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大唐 >

第194章

混在大唐-第194章

小说: 混在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参加招亲的光棍们有些多,所以武清命人在广场上搭起了帐篷,并让人引导他们去不远处的公用茅厕拉屎拉尿,不然将失去招亲资格。
  在此之前,武清奏请太后,领了三千羽林卫前来维持秩序。有了兵卒维持,秩序才能良好,也不至于发生踩踏骚乱等事件。
  第二日一早,武清命人清扫广场,在此之前,女人们被分成五十个组,每组八百女人先入场,于高台上分站一圈。男人分成十组,每五千人一组,每一组可以在场中等待十组女人入场,如果看上了,便可直接上前牵手,若女方愿意,则牵手成功,若不愿意,还可以等下一轮,如果遇到争抢,则由女方选择跟谁牵手。
  如此这般,规则由清心书院的胥吏们不断说给这些男人们。
  当一阵激烈的鼓声响起后,第一组八百胡女打扮地花枝招展,款款走上了高台,沿着高台边缘站了一圈,丝毫没有露出羞涩的面容。这些突厥女子虽不怎么漂亮,但也有一抹大唐女子所没有风情,她们热情而奔放。
  片刻,第一组大唐的五千光棍们缓缓从台下走过,侧着头看向台上的胡女,不禁面红耳赤,比个娘们都不如。
  但也有胆大的,一个倒有几分英俊的小伙子,看中了台上一个颇为苗条的胡女,而后跃出了队伍,踏上了台阶,走到那胡女跟前,递上了一个用草编的蟋蟀,那胡女一愣,看了看年轻的小伙子,便接下了,随即小伙子牵起了胡女的手,走下了台。
  武清站在酒楼上,看到了这样一幕,不禁大笑道:“这小伙子不错,成为了第一个入赘我武清县的人。不错不错。”
  有了第一对,便有了第二对、第三对、第四对。。。。。。直到最后一个胡女在不到半柱香的时间里辈牵走,武清也露出了笑容。这样的方式也不失为一个民族政策。
  一旁的宇文素娥和姜出尘则有些无奈,这样的奇思怪想也只有武清才能想得出来。不过这样一次性便解决了武清县男丁问题,也不失为一个折中的办法,只是这样弄,总感觉怪怪的。
  武清自然知道奇怪在哪儿,人不是牲口,这样强制性地让胡女等待被挑选,如果运气好,或许还真能遇到一个好丈夫,若运气不好,说不定就是一个家庭悲剧。
  但武清也只能如此,一个县城的发展,还是离不开男性劳动力的。


