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131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131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名十二岁的小厮小满,国家那么大,每年总有某些地方不是发生水灾就是发生干旱,总有人流离失所,牙婆手中才有这么多小女孩和男孩。
  至于之前的迎香已经不在这个家了,她本来就是京城下辖某个县的人,现在年龄到了,恰好她的父母来求,连赎身银子都不要就放了她的卖身契,让她回家发嫁。
  慧香是孤儿,没有家人,就和方管家的小孙子成亲,现在已经升级为管事妈妈,专门调教两个新来的小丫头。
  “当然,小孩子觉多,昨晚他还闹着要见你,好不容易哄睡的。”简薇笑道,“我的肚子还没大,身子很好,又不是第一次怀孕了,找个衣服有什么难的?”
  顾青云这才不吭声。
  洗澡、喝粥、喝药后,顾青云再也忍不住满身的疲惫,很快就盖上棉被睡着了。
  *
  越省临阳府林山县林溪村。
  顾季山一晚上没睡好,早早就爬起来。
  他的动作虽然很小,但人老了本来就浅眠,老陈氏很快就被他惊醒。
  老陈氏打了个哈欠,迷迷糊糊问道:“老头子,现在什么时辰了,你起来作甚?现在又不用你去插秧。”
  顾季山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回道:“今天早晨就是栓子考完试的日子,那些大人们肯定在改卷子,我得早起给老祖宗们上一炷香,保佑栓子考中进士,身体健健康康。”
  老陈氏一听,也连忙跟着爬起来。
  老两口相互搀扶着打开房门,此时厨娘刚刚起来,正在厨房忙活呢。
  到了堂屋,站在祖宗的牌位面前,二老点起三炷香嘴里念念有词,又拜了三拜,这才把香插在香炉上。
  他们刚弄好,顾大河和小陈氏也来了,两人都是一样的动作。
  等他们上完香后,大家才坐下来说话。
  “也不知栓子现在怎么样了?咱们这里还好,这几天日头都出来了,只穿一件薄薄的棉袄就可以了,可我听说京城那里很冷的,上次就是,栓子还得了风寒。”小陈氏第一个开口,满脸的忧虑。
  这九天的考试,她是一直都没睡好,每天晚上都翻来覆去的,心里煎熬得很。
  其他人求的是儿子金榜题名,她只求儿子平平安安,身子骨健康。
  “现在都三月份了,京城不一定冷,你看吧,等不久就能收到栓子的来信了。”顾大河心里也担忧,但在妻子面前还要露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顾青云每两个月会给他们寄一封信,不是给镖局带回,就是通过驿站或友人,合适的话,还会托人带点东西回来。
  “栓子身体好,一定不会有事的。”老陈氏瞪了小陈氏一眼,“你别乌鸦嘴。”
  小陈氏顿时不说话了。
  “祖宗肯定能保佑咱们栓子考中进士的。”老陈氏很想念孙子,特别是去年知道孙子不回来后很是失望,如今就指望着孙子今年考中进士,到时肯定会回来祭祖,这样就能见面了。
  “肯定能,上科不中这科肯定能中。”顾季山端起厨娘送上来的浓茶漱口后,很是肯定地说道。
  三月初九那天早上,他们顾家可是开了祠堂祭祖的,顾家的男丁都参加了,就连住在县城的二儿子一家他都把他们叫回来。
  有祖宗保佑,栓子这科肯定中,他家栓子还这么聪明,如果不中的话……啊呸!肯定是中的时间还没到,下一科肯定中的。
  这时候,院子里传来沙沙沙的声音,这是陈管事的娘子陈婆子起来打扫庭院了。
  “今天该插秧了吧?”顾季山问顾大河。
  顾大河点点头,心不在焉的。
  顾季山也不在意,心里叹了口气,喃喃道:“唉,我们顾家现在改换门庭,不愁吃穿了,村里人都羡慕我,一个老头子老了老了,还被人称为‘老太爷’,可我们家也有苦处啊。你看,老二他们一家都搬去县城住,平平和安安都在县里的私塾念书,十天半个月才回来一次。栓子又在京城,远在天边,几年都难得见一次面,连曾孙子三岁了还没见过一次,这日子啊,让老头子不知道说什么好。”
  老陈氏听着听着就“呜呜呜”地哭起来,一边哭一边道:“栓子是什么时候回来啊?该不会是我死了他都不能回来吧?”这几天她胃口有些不好,人老了就容易想到死的问题。
  顾大河和小陈氏都吓了一跳,两人忙围过去,七嘴八舌地安慰他们。
  顾季山本来还在感叹的,见状就怒了,道:“你哭什么哭?晦气!现在哭不吉利,待会影响到栓子怎么办?”
