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的竹马是男配 >

第243章

我的竹马是男配-第243章

小说: 我的竹马是男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这一喊,顿时把不少目光吸引了去。
    徐夫人一脸尴尬,狠狠瞪了女儿一眼。
    有小娘子噗嗤一笑,与好友低声道:“这就是那位徐大姑娘,快二十的人了,尚待字闺中呢,据说擅长爬树打架,至于文采嘛——”
    徐嘉福是什么人?她自幼随父兄习武,耳力比寻常女子要好的多。这些话听个清清楚楚,当即就腾地站了起来。
    徐夫人骇了一跳,忙去拉女儿:“嘉福,你这是干什么?”
    老天。她闺女又要犯浑了,偏偏因为自幼习武力气比她大,一旦犯浑起来,她拉都拉不住啊!
    徐嘉福没有理会徐夫人的阻拦,环视众人一眼,上前迈出一步。冷笑道:“文采?我徐嘉福是没有什么文采,所以今日诗会不敢下场出丑。可我再不学无术,也万万不屑于作出抄袭的事来!”
    “抄袭?”众人一愣,场中瞬间安静下来。
    徐夫人大急,使劲去拽徐嘉福:“嘉福,你胡言乱语什么,快坐下!”
    徐嘉福低头抿唇:“母亲,您等我把话说完,不然大家才真以为我胡言乱语了。”
    她往前又走了几步,伸手一指:“这两首诗真是好,好的我这不懂诗词的人读着都齿颊留香,被评为魁首实至名归。可是——”
    徐嘉福说着一侧头,瞥了面色冷凝的程瑶一眼,冷笑道:“可这卫国公府孟氏嘛,才女的名头我是不认的!”
    众人听得莫名其妙,纷纷议论起来。
    “这位徐大姑娘莫不是癔症了吧?”
    “谁知道呢,也许是被她娘训了,气不过找卫国公世子夫人麻烦?你不知道,刚刚我娘还瞪了我好几眼呢,嫌我不争气,被人家两首诗比成了地上的泥。”
    这其中,只有一位面貌清秀的姑娘是陌生面孔,不常出现在京城各类聚会中,乃是才进京叙职的岭西总督之女,姓池,闺名依莲,见了这场面,露出玩味笑容来。
    程瑶站了起来:“徐大姑娘,不知道你对我有何误会,咱们过后好好聊一聊,话说开就好了。要是我以往有什么得罪的地方,在这里给你赔个不是。”
    程瑶这话,无异于验证了众人的猜测。
    只是她忘了徐嘉福这姑娘和寻常姑娘是不同的,面对无数猜疑鄙视的眼神,完全不为所动,清清喉咙大声道:“我对你能有什么误会,是大家都误会了你才对!”
    “徐大姑娘这话是何意?”程瑶脸色难看起来。
    徐嘉福干脆越众而出,走到屏风旁边,伸手一指道:“大家瞧清楚,这两首诗好是好,却不是卫国公世子夫人作的!”
    “什么!”全场哗然。
    徐嘉福扫面色苍白的程瑶一眼,朗声道:“我两个月前去荟城亲戚家小住,无意中得到一本书,记的是作者偶然从古书上发现的一些绝妙诗句,总共不下百首,这其中就有这两首诗。敢问世子夫人,这诗若是你作的,为何会出现在一本杂书上?”
    “杂书?什么杂书?”程瑶一脸无奈,像是看不懂事的稚子,“徐大姑娘,我以前在闺中时也曾作过一些诗,流传出去被一些人听了去也未可知——”
    徐嘉福冷笑打断她的话:“既然如此,你即兴所作的两首诗怎么会出现在屏风上?这真是好笑了,早已在市面上售卖的书上出现的诗句,就是你以前所作流传出去的?那你怎么不说天下好诗都是你一人所作呢?各位且等着,我这就让人回府去取那本书。”
    这时,一个娇柔声音响起:“书不用去拿了,我正好身上带着。”
    