 第三百五十五章 此万古新气象

  万人招亲大会之后,依旧还有将近五千胡女没有选择男人,因为这五千人都是女子护卫队的成员。也不知道她们是否受了樊梨花的影响,总之是没有招到亲,这让武清也无奈,只等以后解决了。
  对于已经成双成对的,武清不会让他们马上入了洞房,而是以村为单位由村长报知镇长,在镇长的监督下,男女双方签下婚书。盖了县衙大印才能正式结为夫妻,而且按照武清的构想,决定定个日子让这将近三万多对夫妻举行个集体婚礼。
  武清上奏武太后,请求太后观礼,并接受参拜。武太后看到这份奏疏后,笑着对上官婉儿道:“你看看这武清,真的是胡闹,还要把朕也给牵扯进去,这不是叫那些儒生们连朕也给骂了吗!”
  上官婉儿看到武太后那眉开眼笑的神情,便知太后是非常愿意去的,而且喜好大场面的武太后,只是想找个由头而已。于是心中便有了计较,说道:“太后,数个月前太后微服私访武清县,不是说过等新县建成,便要再次巡视吗?何不应了武大将军,一者让大将军承了情,二者太后也可以看看新建成的武清县到底是何模样呢。”
  武太后心中对个心思灵巧的上官婉儿越发喜爱,点头道:“不错,朕当日是说过要再巡武清县,既然新县已经建成,那就传旨下去,半月后,朕巡幸武清县。”
  “是,太后!”上官婉儿心中一喜,如此她也便可出去走走了。
  武太后于半月后巡视武清县的消息一下子传遍了洛阳城,而且武清县也传出,太后巡幸日,便是万人行婚礼之时。
  如此巨大消息,震得那些腐儒们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但随即明白,这是武太后要表示支持理学啊,明白了这一点。于是写了几篇不痛不痒的文章,说了下如此婚礼亘古未见,置礼法于何在。
  武清自然要回击,远古先人狩猎吃肉,神农第一个尝百草,此亘古未见,然今日之稻谷粟米从何而来。集体婚礼不但节约了婚礼之铺张浪费。而且也节约了时间,万人婚礼。足以写进历史。
  于是腐儒们又说,武清这是沽名钓誉,以奢侈来吸引天下人望,殊不知先祖之礼法都是在合理的基础上逐渐改进而成。
  武清自然不会手软,便说道:“自古变革者,都是从第一次开始,才有了改进,比如一个人,他的一生中有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哭喊,第一次笑,第一次撒尿,第一次走路,第一次**等等,无不在第一次后慢慢改进,而后逐渐成长。难道儒生们生下来便会走路。便会嫖?
  武清之言虽直白,甚至显得有些粗俗,但说的道理,确实是事实,如此这般,骂战一直持续到太后巡幸武清县。
  自得了太后消息后。武清县的裁缝铺可谓是忙坏了,每一件喜服都必须像个样子,虽然是平民的喜服,但也不能马虎。所以武清不得不向尚衣局的织女们求救,以每做一件两贯的酬劳,让尚衣局五百名织女日夜忙碌,但这还不够。武清把洛阳、长安等地的裁缝铺都给包了。到十月初九这一天,才堪堪完成,运往武清县。其中长安运往武清县的三十多车喜服半道被烧了三车。好在武清早有准备,拦路强盗约五十人一个也没逃脱,杀死四十人,活捉了十人,只等婚礼完毕后,好好审问。
  十月初十,是个好日子。
  这一日天高气爽,第一缕阳光照进武清城,日晷上的晷针指在了辰时五刻。
  鼓楼上,鼓声敲响了整个县城,四区十六镇的新人们也逐渐来到了县城中央的广场之上,前几日三万六千五百八十二对新人进行了演练。在县衙一侧,搭起了一座高约三丈的高台,最上面可供百人站立,这里将会是武太后的观礼台,第二层可容数百人,准备留给百官。
  新人们身穿喜服,一对对站立,每百人都有一对新人引导,所以秩序还是相当不错,武清知道他不可能像平日里结婚一般对待这次婚礼,既然太后要来,那就何不做一场秀呢。
  武清站立高台,举起了右手,而后放下,在广场四周四座鼓楼之上有士兵挥动了旗子。顿时,广场上的三万对新人开始列队,不多时便整齐站立不动,他们手挽着手,看向了高台上的武清。
  自有亲卫喊道:“礼!”
  新人跪倒叩拜。
  看到一片片红,看着如波浪一般倒伏而后起身,武清露出了笑容,到时候鼓乐响起,当是一番盛世之象。
  下午时分,武太后的车驾才缓缓而至。
  武清县县城只有东西两门,所以武太后车驾来到了西门前,便看到简易的西城门上挂着横幅,“恭迎圣人巡幸武清县”,两边挂着数十个红灯,上面都贴着喜字。城头上也插满了彩旗,以及改易后的金色龙旗,一派喜庆之气。
