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兵在1917 >

第1484章

天兵在1917-第1484章

小说: 天兵在19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朱可夫的装甲部队就在第6集团军身上刷了一把成就,将瓦赖歇瑙的第29军也吸引走了,你说这个时候他拿什么去增援被围殴的第17军和第55军?难道让那些不可靠的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和南斯拉夫人去填坑?真要让这些猪队友去帮忙,恐怕只有帮倒忙的份。

所以,赖歇瑙只能让第17军和第55军顶住,另一边给第29军打电话询问朱可夫的情况。赖歇瑙为什么要问朱可夫的情况呢?原因很简单,如果朱可夫那边有动作,那么仅靠一个仅有两个步兵师的第29军事绝对顶不住的,肯定需要增援。而当前唯一能给第29军增援的也就是直属于集团军司令部指挥的第168步兵师和第213警卫师。其中第213警卫师那真心只能当缩编的轻步兵师看待,战斗力有限。唯一能派上用场的就是第168步兵师了。

赖歇瑙觉得,如果朱可夫的机械化军没有动作,那就调走第168师去增援第17军和第55军,反之,则只能让第213警卫师去救急了。

那么朱可夫有动作吗?

没有,准确的说是暂时没有。他的机械化部队显得死气沉沉,所有的坦克和汽车都是仿佛肾亏了,一副阳痿的样子。

很快赖歇瑙就收到了第29军报告,该军经过仔细的侦察,认为朱可夫的机械化军严重缺乏燃油,其坦克部队已经连续几天未曾启动过发动机了。按照第29军的说法:“该股敌军在上一次突击行动中耗尽了全部燃料,已经丧失了继续进攻的能力,判断只能立足于防御,不太可能给我军造成太大的威胁!”

这份报告让赖歇瑙松了口气,前一阵子朱可夫的猛冲猛打可是让他吃了不少苦头,一度差点让他心脏病发。朱可夫一天不老实,他这里一天就没底,眼下看起来朱可夫的部队严重缺乏燃料,否则外线的红军也不会单独发动进攻,似乎可以调走第168师了。

第168师很快就被调走了,获得了该师增援之后,第17军和第55军的压力有所减轻。但是转过天来,铁木辛哥又一次陡然增强了攻击力度,9个师全力投入,巨大的压力又一次让第17和第55军喘不过气来了。

“还要增援?”赖歇瑙的老脸就像一条有苦有老的苦瓜,那个难看。如今他手头上仅有第213警卫师了,若是将这个师也扔进去,一旦朱可夫这边有所行动,那他拿什么去填坑?

赖歇瑙下意识的就拒绝了这个请求,而且很严肃地命令道:“没有多余的兵力了,你们只能依靠现有的力量维持防线!”

惨烈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天,德军第17军和第55军的防线一点点被蚕食,但是不管这两个军怎么叫苦,赖歇瑙都不为所动,坚决拒绝增援。

“这个老家伙还真沉得住气啊!”铁木辛哥恨恨地直磨牙。

是的,他的计划很简单,就是给德军第17军和第55军施加压力,迫使赖歇瑙将预备队全部压上去,等德军的主力完全被吸引住时,朱可夫的机械化部队就立刻投入,一口气打垮第29军,那时候德军想不崩溃都难。

可现在,赖歇瑙就是不上当,只是静静地看着第17军和第55军被围攻,就是不将最后的预备队派上去。

这时候,有参谋建议道:“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同志,考虑到德军第213警卫师战斗力比较低,以朱可夫同志的机械化部队的战斗力,就算这个师顶上去,也阻止不了失败的定局,是不是可以考虑让朱可夫同志发动进攻算了。”

铁木辛哥却摇了摇头:“你不懂!不能这么做,让部队加强攻势,一定要将这个第213警卫师调走。另外通知朱可夫同志,必须继续以假象迷惑德军,没有我的命令,一辆汽车、一辆坦克也不准备动!”