    第424章 大丑
    
    那声音娇娇柔柔,却如平地一道惊雷乍响,顿时把所有视线都吸引了过去。
    说话的少女清秀宜人,正是岭西总督之女池依莲。
    许多人不识得这位初到京城的少女,不由面面相觑。
    “这是谁家姑娘啊?”
    “没见过,瞧着眼生。”
    有眼力好的少女就对一旁的人道:“你看她那身衣裳,瞧着不起眼,其实是十样锦的,我母亲压箱底的好料子里就有这么一匹,说是等我出阁时裁了做衣裳穿,平时碰也不许碰呢。”
    旁边少女忙道:“你瞧见她髻间那颗珠子没有,那是‘上清珠’呢,是西姜贡品。”
    不过一个打量间,在场众女对少女的身份心中就有了个数。
    非富即贵,还是在她们这些人中的非富即贵。
    “小女姓池,是岭西总督之女,才随着父亲到京城来,没想到京城的诗会如此有趣。”
    池依莲说着从怀中取出一物,那用来包裹的绸布光滑柔软,可见对其中之物的珍视,众人目光不由落在那里,就见她揭开绸布,露出一本书来。
    那书边角处已经起皱,可见是被反复看过的。
    池依莲扬起唇角对徐嘉福露出一抹微笑:“徐大姑娘,你来瞧瞧,这是不是你说的那本书?”
    徐嘉福大步走过去,扫一眼书名,连连点头:“不错,正是这本《拾珍遗录》!”
    池依莲把书递给徐嘉福。
    徐嘉福一愣。
    池依莲柔柔笑道:“徐大姑娘不拿给主持诗会的夫人瞧瞧?”
    “对!”徐嘉福回过神来,忙接过书,给了池依莲一个赞许的眼神,转身走到陶氏面前,双手把书奉上。顽皮笑道:“陶夫人,您快看看这书,看完了可要向我娘解释清楚啊,我才没有胡言乱语。”
    陶氏面色苍白把书接过。手微抖翻开了第一页,上面写着:余每思代王朝焚书坑儒,致诸多孤本奇书断绝,不由痛心疾首,跺足长叹。余数年前偶宿孤山寺。得残破古籍一本,竟有旷古奇诗百余首,如获珍宝之余,反复推敲填补所缺,终成此书,以待后人……
    陶氏迅速翻阅,一首首千古奇诗从眼前晃过,素来痴迷于此的人却丝毫读不进心里去,目光最终定格在咏梅篇。
    咏梅篇第一首,开头便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等读到最后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陶氏一张脸血色尽褪,猛然看向早已呆若木鸡的程瑶。
    旁边的夫人们见陶氏脸色异常,早已围过来把她手中书读了,再看向刚刚大出风头的世子夫人,神情就格外古怪起来。
    以古人诗词充作自己所作,这是最令人不齿的事,也因此,反而让这些夫人们一时都不知该如何反应。
    “你给我过来!”陶氏厉声道。
    程瑶如坠寒冰。脚仿佛踩在棉花上,都不知道是如何走到陶氏面前,开口道:“母亲,您听我解释——”
    陶氏劈手把那本书砸过去。喝道:“那你给我解释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到最后,她声音高亢,眼前是无数张似笑非笑的面庞,耳旁的窃窃私语仿若化作蚊蝇在眼前乱飞,心中陡然泛起恶心来。
    “陶夫人。陶夫人您怎么啦?”一旁的人手疾眼快扶住陶氏,见她双目紧闭,面色苍白,显然是闭过气去了,不由惊呼。
    陶氏这一昏,场中不由乱作一团。
    韩氏原本还被这突然爆发的抄袭事件震得回不过神来,场面一乱,猛然惊醒,大步走到陶氏面前把她扛了起来,吩咐一旁的侍女道:“还愣着干什么,快去请大夫!”
    又指挥两个婢女道:“快把国公夫人扶进屋里去歇着。”
    两个婢女忙从韩氏手中接过陶氏,把人扶进屋里去了。
    韩氏这才定定神,环视众人一眼。
    自知肚子里墨水有限,这种场合她向来敬而远之,可眼下主持诗会的陶氏昏了,身为卫国公府的大姑奶奶,就不得不主持局面了。
    这个陶氏,关键时刻一晕了事,真够不要脸的!
