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的竹马是男配 >

第193章

我的竹马是男配-第193章

小说: 我的竹马是男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一出,不少姑娘就想了起来。
    这位徐大姑娘,据说还和怀仁伯府的二公子议过亲呢,虽说才起了个头,算不得什么,可也难保人家心里泛酸呀。
    要说起来,看见方大姑娘,有几人不泛酸的。
    那么年轻俊美的状元郎,骑马游街时她们都是躲在楼上悄悄瞧见的,如今谁不嫉妒方大姑娘的好运气,只恨爹娘下手没有忠定侯府快。
    “原来是徐大姑娘,实在是对不住了。”方容再次欠身行礼,对不远处有些不知所措的小宫女道,“请帮我搬一个空花盆来。”
    “哦,好。”小宫女忙跑去假山下,抱起一个空花盆返了回来。
    方容伸手接过,蹲下身子,小心翼翼把墨菊移出来放入空花盆里,用手捧土把花盆压实,之后貌似随意拨弄一下墨菊枝叶,这才请小宫女领她去净手。
    众女看着重新摆上花架的墨菊,不由吃了一惊。
    这盆墨菊看起来竟比先前更耐看有风骨了。
    众女嘴上不说,心中却对方容高看一眼,从而投向徐嘉福的眼神不是嘲讽,便是不屑。
    徐嘉福完全不在意的样子,一把拉过程微:“微妹妹,许久不见了,聊聊吧。”
    程微虽对徐嘉福今日之举很是不满,可坏她姻缘总是有几分愧疚的,便没有挣扎,由着她拉到了人少的地方。
    二人大眼瞪小眼片刻,徐嘉福一开口就直奔重点:“那个方大姑娘,就是你未来二嫂啊?我瞧着,并不比我强呢!”
    她似是有些恼,伸手捏捏程微的脸颊:“当初我去你家,你就跟防贼似的,生怕我霸占了你二哥去。如今换了方大姑娘,你却处处维护了。微妹妹,你这般厚此薄彼,我可不依。”
    程微挥开她的手:“所以你就和方大姑娘过不去啊?”
    徐嘉福翻了个白眼:“也不是刻意过不去,我这不是怕表现太好入了贵人的眼嘛。我这性子要是进了宫,非闷死不可。没有办法,满园子姑娘就方大姑娘算是和我有夺夫之恨,你还不许我一箭双雕出口气呀?”
    
