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兵在1917 >

第1802章

天兵在1917-第1802章

小说: 天兵在19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事学说到技术兵器都亟待更新。比如说装甲力量上,如果说战前的法国还处于世界第一集团,而此时的法国已经是二流开外奔着三流去了。

实际上从战后的历史中我们也能看到,法国装甲兵尤其是坦克,那凄惨得简直不忍直视。一度只能拿摇摆炮塔的AMX13充门面,还得依靠美国军援提供巴顿系列坦克。

这里面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作为一个老装甲兵,戴高乐自然知道T34所代表的意义。300辆T34不光意味着法国可以摆脱美国军援的钳制,还可以学一学苏联的坦克设计哲学。作为装甲战斗最激烈也最残酷的东线,苏联的T34上有足够多让法国同行学习的地方。

反正这三百辆T34的单子砸下来,戴高乐都有点晕晕乎乎了,他完全没有想到苏联会这么大方。那一刻戴高乐真心是有点喜出望外了。

可能有同志要说李晓峰同志,你出手也太大方了吧?300辆T34就这么送给立场不明确的法国了,万一以后法国人公然投靠美国和英国怎么办呢?那不是肉包子打狗了?

其实没那么严重,T34之前已经给过美国人了,技术参数英美是一清二楚,保密等级实在没有多高。更何况三百辆T34对红军来说也不算什么,当军委已经做出用T54/55系列取代T34,在未来T34在红军装甲部队中也就是给二流部队用的。更何况早期型的T3476不管是技术价值还是寿命都已经大打折扣,乘着其还有一定价值的时候将其最大化难道不好吗?

反正李晓峰对T34的安排是既定的,五十年代以前,将所有的T3476全部处理掉,不管是赠送给友好国家(比如说T共)还是出口创汇,都必须将其清仓。苏联红军的装甲部队规模不能太臃肿。

至于T3485,还是可以慢慢使用,毕竟其还比较新,而且技术性能也不完全落后,等到了中东战争爆发,完全可以出口给犹太人赚点银子。

反正自从李晓峰提出了赠送T34之后,戴高乐的态度就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虽然还没有同意李晓峰提议,但是比会晤刚刚开始的时候态度要积极多了,很显然他已经开始动心了……(未完待续。)

503谈拢

动心就意味着离成功已经不远了,不过李晓峰却知道戴高乐并不是那么好说服的。虽然跟丘吉尔之类的职业老狐狸相比他还有差距,但经历过亡国之痛的戴高乐已经经过了一场洗礼,他正走在政治家的正确路途上。

李晓峰很清楚,要真真正正的说服戴高乐,他还需要再加一把火,因为他很清楚戴高乐真正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对于戴高乐来说确保法国的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是第一位的,所以哪怕是苏联开出的条件很好,短期内能够满足法国以及他个人的利益,但是从长远看,法国的国家利益跟苏联并不是一致的。

简单点说吧,在欧洲,法国之前一直谋求的是领导地位。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两百年来,法国的努力总是被英国和德国给搅和了,尤其是英国人,那真心是让法国满满都是泪。只不过最近三十年来,尤其是一战前后经过一系列的利益交换之后,英国和法国的国家利益冲突的关键性问题已经被解决了。两国的共同利益趋于一致,这也让两国在处理国际问题上是亦步亦趋。

相反,苏联在太多问题上跟法国人不对付,首先就是********上,法国人崇尚自由,而苏联推崇秩序,法国属于民。主一系,而苏联属于****。尤其是对待共产主义的问题上,两国几乎不可能谈拢。

这还是最次要的********问题,只要苏联不放弃革命输出,法国恐怕是不会有安全感的。甚至法国人只要一想到将来会有上百万红军蹲在莱茵河那一头虎视眈眈,就忍不住要打冷颤。

至少戴高乐是希望苏联离法国越远越好,哪怕是之前他同李晓峰的会谈中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苏联也做出了彻底解除德国武装并且各国都不应该在德国驻军的口头承诺。但这个口头承诺真的靠谱吗?当年希特勒跟张伯伦白纸黑字写得分明,结果呢?张伯伦可是被愚弄得相当的惨!

反正戴高乐是不愿意做第二个张伯伦的,这也就决定了他不可能完全相信苏联的承诺。他恐怕唯一相信的是自己,甚至也愿意借助英美的影响力将苏联赶远点。

换成李晓峰恐怕也会有同样的念头,没有哪个超级大国愿意跟另外一个超级大国当邻居,尤其是********和国家利益有冲突的超级大国做邻居。看看当年T共和苏联反目之后是什么状态?两边其实都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导致大量的资源被浪费在无意义的对峙之中。

这就需要考验李晓峰的政治水平了,很显然一般性的条约是不可能打消法国顾虑的,必须让苏联和法国在欧洲至少是西欧利益问题上趋于一致,这样双方才能平心静气的坐下来和平共处。

李晓峰建议道:“我们两国在的德国问题上其实是可以达成广泛共识,我们的态度是必须干净彻底的解决德国问题,铲除德国再次发动战争的根源,永远的解除德国的武装,永远确保德国丧失再次发动战争的可能。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联邦制的德国,让加入联邦的每一个州都享有充分的主权和独立自主……”

戴高乐缓缓地点了点头,试想一下,如果德国仅仅是一个名义上的整体,就像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一样,各个邦都享有极大的自主权,德意志的精神不复存在,打断德意志民族的力量源泉,今后的德国还能对法国构成威胁吗?

只不过李晓峰想要说的比戴高乐意识到的多得多,某仙人又道:“当然,在战后的最初时间里,我们这些战胜国还是有必要监督新德国的重建的,我认为法国领导鲁尔地区的重建工作就很合适!”

