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剩女的古代日常 >

第43章

剩女的古代日常-第43章

小说: 剩女的古代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人,可至少要大面上好看不是。
  本来正发愁的事,一下子解决了,樊母看樊晨的眼神都不一样,虽说自家儿子受了一番罪,最终的结果还是不错的,总算可以继续婚礼的准备了。她已经和简永林夫妇商量好了,等殿试过后就给两人成亲!至于向当事人说明?没看到樊晨正准备科考呢吗,还是不要分心了。
  过了正月十五,离会试的日子越来越近,樊晨此时一门心思都扑在了读书上,再也不悠闲的跟着简心晃荡了,就连樊母一出去就买一大堆东西回来,过几天却不见了也没怎么上心。
  简心就没他那么没心没肺了,任谁回家就看到堆一大堆一看就不是平常礼物的箱子之类的,也会问上那么一两句,而简王氏就更直接了:“你樊婶送来的聘礼,你们的好日子就订在春闱过后。”
  “你说什么?”简心惊讶得指着那一大堆“聘礼”几乎尖叫。
  “聘礼呀,简心,你怎么了,你都二十七了,樊晨也不小了,我和你樊婶的意思是,你们赶快成亲,说不定啊,年底娘就娘抱上小外孙了。”简王氏从礼盒中拿出一个发饰,往简心头上比划一下,又放下,脸上全然是那种柔到骨子里的期望。
  简心倒退一步,后边的箱子绊了一下,直接坐到上面:“娘,你都没问过我!”
  “问你?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问你做什么,再说咱们两家从你出宫后就开始筹备这件事,我以为你早就有准备了呀?”简王氏比简心还惊讶,将手中的发饰放下,指着简心问:“你不会还没做嫁衣吧?”
  见简心一脸怔愣的表情,她右手握拳一下子砸在左手掌上:“怪我,我竟然忘了这么重要的事了,这下可赶了,不过没事,我帮你,咱俩一起做,肯定能来得及。”
  简心很不想打击她的信心,但是,拿针捉线,她也就是能把现代那种纽扣缝到布上那种水准,做衣服,不要为难女汉子了好不?
  “娘,我,我从进了宫就没拿过针,您以前教我的我全忘了。”简心两手一摊,耸耸肩,毫无压力地说道,谁让你们商量亲事不和当事人说的,这下子糗大了吧,没有嫁衣,这亲怎么成?
  其实要说嫁衣,这衣服虽然比平时穿的繁复华美一些,但也不是需要两三月才能完成的,主要是上边的绣工,哪怕一个衣领,一个袖口,也是要绣上鸳鸯或是繁花的,这个绣工可就是个细致活了,更别说除了嫁衣,其实还有新床被褥枕头之类的,都是要新嫁娘自己来做的。
  买?不要开玩笑了,是要让左右人知道,谁谁家的闺女不会女工,笨手笨脚,懒到家之类的,连结婚都买嫁衣吗?
  “这下可怎么办?要不然我在和你樊婶商量商量,往后推推婚期?”简王氏第一次操办儿女们的婚事,一下子慌了神。
  简心莫测高深笑了笑,留下一句:“随你。”就回屋了。                    
作者有话要说:  
  告诉个悲伤的故事,我就是被双方父母确定婚期后,才被告知要结婚的那个,更悲伤的是,等我都知道了,我老公都还不知道。
  看在我这么悲伤的上面,求收藏啊!