  百官看到这样的俗气的方式,不禁嗤之以鼻,但武太后挺高兴的,她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在利州看到平民成婚的场景。
  城门口,武清带领县中官员迎驾,“臣等恭迎太后!”
  武太后自然不会露面,车驾里上官婉儿挑起车帘,说道:“太后有令,大将军先行便是。”
  武清谢过,而后便命其他官员按照既定程序进行,他又说道:“臣请为太后牵马而行。”
  武太后不禁笑道:“好吧,辛苦爱卿了。”于是武清便牵马而行,自有金吾卫前面开路。
  等到了城中,武太后便让宫女挑起车帘,便看到了整齐的院落,平整而宽阔的街道。不禁点头说道:“这县城果然有几分不同。”
  当快到中央广场的时候,路道两旁则是欢迎的百姓,看到县城中竟然修筑了如此广阔的场子,在中央修了座日晷,不禁一愣,这种建筑风格真的是前所未见。
  等到了高台下,武清这才请示道:“请问太后,是先观礼还是先用膳?”
  武太后说道:“朕腹中不饿,便先观礼吧。”
  于是武太后便下了马车。看到了高台。不禁为武清能有如此想法而心中欢喜。
  武清躬身道:“请太后和重臣上台观礼,此高台只容百人,请三品以下到二层观看。”
  于是由武清陪同武太后,跟上官婉儿一左一右把武太后掺上了高台,高台上正中放着一把用黄绫包裹的圈椅。圈椅中又铺了毯子和柔软的垫子。左右掌扇宫女也上了高台,武清知道这些掌扇宫女是最近两年来新成立的梅花内卫,武艺十分高强。训练之人也比较神秘。诸位宫女站立武太后身后,内史、纳言等重臣站立两旁议论纷纷。武清丝毫没有理会武承嗣和武三思的眼神。
  等其余百官在高台二层上站定后,武清请示道:“启奏太后,婚礼是否可以开始。”
  武太后点头,说道:“开始吧!”
  武清右手狠狠落下,四面鼓楼上旗帜一展,顿时,广场之上一对对身着喜服的新人们列队站立。在最外围,一队队士兵紧张地注视着周围,生怕捣乱。坏了大将军的事情。
  随即,司仪大喊:“鼓乐!”
  当轻柔的鼓乐从四周响起后,一种雄壮而热烈的感觉,仿佛潮水一般涌入了百官的心中,也涌入了武太后的心头。
  “拜天地!”
  鼓乐依旧,新人们转身,朝南天而拜。一层层红色仿佛风吹麦田一般。缓缓而拜倒叩首。
  “拜圣人!”
  随即,新人转身,顿了顿,朝武太后缓缓而拜。武太后愣愣地看着广场上,那一片片红潮朝她涌来,她感到了无比的激动。这么多新人朝自己参拜,这是新气象,这是万古而不曾有的新气象啊。
  但她还没有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便听到一阵阵呼声,“拜圣人,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万岁!”
  顿时,武太后起身。平举双臂,而后说道:“尔等平身!”
  传音太监吊着嗓子大喊:“尔等平身!”
  “谢圣人!”
  “谢圣人!”
  武清躬身道:“太后,微臣准备了酒宴,就在此高台上,一边赏歌舞,一边品尝如何?”
  武太后平复了下激动的心,便点头道:“如此甚好!”
  到了此时夕阳西下,一抹余辉照耀广场,新人们一一退场,武清挥手,鼓楼上火把摆动,顿时,广场四面的鼓声响起。由远而进,不过片刻,一个个年轻的小伙子肩上背着羯鼓,敲打着节奏,走上了广场。
  武清命人摆上食案,高脚桌,摆在了武太后跟前,而后一道道精致的菜肴便上了桌。武太后一边看着万人敲鼓的宏大场面,不禁心中异常欢喜,再看到桌上美味,不禁龙颜大悦。自有试菜宫女先每样夹了口,等待片刻后,上官婉儿才将银筷递给武太后。武太后一边吃着,一边大加赞赏。
  场中万人敲鼓,也是武清这么多天编排的,不仅把教坊司的所有的鼓给搬了出来,还在民间临时借用收集了不少。
  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大唐这样的时代,能够用如此手法表现鼓声的人也只有武清一人。纵使是《秦王破阵乐》也都要汗颜了。
  鼓乐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