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155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155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煊从吴文怀里伸出头来朝后面挥挥手,叫道:“小石头,要记得我!”话音刚落,马就走远了。很快,六匹马就这样慢慢变成一个黑点。
  出了林溪村后,吴文没有快马加鞭,只对着坐在他面前的陆煊轻声道:“世子不必伤心,以后顾公子肯定还会在京城任职,将军还有两年就任期满了,到时说不定会调回京城呢。”他也只能这样安慰了。
  陆煊用袖子擦擦眼睛,“嗯”了一声。
  他想起这五天在林溪村的日子,无忧无虑的,有夫子和小石头陪同,夫子的爷爷奶奶、爹娘都很和蔼可亲,村中的小伙伴很顽皮,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还有林溪村的山山水水……这一切是这么地美好。
  不过他不可能待在这里一辈子,他的家不在这里。
  “今天回府,将军一定很高兴,他肯定也想你了。”吴文又说了一句。
  陆煊点点头,想到父亲也很是思念。随即,他握紧拳头,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更加努力学好本事,像夫子说的,学好本事谁也夺不走,只要自己足够优秀,即使没有爵位,也一样能建功立业。只要自己真的有本事了,心就会稳,就不会患得患失。
  他想起这几天,三人朝夕相处,夫子即使考中进士了,仍然每天早起读书锻体,傍晚练字,从不间断,心中有了一股明悟。
  “驾!”吴文扬起马鞭,骏马飞驰起来。
  身后的五名亲卫也跟着加快速度,马匹轰隆隆经过,徒留下一地烟尘。
  *
  陆煊走后,顾青云父子的心情都低落了一阵,不过没过多久,另一件事的到来就让顾青云转移了注意力。
  那就是立碑。
  顾伯山和顾季山一直为这事忙活着,好不容易吉时到,石碑又刻好了,就开始举行立碑的仪式。
  这些东西都不用他去准备,他只要在立碑那天出席就行。
  这块进士石碑最终决定竖立在村头这里,只要进出和路过林溪村的人都能看到,村里人对此也很重视,不管是不是姓顾的,都自动来帮忙。
  顾青云特意注意了下,石碑上面的内容写有他的生辰、名字、籍贯、具体到哪一年中的进士,名次排在第几,这些都写上了。
  看着高高耸立的题名石碑,还有周围村民的兴奋与自豪,顾青云心里也很兴奋。
  二十年的努力,自己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立碑后,顾青云在家的时间就只剩下不到十天了。
  这天,顾青云正在给顾青平和顾青安上课。回来的这段时间,兄弟俩都是在县城的私塾学习,不过隔个几天就会回来一次,向他询问有疑惑的题目。
  后来二婶李氏觉得这样不行,见顾青云有空了,就向私塾请假,让兄弟俩都一起回来接受他的教导。
  顾青云没意见,只要他们想学,他就乐意教,不想学的话,他也不强求。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好,这次就讲解到这里。”顾青云看了一眼墙角的漏壶,宣布下课。
  顾青安一听,呼出一口气,瘫在椅子上,叫道:“大哥,如果你一直教我们就好了,你教的我很容易就明白,夫子教的我还得很久才理解。”
  顾青平继续翻书,闻言就点头同意,颇为渴望地看着他。
  顾青云看了他们一眼,笑道:“那你们跟我去京城?”
  两人一怔,面面相觑,随即猛地摇头:“不,京城……太远了!”
  顾青云笑笑没说话,开始收拾东西。顾青平的进度还是可以的,已经学完四书五经,内容掌握得不错,可还有一些边角的知识没有背熟,算学学得还行,只是不能灵活运用。
  运气好的话,明年考上童生没问题,除非出题者出的题目太偏。
  总而言之,二弟顾青平的基础还不够扎实。顾青云有些奇怪,明明顾青平很刻苦努力,可不知为何,他看书的效率很低,还比不上顾青安的。
  小时候二弟比三弟活泼多了,没想到长大后两人的性子却反了。
  顾青云想起二叔和二婶那望子成龙的心态,估摸着是给了两个弟弟很大的压力。
  这应该和自己有关,自己是参照对象,所幸两个弟弟没有怨恨自己,毕竟这是一件很拉仇恨的事。
  可对方是长辈,顾青云虽然觉得不该管,但还是决定要说一下,让二叔和二婶不要给两个小的太大压力。天天压着他们在家读书,想出去逛逛街都要再三申请,还限定时间,比后世的某些家长还有得一拼,别最后弄出两个书呆子。
  正在暗自琢磨的顾青云并不知道,在县城的顾二河和李氏也说到了兄弟俩读书的问题。
  “当家的,你说到底要不要让儿子跟青云去京城?”李氏见没有人来吃饭了,就开始收拾桌面。
  “我听儿子说,青云讲的东西他们都很容易弄明白,这样的话,我就想着是不是让他们跟去京城。”李氏一想到这里就一阵激动,这可是京城啊!皇帝老子住的地方!
  自己的儿子去那里就是转一圈回来,感觉都和别人不一样。
  顾二河也在收拾东西,闻言就摇摇头道:“你哪来的想法?京城是想去就去的吗?那么远,来回要两个多月,儿子还那么小,去那么远你放心吗?”
  “那我们跟着去啊!”李氏脱口而出,“反正在京里青云是官老爷,肯定比在林山县强,到了那里我们还可以开小食店。”她也知道让顾青云一家养着自己不好,当家的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咱们的手艺只是一般,去京城不行,不能让侄子养着我们,你不怕丢脸我还怕。”顾二河猛摇头,瞪了她一眼,“你不要总是想一出是一出的,青云是去当官,你让平平和安安跟着去,那不是给他添麻烦吗?”反正他算是看明白了,侄子是他们家最有出息的人,他一定不能拖后腿,有青云在,他这个铺子和院子才能稳稳的,在林山县谁也不敢欺压。
  “有什么好麻烦的?都是亲兄弟。”李氏嘟囔了一句。只要她儿子跟着他哥哥学,以后还愁考不中进士吗?