  ☆、会试

  
  简心坐在桌前,面前的摊开的账本一页也没翻过,她看着窗外发呆。
  真奇怪,明明是以前很抗拒的事,现在被突然说开,她竟然没有感到愤怒或是不高兴,竟隐隐有些期待,虽说她从上次的事已经认清自己对樊晨的感觉,她觉得按现代来说,应该是那种可以拉手,可以一起看电影的程度,但没想其实已经是可以一起生活的地步了。 
  突然,她捂着脸傻傻笑了两声,站起来,走到门口看着忙碌的简王氏,也许,自己设计一件嫁衣也不是那么不可接受的事情。
  春闱在二月如期而至,虽然已经入春,但倒春寒的威力还是很猛的。简心一家一大早就来到考场,还没找到樊晨,就被人挤人的场面吓到了。这里不仅有这一界乡试上来的举人们,还有往界考不上的,再加上各自带来的亲人下人之类的,密密麻麻站满了考场前的广场。 
  好在简心他们来得早,在入口处截住了樊晨和樊母。只见樊晨提着一个篮子,里边放着笔砚,和一些能放的干饼。简心摇摇头,递上自己的大毛斗篷,这还是在宫中时皇后赏赐给她的。
  "夜里凉,你小心别着凉。"
  樊晨看着那蓬松的皮毛,推拒道∶"不用了,我很壮的,再把它弄脏了。"
  简心简直想打他一顿,当着双方父母的面给他留个面子。
  "这东西做出来就是让用的,弄脏了洗就是了,还是你想让一家大小都担心你。
  樊晨挠挠头发,嘿嘿接过斗篷∶"好,我用。你放心,我一定会考上的。"他抱着斗篷,心里甜滋滋的,对这次的科考更加斗志昂扬了。
  眼看就到了入场的时间了,樊晨和大家挥挥手,去了扬州学子那边。
  为了方便检查入场,都是按郡排的,过了一个郡的再下一个,过期不候,不可插队。所以迟到的代价是很大的,站错对的代价也不小。
  简心见卫兵将樊晨从头发到鞋底摸了个遍才放人进去,就很恶寒,要不要这样啊!这些学子们也够能忍的。
  之后,一家人就和樊母一起回去了,从第二天要简意来考场门口等,毕竟每年因病提前离场的考生也是不少,虽说不希望樊晨会中招,但也要有备无患。
  这就天来,人们心中总担着事,干什么都不能注意,简心等干脆就把工作停了,专心等待。
  对于简心,九天是很漫长的,总会担心樊晨会不会饿着,尤其变天的夜里,担心他会不会冻着,还有考题会不会太难之类的。
  直到简意提醒她该去接樊晨了,她才醒神,已经是第九天了。他们租了一辆马车去,就怕樊晨太虚弱走不回来,幸好,樊晨出考场的时间靠前,一出来就被简心认出,她扶着樊母,催促简意过去扶他。
  好在樊晨身子底子状,再加上有简心给他的大毛斗篷,就连最冷的那两天,也安然度过,只是看起来神色憔悴,步子有些虚浮。
  “怎么样?要不要请大夫看看。”樊母一见樊晨的样子,就眼泪花花,知道怎么也要经历这一遭,到底心疼儿子。
  樊晨摆摆手,嗓音沙哑:“娘,我没事,回去睡一觉就好。”
  简心欲言又止,伸手扶住他,将他扶上马车,一路疾驰回到王大牛家。
  樊晨回家后,只简单的梳洗了一下,倒头就睡,等樊母将稀粥端来,已经鼾声连天了。樊母无奈,只好等他睡醒后再好好吃饭了。
  简心带着简意回家,这下知道樊晨无事,就放心了,剩下的就是放榜,对于简心来说就无关紧要了,虽然当时她为了拒绝他放出话来非状元不嫁,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自己一丝情意系于他身,自然是怎么样都乐意的。
  樊晨恢复后,就和李墨染,韩雪兰二人联系起来,虽说他对自己很有自信,可这是全国各地精英才子齐聚,就算是一地的解元也有可能会落榜,他可没那么自大觉得自己必定会中会元。
  几人每日在茶楼闲聊喝茶,间或也会加入到其他学子的团体中畅聊一番,至少表面上保持着淡然潇洒。
  终于等到放榜,三人坐在茶楼暗自焦急,就听到有官差敲锣打鼓地走过去:“恭喜山东李峰李老爷高中会试第十名。”一路走一路喊的吸引了不少人跟着走。
  一会儿又有一队人过去:“恭喜河北许山许老爷高中会试第九名。”
  韩雪兰年纪尚小,伸着脖子看:“都第九名了,怎么还没有我呢?”
  李墨染笑一声,敲了他额头一下:“越晚名次就越高,你急什么。”
  “李兄是不急,我这不是怕落榜么。”
  李墨染摇摇头,和樊晨对视一眼,其实他俩也是暗自焦急,沉稳只是装出来的:“等着就是。”
  话音刚落,就见一队官差进了茶楼,领头的官差高声唱喝:“恭喜京城韩雪兰韩公子高中会试第八名。”
  韩雪兰一下子扑到李墨染身上:“我没听错?是我?真的是我?”
  李墨染手忙脚乱接住他,怎么也推不开,樊晨见状,上前将他从李墨染身上扒下来:“你没听错,是你。”
  官差见状,知道这位就是正主了,上前作揖道:“恭喜韩老爷,贺喜韩老爷,您高中会试第八名。”
  韩雪兰这才正色回礼道:“多谢告知,小小谢意,敬请笑纳。”说着从袖袋中拿出一个荷包交给领头官差,官差领了赏就急匆匆走了。
  樊晨笑着看着他,打趣道:“这下放心了吧。”
  “是,是。”说着让小厮将消息传回家中,他还要等李墨染和樊晨的消息。
  说快也快,不一会儿,又进来一批人,却是隔壁桌上的学子中了第七名,众人纷纷起身恭贺。
  樊晨和李墨染都有些着急,形色都掩藏不住时,才终于有了樊晨的报喜队伍:“恭喜扬州樊晨樊老爷高中会试第二名。”
  这下樊晨的心总算是落到底了,再对自己有信心,在没听到确切消息时,心总还是悬在半空中。樊晨将母亲交给的荷包打赏给官差,这才应付各位前来道贺的学子们。
  他这一波热闹刚落下,就又有报喜的,原来李墨染是今年会试第一,所以最后发榜。
  “果然,还是李兄高才,这会试第一让你收入怀中。”
  “侥幸侥幸。”
  “如此,我们还是先回家吧,家母还在等候,等明天再聚不迟?”
  “好。”
  三人说定,各自归家,至于在家中怎么庆贺,就各不相同了。                     
作者有话要说:  

