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色盈门 >

第87章

锦色盈门-第87章

小说: 锦色盈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老太太一直很虔诚,所以往年的布施,舍大灯油,放生等,就是礼拜行愿,也比别人认真许多。

    叩了九个头,叶老太太才扶着大小姐的手起了身。

    叶老太太刚一起身,只觉得天旋地转,若不是大小姐在一旁扶着,她险些摔倒。

    林氏和胡氏唬了一跳,连忙上前来扶住叶老太太,“老太太老太太,您怎么了?”三小姐和四小姐几个人都围拢过来,雪兰也跟在几位小姐的身后,看向叶老太太。

    在媳妇和孙女的呼唤中,叶老太太合了合眼,深吸口气,才说,“许是我起猛了,头晕了一下子。”

    林氏见叶老太太脸色不好,便提议道,“要不就在寮房里歇歇罢,毕竟老太太也起得早了些。”

    “不必了,”叶老太太摆摆手,“你们再进柱香,我们就回去罢。一会儿人还要多,恐怕人多我心更烦。”

    林氏和胡氏匆匆带着各自的女儿上了香,便出了大雄宝殿。

    金刚寺的住持师父也没想到沐恩侯府的老太太会忽然头晕,她叫人送来了清水,捧至叶老太太面前,“老居士,许是大殿里香烟缭绕,晕了老居士的头了。这是佛前供奉的加持净水,老居士喝口罢。”

    叶老太太谢过了住持师父,把清水喝了下,“师父,我身子不好,这便回去了,只是想请师父为我做个法事,超拔我的冤亲债主。”

    住持师父忙点头,林氏舍了布施,才扶着叶老太太寺门而去。

    到了寺门,叶老太太停住了脚步,下意识的向来时门口老妪坐着处望去,却不想门口空空如也,再没一个人的影子。

    六小姐心直口快着道,“咦,刚刚那个老妪去了哪了?”

    三小姐只得捏了捏妹妹的手指,笑着帮六小姐圆话,“许是有事走了罢,老太太即是身子不爽利,我们还是快些回府罢。”

    叶老太太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初来时的欢喜早已荡然无存。

    本来欢欢喜喜的去拜佛,最后大家都没了心情,连上香这话都没人敢再提。

    叶老太太回到了南松园,林氏请了常来行走的太医给叶老太太看病。叶世涵和叶世启也得了信,也匆忙赶回家里。

    太医诊了半晌,待出了门才对叶世涵和叶世启说,“老安人的身子只是虚了些,只开些缓补的药便是了。”

    叶世涵皱起了眉,依太医所说,叶老太太只是身子虚,并无实病。

    叶世启亲去送太医,叶世涵进了内室。

    林氏服侍在叶老太太床榻旁,她见叶世涵进了来,忙让出地方来叫叶世涵看叶老太太。

    叶世涵走到叶老太太身边,低声问道,“母亲,您觉得现在如何?”

    叶老太太睁开眼睛看了叶世涵一眼,又闭上了眼睛,“我只是有些乏了,想歇上一歇,没什么大事,你们不必惊慌。叫郭嬷嬷在身边服侍着罢,你们都回去罢。”

    林氏在一旁回道,“老太太,叫媳妇帮您煎了药再回罢?”

    “不必了,”叶老太太连眼睛都不愿意睁了,阖着双目道,“你们在我面前晃来晃去,我更不能歇好了。都回去罢,若是我再有个不自在,就让郭嬷嬷去唤了你们便是了。”

    叶世涵只得和林氏退出内室来,林氏不忘叮嘱丫头们几句,就和叶世涵出了南松园。

    叶世涵皱眉问林氏,“怎么好好的老太太就病了?”

    林氏也很是不解,“今日刚刚走时还好端端的,老太太心情也大好。可是不知道怎么会在金刚寺的大殿里晕了一下子。”林氏想了想,看了眼叶世涵的脸色,又道,“在金刚寺的大门口,有一个似半疯的婆子,她说了些莫名其妙的话。”


第一百五十一章 道破

    叶世涵望着林氏微垂着的头,问道,“她说了些什么?”

