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王侯 >

第569章

锦衣王侯-第569章

小说: 锦衣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怀鋈Γ杂谘畛凶妫尉赶衷谑切湃蔚奈抟愿醇印
  手里有了银两,嘉靖的底气就壮,既想着经略广西改土归流,又想要多练一些新军,扩充手头的实力。除此以外,包括在京师兴建火器作坊,制造更多的器械,于边事上储备粮草器械,做好复套准备。一些以往只存在于纸面上的计划,在有了资金支持后,终于有可能转化为实际。
  除了这些问题外,嘉靖目前最想做的事,则是利用相对太平的夏季,多修祭坛,修改祭祀规。
  大明朝立国之后,奉行的是天地合祭,嘉靖现在想的,则是改掉这个从洪武以来一直执行的祭祀制度。改天地合祭为天地分祭,另建日月二坛,将天地日月,分别祭祀。
  作为一个农业国家,祭祀绝对不是单纯的宗教活动那么简单,国之大事,惟祀与戎。在眼下这个时代,祭祀天地,绝对是第一等重要的事情。改合祭为分祭,其实就是对于礼制的重塑,将洪武朝以来,一直雷打不动的铁律改掉,也是向世人宣布一个态度:这个天下现在是嘉靖皇帝做主,不管是祖宗成法,还是文武大臣,都不能限制天子的手脚。皇帝与大臣,皇权与臣权的全面冲突,也随着这批白银的抵达,掀开了序幕。