  ☆、赐婚

  半个月后,学子们在皇宫兴才殿举行殿试,夏睿朗对这次科举很是重视,毕竟这是他当上皇上后的第二次科考取士,很多地方都是想要新人来替换。殿试的考题是他自己出的,等考生都入殿后,在李巡的“皇上驾到”中,性质昂扬地走进兴才殿。 
  来了之后,他也不多说,示意礼部侍郎将考题发下。众人拿到考题,表情不一,但并无太过紧张的,夏睿朗满意地点点头。
  “李巡,来,樊晨是哪个?”虽说上次李巡回来给他讲了樊晨的大概情况,但还是想亲眼所见,李巡悄悄将排在第一排第二位的樊晨指给他看。
  “啧,也就那样,简心什么眼光。”夏睿朗撇撇嘴,比样貌自己不比他差,比权势,自己更是完胜,不能理解简心。李巡心道,看来还是得不到的是好的,这都过了多长时间了,还惦记着呢。
  殿试就这样毫无风波的过去,众考官也赶紧下去阅卷,毕竟这次人数少了很多,结果也出来的很快,他们把考试成绩按名次交给夏睿朗。
  看考官选出来的第一甲的三名人选,至于谁第一谁第二要由夏睿朗自己来定。他只一眼就看到樊晨的名字,看来还真是个有才的,拿过他的考卷,细细阅读,文章论点鲜明,阐述得有理有据,尤其对商业的发展持支持态度,并且把以前人们对商的理解完全推翻,使他茅塞顿开,怪不得读史,兴盛时期都是商业活动旺盛时期,而衰败都是禁商或是打压商业的时期,而且他还是用了数字统计,使人一目了然,对比鲜明。
  再拿出另二人的文章,也是各执一词,紧扣主题,言之有物,难得的好文。只是看了樊晨的文章后再看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