    韩氏腹诽完,清清喉咙道:“各位夫人实在对不住了,大家喝杯热茶压压惊吧。”
    章夫人便淡淡道:“压惊就不必了,只是这诗会魁首,如今该怎么说?”
    能见到程瑶出丑倒霉,韩氏险些忍不住叫好,当即就不假思索地道:“自然是去和隔帐另一端讲清楚,魁首另选他人。”
    见韩氏没有为了卫国公府的名声包庇程瑶,众女心中这才畅快了些。
    拿前人诗句来赢这魁首之位,实在太恶心人了。
    隔帐另一端其实早就隐隐听到女客这边混乱起来,众人吃酒之余竖起耳朵听,待女先生一过来,便都停下了筷子。
    女先生冲南安王一福:“王爷,您这边评出来的魁首取消了。”
    “怎么回事?”南安王淡淡问道。
    女先生面红耳赤,显然对即将说出来的话深以为耻:“那两首诗乃前人所作,并非卫国公世子夫人所作,魁首自然要另选他人。”
    这话一出,许多人震惊得连杯中酒都洒了大半,溅到衣襟上浑然不觉。
    韩止愣神之后,猛然站了起来:“这不可能!”
    他大步走到女先生面前,勉强露出一抹笑容:“先生,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女先生一脸鄙夷:“那两首诗被人叫破乃前人所作,已经有小娘子连书都拿出来了,想来是没有世子所说的误会。”
    卫国公府门第虽高,作为一个授业先生,哪怕身份再低微,亦无法容忍这种事。
    “什么书?在哪里?”韩止脑中嗡嗡作响,不明白这陡然间的天翻地覆是怎么回事。
    瑶表妹抄袭前人诗作?这怎么可能?
    “内子于诗词一道素来颇有天赋,她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来!”
    女先生撇嘴一笑:“那书是数年前著成,世子夫人那时不过十来岁女童,纵是生而知之,也不可能作出这般水平的诗来。”
    这时有声音响起来:“那书是叫《拾珍遗录》吧,我一年前外出游历,偶然从一路人那里匆匆翻阅过此书,今日见到那两首诗,还以为自己记岔了呢。”
    立刻又有一个声音附和道:“不错,我也曾读到过今日两首诗中的一首,刚刚一直在纳闷是怎么回事,原来如此——”
    韩止面色惨白,强自镇定冲南安王一礼:“王爷,请容我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南安王神色淡淡:“世子请去吧。”
    陶跃然起身:“世子,我陪你一起去吧。”
    韩止心乱如麻,胡乱点了点头。
    待二人一离去,议论声顿时响了起来。
    本来把诗会当成凑热闹的小霸王容昕眼睛发亮,问南安王:“王叔,闹出这么大的事来,怎么不见您奇怪?”
    南安王唇畔笑意浅浅,目光淡然通透:“王叔曾读过世子夫人流传出去的诗作,本来诧异其年纪轻轻如何会写出不同风格、感悟的佳作来,现在么,正好不奇怪了。”
    容昕听得一头雾水,起身道:“我也瞧瞧热闹去!”
    
    第425章 哑口无言
    
    韩止一言不发往前走,陶跃然追了上去,拉住他道:“止表弟,你冷静些。”
    韩止脚步一顿,神色茫然:“我很冷静,我就是去看看怎么回事儿,不能让这些人随便往内子身上泼脏水。”
    “止表弟——”陶跃然欲言又止,狠了狠心道,“那些人说的是真的,其实我也偶然在荟城看到过那本书……”
    “什么书?”韩止打断陶跃然的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这就去看看!“他甩开陶跃然的手大步往前走,陶跃然望着前面强撑的背影,暗暗叹了口气,心挂陶氏身体,忙跟了上去。
    女客那边已经有许多夫人带着女儿匆匆告辞,只是离去前目光总会在呆立的卫国公世子夫人身上扫上一遍,竭力摆出来的平静面庞下是难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