    “妾身没大记清,大致说老太太好像有灾。”林氏小心翼翼的说道,“幸好珊姐儿这孩子反应快,拉着老太太便走,也没等她再说什么话。”

    叶世涵拧紧了眉头,沉思半晌,才说,“下次若是再拜佛前,你叫金刚寺清清门口的闲人。”

    林氏低声应允。

    叶老太太合了半晌的眼睛,直到郭嬷嬷轻唤她起来用药,才被丫头们扶着坐起来。郭嬷嬷一勺勺的把药喂给了叶老太太。

    喂完了叶老太太的药,郭嬷嬷用帕子替叶老太太拭着嘴,轻声问道,“老太太,您觉得现在如何了?”

    叶老太太不答郭嬷嬷的话,沉默了好久,忽然问道,“你记不记得金刚寺门口的婆子念的偈是什么了?”

    郭嬷嬷心头暗惊,不敢实言相告,只笑道,“那婆子疯言疯语,谁记得她的话呢?您还是好好歇上一歇罢。”

    叶老太太只靠在引枕上,不言语。

    南松园的内室忽然安静下来,连后院极低的说话声音都听得真切起来。

    “……你可是听真切了么?”一个女人的声音低低的传了来。

    另一个声音回话着,“怎么不真切,就是刚刚,听后门的人说的呢,你说怪也不怪,好好的,角门的半扇门怎么会忽然倒了呢?听说险些砸到了人呢。”

    “怎么会出了这样的事啊?”

    “也不知晓是因为什么,反正就是倒了。我听人说,老太太也不大好,跟着老太太的人说,老太太在今日拜佛时遇到一个仙婆,说是人家算出老太太有灾了呢……”

    郭嬷嬷偷眼看向叶老太太,叶老太太的双眉皱在了一处,脸色苍白极了。郭嬷嬷出去就唤人,“去把后院里刚刚嚼舌根子的几人给我拿了!”

    郭嬷嬷平日里一直温温和和,忽然发了火,几个媳妇都着了慌,急忙去了后院。

    郭嬷嬷这才回了内室,叶老太太在床上假寐着,郭嬷嬷也不敢打扰,只守在一旁。

    到了黄昏时分,叶世涵夫妻和叶世启夫妻分别来南松园里探望叶老太太,叶老太太只和他们说了几句话,便合眼养神。

    郭嬷嬷悄悄的问林氏,“听下面的人说,角门的门掉下来一扇?”

    林氏点头,小声对郭嬷嬷说,“因老太太病着,此等小事我并不敢说。”

    郭嬷嬷叹口气,把叶老太太听见的话和林氏说了一遍。

    林氏忙道,“嬷嬷您可要劝着些老太太,那门只是年久失修,前儿又因从这边搬出几样家具,撞松了门,才使得门掉了半扇。”

    郭嬷嬷朝里望了望,低声道,“只怕老太太是往心里去了。”

    林氏惊诧的遮住了口。

    这一夜,南松园里所有人睡得并不安生。

    倒不是因为叶老太太身体抱恙,而是因为不知从何处来了几只野猫,围着南松园只叫到了半夜。

    世人都说猫便是冤魂转化,郭嬷嬷听那一声连一声的叫唤,直觉得头皮发麻。她叫人去捉,可是猫比人跑得快,人还未到,猫就先跑了。

    南松园的人直闹到半夜也没消停,叶老太太几乎未能成眠。

    第二日一早,叶世涵和林氏早早便来到南松园,叶老太太双眼发青,郭嬷嬷正服侍她用着早膳。

    叶世涵心中暗惊,面上却不敢露出半分,笑着向叶老太太问安。

    叶老太太对叶世涵说,“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猫儿,只闹得我没睡好,我一会儿便再歇歇,你去叫人告诉给几个姐儿一声罢,这几日便不必来南松园了。”

    叶世涵连忙答应。

    叶老太太又说,“我这里也没什么事,我就是有些累了,你们都回去罢。”

    叶世涵还有些不放心,怎奈叶老太太赶他们出去,叶世涵和林氏只得回了去。

    待叶世涵他们走了,叶老太太忽然对郭嬷嬷说,“我怎么记得那个婆子说黄鼠什么的。昨夜我没大睡好,想起我小时候,母亲告诉我是属黄鼠的。”叶老太太说着抬起头来,疲惫的揉着额角,“因我属鼠,所以往日里最不喜猫。可是偏偏,昨夜来了好几只的野猫,又不是春日里,猫不叫春,只怕是有什么不吉之兆罢。”

    郭嬷嬷忙笑着道,“老太太您是想多了,怎么会呢?”