第九百九十八章幸福时光

  春去夏至,当盛夏以特有的热情,拥抱着大明境内万千生灵时,京师纱帽胡同,杨宅之外,一辆马车停在门首。这部马车后面另有两挂大车,上面满满的装着家乡的土特产。下人们将车上的货物搬运到宅子里,门外两侧板凳上坐的侯见官员,不拘文武出身,这时也都上前搭手,场面很是热闹。
  从一名管家口内已经知道,这是大少夫人从四川老家过来,顺手带了些土特产过来,想来今天杨家要有家宴,你们这些人今天就不必等,首辅大约是没空接见你们了。
  杨慎身为大明朝成名才子,文名远播,性子也不是那种刻板守礼的读书人,清楼坊司东西两院,这类的地方去的多了,与不少名纪也有些韵事传出。可是这不代表他夫妻感情不好,恰恰相反,他和他的夫人门当户对,算是模范夫妻的典范。
  黄娥出身宦门,其父官至尚书,自己则是四川有名的才女,品貌才情,皆无可挑剔,与杨慎算是一对金童玉女。但是由于要在老家操持家业,长年与丈夫分居,见面的时候不多,这次过来,也是个极难得的机会。
  杨慎早早就从翰林院回来,回到房中时,却见美貌的妻子,正带着两个丫鬟,为他收拾着房间,整理着衣物。见他回来,先是施了个礼,随后温柔的一笑:“相公,今天回来的这么早,老爷那里,难道不要你帮忙做事?”
  “夫人,知道你从家乡过来,不管有多少事,也要先推掉的。这几年也实在是苦了你,既要侍奉我的母亲,又要操持家业,让我看看,你是不是瘦了。”杨慎并不是个一个刻板之人,主动拉过夫人的手,上下端详,反倒是让这位美丽的才女很有些不好意思。
  “哪有啊,在家里一切都好,要说胖了,倒是更有可能一些,怎么可能变瘦。倒是相公在京师没有贴心人照顾,妾身倒是怕你身体吃不消,走的时候,我让诗韵留下照顾你,免得你自己一个人,弄的不成话。你看看,这房间里乱的,哪像个首辅公子的卧室。妾身不能照顾你,你可以在这边纳个妾啊,男人身边没有女人,是不行的。这次我进了京,就帮你选一个合适的,迎娶过门来。相公要是有称心的人,也可以说一声,老爷那里不好说,妾身帮你出面就是。”
  杨慎一笑,他自己不拘小节,又经常宿在坊司那边,自己的房间确实是乱了一点,相信妻子这边,也听到了一些有关自己的传言。但是温柔善良善解人意的夫人,并不是妒妇,反倒是上赶着帮自己纳妾,又要把贴身丫鬟留下照顾自己,心里自然大为感动。
  “秀眉,我在这里很好,你不用惦记我,家里有不少下人,做事都有他们,我一点也不辛苦。前年还去了一次东南,本来是想回家去看看,可是当时军情紧急,也走不开。”
  黄娥温柔的一笑“这件事妾身也知道,在家乡那里,百姓们都在说,相公是智多星,活诸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把倭寇杀的望风而逃。还有那些唱京剧的,也在唱一些打倭寇的故事,里面有人物,显然是从相公身上化来的。”
  “京剧?咱的家乡,也有京剧了?”
  “当然有啊,一些行商之人,先是把戏班子请过来,再后来,就是杨记在咱们家乡开办商铺,也带来了京剧班子。现在看呢,京剧的声势,还是压不过家乡的戏,可是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好。杨记的声势闹的大,在官府里也有面子,现在又有了皇后娘娘的股份,就更不好招惹,连他们带来的戏也因为时髦,引来很多人看。杨家将啊,精忠传之类的故事,现在家乡里很多人在看。还有三国戏,看的人更多,好多人都把老爷比做了诸葛丞相,说他老人家是大忠良,大好人。”
  黄娥的才情甚高,一般的男人也不及她,要说如何喜欢话本或是京剧,是谈不到的。可是她知道,杨承祖与杨廷和之间,实际上可以算做政敌,有意无意间,也会尽量的去搜集敌人的一些情报。这种搜集,不会是那种列开阵势,当敌人对待一般的情报汇总,但是能够了解的,总是尽可能的去做功课,也是人之常情。
  杨慎关切的问着“这事没听你说过,我还以为杨记没开到家乡呢,怎么样,咱们家有没有和他们发生冲突?杨记做生意很霸道,你一个妇道人家,总是不要和他们冲突。”
  “没有啊,杨记的掌柜很客气的,送了拜贴过来拜码头,平时和家里也没有什么冲突。这也是老爷不喜欢子弟做商人,咱们家平时就不怎么涉及商业,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利益上的冲突,不管杨记有多霸道,也是打不起来的。”
  她回忆着杨记的作为,倒是颇有些赞赏“其实杨记这个铺子是不错的,自从杨记兴办以后,粮价降下来很多,老百姓的日子总归好过了一些。往年一到秋天,就有外地的难免逃到家乡去,都知道老爷心善,就拿家里当了救星。虽然我们站出来舍粥赈济,又去联络一些大户,或是去官府说话,可是总归杯水车薪,救济不过来,还是杨记开办以后,今年的难民最少。杨承祖这个人,不管为人怎么样,这个杨记,倒不能说一无是处。”
  “恩,我在东南与杨承祖合作过,他这个人才情和本事都是有的,杨记也做过一些好事。说实话,京师里百姓,很多人都在称颂杨记的恩典,说日子好过了,不像过去那么艰难了。但是这种话我们说说就好了,在父亲面前千万不要提啊。”
  “相公放心,妾身心里有数。”
  夫妻两人手挽着手,诉说着几年来各自的经历见闻,又谈论着诗词文章,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请对方斧正。两人之间,既是夫妻,又有些地方像朋友。谈到得意之处,两人会心一笑,又或者为了一些字词的使用争论半天,引经据典。此情此景,简直就是神仙眷侣这四个字的具现。
  时光就在这种温馨恬淡的氛围中悄然流过,直到杨廷和从内阁回来。