  老陈氏一听,赶紧擦干眼泪,醒悟过来,忙道:“是了,我都糊涂了,竟然这个时候哭起来了,都怪你,说这些什么话!”
  她说完后,连忙又给祖宗上了一炷香,试图消除刚才的影响。
  “什么叫怪我?我只是随口说说。还有,这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就东想西想了,也不想想现在的好日子是谁带来的?没有栓子,现在你还能有闲工夫在这里哭?不是下地插秧就是去村头捡牛粪了。”顾季山吹胡子瞪眼,“栓子如果能考中进士的话,咱们顾家这才是真正改换门庭!”
  他们老顾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现在好不容易出现一个文曲星,多少人羡慕他们啊,他们可不能拖后腿。
  想起现在每次到村里散步的时候,村里其他老家伙盯着自己看的那个羡慕妒忌的小眼神,顾季山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他坚决不承认他刚才其实也很想孙子了,有一瞬间,他觉得孙子一直考不上的话,会不会像两位亲家举人一样回乡读书?如果是那样的话也不错。
  不过想到栓子的年纪,又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而且相比起回乡,他更乐意栓子能考中,在京城当官,反正,栓子怎么乐意怎么来!
  顾大河和小陈氏对视一眼,苦笑起来。
  老两口这阵子情绪变化得很快,让他们每次都措手不及。
  不过想到栓子,他们其实也想啊,如果不是有爹娘在林溪村的话,他们早就去京城住了。栓子来信说过几次,如果他们去京城的话,他就立马买房,他能养得活大家,可爹娘年纪大了,肯定不会上京城。
  现在就只能指望栓子这次考中进士,早日回乡了。
  “爹,娘,你们还有大把的福气可享,明年平平就可以下场科考,到时咱们家又会多一名秀才,大把的人羡慕你们。”顾大河忙安慰道。顾青平今年十六岁,私塾的夫子说火候还不够,明年下场比较好。
  小陈氏点头赞同,道:“平平读书不错,明年肯定能考中秀才。”二房两口子对儿子的学业很重视,总见他们逢年过节有事没事就去拜访夫子,夫子肯定用力教,这样的话平平就有可能考中秀才了。
  以她现在的想法,她还真希望二房能有儿子孩子考中秀才、举人,反正大家都分家了,就是二房缺钱,他们大房宽裕的话也是可以直接借钱的。
  顾季山和老陈氏一听,脸上也露出笑容。
  儿孙辈有出息,这是他们这辈子最高兴的事了。
  *
  远在京城的顾青云自然不知道家里的争论,不知睡到什么时候,他终于慢悠悠醒来。
  刚一醒来就察觉到不对,自己的怀里怎么好像多出什么东西?一时之间,顾青云脑洞大开,睡意顿时不翼而飞,忙睁眼一看,却见小石头正靠着他睡得正香。
  顾青云一怔,只见小石头圆鼓鼓的脸蛋红扑扑的,小嘴微张,隐隐有口水流出,此时他正闭着眼睛呼呼大睡,小小的身子很是依恋地靠着他。
  低下头亲了一下他的头顶,顾青云闻到一股奶香味,只觉得心中涨得满满的,一股强烈的感情喷薄而出。
  从窗户往外看,应该是下午了,春雨仍然淅淅沥沥地下着,连续几天,让人心烦不已,此时他却觉得心旷神怡。
  大概是他的举动惊动了外面的小丫鬟,等小丫鬟离开后不久,简薇就进来了。