    第333章 抛砖引玉
    
    说得好有道理,程微竟无言以对。
    徐嘉福难得见程微没有牙尖嘴利的堵回去,伸手捅捅她:“我说真的,你家千挑万选,就给你二哥找了这么个媳妇?我身边随便一个丫鬟拎出去,长得也比她好看啊。”
    程微有些不乐意,挥开徐嘉福的手:“我二哥不在意女子容貌。”
    徐嘉福愣了愣,随后扑哧一笑:“别逗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除非你二哥不正常,才不喜欢美人儿。”
    程微白她一眼:“这和娶妻是两码事儿。如果有两个姑娘,一个貌美却品行不端,一个容貌寻常却品行高洁,我二哥一定会喜欢第二个。”
    “真的?”徐嘉福挑眉。
    “当然。”程微点头,忽地有些心虚。
    其实二哥都不会喜欢吧,二哥喜欢她!
    一想到这个答案,就觉得好幸福怎么办?程微捂了捂脸。
    “程三姑娘。”
    程微回头,就见已经净过手的方容站在不远处。
    她嘴角挂着平和笑意,上前一步握住程微的手:“刚刚多谢了,因为急着净手没有和你亲近,请别介意。”
    程微下意识想抽回手。
    理智上,她对方容印象颇好,可是,二人其实是情敌好嘛,尽管没人知道,她也得端正态度。
    程微自嘲想着,还是把手抽了出来,笑道:“方姐姐太客气,刚刚那种情况,当然是要处理妥当才好闲聊,我怎么会介意。”
    她说着一拉徐嘉福:“其实嘉福姐姐只是心直口快,方姐姐不要往心里去。”
    方容点点头。看向徐嘉福,语气平静得让人一时反应不过来她说了什么:“其实徐大姑娘只是不愿入宫吧?”
    “你——”徐嘉福张了张口,忽地有些尴尬。
    方容理解地微笑着:“若能帮上徐大姑娘的忙,我很高兴。”
    与未来小姑子打声招呼是礼节,可若聊起来没完,就显得女方太过急切,不够矜持。方容说了几句。从容离去。
    徐嘉福随手抓过一片菊叶。嘟囔道:“哼哼,也不算太差劲。”
    程微定定望着方容的背影,轻声道:“是。我二哥挺有福气的。”
    方大姑娘这样好,朝夕相处,日久生情,二哥或许会慢慢喜欢上她吧。
    虽然替二哥高兴。可是她嫉妒地要拿鞋底抽人了怎么办?
    “贵妃娘娘到——”内侍传唱声忽然传来。
    随意走动赏菊聊天的姑娘们忙分开,回到自己长辈身边。
    程微与徐嘉福分开。回到韩氏那里。
    韩氏凑过来低声问:“如何?”
    程微知道韩氏问的是什么,如何勉强也没有挤出一个笑容来,语气却格外诚恳:“方大姑娘挺好的,以后应该会是二哥的贤内助。”
    韩氏松了口气:“那就好。娶妻娶贤。这下子总算是放心了。”
    母女二人俱都闭口不言,与众人一起默默看着缓缓走近的华贵妃与紧随其后的程瑶。
    程瑶还是怀仁伯府二姑娘的身份时,京城第一才女的名头格外响亮。是以在京中这种贵女多如毛,庶女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圈子中。认识她的人却不少。
    她走在华贵妃身侧,格外显眼,等走近了,许多人立刻窃窃私语起来。
    程瑶一派从容,毫不避讳地扫了程微一眼。
    程微身为太子妃之妹,自然是不可能进宫的,心情最是平静,直接别过头,低声问韩氏:“母亲,大姐姐怎么没来?”
    韩氏也有些担忧:“许是刚出月子不久,身子还弱吧。等宴席结束了,咱们去看看。”
    华贵妃坐定,一开口,场面顿时静了下来:“今日请各位夫人进宫共度重阳佳节,本宫实是心中欢喜。一喜太子妃顺利诞下嫡长孙,如今已是满月有余。二喜本宫清凉山一行,认了个品貌出众的义女。”
    她说着看一眼身边的程瑶,高声道:“就是本宫身边这位孟姑娘了,她乃是怀仁伯府孟老夫人的侄孙女,才来京城的。今日借着这个机会,让各位夫人认识一下。”
    程微只觉无数道目光往她们母女的方向射来。
    韩氏脸都红了,却是气的,奈何这种场合无法发作,只能生生憋着。
    此时,无论是先前见过程瑶的,还是不明就里的,纷纷向华贵妃道贺起来,言语间对程瑶颇多赞美。
    华贵妃笑眯眯听着,抬手举杯:“本就是赏花小宴,诸位不必拘谨。来,本宫先满饮此杯。”
    华贵妃一饮酒,宴席正式开始。
    因是摆在御花园里,品种多样的菊花芬芳吐蕊,清风习习,酒意熏人,再多的拘束都在这样的氛围下松弛下来。
    一声“太子到——”让气氛更热烈起来。
    太子刚刚弱冠,面容精致,举手投足间正是男子风华初绽的时候,再有那一国储君的光环在身,直接让许多偷偷抬眼看的少女悄悄红了脸。
    在场的都是高门嫡女,当妾那是从未想过的,但太子之妾就不同了。
    要是换了往朝,这些少女的父兄还会担忧压错宝,可当今天子总共四子,除了脚有残疾的大皇子,就是两个年纪尚幼的皇子,谁能撼动太子的位子?
    在潜邸之时成为太子的女人,如无意外,哪怕是熬,等将来太子继位,在这后宫亦会有一席之地。
    “母妃。”太子来到华贵妃身旁,拱手。
    华贵妃显然很满意太子的出场引起的微妙变化,笑道:“太子,你可是来晚了。”
    太子接过一杯菊花酒,笑着对众人道:“母妃说的是。本宫来迟了,该罚。”说完,仰头把一杯菊花酿一饮而尽,在华贵妃身旁落座,含笑低语起来。
    气氛重新热闹起来,许多姑娘不由一阵紧张。
    太子一来,该到了她们展示才艺的时候了。
    果不其然,就听华贵妃开口道:“只是喝酒赏花未免无趣。本宫知道你们这些孩子个个秀外慧中,不如展示一下,让本宫饱饱眼福。”
    这话一出,碍于女儿家的矜持,少女们面面相觑,无人第一个出头。
    华贵妃显然早有预料,笑着一拍身边的程瑶:“霄儿,你便来一个抛砖引玉吧。”
    