  想到那天办酒席时,那些光鲜的太太少奶奶们对大嫂的奉承,她的心里就忍不住冒出一股股酸气,难受极了。
  “亲兄弟也不行。”顾二河摇摇头,“平平他明年就要下场了,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他跟着去还能学多久?而且到时谁送他回来科考?这考秀才是要回原籍的。”
  李氏一听,很是泄气,随即眼睛一转,马上道:“那就让安安去,他还有好几年才考啊。这段时间谁不羡慕咱家出了一个进士?有青云在,安安肯定比在林山县学得好。”
  这话一出,顾二河不禁一怔。
    
    第105章 上京

  “当家的; 你到底同不同意?”李氏见顾二河一直在沉默,按耐不住了; 就推推他。
  顾二河移开一步; 把碗筷沥水放好,摇头道:“不行,现在青云才刚当官; 他肯定很忙,有很多事情要做,安安去了那里不好。”他刚才是有一瞬间的心动,但随即还是理智占上风,把这个诱人的念头压下来。
  “等他们谁考上举人再去找青云; 这样才有底气。”顾二河想了想,继续道; “不能因为青云过得好、好说话就理所当然占人家便宜。”他环视一眼自家的店铺; 又想到另一座出租出去的院子,还是觉得人不可太贪婪。太贪婪了,反而什么都得不到。
  有时候越想要某样东西,别人就越发不肯给; 你不要了,别人反而把它送到你手里。
  这是活这么多年悟出来的道理。
  他在县城码头这么多年; 这里形形色色的人都有; 听了很多故事,有些感触。再者,他知道有爹娘、大哥大嫂在; 他们一定会阻止的。
  “举人……”李氏见他脸色阴沉,不敢再胡搅蛮缠,只是嘀咕了一句,“林山县都没多少个举人,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去。”
  “你以为在京城很好混吗?想想青云说的吧,那里的东西那么贵,贵人又那么多,一个不留神得罪别人,怎么消失的都不知道。”顾二河又说了一句。
  李氏顿时不说话了,开始用力地擦着桌子,那架势恨不得把桌子擦下一层皮。
  顾青云这次回来,见家人对京城的生活都很好奇,就详细说了一遍,他不会报喜不报忧,只单说京城的好处,连坏处也一起说了,他都是很客观的,好的不好的都说了一遍。
  现在顾二河这么一说,李氏才想起京城也不是满地黄金,那里人多,出头照样很难。而且青云现在刚刚考中进士,根基不深,的确不是去京城最好的时机。
  “我告诉你,你可别自己动什么小心思。”顾二河见她的动作,就以为她还有着怨气,就看了眼四周,低声道,“青云的人品你是知道的,只要咱们不乱搞事,好好和他相处,以后有好处的话还愁轮不到咱们吗?你看,大哥大嫂就青云一个儿子,咱们的平平安安就是他最亲的兄弟了!独木难支,以后他有出息,咱们肯定能沾光,所以你现在可不能拖后腿,不能因小失大。”
  李氏一听,圆脸上闪过惊讶,再次打量顾二河一眼,忙不迭点头:“当家的,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想起这十几年来,每次当家的判断都不会错,李氏还是觉得听他的话比较好。
  *
  顾青云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一句“去京城”在顾家引起了一点小波澜,这句话正好被从书房经过的小陈氏听到了。
  晚上给小石头洗澡的时候,小陈氏就责怪他不该说这话。
  “你在京城还没有站稳脚跟,平平安安去那里有什么好的,那不是拖累你吗?”小陈氏低声埋怨,还瞪了顾青云一眼。
  反正在她心目中,除了丈夫,就是儿子最重要。
  顾大河也不赞同,沉声道:“你白天要去翰林院干活,晚上回来没多少时间,万一平平安安学得不好,这不是耽误他们吗?”
  顾青云愣了愣,才想起他下午无意中说出的话,忍不住笑道:“爹、娘,你们说得对,是我欠考虑了。”先不说弟弟们能不能适应远离家乡的生活,就是他自己的确没多少时间辅导他们功课。他们现在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县城的私塾老师都可以胜任,实在有问题可以回来问大堂哥顾青明,或者他修书一封,让他们去问何谦竹。
  跟着他去京城的话,指不定都没有在林山县学得好。
  小陈氏听他这么一说,脸上的笑容才展开,轻声哄道:“来,小石头,给奶奶洗洗这里。”
  顾青云视线转到他的儿子身上,见他还在大木盆里玩着木鸭子,似乎没听到的样子,就忍不住皱眉:“小石头,赶紧让奶奶给你洗完澡,穿好衣服,咱们就睡觉。”
  小石头一听,连忙咧开嘴巴一笑,应了一声:“好吧,爹爹。”
  顾青云满意地点点头,经过这段时间的教导,小石头的确比以前听话了,要是在一个月前,他肯定会在水里玩多几分钟,你说他他还不乐意,肯定拍打水面表示不满。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随着离别日子的一天天到来,顾家的气氛就一天比一天阴沉。像顾大河和小陈氏,都恨不得抱着小石头不撒手,心中的不舍表露无遗。
  就是顾莲和顾荷都带着儿女回来住了一天,大家都知道顾青云这么一走,又要很长时间才能见面了。
  “爹,娘,你们放心,我三年可以回一次家的。”顾青云安慰他们。夏朝的放假制度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