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王侯 >

第305章

锦衣王侯-第305章

小说: 锦衣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的关系,为自己所在的王府申辩清白,避免与这等事产生关联。
  这些王府大多与杨承祖有着很不错的交情,当初河南炒粮事件中,他们跟杨承祖有点交情,这些人的关系,也就都托到了这里。王府虽然在地方上的影响力衰微,不过多年为藩,府中都积蓄了海量的钱财,像这么大的火灾,善后肯定也要用款
  。两下合作,对这次火灾中受损失的一方来说,倒是个好消息。同时王府门下的武师、护院以及这些护院们的同门、师门,可以形成一张庞大的网,用这张大网虽然不足以真的将白莲教网住,给他们制造一些麻烦,还是足够的。
  这起意外中,最大的锅,自然是扣在河南本地官府头上。不过河南巡抚如今还是沈冬魁,他与杨承祖是老交情,第一时间就脱了身,没受什么为难。朱厚熜对他也颇为优待,不但不曾见怪,还安慰了一番,又特意命他参与调查,也算是表明了对他的态度。
  梁储、毛澄与沈冬魁也有往来,既然嗣君也想放过他,这帮人也没打算跟他穷追不舍。于是为世子特意准备了素食的罗公然,自然而然的就成了罪魁祸首。他本来是与一位外来的名纪切磋了一番床战之法,结果还没分出胜负,就赶上大火,匆忙交出了亿万子孙,就赶来指挥。
  那些起火的商铺里,有他的干股,还有是他自己家门人开办的,这场火烧的他心里巨痛。可是不等他从财产受损的打击中走出来,就有锦衣卫奉了命令过来,除了冠带,下狱待查。
  卫辉的庶政,也就交给原本的佐二官毛伯温暂代,毛推官昨天晚上也曾冒火救驾,这是许多人都目睹的。只是他运气不好,被白莲教藏在府里的刺客袭击,摔了一跤,挣扎起来后,就没救到圣驾。
  不过在接下去的救火工作中,毛伯温表现突出,指挥有方,救出了百十余人。而且从他准备水车,以及事后的处置来看,也确实是能在庶务上发挥作用的,暂代知府实质名归,等到走完了手续,就可以从暂代改为接任。
  原本的师爷刘万年不见了去向,而行宫里失踪的人,有不少是刘师爷安排的,两下对照,基本可以断定,他就是白莲教在官府的卧底。堂堂知府的亲信幕僚是白莲妖人,罗公然的官自然就当到了头,大学士梁储等人拟了个流放云南充军的折子送了上去,只等着批复后就可上路。
  朱厚熜则对河南锦衣千户的问题更为重视,曹英在这事里说不上什么过失,他虽然是河南锦衣千户,但并不在卫辉办公。这里出的问题,不好怪到他头上。但是朱厚熜依旧坚持,要将他一并充军。
  嗣君的意见未必一定要得到执行,不过谁也犯不上为了个锦衣武臣忤逆未来皇帝,于是曹英的命运也就这么决定了下来。至于河南锦衣千户之职,则由原南阳府百户段彪暂代。
  出了这种事,河南就不可久留,草草处置之后,大队人马立刻上船启程,赶往京师。在龙舟内,朱厚熜对杨承祖道:“大哥,段彪是你朋友吧,好象你们也是结拜兄弟来着?这次让他做河南千户,他应该知道该感谢谁。”
  “万岁皇恩浩荡,段二哥自然会念着万岁的好。追查白莲教的事,他也会当成第一要务来办,不敢懈怠。”
  “不不,他谢不谢朕不重要,他该好好谢谢皇兄。赵九雄在船上待的可舒坦?若是有什么需要,让他尽管说,不要见外。黄锦,这里没你的事,下去问问赵九雄那用什么东西不用,朕这里,不用你伺候。”


