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260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260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顾景清脆悦耳的声音唤回了顾青云的思绪。
  “这次表哥中举,算是苦尽甘来,得偿所愿。”顾青云见到自己的亲戚出息,还是很高兴的,不说守望互助之类的,他们有出息,自己也会少些麻烦,他是恨不得自己的亲人人人如龙。
  简薇点点头,理解他的喜悦。
  他们刚说起陈桥不久,陈桥就来到了。
  这次见面,一改以前的沉郁,此时的陈桥显得极为自信,性格比以前舒朗一点。
  成功果然能使一个男人焕发出新的光彩!顾青云不得不感叹。
  “这次你就在家里住着,都不是外人,有什么不妥当的直接告诉你表弟妹,或者方业也行。”顾青云微笑道。
  方业是方忠和慧香的二儿子,方行的弟弟,今年十四岁,上次陈桥来京就是他跟着身边跑腿照顾,两人已经熟悉。
  陈桥感激一笑,点头道:“让表弟和表弟妹费心了,要不是有你们的帮助,肯定没有我今天。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这次来京,家里的爷奶和爹娘让我带来一些家乡的土产,你们一定要收下。你们放心,不是多贵重的东西,只是咱们家的一番心意。”这是他的心里话,自从认回这个表弟后,他感觉运气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之前他待在京城两年多的时间里,表弟就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表弟的好友龚大人在国子监对自己也颇为照顾,这些都是看在表弟的面子上。
  如今他能中举,离不开表弟对自己的教导,他教得很用心,不说其他的,单是他的算学就进步极大,这次乡试的所有算学题他都答对了,这是前几次没有过的事。
  令他感到舒服的是,表弟对自己的态度没有居高临下,没有过分重视和忽视,一切恰到好处,还很是心细。一想到自己今年三月离京时,表弟塞在行礼的一百两银票,陈桥的心里就涌起一股暖流。
  这世上没有什么人该欠谁的,不是说亲戚就该帮忙。尝过生活艰辛的他知道,人家愿意这么帮助自己是很大的情分,他觉得就应该感激。只是两家人相差太大,不知该如何报答。
  顾青云和简薇互相看了一眼,笑道:“好,那我们就不客气了,让外公舅舅他们费心了。”
  陈桥见状,暗暗松了口气。
  接下来,大家谈起乡试和家里的事。
  当听说小石头还没回到家时,陈桥是毫不掩饰的惊讶,随即又赞道:“良哥儿真是厉害,年纪轻轻就是解元!虎父无犬子,表弟厉害,良哥儿肯定也不差。对了,明年的会试他参加吗?”
  顾青云呵呵一笑,心里甜滋滋的,笑道:“看他自己怎么想,他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我是管不住他了。”
  陈桥今年都在京城和湘省之间来回跋涉,顾青云见他面露倦色,就没再多说,先让他回房休息。
  *
  时间一天天过去,等顾青云过年署衙封笔后,顾永良和简瑜还没见人影,这让家人更加担心不已。
  就算他们再怎么疯玩,总要回来过年吧?所幸在他们忐忑不安时,大年三十的前一个晚上,他们终究还是到家了。
  看着瘦了一大圈,嘴唇发紫,下巴长有稀疏胡须的顾永良,还有和他差不多模样的简瑜,顾青云等人心疼得很厉害,根本没来得及生气,连忙让他们去取暖洗澡喝汤。
  特别是知道他们两个听说某个山村有大贤隐居,自己跑去寻找,结果在山林里迷路的事情后,更是后怕不已。要知道这种寒冷的气候和山林的环境,他们还能平安回来真是不容易。
