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240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240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好了,薇儿,师兄就可以留在京城,以后咱们走动的人家又多了一处。”顾青云听着门前的鞭炮声,在简薇耳边感慨。
  简薇面露喜悦,点点头,她和何谦竹的表妹也能谈得来。
  “还要看殿试,这个名次很危险,一不留神就落到同进士里头。”旁边的方仁霄听到了,眉头却皱了起来。
  连氏忍住笑,看着顾青云两人道:“你们外公是想起他年轻时候的事了,当初他差一点点就是同进士,这是心有余悸。”
  顾青云和简薇对视一眼,见方仁霄急急否认的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
  他发现自从方仁霄致仕后,连氏有时很喜欢和方仁霄抬扛,两人还乐在其中。
  身前的顾永辰和顾景不明所以地回过头,见他们笑,也跟着咧嘴笑,一时之间,气氛欢乐无比。
  顾青云琢磨着,他们林山县一个小小的地方,本朝就出现四位进士,这学风跟文风,应该会起来了吧?
  *
  当何谦竹参加完殿试,等待成绩时,户部的空缺终于有了确定人选,是梅主事拔得头筹。这下子,梅主事就变成梅员外郎了。
  知道这个消息时,顾青云虽然有些意外,但还是迅速地收拾好自身情绪前去恭喜。
  这天晚上,顾青云从庆祝梅主事升官的酒宴回来时,发现方仁霄竟然在前院那里等自己。
  “老师……”顾青云打了个饱嗝,吐出来的气息有着酒味,这让他有些心虚,忙大声道,“我今晚没喝多少酒,一点也没醉。”心里却算了算,貌似自己被梅主事扯着一起挡酒了,毕竟是三年的同事,还真不好拒绝。
  方仁霄负手而立,瞪了他一眼。
  “您的那株玉蟹冰盘也不是我扯的叶子,找错人了。”顾青云脑袋一转,冷不丁地,这句话就脱口而出。
  话说昨天老师的那株宝贝菊花似乎掉了几片叶子,在饭桌上没能找到罪魁祸首,顾青云有前科在,赶紧辩白。
  “还说没醉,已经在胡言乱语了!”方仁霄走过来,用扇骨敲敲他的腰部,见他还能挺直,就没再说什么。
  顾青云晃晃脑袋,攀着他的肩膀,笑道:“老师,您放心,我没受打击,虽说按道理来说,三年能提升一个品级,可哪有这么循规蹈矩的事,我不是那种耿耿于怀的人,没那么脆弱,您不用担心我想不开。不过老师,您对我真好,呵呵。”郁闷,今晚的酒一定有问题,要不然他怎么觉得脑袋晕乎乎的?
  这是他的心里话,他早有准备,虽然有些失落,不过还是能接受。
  “天色晚了,赶紧回去休息。”方仁霄见顾三元贴着墙角站立,嘴角抽了抽,赶紧让他扶着顾青云进屋。
  顾青云挨着顾三元走回后院,等简薇喂他喝完解酒汤后,他突然诗意大发,于是二话不说,挣扎着到书房挥墨写下一首诗。
  等他半夜酒醒后,顾青云发现自己刚写下的那首有关于菊花的诗水准比他以前写的都高,连简薇也赞赏有加。
  这可是她第一次用这么美妙的词赞美自己,让他心里高兴之余,又摸着脑袋百思不得其解,难道自己有诗仙体质,要喝了酒才能写出好诗不成?
    
    第185章 房价

  不自觉中; 顾青云把话说出口。
  简薇扑哧一笑,弯腰凑到他眼前; 笑眯眯地说道:“为何不说是酒鬼体质?”