第五百四十二章进京

  朱厚熜确实有过将黄锦打发走的说法,心里也确实转过这个念头,不过等到冷静下来之后,即使是杨承祖,也在劝他再给黄锦一些机会。王府里的内监不少,可是能称上心腹的,却只有黄锦一人而已。
  倒不是说世子找不到可用的内宦,但是黄锦算是世子童年玩伴,年纪大了一点以后,又跟着世子一起读书,本人也很上进,看了许多书籍,别看年龄不算太大,但是在王府的宦官里,得算是学问比较高的那一批人。
  当年洪武天子曾有遗命,太监不许读书,不过这规定早在宣宗朝时就已经废了。宣德皇帝设内书房,命翰林为教授,教导太监读书,从此司礼监掌印有内相之称,大明朝形成了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这种内外相制的模式。
  成为太监的文化教师,也是入阁的标志之一,外相是内相的教师,日后也好相处,多半都是用要递补入阁的翰林,承担教书之职,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对比起京里的太监,王府的太监没有读书的需要,于文教事上,多半就是个人兴趣起的作用更大。兴王府里读书好的太监有几个,这次全都随驾进京,这些人里有兴献王的亲信,甚至有世子的祖母邵贵妃的亲信,但是能真正称的上天子亲信的,就只有黄锦一人。
  物以稀为贵,在没有可替代品的前提下,如果把黄锦贬谪到孝陵去种菜,那么天子身边怕就真的没有得心应手的心腹太监。在这种客观环境下,对黄锦的处理也就是高举轻落,不过适当的惩罚以及言语上的训教都是少不了的。
  黄锦也对那场大火十分后怕,有着强烈的负罪感,连带着最近也不敢和杨承祖作对。就连赵九雄上了龙舟的事,他也只当没看见不敢多说一个字。
  见他被赶了出去,朱厚熜才无奈的叹口气道:“这奴才,朕孩提时,他就跟在朕身边。朕第一次摔跟头,头上流出血来,为朕上药,扶着朕去看太医的不是母妃,更不是父皇,而是黄锦。对他,朕始终有一点香火情义,还是下不得重手啊。不过,这也是朕对他容忍的最后一次,若是再有下次,绝对不能饶了他!”
  杨承祖笑了笑“万岁也不要太过苛责了,其实黄公公做的也没什么错,若是见了白莲教就要躲避,仿佛咱们怕了那些跳梁小丑。这次的事,只能说臣防范不周,不能怪到黄公公头上。”
  “这不怪大哥,只怪这个该死的奴才还有就是河南的那些文武。这干人干什么吃的,连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还是说,这背后有人主使,他们故意把刺客放进来?”
  杨承祖发现,世子有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多疑。当然这个毛病到底是天生如此,还是因为自己教他帝王心术产生的副作用,就很难说的清楚了。也许是京师里的风云诡谲,让天子的安全感不足,也导致了这种疑心病加剧。
  总之,就是这位少年天子遇事想的总是太多,一点小事,都能展开无限的联想。从理性的角度看,杨廷和无论是否欢迎这个天子,都不可能干出半路暗算这种事。可是朱厚熜脱险之后,在与杨承祖秘谈时,始终把怀疑目标锁定在这位首辅大臣身上。
  “可惜朕现在身边能用的人太少,否则的话,非要好好审一审罗公然不可,眼下只好放过他了。说来,就算知道是杨新都做的,朕怕是也不能拿他怎么样。”朱厚熜恨恨道:“首辅么,文官之首,朝内权柄无人可及,就算是朕这个天子,也要让他三分。没有真凭实据,谁能动的了他,想起来就恨。”
  说到这里,他又有些不好意思“朕身边真正能用的人不多,要说有本领,还是大哥你。可是这锦衣指挥使的位子,却还是不能安排给大哥来坐,这……实在是有些对不住你。”
  “万岁,您说的哪里话来,雷霆雨露都是君恩,臣不敢有什么怨言。再者,眼下这锦衣缇帅的位置,也未必就真的是好位子。臣倒是要感激万岁,给臣一个闲散职位,可以享受几年清闲。”
  跟随世子进京的人里,有不少是王府旧臣,这些都是兴献王时代就在王府里做事的老部下。对这干叔伯辈的人物,朱厚熜也想要给他们足够优越的生活,报答他们多年以来的忠诚。
  像是朱宸,他是王府仪卫司老人,虽然没当上仪卫正,可却是仪卫司资格最老,年纪最大的一个。江彬被拿之后,锦衣卫指挥使这个空缺,朱厚熜心里已经许了他。
  新君登基后,人事上肯定面临大幅度的调整,像是锦衣指挥这种要害部门的头脑,人选上也敏感的很,除了杨承祖外,没人知道具体的安排。一想到那晚上火中相救之恩,不免对比出朱宸表现的迟缓与木讷,作为锦衣卫指挥使这样的角色,老实本分实在不是一个好品质。
  “朕即位后,第一个要抓起来的就是锦衣卫,朱宸是个好人,够忠心,也够本分。只是年纪大了,少了一份闯劲,顾虑也多,怕是真的挑不起这个大梁。卫里的事,还是要大哥多操心一些,你的担子轻不了的。”
  “这个……不大好说啊,文人们向来对锦衣卫没有什么好看法,若是臣估计不错的话,等到万岁即位后,怕是就有人要对锦衣卫动手了。他们连镇守中官都能革了,说不定就想着罢免厂卫,事权皆归三法司。”
  “想的美!朕不会裁撤厂卫,还会把它们加强,你那岳父的人马就不错,还有青龙山那些绿林响马。给他们一个出身,让他们都来为朝廷做事,朕不会吝惜封赏。”作为一个刚刚从鬼门关走出来的君王,朱厚熜对于权力有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希望把天下大权都掌握在手中。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要自己手里有力量。不管这些力量是否高贵,只要肯为他所用,他就舍得下本钱。
  河岸上,赵九雄一脸兴奋的下了船,连带几名与他一同上船的属下都一脸得意之色。即使他们是跟货物行李待在一起,即使从头到尾没人管过他们,但是他们是从龙舟上下来的,只这一点,就让他们仿佛腾云驾雾般欢喜。
  看在杨承祖的面上,朱厚熜赏了不少东西下来,不过经过管事太监克扣,到手的没有多少。赵九雄却把那些剩余的赏赐紧紧抱住,生怕少了一件。吩咐手下道:“传我令旗,河南漕帮精锐子弟,全都来护驾。所有人从我以降,都要来拉纤,保证万岁早日进京!”