  两人被方仁霄狠狠地教育一顿,顾青云又接手滔滔不绝把他们骂了,要不是连氏和简薇心疼,岔开话题,他肯定还会继续说下去。
  顾永良还知道总结教训,知道是自己鲁莽了,在向导要回去的时候没有跟着走,反而相信自己肯定能找到,要不是得到山民的帮助,他们还不知道会如何呢。
  鉴于顾永良认错的态度好,顾青云的怒气稍减。相比之下,简瑜的态度就让人捉摸不定了,这家伙一直面无表情,眼神涣散,不知道在想什么。
  简薇在旁边看到了,忍不住叹了口气。
  顾青云不好再说,毕竟是自己的小舅子,不是自己的儿子,可以随便训话。不过还好,他们家还有方仁霄,让简瑜住在隔壁就是了。
  果然,有方仁霄接手,简瑜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顾青云发现方仁霄的精神状态似乎比之前更好了,心里有了个猜测。
  “你老师他之前还喊着没事干,这不,瑜哥儿来了,他不像小石头他们那么乖巧听话,反而小毛病不断,让你老师找到以前和小石头他们斗智斗勇的经历,如今天天精神焕发,好得很,你不用理他们。”这是连氏偷偷和他说的。
  顾青云无语,合着家里的孩子太过于乖巧也是一种过错?不过想到方仁霄如今的精神状态,他觉得有简瑜在也还好。
  *
  顾永良既然回来,顾青云和简薇就迅速启动议亲计划。
  “你到底喜欢哪家姑娘?”简薇在告诉他姑娘们家里的情况后,耐心问他。
  顾青云则坐在一旁翻看自己的《做账教程》,这是他早两年就有的计划,要不是要写这个,他的话本肯定早就完结了,不会拖到前段时间才结束。
  他手中拿着的这本是把一张张纸张用线装订而成的,是手写版。这本书不会出版,拿去书坊刻书的话成本太大,顾青云决定还是暂且用手写版吧,等有合适的机会就把书送回老家。
  嗯,反正他写的字好看,虽说这么多年没有多大的进步。
  没办法,天赋所限,勤奋度又不够,只能保持这种状态,成不了著名的书法家,只能说还算过得去。
  出去游玩几个月的顾永良身材是瘦了一些,面部额骨都有些突出了,但精神面貌比起离京又有所不同,变得成熟许多,看得出这几个月的经历他是有收获的。
  “娘,我没有意见。”顾永良脑子里迅速回忆一下三位姑娘,顿了顿,就答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又不是舅舅,按部就班成亲也没什么不好。
  先成家后立业嘛,没错。
  顾青云一边翻书一边瞄了他一眼,啧啧,看来真是成长了,要是以前问他这种话题,肯定是满面羞涩,现在倒是面不改色。
  “怎么能没有意见?”顾青云皱起眉头,“这是你成亲,又不是我和你娘娶媳妇。万一我们给你娶的媳妇你不喜欢,对人家姑娘不好,那咱们不是作孽吗?人家好好一个姑娘嫁到咱们家可不是给你糟蹋的。”
  “爹!”顾永良叫了一声,依稀能看到他小时候扯着顾青云袖子撒娇的模样,“反正我都只见过人家姑娘几次,我哪知道喜不喜欢。我相信爹娘的眼光,等娶了媳妇我肯定会对她好的。”说到这里,他清俊的脸庞微微垂下。
  从小到大看惯爹娘的相处情形,顾永良也曾经幻想过将来的妻子如何,无论如何,只要对方没有碰到他的底线,他肯定会对她好的。
  顾青云干咳一声,朝简薇看去。
  “那咱们给你定下何家的巧巧?”简薇轻声问道,目光紧盯着顾永良的脸不放。
  顾永良抬起头,看了一眼顾青云,道:“娘,我当巧巧是妹妹呢,我还记得小时候和她在林山县玩耍时惹她大哭的模样,这是妹妹。”他强调最后一句。
  想到当初她嚎啕大哭,眼泪鼻涕一起流的样子,顾永良觉得还是无法想象她成为自己妻子。
  简薇一听,暗自松了口气,瞥了一眼顾青云,又继续问道:“那夏家的大姑娘呢?”
