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王爷不着调 >

第40章

王爷不着调-第40章

小说: 王爷不着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祸福双至,人生本就难免平顺,求或不求都是一样的。倒是你,可以去那花些银子求只鸳鸯签,看看能否在有生之年将自己嫁出去。”
  都二十好几的姑娘了,成日就知道吃睡。府里膀大腰圆的奶娘都改嫁了,她还是无人问津的。
  道道:“。。。”
  其实,不只是沈衡的眼皮子在跳,在距离这里不远处的沈括也在跳。
  只不过不同的是,他在指导着别人怎么跳。
  上京杏林阁贡院内。
  “跳,再跳,对,再跳高一点。”
  一名身穿襦袍的书生跳着脚站在原地,累的整张脸都被汗浸湿了。
  “大人,学生真的没有偷带文史,方才从茅厕出来您就检查过了,怎地还不放学生回去?”
  负手而立的监考大人温和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本官何曾说过你偷带了什么,只是看你方才写的太过辛苦,让你活动活动筋骨罢了。”
  活动筋骨,有这么活动的吗?
  从茅房出来,他就被要求在原地转了许多圈,头晕脑胀之后还要跳来跳去。
  再这样下去,他真的快要吐了。
  “学生已经活动够了,请大人让学生回去继续答卷。”
  沈括上下打量他一眼。
  “答卷自然是可以的,只是该留下的东西还是要留下。”
  书生脸上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僵硬,面上却理直气壮的说。
  “学生根本不知大人在说什么。”
  跟在沈括旁边的副监考王大人悄无声息的拉了下他的衣袖。
  “您真的确定这个举子有问题?”
  沈括斩钉截铁的摇头。
  “不太确定。”
  所以他才要试试,确定一下。
  不确定还闹的这样大张旗鼓的?
  王大人紧张的看了看四周。
  “您可能不知道。面前的这个举子乃是林丞相林大人的亲信,若是等下没查出什么,只怕。。。”
  “原是林丞相的亲信。”沈括面色一凌。“难怪举止气度都与旁人不同。”
  “再多跳两下看看。”
  副主考整个嘴角都抽搐了。
  刚想张口再劝,便见一行官员缓步而来,正是方才提到的林方知。
  他已经年过四旬了,面相生的十分严肃,一身玄色朝服加身,官步迈的四平八稳,不怒自威。
  “这是在做什么?考生重地,这般吵吵嚷嚷,像什么样子?”
  王大人位列四品,本就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眼见着林方知走过来,心下彻底没了主意,下意识的看向沈括。
  却见他已然拱手迎了上去。
  “丞相大人有礼。”
  “免了吧。”林方知冷哼。
  两人在朝堂之上几乎没有什么交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林方知是不屑多看沈括一眼的。
  但他既然“找上门”的犯晦气,他当然没有轻易放过的道理。
  “身为监考,不光要巡查考生是否作弊,还要维持好号间的秩序,你这般带着人胡闹是个什么意思?”
  “下官没有胡闹啊。”沈括认真的看着他。
  “此处乃是方便之所,同号间一墙之隔,如何会打扰了学子们答题?”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十八章收押大理寺