第九百九十九章铁肩担道义

  “维之、湘皋,厚斋三公,今天又和我谈了下,他们怕是真的有些疲倦,想要挂冠而去。当年四位阁臣,要是他们三个都辞官告老,我的位置,就比较尴尬了。”
  杨廷和对于这位儿媳妇很是高看,甚至举行了一个小规模的家宴,来表示一下对这个儿媳到来的庆贺。但是作为被迎接的对象,黄娥由于是女子,不能上桌吃饭,实际与杨廷和同饮的还是杨家两个儿子,女婿金承勋以及谋主谈放鹤以及杨廷和几个亲近幕僚。
  这几个幕僚,既是杨廷和的帮手,也算是杨廷和的弟子,既帮着阁老做事,同时也向杨廷和学习道德文章,两下里关系很是亲近。听到杨廷和提起内阁的事,次子杨惇道:
  “父亲,孩儿觉得,现在这个局势下,与其苦苦支撑,不若急流勇退。那三位阁老,也是明白人,他们大概也是看穿了,现在即使留在位子上,也于事无补,还不如退归林下,总能落个清名。”
  “惇儿,你这话为父不喜欢听,如果所有人都像你这么想,这个天下,又有谁出来做事呢?几个月前,杨记商号从张家湾运进内承运库海量白银。这些钱,据说得自海外,全部输入内帑,这也算落实了老夫当初的疑虑,杨记果然是天子在幕后操纵的所谓商号,实际上,还是皇商。天子不与民争利,现在,却是直接从百姓碗里抢饭吃了。万岁手里有了银子,就要修地坛,日坛,月坛,将祖宗定下来的祭祀之法,进行修订。名义上,是要改祭祀之法,实际上,是要改祖宗成宪。今天可以改的了祭祀之事,明天,他就可以对其他的事下手。将来,他就要乾纲独断,天下之权,尽归于君。要是放在以前,老朽可能也就真的退了,可是上次和杨承祖谈了一次,他的一些话,对我很有启迪,我现在决定留下,就是想要让大明,走出一条新路来。”
  他看看这几个人,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婿,乃至谈放鹤,全都是一脸茫然的样子,他笑了笑
  “这件事,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有一些地方,老朽自己也还没想明白。等到我彻底弄懂以后,会跟你们说清楚的。总之这条路不会太好走,也充满了危险,你们都是老夫的子弟门生,就算是想要断,也断不了的。若是老夫的路没有走好,你们肯定要受牵连,自己要有个准备。”
  几个人都点着头,表示愿意与父亲或是恩师共进同退,在表态的同时,大多数人,是没觉得会有什么问题的。大明朝虽然不像宋朝那样优待士大夫,但是眼下对于文人也比武人宽容的多,像杨廷和这种身份和级别的官员,只要不去犯原则性错误,就不至于株连宗族弟子。所谓的牵连,最多也就是前程上会动一动,这也没什么大不了。
  “我今天正好借着家宴,跟你们说一句,最近都谨慎一些,不要轻易的去招惹是非。就连我们门下的御史言官,现在做事时,也得多加防范。天子正是自以为无所不能之时,这个时候迎面撞上去,只会粉身碎骨。祭祀的事,他想怎么搞,就随他心意去吧,这些钱户部不拨款,都由天子内帑来出,我们很难说进去话。”
  经过四年相处,杨廷和对于皇帝的品行,也算有了一些了解,嘉靖虽然表面上做出重视礼制的态度,实际上,只是把礼法当成了打人的棍子。想要对付谁是,就可能把这个理由拿出来整人,自己对于这些东西并不怎么在意。如果有人为了守礼法跟他硬拼,多半是没有好下场。
  倒不是说因此就不用守礼法,只是,在这种事上去争斗,根本就是浪费力量,比起祭祀,他们的底线还是在继统上。
  “张延龄处斩,张鹤龄被拿,张太后的身体每况愈下,天子是要对前朝遗泽斩草除根。我们在外朝,这些事上很难做什么,但是必须要守住的一点,大明血脉绝对不可乱。万岁或许不明确说出来继统孝庙,但是也绝对不能把兴王放套太庙里,接受祭祀。”
  身为辅臣,杨廷和的目光是有的,他已经看出来,嘉靖这几步走的目的,最终就是把自己的父亲灵位弄到太庙里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