  “小石头怎么进来和我一起睡了?”顾青云看着还没醒的小石头,埋怨道,“还不如等我身体彻底好了再和他在一起。”小石头两岁后就不和他们同一个屋了,都是睡在隔壁,开始几次他还不肯,后来肯了总会逮住机会就钻进他们的被窝。
  “他今天早晨醒来后知道你回来就折腾着来前院看你,好不容易劝好他了,没想到中午午睡时间一到,他就偷偷钻进你这里,还自己把小棉袄给脱了,直接就睡在你旁边,紧紧巴着你。没办法,就由着他了。”简薇哭笑不得地把经过说了一遍。
  顾青云知道小石头的性子,小家伙经常可以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把看守他的下人调离开,所以能甩掉下人跑到他屋里,对他而言,一点也不是难事。
  难的是小家伙竟然可以一直忍到中午才来,这让顾青云刮目相看。
  当然,可能是他看待自家的儿子总爱带着过滤镜,喜欢把小石头的一举一动解释为“聪明、机灵”之类的,也许这只是小孩子的灵机一动。
  顾青云的风寒本来就不重,加上他身体条件较好,好好吃几天药后就彻底好了。
  在等待成绩的这几天,他把自己默写的答案给方仁霄看了。
  有些题一看就知道他做得对不对,有些题就需要看主考官的意思了。特别那道专权的题目,方仁霄看了后很是赞同他的想法。
  整体而言,方仁霄还是认为这已经考出他的水平,如果那道题符合主考官的意图应该能中贡士,反之就看运气了。
  顾青云一听,和他估算的差不多。
  读书告一段落,他在等待成绩的时候就把冒险记的结局写好了。连载两年多,一共一百多万字,可以称得上是大长篇,他如今已经把所有的脑洞都写完了,终于可以完结。
  万一他考上进士就得开始进入另一个人生阶段,要慢慢适应,可能没有时间再写,所以还不如现在就趁机结束掉。
  谢长亭却很是可惜:“你不写了?这篇话本现在吸引很多人看的,只要看话本的人没有不知道‘一枕黄粱’的大名,这可是每年两百多两的利润啊。”其实应该可以分到更多的,只是话本出名后,为了保护自身权益,他就花了一些钱给衙门的人去打击盗版,否则他们收入会更多,当然,也可能更少。
  不过这已经很不错了,起码顾青云已经很满意。加上之前不用教小陆煊念书后,侯府还给他一笔“遣散费”,加上束脩也有一百多两。
  他现在手中一共有五百多两的银子,对他而言,这已经是一大笔钱了。
  “现在市面上不是有很多跟风之作吗?有些设定和我很类似,大家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天天来追着问你下文了。”顾青云笑道,一篇话本出名,总会有人写跟风之作,他们的文笔有些甚至比他的还好,只是因为他是最先连载的,已经有了一批忠实读者,才能一直赚到钱。
  谢长亭也是一笑,刚开始他很是恼怒别人跟风写,不过心里知道出现这种情况在所难免,就只能暗暗放下。只是一想到顾青云以后不写后,就不会有人追在他背后要看下文了,这让他心里不由得一阵失落。
  要知道靠着这篇话本,他在京城打入了二代的纨绔圈子,很是受他们追捧的。
  “对了,你和公主的婚事确定下来了吧?”顾青云突然想起这事,就忙问道。前两年,谢长亭和安乐公主经常纠缠在一块,不过后来就没传出什么消息,但顾青云近水楼台先得月,还是知道他们之间有联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