  顾青云一窒; 辩解道:“诗仙比酒鬼好听。”
  简薇没理他的贫嘴,收敛笑容,忧虑地说道:“夫君; 喝酒伤身,我和孩子们都要靠着你,你还得时常去应酬,有时不喝又不行,真是为难。”
  “呃……”顾青云有些不好意思; 忙握住她的手,轻声道; “没事; 我以后会注意的,你不用担心。”记得他少年时就想过应酬时不喝酒的,只是作为一名官员,这种应酬的场合太多了; 有些时候的确是不喝不行。幸好他一直保留着喝到一定程度就会装睡的技能,否则真的会不妥。
  今晚的确是不知不觉中喝多了; 虽然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事; 但脑袋还是有些不清醒。
  “你不要说我唠叨才好。”简薇反握住他的手,低头笑道,“姐妹们都说爱唠叨是老的表现。”
  一听到这话; 顾青云的心就警醒起来,一脸严肃认真:“怎么可能!反正在我心目中,你和成亲时没有多大区别,顶多气质成熟一点。”他睁大眼睛,力求让自己的眼神看起来诚恳老实。
  简薇捂嘴一笑,捶打一下他的肩膀,甜蜜地说道:“又哄我!真和十四年前一样,那我肯定不正常。”心里却美滋滋的,暗地里琢磨着是不是该给自己的丫头找人家了,免得她们看向夫君的眼神在冒光。
  一想到刚才春分给夫君端来解酒汤时那温柔细心的模样,简薇心里就警惕起来。这个春分可比上一个有心思,也不知何时生起的妄想……
  幸好夫君他不懂这些,也看不到女人们的小心思,所以自己务必要扎好篱笆,把他守护好。
  顾青云自是不知道这么一会儿简薇脑海中转动的心思,他和简薇再聊几句,就和往常一样,走到隔壁的偏房看一看顾景睡觉的情况。
  房间里的桌子上点着一盏昏黄的油灯,谷雨正在屏风外的小床榻打瞌睡,听到他们轻轻的脚步声,猛然惊醒过来,颇为忐忑地立在一旁。
  顾青云打个手势让她不用出声,自己和简薇则悄悄地走进卧室。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躺在床上的顾景现在竟然还没睡着,正睁着大眼睛在玩弄自己的手指,很是专注。
  顾青云摸摸额头,和简薇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露出无奈的笑容。
  “小丫,怎么还没睡?”顾青云故意加重脚步。
  看到顾青云和简薇,顾景的眼睛睁得更大了,她细细地叫了一声:“爹爹,娘亲。”
  不等顾青云他们反应,她打个哈欠,又继续说道,“小丫困了,要睡觉觉,爹爹,娘亲,你们还没有亲小丫。”
  简薇低咳一声,率先走过去在她的额头上印下一吻,顾青云如法炮制。
  接着,他们两人就站在顾景床前看着她装睡,没过一会儿,装着装着,小家伙真的睡着了。
  “这个小人精。”又去看了呼呼大睡的顾永辰后,两人回到卧室,简薇忍不住感叹,“小丫今年三岁了,要不是觉得年纪还小,真想给她开蒙。”
  “不急,还是等明年吧,先让她松快一年。”顾青云觉得没必要这么着急,而且简薇现在每天管家理事都会带她在身边,耳濡目染之下,以后的顾景不会差到哪去。
  简薇闻言,想了想,就同意了。
  让简薇先睡,顾青云见时间还没到十点,就先做完俯卧撑,洗完澡后在书房开始写新的话本。
  之前写《白蛇传》时,他曾经和读者说过自己在准备新话本,如今《几何》已经翻译完毕,微积分的事不急,现在的空闲时间都花在学习拉丁语上,想到谢长亭老是写信来催促,他就准备开始提笔写了。
  按照之前的想法,顾青云先写下大纲。这是一个有关于在海外种田的故事。这几年时间,他和这么多外国人有过交流,相比之前写《出海冒险记》,他对外面的世界更为了解,准备的资料更为充分齐全。
  想到如今的航海技术,顾青云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可能都无法和不会出海一趟,但这无损于他对外面的好奇。
  当然,故事背景是虚构的,免得有人叽叽歪歪。