第五百四十三章童叟无欺

  原本从安陆到京城大概要走二十几日,可是中间在卫辉闹了这么一出,难免耽搁几日行程。可后来赵九雄一声令下,漕帮子弟全来为龙舟开路,就连北运的南粮都要先放一放,船只在内河行的飞快,居然是比预计时间还早了两天进入北直隶。
  也就是在大队人马进入北直隶境内之后,京师方向,催促车驾速行的懿旨就传了过来。前来传旨的,乃是与谷大用当初并列八虎的太监张永,此人当初在刘瑾风头正胜时,也敢以拳殴击,得算是太监中的遮奢人物。
  他与杨廷和等外朝文官的关系不错,正德死后,并未受到太多的打击。可即使如此,他的地位却是远不及当初,连传旨这种事也交到了他身上。
  虽然民间有守孝三年之说,实际上的守制时间,也几二十七个月。不论是君王身故,还是为兴王守孝,朱厚熜都该守上相当长时间的孝,才能着手即位。不过皇位不宜久虚,正德皇帝的后事也不好再耽搁,是以遗诏有旨“以日代月。”从安陆到这里,时间上已经够了孝期,可以出殡,办理丧事。
  不过嗣君未至,大臣还不能除服,丧事也无法举办,也就不怪京里如此焦急的催促。传过了旨,张永找到了谷大用那里,询问着新君的为人,癖好之类的消息。他这次来,身上也是承担着探听消息的重任,杨廷和那边,还等着新君的进一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