铁木辛哥为什么这么固执呢?按说那位参谋的意见有道理,不就是一个警卫师么,算个球?打垮它太简单。

但铁木辛哥不这么看,上一次朱可夫的装甲部队突然袭击,开始一度让德军第6集团军鸡飞狗跳,差一点就要跟他的主力部队会师,为什么最后依然功亏一篑呢?

除了佯攻部队兵力不足,以及后勤补给跟不上之外,德军的顽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因为第168步兵师和第213警卫师的加入,抵消掉了朱可夫装甲部队的最后一丝锐气,从而稳定了战局。

从那时候开始,铁木辛哥就认定了一点,必须将这两个讨厌的师从第29军身边调开,这样朱可夫的部队才能一口气冲垮第29师,携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将德第17军和第55军冲个稀里哗啦。那样才能一口气打破僵局,抢在北面主攻部队的前面为基辅解围。

看出来了没有,铁木辛哥的心思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为基辅解围的层次上了,他也想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他们乌克兰方面军不是孬种,证明图哈切夫斯基犯了大错误。有什么比以弱势部队抢在图哈切夫斯基的亲儿子之前为基辅解围更打脸的?

所以,铁木辛哥这是憋足了一股子狠劲,就是要让图哈切夫斯基难堪。在他的强令下,外围的佯攻部队是真的拼了,前赴后继不顾伤亡的猛冲猛打,让德军第17军和第55军事叫苦不迭。

一时间赖歇瑙是压力山大,第17军和第55军更是连连求援,甚至求援的电报已经越过他直接送到了龙德施泰德那里,龙帅已经亲自打电话给他询问情况。虽然龙德施泰德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命令他必须立刻增援第17军和第55军,但无形的压力就是让赖歇瑙喘不过气来。

赖歇瑙能感觉到心脏砰砰的跳个不停,似乎只要一张嘴,那颗心就能蹦出来,但是作为陆军元帅,他还是有点本事的,他认为事情不对劲,所以依然顾我的坚持不派援兵。

此时此刻,就是意志力的较量了,谁先承受不住,输的就是谁。铁木辛哥那边的压力一点儿也不小,各师已经向他反映:“部队伤亡颇大,战士们经过连日激战,体能消耗也已经到达了极限,请求停止进攻,暂短休整可好!”

但对于这些请求,铁木辛哥一概拒绝,他只有一句话:“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停止进攻!”

在山大的压力面前,唯一让铁木辛哥感到欣慰的是,朱可夫一直能够沉住气,在很多军长和师长都向他请求让朱可夫的机械化部队投入进攻时,朱可夫却是一声不吭,坚决贯彻铁木辛哥的意图,在德军没有中计之前坚定不移的装孙子……(未完待续。)

251小僧出场

释能持今年刚刚25岁,后世像他这个年纪的年轻人还在享受生活的快乐,看看电影、听听音乐、泡泡酒吧,然后把几个妹子,那个嗨皮。

但释能持和他们不一样,他没赶上那种好时候,出生不久,释能持就变成了孤儿,被不知道是异常狠心的父母还是实在没办法的父母丢在了路边。

在那个年月的华夏,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像他们一样的婴孩都是不幸的,老天爷让他们降生在这个世界上,但却不负责任的剥夺了他们继续长大的可能。不过释能持又是幸运的,和那些同样被遗弃的小伙伴的不同,在小脸被冻得青紫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一双粗大的手将他抱了起来。

“阿弥陀佛,造孽,造孽。”

从口头禅就能知道,抱起释能持的是一位和尚,请注意,这位绝对不是什么大师,而是一个吃了上顿就没有下顿的游方和尚。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饥肠辘辘的和尚刚刚化到了一些剩饭,就碰上了被冻得半死的释能持。