    叶老太太并不接郭嬷嬷的话,她只道,“你再仔细想想,那个婆子到底说的是什么来着?你若是想不起来,叫跟着的丫头媳妇们都想想,想到了有赏。”

    郭嬷嬷心中暗暗叹道,看来叶老太太已经把那个婆子的话当真了。心病还须心药医,郭嬷嬷只得去叫人想那两首偈子。

    听说有赏,只一会儿的功夫,下面的丫头婆子们便把那两个偈子给说了出来,郭嬷嬷说好了,来回叶老太太的话,“那第一首是‘黄鼠灾无数,苦海谁能渡。凭借草门兰,福寿且长驻。’第二首是,‘霭霭煦日短,萧萧寒夜长。世人不自知,祷告祈虚妄。’”

    “黄鼠……”叶老太太口中念叨着,“这前两句倒是好懂,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呢?还有这第二首,寒夜长,不就是指受苦难么?难道是在暗示我祈福也是无用处的么?”

    叶老太太这样的话,郭嬷嬷如何敢答,她只立在一旁。

    叶老太太又念着,“那第一首还有什么来着?凭借草门兰……草门兰……”叶老太太的声音忽然一滞,她只呆呆的望着郭嬷嬷,吓得郭嬷嬷直唤了几声叶老太太,叶老太太才回过神来。

    “草门兰,不就是个兰字么?”叶老太太差点把面前的茶碗打翻了,她直愣愣的望着郭嬷嬷,“难道是说……是说兰姐儿?!”

    郭嬷嬷怔在了那场,“那么……是要二小姐做什么?”

    叶老太太扬声吩咐着,“去请白云观师父来。”

    没到半个时辰,白云观常来行走的女道姑被请进了南松园的正房。叶老太太便把两个偈子忆给道姑听,“……我倒不是为了旁的,只是想解解这偈有何意?还有请师父帮着瞧瞧,我今年是不是有什么灾障?”

    道姑把指头一捏,合上了眼半晌不语。

    叶老太太在一旁坐在一旁心神不宁的望着不停的动着指头的道姑,不敢出声打扰。

    大约有一盏茶的功夫,道姑睁开了眼来,“老太太,不是您有一灾,而是叶府里有一灾。”


第一百五十二章 计成

    “啊!”叶老太太险些从椅子上站起来,道姑不及叶老太太再问,便高深莫测的又道,“府里有一劫,虽不至于伤及族人性命,却也是能让府中大伤元气。”

    叶老太太着了慌,“那……该如何是好?”

    道姑半合着眼,手指纷纷点点着,口中缓缓说道,“府中有位小姐属蛇么?”

    叶老太太望向郭嬷嬷,郭嬷嬷想了想,轻声道,“二小姐属蛇,三小姐也属蛇。”

    道姑摇了摇头,“要春头蛇,春季最好,草木丛生,万物初生之态。”

    “那……就只有二小姐了。”

    叶老太太眼皮一跳。竟然和那金刚寺门口的婆子的话全对上了!雪兰名中有一兰字,和那婆子的话正符合。现在道姑也说雪兰会压住灾,若说不信,叶老太太无法解释这几天的怪事。若是说全信,她心中一想到雪兰便有些隔应。

    此时,道姑睁开眼,笃定的对叶老太太说,“老太太,依我看就应该叫贵府的二小姐压一压灾,这一年里别给她议亲定亲,用她的旺来压住灾才好。”

    叶老太太皱着眉头,半晌才道,“那便让我再想想……”

    道姑似看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