  林方知在一众朝臣之中一直说一不二,就算同级的官员也会给他几分薄面,根本没想到沈括居然敢抢白自己。
  “没有打扰?!那这个考生是怎么回事?现下正是答题期间,你冒然扣下学子,又是何意?”
  监考盘查本来是例行公事,算不上什么大事。只是林方知偏生用了“扣下”二字,这事情的性质便不同了。
  一旁的举子在看见林方知之后,早就没了方才的紧张,抢先言道。
  “大人明鉴,学生不过是上了一趟茅厕,出来之后便被沈大人拦了下来。还请大人主持公道,还学生以青白。”
  他父亲与林家是世交,有林方知在,他还有什么好顾及的。
  林方知冷笑着看着沈括。
  “既然如此,那必然是沈大人看出了什么问题。会试不同地方乡试,没有确切的证据,怎么可能不让举子回号间,沈大人,你说对吗?”
  王大人额头上的冷汗冒了一头,再一看沈括,一脸精忠报国的酸腐样子,一时间也不知道他这是心里有底还是在硬撑。
  反正他是走过去了,并且十分笃定的说。
  “确有古怪,林大人若是想尽早知道真相,可否准许下官用一个更为直接的方式?”
  王大人连腿都在打抖了。
  林丞相轻蔑的看了沈括一眼。
  “随你。”
  搜都搜过了,他倒要看看,沈括到底能搞出什么名堂。
  只是这话刚落,他便后悔了,因为沈括直接将手伸到了考生的喉咙口,逼的他“哇”的一声,直接吐了一地。
  前面就说了,举子是已算有功名在身的人。京官虽不同于县官,但在没凭没据的情况下这般对待考生,不论如何都是有辱斯文的事情。
  沈括这斯文是辱了,但受命的却是他林方知,查没查出什么都是在拉他下水。
  会试期间,所有考生的一应吃食都是统一供给的,偏巧今日送的就是韭菜。
  这一吐,可想而知造成的味觉轰动有多大。然而比之更轰动的则是,在那一地污秽之中,赫然有一团揉皱的丝绢混杂其中。
  一旁的王大人顾不上其他,三步并两步走上前去打开,那上面分明就是摘抄下来的一段,同这次试题有关的《会庵新词》。
  “好大的胆子,竟然在贡院之内也敢动手脚,你以为你有几个脑袋!!”
  丝绢柔软,吞下去之后不会如宣纸一般伤到喉咙。
  想来沈人人先时一直让这个举子转圈,就是要逼他自己吐出来。
  林方知此时的脸色可见一斑,吓傻的举子更是踉跄跪倒在地哭道:“林世伯救我。”
  科场夹带不是小事,轻则革除秀才身份,重则发配充军甚至是终身□□。
  林方知自然不会在意他会不会被充军,他只在乎的是自己的面子在这么多朝臣面前扫了地,袍袖一挥直接在那人脸上狠狠打了一巴掌。
  “混账东西。谁是你世伯,本官可不记得有你这个世侄。”
  这人是在入厕之后得到的答案,分明是贡院内买通了什么人。这次圣上对会试的事极为重视,他可不想因此惹了麻烦。
  僵着脸拂了拂衣袖,他转脸对沈括说。
  “沈大人心思缜密,果然有过人之处。这件事情,便交由你处理吧。”
  而后也不再看沈括,头也不回的带着众人离开了。
  他这般大张旗鼓的闹腾,分明就是引他过来,让他准了他放手去查。
  竟然拿他来做锄刀,这个沈括,简直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身边的王大人抖着小腿,直到林方知的衣角消失后才敢凑到沈括面前。
  “大人真乃神算啊,您是如何知道此子会将丝绢卡在喉咙中的?”
  这事说出去也是件奇事,哪有人会想到这一层去。
  “你没听那人说话的声音有几分尖细,脸色还一直涨红。旁人说话时,都会习惯性的吞咽口水,但是他却没有,怕的就是沾湿了帕子,看不清上面的字迹。”
  这么说,确实是如此,只是,
  “若嗓子眼被东西堵住,又如何可以发声?”
  沈括一脸得色的看着王秉承。
  “坊间街头有卖艺者,可唇不动而发出声音,学名谓之腹语,这个举子便是学会了此道。发出声音时还用口型相配合,其实是十分聪慧的,只可惜这份聪慧用错了地方。”
  竟然还有这等事。
  王大人闻言满脸钦佩,拱起双手拜到。
  “今日真是长了见识了,大人如此观察入微,实在让王某汗颜。”
  沈括为侧着身避过,摆手道。
  “这事沈某可不敢居功,原是有高人说与我听后才知晓的。”
  不光是这些,就连他盘查出来的那些,也多仰仗他的指点。
  高人?
  王秉承怔愣。
  “不知这位高人,是身在朝中,还是。”
  “朝中,也不太常见到。”
  沈括的脸上伴着笑意,颇有些骄傲的样子。
  却没再往下说下去,略微颔首去处理刚才的事情去了。
  徒留下王大人一人傻乎乎的站在原处,皱眉思量着。
  朝中,不太常见到的,是谁呢?
  高人,官职一定不低,不常上朝的高人。。。
  等等。
  王大人猛的一拍脑门。
  那不就是王府的那位千岁爷,端小王爷吗!!
  直至发榜那日,沈括才搬着行李从贡院里出来。沈衡和道道一块去接他,在看见他完全没有任何回光返照的衰相时,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沈衡的眼皮,依旧隔三差五的跳上两次,沈括的官却是由从三品跳到了正三品。
  人模人样的做了几身新衣服不说,还特意抽空去乡下探望了回祖坟,磕了好一顿响头才回来。
  她看着自家爹头上的青包感叹,有志果然不在年高,只要有恒心,祖宗都是看的到的。
  只是有的时候,好像也有些事情是祖宗看不到的。
  就在殿试结束的第二天,她爹去应卯,就再没回来过。
  负责传话的公公手持一柄拂尘,兰花指一翘,轻声细语的说。
  “沈括涉嫌受贿,已经于今日早朝被收押大理寺,在此之前,准许家人探视一次。沈姑娘收拾收拾东西,随洒家来吧。”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五十九章所谓孝顺

  沈衡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震惊,她甚至觉得,这样的结果多少能对的起她跳了将近半月的眼皮了。
  拎着手中的小包裹路过包子摊时,她还顺手买了两个肉包吃。
  带路的小全公公一面用小手帕挡着正午的太阳,一面道。
  “你这些个东西啊,带了也没用,到了里面都得原封不动的给退回来。圣上就是顾念着沈括平日老实本分,这才让你去看他一眼的。”
  “大理寺这个地方啊,旁人就算没见识过,这心里也都是有数的。不是什么大案重案,哪里会被关到那里。要洒家说,这沈大人也忒是糊涂。什么时候受贿不好,偏生在这个节骨眼上,不是摆明了给圣上添堵吗?”
  “不过银子嘛,没人会不喜欢,三十万两的真金白银,就算是换成铜钱堆啊堆的,也,你到底有没有在听啊。”
  他在这边讲的这样认真,她居然还有心思买零食吃?!
  “自然是在听的啊。”沈衡顺手将刚买的糖葫芦塞了一串给他。
  “您方才说到,三十万两白银换成铜钱那一段了,但是您能不能等会儿再说。”她将手里的包裹又换了手,指着对面的卢记裁缝铺说。
  “我去将这几匹布定了花样就出来,不会耽误太长时间的。”
  定花样?做衣服!!!
  小全公公整张脸都僵硬了。
  “你这包裹里的,难道不是带给沈大人的东西吗?”
  哪有亲爹入狱,闺女跑到外面做新衣服的道理。
  ”当然不是,我爹的衣服都是专请人来做的,您且等我一会,就来。”
  小全公公整张脸都抽搐了。
  直至到牢中的路上,小全公公都没再跟沈衡说一句话,就连她买给他的糖葫芦他也没有吃。
  依照他的个性,他是极看不惯这种不孝顺的女子的。
  再想到沈括一大把年纪还要坐在阴暗的牢房之中待审,更是觉得一阵心酸,甩着小帕子对牢头们说。
  “里间那个,若是有个头疼脑热的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