  顾永良凝神思考了一会,最终摇头道:“没什么印象。”他是跟着去过夏家,只是和女眷见面的机会不多,最多是每次人家想见他时,就把叫他到堂屋里让一帮老太太、太太们打量,在场几乎没有年轻女子。
  “宁家的二姑娘呢?”简薇又问。
  顾永良的脑子里顿时浮现出一张俏脸,他顿了顿,才轻声说道:“由爹娘做主。”
  简薇紧盯着他好大一会儿,突然笑道:“好,那我们知道了,等过年,咱们就托媒人去提亲。”当然,她肯定会在过年期间托中人先去探明口风的,如果对方也乐意的话,才会托媒人去。
  顾永良一听,欲言又止。
  “好了,我们明白你的意思,你还有三个月就要参加考试了,赶紧回房看书。”顾青云朝他挥挥手。
  毫不留情地把儿子打发出去后,顾青云合上书籍,笑道:“看来小石头还是对宁家的姑娘最有印象。”
  简薇高兴地点点头,自己的目标能和儿子的意愿结合在一起当然是最好的事了。
  “咱们先不告诉选中哪家姑娘,让他先着急一会。”简薇对顾永良轻易去冒险还是有着怨念,就对顾青云提议。
  顾青云瞧见她促狭的眼神,只能点头同意:“好。”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看着顾永良抓耳挠腮、坐立难安的模样,顾青云和简薇暗暗一笑,就算儿子再旁侧敲击,他们也丝毫不露口风。
  不过等到正月十七去国公府参加宴席时,顾永良看到他娘亲送来的新衣裳和配饰,心里已经知道了答案。
    
    第204章 赴宴

  看到身披大氅、打扮得格外清俊精神的顾永良; 顾青云满意地摸摸下巴,充足的营养、良好的教育和俊俏的外表组成了一名风度翩翩的少年。
  吾家有儿初长成啊!顾青云暗忖。
  再把目光移到他旁边的顾永辰和顾景身上; 看到他们身穿棉衣显得有些圆滚滚的身材; 顾青云的面容就不自觉地露出笑意。
  “上车吧,这次去国公府要懂规矩,不能惹出事来; 多长点心眼。”这时简薇从他身后走来,把顾永辰和顾景看了看,开口告诫道,表情颇为严肃。
  “娘,您放心吧; 我和小丫又不是第一次去参加这种宴席。”顾永辰拍拍胸脯,又抬头紧盯着他哥哥的大氅; 表情很是羡慕; 不由得问道,“哥哥,你穿这么少不冷吗?”为了保暖,娘亲老是给他准备棉袄; 穿起来显胖。
  他再看看顾永良的大长腿,又低头看看自己; 唉; 只差了四岁怎么身高就差那么多呢?以后自己能和哥哥一样高吗?
  顾永良漫不经心地瞟了他一眼,整整前襟,摇头道:“不冷。”
  顾永辰垂下眼睑; 颇为忧虑地叹了口气,以前自己胖,爹爹老是嫌弃他,好不容易现在瘦下来了,他又觉得自己矮了点,总不能完美。
  那边厢,简薇继续说道:“娘这是再叮嘱一次,今天是宁国公的七十大寿,去的人很多,小丫不要随意离开娘身边,还有辰哥儿,去哪里都要告诉你爹。”七十大寿是整寿,是个特殊的日子,她隐约听说宁国公的身子骨不大好,府里的孝子贤孙就想着把这场寿宴办得盛大点,好让国公爷开心。
  一般这种大型宴席总容易出现不大不小的状况,有时候还会闹出丑闻,人多嘴杂事乱,是一些人动手脚的最好时机。
  简薇在京城这么多年来还真遇到过几次,因此就有了警惕心。
  “知道了!”顾永良三兄妹异口同声地答道。
  顾青云见她说完话,就先送她和顾景上马车,他再和两个儿子上另一辆,正月里的天气还是很冷的,今天就算难得没下雪,他也不想在外骑马吹风。
  马车朝着国公府行驶,一路上陆陆续续地遇到有共同目地的其他人家,各家的马车上都挂有标志,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