  等顾青云把大纲写好,开始设计书中人物的姓名、性格、背景时,听到外面街道传来更夫的打更声,暗暗数一数,顾青云知道现在是晚上十一点了,于是赶紧回房睡觉。
  *
  四月二十六日,殿试的成绩出来了。何谦竹的名次是八十五名,比会试时进步四名,挂在二甲的尾巴上。
  看到这个成绩,何谦竹心里高兴得很,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止过。
  顾青云见状,心下也松了一口气。如果是同进士,虽说同样是金榜题名,可到底还是有些美中不足。
  何谦竹的成绩一出来,顾青云就和方仁霄商量回乡的事,可以有伴不说,主要是让小石头适应林山县的气候和条件,准备明年的县试。今年的考试已经过去了,明年再不考,后年的院试就得为乡试让路,如此一来,如果明年小石头院试没过,想再考就得隔一年,太麻烦了。
  对于小石头是否能通过县试和府试,成为一名小童生,顾青云是很有信心的。
  “好,就这么办。”方仁霄一听,沉吟了一会儿,同意了。
  “老夫就让你外婆抓紧时间收拾行李。”想到快要回乡,一向淡定的方仁霄霎时激动起来,不断地捋着自己的胡子,满怀期待地在院子里走得团团转。
  顾青云默然,自从他守孝起复后就一直待在京城,十几年没有回乡,如今的激动可以理解。同时心里又很是感动,要不是为了他们这一家,相信老师一定会在致仕后就回乡吧。
  这时候的人“落叶归根”的思想十分严重,也就是在京城,如果是地方官,一旦辞官或致仕,为了不影响后来者和怕他们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牟利,朝廷有规定他们得马上搬离之前任职的地方,两年内不许在当地居住和置产。这样的话,一般的官员就只能回乡了。
  也只有在京城可以不遵守这个规定,毕竟这里的王公贵族和官员最多,致仕官员的影响力肯定不如在任时高,没有人可以一手遮天。
  不久,何谦竹跨马游街后,没能考上翰林院庶吉士,就按照成绩被分配到大理寺,成为一名从七品的典薄。
  收到这个任命通知后,顾青云笑了:“大理寺正好适合你,你不是对这些推理断案有兴趣吗?”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法院,是全国最高的上诉机关,这个部门还是很有权力的。
  何谦竹能得到这个位置,算是专业对口。
  “不能进翰林院,和别人比不了,但我也心满意足了。”何谦竹整个人意气风发,自从考上进士后,他一下子精神焕发,整个人似乎年轻了好几岁。
  对于这个职位,他是满足的,起码不用到地方去做知县。看到顾青云儿子们的优秀,他心动了,也想把孩子们接到京城,沾一沾皇城根下的龙气。
  “青云,谢谢你一直帮我,能得到这个职位多亏你帮忙。”何谦竹看着顾青云,十分感激。感谢的话他不想再多说,把它放在心里就好,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报答。
  顾青云摆摆手,白烨白大人是大理寺的头头,也是自己会试的座师,又有庞喜林的关系在,这些年两家一直有来往,起码节礼是年年送的。趁着有机会,他帮何谦竹牵线搭桥是正常的,毕竟两人的关系亲密,能帮到对方是好事。
  接下来,两人开始商量购买住宅的事。
  顾三元这些年来一直帮他管理出租院子,自己又曾经买过房,他出去跑一趟后,根据何谦竹的要求很快就筛选出合适的房源。只是一看到那价格,何谦竹的脸色就发青。
  “京城的房子这么贵!”何谦竹看到南区的一座四合院,才一进就要卖八百两银子!这是房源里地理位置最不好的,位置好一点的起码要上千。他这些年每次上京都是住在顾青云家里,不用租房不用住客栈,根本没关注过京城的房价,现在突然看到,不由得大吃一惊。
  难怪人家都说“京城大,居不易”呢。
  “青云,我记得你以前在林山县买过一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