐月子时候每天都有鸡蛋吃。女人高兴了,说再给我买双洋袜子,或买条洋围巾,说说不定我怀的是双胞胎,说是双胞胎就是咱俩都活不过三十五岁,咱家的人口也是越来越旺呢。女人企望男人为她生双胞胎说句鼓励的话,欢快地唠叨着,可却不见男人再说啥儿了。司马蓝就在墙外听见了男人如雷的浊鼾声,就听见女人叹口气,骂着说,猪,你是猪,高兴过了你就睡,可人家连一点瞌睡的都没有。 




  然后又听见了女人泄气的上床声。 



  之后便一点声息也没了,戏散了连大幕也从台上卸下了。天寒像火一样烈,月光不知什么时候晾干的布匹一样收起来,村街上流动的夜黑乱云一般,稀稀稠稠,宽胡同里有朦胧亮光,狭窄处和高墙下,浓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了。他们在一姓杜家的墙后默默站住,静默中,猛然发现了他们自己,不知啥儿时候,男娃女娃都着魔样一对一对分开站立着,一对一对拉了手,像一对对的夫妻样分分朗朗的。司马蓝是拉着蓝六十,杜柏拉着蓝五十,杜桩拉着他的一个本家妹。有的没找的女伴就一对男娃相拉着,有的没找到男伴就一对女娃相拉着。彼此的默契极像一对在大恩厚爱的男人和女人。他们不知道这多少有些像他们人生的预演,不知道十余年后,他们的人生正是这一夜的重复。不知道这一夜月清星稀的寒凉,也都和他们人生的滋味一模一样。他们在那一对年轻夫妻嘎然中断了男欢女乐中正不知为他们彼此一对一对的拉手如何是好时,听见了从谁家后墙传来的哭泣声,凄凄楚楚,像流不通的河水,于是,他们就那么拉着朝那哭声走过去。 




  于是,蓝四十也就在他们身后哭起来,司马蓝回头过去,看见大伙一对一对,都是彼此拉着,唯四十却孤零零的一个,没人去拉她的手。 



  蓝六十说,蓝,你拉着我妹四十吧,我比你大,她比你小,长大了我也不会嫁给你。 



  司马蓝站着不动。 



  蓝六十说,男人就得娶比自己年龄小的女人呀。 



  司马蓝就过去拉了蓝四十的手,手里就像握了小小一冰肉团儿。名正言顺地去听了那女人的哀灰色的哭声了。那女人是杜桩的婶,是司马女生年初嫁往杜家的,司马叶为杜家生了一胎死娃儿。孩娃们在后墙听到了司马叶哭着说,我刚生完孩娃,你那样我就要流血流死的,男人说你生个死胎还有功劳啊,说你不抓紧怀娃不定我这一枝就断子绝孙了。说村里女人都像你,怕男人,怕生娃,那村里人口越来越少,慢慢就在这世界上没有村落了。 




  女人便不再言声了。 



  便传来了床铺碎裂的吱咔声。 



  仿佛是为了啥儿,孩娃们听墙时发现杜桩、杜柱没有趴在墙上听,便都很快从那墙上离开了。便都不约而同地不听他们中间任何一家的墙,只字不提他们自己父母的房事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不说自家的床是柳木、杨木,或是结实的老榆木。他们从这家听到那一家,从后胡同听到前胡同,待前胡同听到一半时,不仅月光没有了,星星也化了的冰粒一样不见了。村里只有模糊的暗黑在流动。司马蓝走在最前,扯着蓝四十的一团小手,在黑暗中走走停停,先还能隔一家两家听到床叫声或女人的叫床声,后来走四五个院落才能听一家,再后来,就一家声息也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