同是天涯沦落人,游方和尚抱起了释能持,并开始抚养他,并给他取了一个能持的法号。当然,最开始这并不是什么法号,而是和尚的自我调侃,谁让他捡回来了一个吃货呢?所以能持其实应该是“能吃”。后来小和尚长大了,觉得能吃这个法号实在有点那啥,老和尚这才给他改成了“能持”,正所谓汝能持否,能持则为僧。

当然,小和尚能持对佛法了解并不深,之所以当和尚完全是混口饭吃而已。十几岁之前,能持跟着师傅游历四方,是尝尽了人间疾苦,不止一次的怀疑这个世界是否真的有极乐世界,尤其是在某个冰雪交加的夜里,抚养了他十几年的老和尚准备进入某大寺庙挂单,结果却被乱棍打出,最后在一座破茅屋贫病交加而亡之后。能持对所谓的极乐世界是完全死心了。

好人没好报,老和尚不说做了一辈子的好事,但总算是救了能持一命,正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而现在呢?然并卵?

草草安葬了师傅之后,释能持就开始了流浪生涯,一路乞讨走遍了大江南北,尝不尽的辛酸苦辣。反正能持是对师傅教那一切完全不信了,今世都过不完,还管什么来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

如果没有意外,能持这辈子也就是个不虔诚的游方和尚了,也许在多少年后的某一天,能持也会像他的师傅一样在某个冰雪交加的晚上默默的死去。

但是佛祖似乎不想让能持在这个世界上就这么走一遭,1927年的9月,饿得直打摆子的能持抵达了一个能改变命运的地方——浏阳文家市。在那里,饿的奄奄一息的能持能跟当地的许多年轻人或者说孩子一样加入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工农红军。

一开始,能持对所谓的主义和理想没有多少兴趣,更谈不上理解。他将参军当兵当成了一份职业,就跟他之前当讨米的游方和尚一样。从文家市到三湾,然后再上井冈山,再到瑞金,之后是惨烈的长征。

这一路是能持改变的一路,他从一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假和尚变成了一个有着坚定革命信仰和不屈意志的真正革命者!

1939年元月,在抗大第四期毕业之后,原本准备回到同日寇战斗第一线的能持突然接到了新的命令,和同期的一大批优秀学员一起被派往苏联进修。

对于这个机会,能持是相当看重,苏联在他心中就是革命的圣地,是全世界最美好的地方。这么说吧,能持是以朝圣的心态前往苏联的。在苏联他开始了紧张而艰苦的学习生涯。

能持面临的问题很多,首先是语言关,对于一个基本只能算识字的小和尚来说,俄语简直如天书一般难懂。其次是生活习惯完全不同,虽然能持对吃一点儿都不讲究,但是毛子的吃食实在是让他难受。最后就是苏联的风气了,和延安的整齐严肃不同,莫斯科带有斯拉夫民族特有的开放,这辈子都没跟女人讲过几句话的小和尚,真心是很囧啊!

头一年能持过得很艰难,但是搞定了俄语,以及习惯了斯拉夫民族的特有的热情之后,能持就过的比较愉快了。他就像一块海绵一样尽情的吸收着知识。

1940年,是能持这辈子最愉快的一年,他考入了伏龙芝军事学院,开始学习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理论,他很乐观的认为,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将这些宝贵的知识带回祖国,用这些知识武装起更多的无产阶级,可以打败日本侵略者,可以开创大同社会。

不过能持的梦想在1941年6月就被粉碎了,当他开始第二个学期的求学生涯时,卫国战争爆发了。那一刻他第一次知道了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知道了敌我斗争的紧张性和残酷性。

在卫国战争的头半年里,能持在学院里渡过,他和其他学员一起研究新鲜出炉的战例。对于这场完全不同的战争他感触万分,在华夏人民还得用大刀长矛同侵略者搏斗的时候,卫国战争就围绕着坦克、飞机和大炮展开,这已经不是传统的平面战争,而是一场新技术条件下的立体战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