    第334章 展示
    
    抛砖引玉?
    程微对程瑶再熟悉不过,看着她故作淡然的表情,恨不得手头有一块板砖,使足了劲砸在那张虚伪的脸上。
    众目睽睽之下,程瑶毫不怯场,走到场地中央,冲立在场边的宮婢点头示意。
    不多时,一队宫女鱼贯入场,很快立起两块一丈高的白绸布屏风退场,只留几人捧着笔墨,另有二人手持八角鼓在场边站定。
    程瑶今日穿着一袭湖蓝色金菊刺绣八幅曳地裙,衬得肌肤白皙,气质出尘。
    站在中央,她优雅欠身一礼,柔声道:“都是娘娘抬爱,霄儿在此献丑了。”
    程瑶自打入场就是最受关注的人之一,此时第一个展示才艺,在场之人俱是目不转睛看着,好奇她要表演什么,就连程微亦不例外,正襟危坐,看她又要闹什么幺蛾子。
    程瑶微微一笑,双手各拿起一管笔,当清脆鼓声响起时,手臂一展,竟翩然起舞。
    她本来就苗条非常,一展臂,一抬足,每一个回旋扭腰都充满美感。
    不过在场之人不少家中都养着舞娘,能欣赏到的歌舞水平不低,此时虽觉程瑶表演赏心悦目,却不以为意,有些心头紧张的少女甚至悄悄松了口气。
    抛砖引玉,她们也怕这“砖”表现得太过出众,衬得后来的“玉”黯然失色,就不敢上场献丑了。
    直到程瑶一个俯身,手中毛笔饱蘸了墨汁之后,许多人才惊讶起来。
    这是要干什么?
    程瑶很快给出了答案。
    她边舞边靠近白绸屏风,右手一抬,就写下一个字。接着身子回旋,自然而然来到另一座白绸屏风前,抬起左手又写下一个字。
    竟然是边舞边以双手写字?
    这番新奇的表演牢牢吸引住众人目光,到了后来竟有不少人不自觉站了起来。
    华贵妃含笑对太子不知说了什么,太子点点头,看向程瑶的目光有了些许温柔。
    这个女人,总是能出乎他意料的。却不知她写了什么呢?
    当鼓声骤然停下。白绸屏风上最后一个字同时写完,程瑶双手环在胸前,摆了个优雅的姿势退场。
    “去把两座屏风搬近些。看看霄儿写了什么。”华贵妃一开口,才打破了满场寂静。
    数位宮婢扶着白绸屏风上前,摆在众人面前。
    有人不自觉念出声来:“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念诗的人如痴如魔,急忙看向另一扇屏风。接着念道:“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两座白绸屏风,两种优美字体。两首惊艳绝伦的咏菊诗。
    许多人已是痴了,反反复复念着两首诗,左看右看。竟不知哪一首更妙。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卫国公夫人陶氏喃喃念着。看着场边平静淡然的少女,心中忽然有了些动摇。
    她娘家在嘉阳城是数一数二的书香门第,陶府出名的景致,就是每逢秋日盛开的名品菊花了。可以说,她的整个童年与少女时期,就是在菊花的芳香与缤纷中度过的。
    陶氏对程瑶一个庶女是百般看不上眼的,可这一刻,自恃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