戴高乐瞪大了眼,很显然,这是苏联人准备将鲁尔工业区交给法国了,这可是一块大得难以想象的肥肉,要知道一战结束之后,法国就曾经联络比利时试图借口德国未能履行赔款义务而占领过鲁尔区。只不过后来在英国和美国的压力下才作罢。

而现在,苏联承诺在战后将鲁尔区送给法国,这简直是想都不敢想。戴高乐第一开始有些失态了,开始觉得真的可以跟苏联合作一把。而他并没有意识到,李晓峰丢出的大饼还不止这些!

李晓峰笑眯眯的说道:“鉴于德国在侵占法国期间极大的破坏了法国的经济,为了帮助法国人民恢复生产,苏联政府将给予法国五亿瑞士法郎的低息贷款……”

五亿瑞士法郎在当年可不是一个小数字,等同于100多吨黄金,对于被德国搜刮得很惨的法国,有了这笔钱,不说将生产力恢复到战前水平,至少也能有钱买米下锅了。

戴高乐有些激动了,在他看来苏联这是相当的有诚意了,要知道苏联的经济情况也不算良好,遭受的战争破坏也更大,在这种情况下苏联还愿意拿钱帮助法国,尼玛北极熊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大方了?

李晓峰心里头也是苦笑不已,真不是北极熊大方,而是北极熊慷他人之慨,这五亿瑞士法郎其实是北方工业集团借给苏联政府的,而且是无息的,只不过苏联政府一转手加了点利息转贷给了法国而已。

你问北方工业哪来的这么多钱,其实北方工业也拿不出这么多钱,这笔钱实际上是北方工业、诺基亚和安布雷拉公司共同出资,其中北方工业占的比例还最小。真正的大头是安布雷拉公司,整个二战期间,这个“药贩子”算是赚得盆满钵满,出口的抗生素、消炎药、麻醉剂享誉全球,包括苏联、英国、美国在内的三巨头都向安布雷拉订购了大量的药品,一共赚了几十亿美元。拿出几亿瑞士法郎帮助大BOSS做攻关,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如果不是李晓峰考虑财不露白,不方面一下子拿出巨额资金去刺激英美,他完全可以让安布雷拉拿出更多的钱。当然,五亿瑞士法郎也不算少了,至少连戴高乐都心跳加速,开始算着该怎么花这笔钱了。

可能有同志要说戴高乐也忒见钱眼开了,不就是五亿瑞士法郎吗?战后美国可是援助了他大几十亿美金,那不比区区五亿瑞士法郎多得多,何必为了这么点小钱就得罪英美呢?

话可不是这么说的,现在还不是战后,鬼知道美国人会不会援助欧洲,更何况前面还说了,美国人也不是活雷锋,在欧洲没有答应他们的苛刻条件之前,是没有马歇尔计划的。

而现在,苏联给的五亿瑞士法郎可没有太多附加条件,一不要法国开放市场,二不要法国给予苏联单方面的最惠国待遇,唯一的要求仅仅是让法国帮着拖英美的后腿,这种条件简直是白给啊!

不过戴高乐还是有点最后的纠结,他知道俄国人也不是活雷锋,如果不是有利可图完全没必要下如此大的本钱拉拢法国。而且他一旦决定跟苏联人合作,那么未来苏联的铁甲洪流可是离法国很近啊!

基于这一点,戴高乐始终下不了最后的决心。而李晓峰则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他必须让戴高乐接受这个现实。

“将军阁下,我知道您在担心什么。无非是担心苏联政府不遵守承诺,那时候苏联红军离法国太近了……我认为这种担忧完全没有必要!”

戴高乐明显以一种你不要当我是小孩子随便忽悠的表情望着某仙人。而李晓峰则笑吟吟地解释道:“首先我要说,苏联政府一再强调我们可以通过国际公约来落实这一点,而我们也愿意遵守这个公约。退一步说,就算法国政府不相信苏联政府的公信力,那你们能改变苏联红军驻扎在波兰甚至德国东部的现实吗?”

这个问题将戴高乐问得愣住了,因为他一直觉得苏联靠得太近太危险,最好是将苏联赶得越远越好,基于这一层想法他才一再拒绝苏联的“好意”,但是刚才李晓峰的话提醒了他,如果不接受苏联的条件,法国面临的状况会更好吗?

这是一个让法国人很难堪的问题,因为从当前战场上的表现看,苏联红军就算表现再差,攻入德国东部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也就是说哪怕法国人不合作,苏联的铁甲洪流也会进入德国,那时候俄国人可就没有什么优惠条件给法国,完全可以将重兵集群摆在德国,对此法国有办法吗?

答案是没有任何办法!而更让戴高乐感到尴尬的是,一旦这种情况出现,英国和美国恐怕不会像苏联那么慷慨,会给法国那么多的优惠条件,到时候法国恐怕连一个屁都捞不到。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止戴高乐同苏联合作了,很快双方就解决了绝大部分分歧,携手合作。

而这一切李尔文并不是十分清楚,她掉进了伊朗和华沙起义这两个巨坑里,一时半会儿是没办法关注法国和苏联的合作问题。而且这位女间谍自认为很了解戴高乐,她认为戴高乐没道理同苏联合作,认为某仙人一定是在做无用功。

只不过让李尔文没有想到的是,戴高乐竟然被李晓峰说动了,有法共在巴黎卧底,又有戴高乐在盟军中当二五仔,巴黎起义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不过要想顺利完成起义,有一些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比如武器弹药的问题,比如行动指挥的问题。好在李晓峰已经搭建好了大框架,剩下的细节问题就比较轻松了。

反正苏联这边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真正的问题反而来自于法国。以前曾经说过,罗斯福并不喜欢戴高乐,甚至一度准备跟维希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